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燃气烤箱(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640阅读:10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线燃气烤箱(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以燃气为原料,使用红外加热的焙烤设备。
目前,国内外以燃气为原料,使用红外加热的焙烤炉已很多,如中国专利申请87212152已公开了一种以燃气为原料的红外线辐射烤炉的结构。该烤炉的底部带有一至两个燃烧器,燃烧器的结构为抽拉式,燃烧器的上部是一个烤箱,烤箱的外壳体与箱体之间装有保温材料,烤箱的内箱体设计为三个弧形内衬面,即箱体的左、右侧面和顶面,烤箱上的热量以辐射原理传给烤箱,以达到烤制熟食的功能。其优点是由于具有三个弧形的内衬面,使热能以辐射形式传递给烤箱,烤箱体受热较均匀,而且热源不与食品直接接触,不会造成食品污染。但该设计的燃烧器为抽拉式,使用时需先将燃烧器拉出,点燃以后,再推入炉内,这给使用者仍然带来较麻烦的操作程序,而且保温层于外壳箱体直接接触,热量仍有外扩散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有固定的红外线燃烧器,具有独特结构的燃烧室,双层保温结构,以及余热利用架,达到能最大地提高烤炉的热效率,节能,操作方便的食品焙烤设备。
本实用新型构成包括红外线燃烧器、燃烧室、加热室、保温层、箱体外壳,其特征在于燃烧室〔1〕内部装配两块热循环板〔6〕,用以增加热气流阻力,产生热气流紊动加大热气流与加热室外表面的接触面,提高加热速度。采用这种结构还可以使热气流形成循环流动,部分烟气可返回到红外线燃烧器上,进行再燃烧,并对入口的冷空气进行预热,从而强化燃烧过程,提高了热效率。
另外燃烧室〔1〕壁面与烤炉外壳〔9〕之间为双层保温层,包括保温材料层〔7〕和空气保温层〔10〕,这种结构不仅可使燃烧室的热能得到双层保温,而且还能使烤炉箱体外表温度不过热。烤炉的烟筒设置在箱体上部靠前位置,烟囱出口处还装一个余热利用架〔13〕使热能得到最后的利用。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红外线燃气烤箱剖面示意图,也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中烤炉的红外线燃烧器〔3〕其整体为长方形,火道〔3b〕为u型结构,通过螺丝固定在底盘〔4〕的底架口〔5〕上;加热室〔2〕为密闭式与燃烧室〔1〕隔离;热循环板〔6〕装配在加热室〔2〕左右两侧的燃烧室〔1〕内。热循环板〔6〕与燃烧室〔1〕内壁面成一定角度装配;燃烧室〔1〕内壁面与保温层衬板〔8〕之间装有保温材料,构成保温材料层〔7〕;保温层衬板〔8〕与箱体外壳〔9〕之间成空心状,构成空气保温层〔10〕。
空气保温层〔10〕上部箱体外壳侧面开有长方形排气孔〔11〕,下部底盘上开有园形排气孔〔12〕,用以排除空气保温层〔10〕内积存的热量,使箱体表面温度基本保持恒定。
图2是红外线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红外燃烧器〔3〕是由燃气引射管〔3a〕,成u形结构的火道〔3b〕,火道后部装配一个用以反射燃气的折流板〔3c〕和火道表面上的金属网〔3d〕构成。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打开燃气开关,用自动点火器点燃红外燃烧器〔3〕,即可烘烤食品。在烘烤食品的同时,还可将需要加热的食品放在余热利用架〔13〕上,使余热得到充分利用。
本红外线燃气烤箱,由于设计了特殊结构的红外线燃烧器和燃烧室构形,双层保温结构,余热利用架,使燃气得到了充分的燃烧,热量得到最大的利用,经验证烤制食品的速度比国内外现有燃气烤箱快2~3倍。使用的燃气喷嘴截面比常用燃气烤箱喷嘴截面小50%。因此具有热效率高,操作方便、安全。不污染食品等优点。是一种节能高效、成本低的新型炊具。尤其适用于普通家庭和小饭馆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有红外线燃烧器,燃烧室,加热室,保温层,箱体外壳的红外线燃气烤箱,其特征在于燃烧室[1]内部装配两块热循环板[6],燃烧室[1]壁面与烤炉外壳[9]之间为双层保温层,箱体上部烟囱出口处装一个余热利用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燃气烤箱,其特征在于热循环板〔6〕与燃烧室〔1〕内壁面成一定角度,装配在加热室〔2〕左右两侧的燃烧室〔1〕内;双层保温层包括保温材料层〔7〕和空气保温层〔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线燃气烤箱,其特征在于保温材料层〔7〕位于燃烧室〔1〕内壁面与保温层衬板〔8〕之间;空气保温层〔10〕位于保温层衬板〔8〕与箱体外壳〔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燃气烤箱,其特征在于红外燃烧器〔3〕包括有燃气引射管〔3a〕,成u形结构的火道〔3b〕和折流板〔3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以燃气为燃料,使用红外线加热的焙烤设备。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内装配有两块热循环板,燃烧室壁面与箱体外壳间采用双层保温,箱体上部的烟筒出口处,装有一个余热利用架,这种结构能使燃气得到充分燃烧,热能得到最大的利用。经验证烤制食品的速度比国内外现有燃气烤箱快2~3倍。同时烤炉的红外线燃烧器,固定在燃烧室底部,并配有自动点火器,操作方便、安全。不污染食品等优点。是一种节能高效、成本低的新型炊具。
文档编号A21B1/33GK2091114SQ90219648
公开日1991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21日
发明者刘永丰, 王仁诚 申请人:刘永丰, 王仁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