小型电热恒温培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61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电热恒温培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用电器设备。
现在使用的小型电热恒温培养器,是一种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胞)专用培养器,其恒温温度为56℃±1°,不可调。这种培养器的外壳用塑料制成盅形,在外壳内设置一盅形不锈钢内胆,外壳和内胆在盅口边缘相互扣接成一体,盅口上设置一密封盖;内胆的外径和高度均小于外壳,利用外壳和内胆间的自然间隙作为保温层;控温电路采用可控硅无触点开关电路,电路板设置在内胆下面,固定在外壳底部内侧;发热元件为合金电热丝,电热丝绕在一骨架上,然后再粘结在内胆底部的中部;作为控制电路的传感器为一具与负温系数的热敏电阻,也粘结在内胆底部;使用时在内胆中加入适量的蒸餾水作容热物,利用水热容量大的特点来保温;培养架为一园盘形结构,盘上开有若干园孔,孔中可以插入培养管,然后放在内胆水中进行培养。这种小型电热恒温培养器的主要缺点是1、发热元件布置不合理,使内胆受热面积太小,水温上升缓慢,因此予热时间过长,一般需要4小时才能达到56℃恒温点。2、由于内胆外未设置保温材料,保温效果不好,因此一旦达到恒温点后,控制电路频繁关断、启动(平均周期1分钟左右)才能达到恒温效果。3、电路中未设置过流和过热保护装置,安全性能差,不符合国标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予热时间短、保温效果好、安全性能好、用电省、精度高的小型电热恒温培养器。
本实用新型由外壳、内胆、密封盖、保温材料、控制电路板、培养支架和加入内胆中的水组成。外壳顶端开口下端密封,下部外侧设有工作指示灯和过热指示灯。内胆与外壳相仿,尺寸小于外壳,置于外壳中,二者在开口处契合或扣合。保温材料填充在外壳与内胆周围的空隙中。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外壳底部内侧。连接在控制电路板上的电热线均匀地绕置在内胆下部外侧并与内胆粘结牢固,感温元件粘结在内胆底部。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过流保护元件和过热保护元件。培养支架放置在内胆中。密封盖设置在培养器上端。


图1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1、密封盖2采用塑料压铸成型,内胆3也可以用塑料压铸成型或用不锈钢拉伸成型。外壳采用底端密封上端开口的盅形结构,盅口反出一外沿。内胆也采用盅形结构,其外径和高度均小于外壳,内胆的盅口也反出一环形外沿,此外沿的外径略大于外壳外沿的外径,内胆的外沿边还向下垂直反出一L型边,外壳与内胆的结合即依靠外壳的外沿与内胆外沿的L型边相互契合或扣合。外壳与内胆周围的空隙填充保温材料7。内胆下部外侧绕有数圈电热线4,电热线与内胆粘结牢固,电热线的头尾连接在控制电路板5上。控制电路板 固定在外壳内部底面,过流保护元件12和过热保护元件13安装在控制电路板上。连接在控制电路板上的感温元件6固定在内胆底部外侧。培养支架10上端呈园盘状,盘上开有若干园孔,孔中可以插入培养管,培养支架放置在内胆中,使用时在内胆中加入蒸餾水11作容热物。电源线8穿过外壳下部侧面小孔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工作指示灯9和过热指示灯14设在外壳下部,只将头露出壳外,尾部连接在控制电路板上。
过流保护元件12采用0.2A快速熔断器,安装在控制电路5的支架上,便于拆卸更换。过热保护元件13可以采用JVC-2温度继电器,也可以采用玻封小型双金片控温开关或热熔断器,该元件可以安装在控制电路板5上,使其顶端尽量靠近内胆3底部,也可以将其直接安装在内胆的底部以利感温。
