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肉松烘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58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式肉松烘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特别指一种将肉松半成品由回转密闭气室内热媒的循环对流而获得均匀的热烘焙的肉松烘焙机。
众所周知,一般传统的肉松炒焙机是以瓦斯烧烤厚重的圆铁盘底部而在盘面上放置待炒的肉松半成品,并通过搅动翼片驱动肉松以达到炒焙目的。然而在炒焙过程中必须添加适量的炒焙油作为炒焙肉松的热媒,才可以防止肉松与高温铁盘发生粘锅焦化的现象。但是由此种炒焙方式所制作出的肉松产品具有下列的缺点a.因肉松半成品于炒焙期间必须不断地由搅动翼片作均匀翻动肉松的工作,故而成品的好坏全赖师传个人对瓦斯控制的手艺,而人工操作品质往往不易均一。
b.在炒焙过程中吸附炒焙油的肉松直接与空气接触,易发生高温氧化,使制品无法长久存放。
c.为了防止粘锅,在炒焙制作过程中必须加入油料。
d.以瓦斯加热圆铁盘底部,常会发生铁盘温度分布不均,而且有搅动死角,这样,肉松的烘烤品质亦会受到影响。
针对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经努力研究,成功地开发出一套改良结构,彻底解决了已知的弊端。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它可克服上述缺点,使肉松全方位的均匀加热,有效地提高肉松的烘焙品质,并能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措施,即将肉松半成品放置于一密闭气室内的可回转的滚筒内,滚筒内设有多个由翼片所隔开并可放置肉松半成品的区域,该区域可通入可控制温度及水蒸气组成的气流热媒,由于该热媒的温度湿度控制得当,并且肉松半成品材料在回转的圆筒内自然运动,使之反复扬起和落下,以使肉松半成品材料在此环境下充分地与热媒直接均匀接触,由此可制得外观均一且无焦化的肉松或肉酥,并由于在容器内加热烘焙,除可减少制品的污染外,还可降低由氧气导致的氧化机会。
下面配合附图,以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优点和特征,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闭气室的圆形拉门结构的A-A向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闭气室沿B-B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滚筒内部及第二端板结构的C-C向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沿
图1中D-D线的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热管结构的E-E向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视图。
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之前,先将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简略说明如下(1)在下文中所述的半成品为经过熟化且调味的肉末,并于烘焙加料前已加入油脂处理;(2)启动的开始阶段,先将密闭气室的放气阀14先行打开,使热媒控制阀打开将热媒送入,当热媒自放气阀14溢出时,即表明密闭气室内已充满蒸气(即所谓的空气排气完成),再关闭放气阀14,其后开启热回风扇5,并以温度控制器控制蒸气的适当温度;(3)在加热烘焙过程中,通常设定当到达一设定的适当温度点时,开启密闭气室上的放气阀14以泄放制作过程中的蒸气所带出半成品处理所产生的水份,以使半成品达到干燥并苏焦的目的。
下面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式肉松烘焙机的技术结构概述如下,该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包括一密闭气室,其第一端部为一进出料口,在该进出料口的边缘处设有一活动端板,而在第二端部设有一固定端板,在该固定端板处贯穿地设有一传动元件;另外,气室内设有一热对流装置,并于气室壁上设有一热媒供应装置;此外,在气室内的适当处设有一辅助移载具;一滚筒,该筒体的外周缘设有滚动元件,而筒体的第一及第二两端部分别设有端板,其中第二端板的中央设有一可与传动元件结合的连接部,得使筒体回转;另外,该两端板的中间具有可供气流流通的通孔;一移载装置,它盛载滚筒进出密闭气室,并设有辅助滚筒滚动元件回转的被滚动元件;一驱动装置,借助于驱动元件的动力传达,得以驱动密闭气室内的传动元件,使滚筒作慢速滚动;同时驱动密闭气室内的热对流装置,使室内产生热风与热媒的循环对流;将肉松放入滚筒内,并由移载装置将滚筒推入密闭气室内,再启动热媒装置提供室内热媒,并借助于驱动元件的动力传达,得以驱动密闭气室内的传动元件,使滚筒慢速滚动,同时又驱动密闭气室内的热对流装置,使室内产生均匀的热风与热媒的循环对流,从而将热风与热媒扩散充塞至滚筒内的每一角落,进而使滚筒内的肉松受到上下前后左右六方位的全周均匀热烘焙。