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45948阅读:1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屠苏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用酒及其制法。
屠苏酒是我国古代名闻遐耳的一种保健、防病的养生酒。年夕饮屠苏酒曾是我国古代风行的良好民俗—除夕将屠苏酒配方中的诸药切碎用丝囊盛装沉于井底,元日(春节)把药囊从井水中取出,浸泡于米酒中片刻或煎数沸,然后全家老少,顺序而饮,多少任意,连饮三日后钭药囊再次于井底,岁饮此水。早至东汉时期就有关于屠苏酒的记载。如汉代崔实在他所著的《四民月令》一书中即有“元旦饮屠苏酒”的风俗描述。其后南北朝人梁宗懔著《荆楚岁时记》,唐代韩谔著的《四时篡要》、宋朝高承著的《事物记原》等都有关于此民俗的记载。《四时篡要》还称屠苏酒系“轩辕黄帝之神方”。古代众多哙灸人口的计诗章中也有不少关于屠苏酒的呤颂,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由此可见,年节制饮屠苏是古代十分浒并深受民众欢迎的习俗。屠苏酒的防病状生作用也深历代医家赞许,并为众多的古代医药典籍所收载。
晋代葛洪著《肘后方》“……正朝屠苏酒法,令人不病温疫。大黄五分,川椒五分,白术、桂心各三分,桔梗四分,乌头一分,菝葜二分,七物细切,以绢囊贮之,十二月晦日正中时悬置井中至泥,正晓拜庆前出之。正旦取药置酒中,屠苏饮之于东向。药置井中,能迎岁,可世无此病。此华佗法,武帝有方验中。从小至大,少随所堪。一人饮,一家无患,饮药三朝。一方有防风一两。”(人民出版社,1963年P257)。
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岁旦屠苏酒……,大黄15铢,白术18铢,桔梗、蜀椒各15铢,桂心18铢,乌头6铢,菝葜12铢(一方有防风1两)。上七味咀,绛囊盛,以十二晦中悬沉井中至泥,正月朔日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在。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饮药酒得三朝,还滓置井中,能仍岁饮,可世无病。当家内外有井,皆悉着药,辟温气也。”(人民出版社,卷9,伤寒上,P(75)。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选方用赤木桂心七钱,防风一两,菝葜五钱,蜀椒桔梗大黄五钱七,乌头二钱五,赤小豆十四枚。以三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数沸,举家东向从少至长,次第饮之。药渣投还井水,岁饮此水,一世无病。时珍日苏魅,鬼名,此药屠割鬼爽,故名。……”(人民出版社,校点本,第三册卷二十五,P1561、P1979)。
除上述外,南北朝陈延之著《小品方》,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笺》;郎瑛著·《七修类稿·弁证类上》,清代沈金鳌著《沈氏尊生书》与周孝垓著《内经病机纂要》等典籍中也都有关于屠苏酒条目,其选方与制法与上述大同小异。
方中大黄苦寒,泻热毒,破积滞。《本草经》谓其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对多数G+细菌和某些G-细菌均有抗菌作用,并对部分病毒亦有抑制作用,桂心亦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两药相配寒混合宜,相得益彰。白术、桔梗健脾利气,既可调气化浊,又可使大黄攻逐而不伤脾。蜀椒辛温,可杀虫鱼毒。《本草经疏》说“杀鱼虫毒者,以其得阳气之正,能破一切幽暗阴毒之物也。配以乌头之辛热,则其逐阴寒邪毒之功益显,惟乌头有毒,当用制者。菝葜甘苦性平,《日华子本草》云治时疫瘟瘴。”现代研究证明它对金葡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作用,故有解毒排毒功效。防风既可驱风祛寒,协同乌头作用,又可解乌头等热药毒《本草求原》。另外,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大黄、菝葜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大黄、桔梗、肉桂有轻微降压作用,大黄、防风、桔梗有降胆固醇作用,桔梗与白术有温和的降血糖和强壮功效。