使用时打开密封盖2,加入适量的蒸餾水11,把培养支架10放在水中,培养支架上的园孔中插入盛有菌种和培养基的培养管,盖好密封盖即可通电加热。控制电路工作过程如下如图2所示,220伏市电经由C1、D1、D2、C2、D3构成的供电电路为BG1、BG2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电压,通电开始时由于内胆中的水温较低,感温元件6具有负温系数阻值较大,b点电位高于e点电位,BG1、BG2导通,BCR有触发电流流过,BCR导通,市电经BCR向电热线4供电,工作指示灯9亮。电热线产生的热量被内胆3和内胆中的水11吸收,温度不断上升,感元件阻值不断减小。R1和w的阻值已经予先调定,感温元件阻值减小将使b点电位下降,e点电位由R2、D4构成的稳压电路使之基本保持不变,一旦温度升高使b点电位低于e点电位时BG1、BG2即截止,BCR也随之关断,停止向电热线4供电,工作指示灯9熄灭,培养器达到予定的恒温点。由于热惯性的作用,电热线供电停止后水温还会继续上升(约0.5℃)然后才开始下降。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内胆和外壳间又设置有保温材料,因此水温下降的速度比较缓慢,温度稳定的时间加长。水温下降,内胆温度也下降,感温元件6的温度也随之下降,感温元件阻值增大,b点电位逐渐上升,一旦b点电位高于e点电位,BG1、BG2又重新导通,BCR也随之导通重覆上述工程过程,达到相对恒温的效果,恒温点的设定通过调节w来实现,调节w的阻值可以改变b点电位,达到调节恒温点的目的。恒温点在生产机器时已予先调定,使用时勿需再调整。根据需要可以制造各种不同恒温点的培养器,如56℃、37℃……等。如图2所示的电路其控温精度可达±0.5℃。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内设置了过流保护元件12和过热保护元件13,二者串接在供电电源与控制电路之间,一旦控制电路发生过流或短路,过流保护元件立即熔断切断电源,防止事故发生;过热保护元件为一双金属片构成的自动开关,有一常闭触点,平时处于导通状态,其关断温度选择略高于恒温点,一旦控温电路失灵,温度升至该开关的关断温度时该开关将自动切断电源,确保安全,防止过热造成的危害。过热指示灯14与过热保护元件13并联,平时过热保护元件触点闭合,两端无压降,该指示灯不亮。一旦因过热使 热保护元件断开,其两端约有220伏电压,过热指示灯即起辉发亮。
本实施例外形为φ110×100、内胆容积为290mL、盛水量为230mL左右的小型电热恒温培养器,其功率在0.015KW左右,24小时平均总耗电量小于0.2KW小时,使用十分经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电热线均匀绕置在内胆周围加大了吸热面积,大大缩短了予热时间。与现有小型电热恒温比较,在相同条件下予热时间只有原来的1/4,节约了能耗。
2、在内胆周围填充了保温材料,加强了保温效果。电路达到恒温点后,控温电路关断、启动周期比现有小型恒温培养器延长了5倍。
3、在控制电路内设置了过流和过热保护元件,安全性能有了可靠保证。过热指示灯能对过热发出警告,使用户及时停机修理。
权利要求一种小型电热恒温培养器,由外壳1、密封盖2、内胆3、控制电路板5和培养支架10组成,外壳和内胆均为盅形结构,二者在盅口处外沿相互契合或扣合,上端用密封盖密封,控制电板固定在外壳底部内侧,培养支架放置在内胆中,其特征在于电热线4直接均匀地绕在内胆外部下侧并与内胆粘结牢固,在外壳与内胆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7,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过流保护元件12和过热保护元件13,过热指示灯14设置在外壳下部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由外壳、密封盖、内胆、绕在内胆外下端的电热线、控制电路板、感温元件、过流保护元件、过热保护元件、保温材料、电源线、工作指示灯、过热指示灯、培养支架和使用时加入内胆中的水组成的小型电热恒温培养器。其外形为一带密封盖的圆盅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预热时间短、保温效果好、安全性能好、用电省、精度高、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等优点。恒温点根据使用要求预先调定,使用时勿需调整,适合于生物指示剂和其他细菌培养之用。
文档编号C12M3/00GK2076552SQ90215139
公开日1991年5月8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26日
发明者胡建明 申请人:胡建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