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配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说明如后密闭气室1是一圆筒形的容室,其第一端是进出料口11,在该进出料口的边缘以铰链112装设一圆形拉门111,门扉的中央附有一视窗113,而边缘处则设有一把手114,并由上、下旋钮115、116可作锁扣或旋松;另外,沿筒的内壁下方平行地排列有两凸轨13,且于筒壁上设有热媒控制阀14及温度计15;此外,在第二端的端口12的周缘处设有数匝环状电热管6,其端面的中央贯通地设有一传动轴41;滚轮组2是两端为弧形的杆体21,并在该弧形杆体两侧分别连设有直形条杆22,由此构成滚轮框架,其中该框架的弧形杆体上设有纵向滚轮23,而于直形条杆上则设有周向滚轮24;滚筒3,该筒体的外周缘处分别设有二凸环31,可架设于滚轮组2的周向滚轮24的上方,从而可使滚筒于密闭气室1内滚动;另外,该滚筒的第一及第二两端部32、33分别设有端板321、331,其中第一端板321的板缘部设有可供开启闭合的把手3211,而第二端板331的中央设有一枢梢孔3311;此外,该两端板的中间具有可供气流流通的通孔34,且孔口上设有筛网341;在滚筒的内壁还设有多个沿纵向等间距配置的翼片35,每个翼片与端板间形成多个可供放置肉松半成品的区域351;
在驱动装置4中,一传动轴41的端部凸出一枢梢411,它与滚筒的第二端板31的枢梢孔3311相接合,此外传动轴41的另一端部衔接一链轮组42并与一减速马达43相连,由驱动滚筒3回转;在传动轴体41上设有一轴承44,该轴承的外缘套置一回动套筒45,该筒体上衔接一可与一马达47相连的皮带轮组46,而筒体的一端配置一热回风扇5,且风扇的外缘设置有环状电热管6,可均匀地将热风及热媒7扩散至密闭气室1与滚筒3内;热媒供应源7将热媒经热媒控制阀14供入密闭气室1内,使之可在密闭气室1与回转滚筒3之间对流,以对肉松半成品进行热烘焙;在手推车8的载物台面上设有两平行排列的凸轨81,可供叠置滚轮组2及滚筒3。
现配合上述构件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功用及操作实施例的重点本实用新型的滚筒3于平时置放于一手推车8上,该滚筒筒体的第一及第二两端部32、33分别设有端板321、331,其中第一端板321的板缘设有可供开启和闭合的把手3211,而第二端板331的中央设有一枢梢孔3311,该端板的中间具有可供气流流通的通孔34,且孔口上设有筛网341,可防止肉松丝于烘焙中飘入密闭气室1内;另外,在滚筒的内壁设有多个沿纵向等间距配置的翼片35,每个翼片与端板形成多个可供放置肉松半成品的区域351;打开第一端板321将肉松半成品置入其内,并闭合该第一端板,然后将手推车8推向密闭气室1第一端的进出料口11处,使进出料口的边缘的上、下旋钮115、116旋松,并拉开圆形拉门111,供滚筒3置入;密闭气室1内壁的下方设有两平行排列的凸轨13,可供滚筒3下方滚轮组2的纵向滚轮23沿该凸轨13滚进气室1内;另外,在密闭气室的第二端端口33的周缘设有数匝环状电热管6,在其端面的中央贯通地设有一传动轴41,该轴端部凸出一枢销411,它与滚筒第二端板331的枢梢孔3311相接合,又因为传动轴的另一端部衔接一链轮组42并与一减速马达43相连,由此驱动滚筒3回转,而该筒体的外周缘处分别设有二凸环31,并架设于滚轮组2的周向滚轮24之上,使得滚筒3于密闭气室1内滚动;在传动轴体41上设有一轴承44,该轴承的外缘套置一回转套筒45,该套筒的外缘衔接一可与一马达47相连的皮带轮组46,而筒体的一端配置一热回风扇5,且风扇的外缘设有环状的电热管6,可均匀地将热风及热媒控制阀14传入的热媒7,经密闭气室1与滚筒3之间,再透过端板筛网341进入滚筒3内形成一循环对流,并扩散充塞至密闭气室1与滚筒3内的每一角落,使得滚筒内的肉松受到上下前后左右六方位的全周均匀热烘焙。
另外,上述密闭气室1中设定热回风扇5及环状电热管6的目的仅在于更加确保并提高热媒温度及其热风对流的效果。如果由热媒供应源所供入的热媒气流其强度及在密闭气室内的对流状况良好,足以达到烘焙肉松半成品时,则上述的热回风扇及电热管均可备而不用或予以省略,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功效;此外,密闭气室的外部还可以包覆隔热材料,借以减少热量外逸,这也是一种节约能源的手段。
当滚筒3在密闭气室1内作慢速滚动时,该滚筒内壁所设的多个沿纵向等间距配置的翼片35可将置放其间的肉松半成品的长纤维丝拨松散离,促使其单一丝体的热接触面积扩大,从而可缩短加热时间,提高热效率;而滚筒旋转的作用是使置放于滚筒内的肉松半成品随着翼片的旋转而扬起,然后因其自重而堕落,以达到翻动肉松加热面,使其均匀加热的目的。
另外,在肉松烘焙完毕后,使密闭气室第一端进出料口11的边缘处的上、下旋钮115、116旋松,并拉开圆形拉门111,将滚筒3钩出放置于手推车8上,并推至一旁冷却处理;而将另一台手推车上已填妥肉松半成品的滚筒迅速置入密闭气室内,如此可降低停机时间,缩短作业时间,并充分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结构所具备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是将肉松放入滚筒内,而滚筒则放置于密闭气室内,因为密闭气室内设有一热回风扇,且风扇的外缘设有环状的电热管,于是可均匀地将热风及热媒控制阀传入的热媒,经密闭气室与滚筒间,再透过端板筛网进入滚筒内形成一循环对流,并扩散充塞至密闭气室与滚筒内的每一角落,使得滚筒内的肉松受到上下前后左右六方位的全周均匀热烘焙,可有效地提高肉松的烘焙品质。