由于古时屠苏酒是春节期间饮用的时令性保健养生酒,时届隆冬,加之生活条件恶劣,风湿痹症多发,所以各种屠苏酒古方都加有“乌头”以逐阴寒邪毒。“乌头”有毒,虽选用制者毒性降低,但长期饮用仍有不妥。古方的屠苏酒多用白酒制备,其味苦涩,使其失去享受之乐。
古代屠苏酒多是家庭、酒肆自家制作的,工艺极为简陋粗糙—药粗粉稍事浸泡或煎数沸,随制随饮。该制法的药物利用高低并且不可能长期贮放,存放将会发生严重沉淀与发酵或霉变(因为淀粉含量大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屠苏酒药方和全新制备方法,保存屠苏酒防病养生的优点,去除其毒性,以利用长期饮用,其制法具有药材利用率高,酒可长期保存不变质之优点。
本发明的屠苏酒,其特征在于中药配方为防风2.5—3.5,大黄1—2,菝葜0.8—1.5,白术0.8—1.2,桔梗0.8—1.2,桂心1—1.4,川椒0.4—0.8,药在成品酒中的浓度为生药相当含量3—6%,(“生药相当含量”即生药投放置与制得品重量之比),所用基质酒选用糯米(或黑米)精酿的黄酒。
本发明设计的屠苏酒拟作为通年常饮的养生酒,故删去古方中的“乌头”而重用无毒的“防风”,它除有近似于乌头的辛温性味,驱风祛寒解热止痛的功效外,还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此举不仅可以免去古方毒性之虑,又可以增强本酒的防病养生的功用。选用黄酒作基质酒,它不仅可以其绵甜略酸的酒味掩盖娇正了药汁苦涩不良口感,又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以及它的低醇度、适当的糖度增强了本屠苏酒的滋补养生功效而适于长期饮用。
本发明的屠苏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药材片、粉,以食用酒精热回流提取药汁,经过沉淀过滤、回收乙醇、浓缩、再沉淀过滤制备屠苏酒药汁,然后以一定比例勾兑于黄酒中。
上述屠苏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回流提取时所用的食用酒精浓度为40—70%,第一次沉淀时提取液的乙醇含量大于70%。
上述屠苏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沉淀应沉淀6小时以上,第二次沉淀应沉淀1周以上。
本发明的屠苏酒制备方法,将现代科学的、严格的制药工艺方法引入此养生饮料酒的制作中,采用热回流方法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份,大大提高了药材的利用率,并经过二次沉淀去除淀粉、果胶等影响长期贮放的物质。
在上述方法中,根据基质酒黄酒的特点——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B族维生素与糖类,它的表面张力,粘度及渗透压较高,用传统的浸泡法或短暂的煎煮不利于药物有效成份的萃取并易发生变质,用此低醇度酒提取中药,酒液将含有大量淀粉、果胶及鞣质,不仅将出现严重混浊沉淀,且可能损失基底酒中的各种营养成份。本发明为提高药材有效成分的萃取率,恒定屠苏酒中药物含量,提高屠苏酒的品味并延长保质期限,不损失基质酒的各种可贵的营养成分,采用药材以食用酒精热回流提取,并经过二次沉淀预先制备屠苏浓缩药汁,然后以一定比例勾兑于基质酒中。提取时采用中等浓度的乙醇(40—70%)多次热回流,这对药材中水溶或脂溶成分都可获得较高的提取率,如大黄中的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等;菝葜中的皂甙,生物碱、氨基酸等;防风中的挥发油苦味甙、甘露醇等;白术中的苍术醇、苍术酮等;桔梗中的皂甙、远志酸、桔梗酸、甾醇等,桂心中的桂皮醛等;川椒中的牝牛儿醇、其他萜烯类物质等。二次沉淀中的第一次沉淀,即较高浓度的“醇沉”可以除去淀粉(大黄、白术皮菝葜中均含有较多的淀粉)果胶、糖和其他不溶于醇的物质;第二次沉淀,即回收乙醇后的水沉淀可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如脂肪酸、铁类物质等。二次沉淀后的药汁同时具有良好的醇溶与水溶性,也可除去部分鞣质、果胶,使药汁在低醇度的黄酒中完全溶解,酒度澄清透明无沉淀,不易醇解霉变延长保质期、改善酒的口味。本发明的屠苏汁的煎煮浓缩可在减压条件下完成,这不仅可以缩短浓缩时间,并且可以降低浓缩过程中的温度,从而尽量避免有效成分可能发生的破坏。
本发明的屠苏酒中药配方举例如下例一例二 例三防风 2.5 3 3.5大黄 1 1.22菝葜 0.8 1 1.5白术 0.8 1 1.2桔梗 0.8 1.21.2桂心 1 1 1.4川椒 0.4 0.50.8效果 药味淡 药效好 味较苦本发明的屠苏酒制备方法举例如下1、制备生药药材切片,或制成粉状;2、热回流提取5—10倍量60%食用酒精,热回流提取2—3小时;3、第一次沉淀过滤加入高浓度食用酒精使提取液总乙醇含量为70—80%,搅拌后静置24小时,滤去沉淀物;
4、回收乙醇对提取液蒸馏,回收乙醇;5、浓缩加热提取液,使水蒸发,提取液浓缩;6、第二次沉淀过滤浓缩后的提取液静置1周后过滤,得到屠苏酒汁,浓度为生药相当含量50%;7、勾兑将屠苏酒汁与黄酒混合,浓度为生药相当含量5%,即得本发明的成品酒。
按本专利方法制备的屠苏酒为低醇度(11—18%)、低糖度(8—15%)、富含人体各种必需氨基酸、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美味的滋补,防病养生饮料酒。酒质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含生药量恒定,外观澄清透明晶莹如琥珀、无沉淀,酒味馨香略甜微酸,绵醇丰润可口。部分检测指标如下比重1.038±0.002PH值4.3±0.2总提出物≥14.5%甲醇<1%细菌学检测大肠杆菌及致病菌不得检出有害元素铝<0.0ppm砷<0.1ppm汞<0.002ppm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铜>0.25mg/L锌>0.70mg/L铁>3.0mg/L镁>20.0mg/L硒>1.5mg/L
维生素含量维生素B1>0.15mg/L维生素B2>0.45mg/L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天冬氨酸>150mg/L 谷氨酸 >307mg/L苏氨酸 >55mg/L 甘氨酸 >72mg/L丝氨酸 >68mg/L 丙氨酸 >106mg/L胱氨酸 >28mg/L 苯丙氨酸>82mg/L缬氨酸 >85mg/L 赖氨酸 >70mg/L蛋氨酸 >9mg/L 组氨酸 >25mg/L异亮氨酸>63mg/L 精氨酸 >179mg/L酪氨酸 >50mg/L 脯氨酸 >113mg/L酒文化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久远的历史,每逢年节喜庆、聚明会发或劳碌后每每举杯欢饮、美食饱餐。尤其是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华筵上豪饮饱餐,更虑引起油腻充填、肠胃雍滞、消化功能障碍乃至可能发生胃肠道传染病。屠苏酒可以解毒辟秽、健脾开胃、调中化食、推陈致新,安和五脏。此方具相当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与荡涤肠胃、通利水谷、调气化浊、健脾利气等作用,故被医圣孙思邈尊为“辟温”第一方,被李时珍等医药巨匠称之谓“能辟疫疠及一切不正之气”、“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本发明所制取的屠苏酒不仅比古方古法更能确保其防病养生功效,由于选用的基质酒为低酒度,低热量、富含各种营养成分的黄酒而更有利于健康,适用长期饮用。
权利要求
1.屠苏酒,其特征在于中药配方为防风2.5—3.5,大黄1—2,菝葜0.8—1.5,白术0.8—1.2,桔梗0.8—1.2,桂心1—1.4,川椒0.4—0.8,药在成品酒中的浓度为生药相当含量3—6%,所用基质酒选用糯米(或黑米)精酿的黄酒。
2.屠苏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材片、粉,以食用酒精热回流提取药汁,经过沉淀过滤,回收乙醇、浓缩、再沉淀过滤制备屠苏酒药汁,然后以一定比例勾免于黄酒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回流提取时所用的食用酒精浓度为40—70%,第一次沉淀时提取液的乙醇含量大于70%。
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沉淀应沉淀6小时以上,第二次沉淀应沉淀1周以上。
全文摘要
屠苏酒及其制备方法,去除屠苏酒古方中的乌头,重用防风,将药材片、粉以食用酒精热回流提取药汁,经过沉淀过滤、回收乙醇、浓缩、再沉淀过滤制备屠苏酒药汁,然后以一定比例勾兑于黄酒中。本方法制得的屠苏酒,无毒,澄清透明晶莹如琥珀,无沉淀,味略甜微酸,营养丰富,可以长期饮用,长期贮存。
文档编号C12G3/04GK1121424SQ9411736
公开日1996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22日
发明者薛存宽 申请人:薛存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