2.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在密闭气室内作慢速滚动时,该滚筒内壁所设的多个沿纵向等间距配置的翼片可将置放其间的肉松半成品的长纤维丝拨松散离,促使其单一丝体的热接触面积扩大,从而可缩短加热时间,提高热效率;而滚筒旋转的作用是使置放于滚筒内的肉松半成品随着翼片的旋转而扬起,再因其自重而堕落,以达到翻动肉松加热面使其均匀加热的目的,使得将被烘焙的肉松呈现亮丽金黄的特色。
3.在肉松烘焙完毕后,使密闭气室第一端进出料口边缘处的上、下旋钮旋松,并拉开圆形拉门,将滚筒钩出放置于手推车上,并推至一旁冷却处理;而将另一台手推车上已填妥肉松半成品的滚筒迅速置入密闭气室内,如此可降低停机时间,缩短作业时间,并充分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包括一密闭气室,其第一端部是一进出料口,而于第二端部设有一固定端板及一自密闭气室引入的热源供应装置,其特征为,该密闭气室的固定端板处贯穿地设有一传动元件;在该气室内的适当处设有一辅助移载具;所述的热源供应装置是一种提供于滚筒第一、第二端部之间的热媒与热风的循环对流,以对肉松半成品进行加热烘焙的装置;并且所述的回转式肉松烘焙机还包括一滚筒,该筒体的外周缘设有滚动元件,而筒体的第一及第二两端部各设有端板,其中第二端板的中央处设有一可与传动元件结合的连接部,使得筒体回转;该两端板的中间具有可供气流流通的通孔;一移载装置,盛载滚筒进出密闭气室内,并设有辅助滚筒滚动元件回转的被滚动元件;一驱动装置,由驱动元件的动力传达驱动密闭气室内的传动元件,使滚筒作慢速滚动,从而使室内产生均匀热媒的循环对流,并使滚筒内的肉松受到上下前后左右六方位的全周均匀热烘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其特征为,所述密闭气室的热媒供应装置包括在筒壁上设有的热媒控制阀及温度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其特征为,所述密闭气室的辅助移载具包括设于气室内壁下方的平行排列的两凸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其特征为,所述滚筒筒体的外周缘处的滚动元件为二凸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其特征为,所述滚筒的第二端板的中央处设有一枢梢孔,可与密闭气室第二端面中央贯设的传动轴端部的凸出枢梢相接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其特征为,该滚筒的筒体外周缘处分别设有可架设于滚轮组的周向滚轮上方,使得滚筒于密闭气室内滚动的二凸环,该滚筒的第一及第二两端部分别设有端板,其中第一端板的板缘部分设有可供开启闭合的把手,而第二端板中央处设有一枢梢孔;该两端板的中间具有可供气流流通的通孔,且孔口上设有筛网;并在滚筒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沿纵向等间距配置的翼片,各翼片与端板之间形成多个可供置放肉松半成品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其特征为,所述移载装置是两弧形杆体及两直形条杆所连设构成的滚轮框架,该框架的弧形杆体上设有纵向滚轮,而于直形条杆上则设有周向滚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其特征为,所述驱动装置是在传动轴端部衔接一链轮组并与一减速马达相连,以驱动滚筒回转;在传动轴体上设有一轴承,该轴承的外缘套置一回动套筒,该筒体上衔接一可与一马达相连的皮带轮组,而筒体的一端配置一热回风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其特征为,所述移载装置及滚筒可叠置于手推车的载物台面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其特征为,所述手推车的载物台面上设有两平行排列的凸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回转式肉松烘焙机,它将肉松半成品置于一密闭气室内的可回转的滚筒内,其内设有多个由翼片隔开且可置放肉松半成品的区域,该区域可通入可控制温度及水蒸气组成的气流热媒,由于该热媒的温度湿度控制得当且加有油脂的肉松半成品材料在回转的圆筒内自然运动,反复扬起和落下,使肉松半成品材料在此环境下充分与热煤直接均匀接触,可制得外观均一无焦化的肉松或肉酥。
文档编号A23L1/31GK2247945SQ952506
公开日1997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8日
发明者张森发, 陈秋南, 徐隆章, 朱国雄 申请人:富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