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合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430阅读:18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合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在实用新型涉及家庭厨房使用的家用合面机。
当今,面食仍是家庭主食,而大部分家庭还是采取手工合面,这样既费力又费时,有时合面还不均匀,软硬不合适,如做馒头需用硬面,而包饺子则需软面;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家用合面机,其面盆呈盆状,而搅拌器为双麻花,其两端靠在一起并位于面盆上方,搅拌器插入面盆中并靠近面盆的内壁面,在合面时,搅拌器与面盆同时转动,但面水的搅合只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随着面盆的转动不断增加搅拌中的面团,这种合面机只易合软面,难以合出硬面,由于面盆是由不锈钢制成的,因而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易粘面,不易涮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软、硬面皆能合出且合面均匀,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家用合面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面盆(6)的侧壁上设有通孔(4)、(8),穿过通孔(8)的右转轴(9)和穿过通孔(4)的左转轴(3)的外端均与底座(1)相联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搅拌器(5)的两端相联接,设在底座(1)上的弹性销(10)通过与该面盆(6)底部相联接而将可绕左、右转轴转动的面盆固定住。
面盆(6)上的通孔(4)、(8)的内孔壁面上分别设有衬套(2)、(7)。
搅拌器(5)呈Z形。
本机体积小,价格低廉,不堵面,不粘面,且易涮,卫生洁净;合面均匀且软、硬面皆能合出;省时省电,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可与绞肉机、面条机配套使用,最适于家庭厨房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家用合面机的主视剖面图由图1可知,面盆(6)为陶瓷材料制成的,呈喇叭形,其相对面侧设有通孔(4)、(8),该通孔的内孔面上粘有衬套(2)、(7),左、右转轴(3)、(9)分别与通孔形成动配合,左、右转轴的外端分别与底座(1)相联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搅拌器(5)的两端相联接,该面盆可绕左、右转轴转动,设在底座上的弹性销(10)可与面盆底部的凸起部分相联接,并将面盆固定住。搅拌器(5)呈Z形,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在使用时,先将一定比例的面与水以及酵母放入面盆中,打开电动机开关,通过三缓变速装置将动力传到右转轴(8)并带动搅拌器转动,从而实现搅拌、揉合、挤压面团的工序;本机合3kg面粉仅用5分种左右即可完成;当面合好后,先将电动机开关关闭,并将面团从面盆中取出;若长时间不使用,可用水将面盆涮洗干净,若将弹性销(10)从面盆底部的凸起部分的孔中拨出,即可转动面盆并将水倒出,然后再将面盆转回原位并将弹性销插入面盆底部凸起部分的孔中,便可将面盆固定住。面团硬软可通过调整水面比例来实现。
本机是根据人工合面的道理来制作的,先由搅拌器转动来实现面水搅合,再将形成的面稀由面盆四周往中心揉合,并使面团在搅拌器与面盆内壁面、底面之间受到挤压,从而达到面水结合均匀,面团软硬合适的目的。
将本机的传动轴上装上面条机、绞肉机即可实现一机多用;再在本机上罩以柜子,在面盆上部加以可取下的菜板及其上盖,即可用于切菜,这样即卫生、又美观。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合面机,底座上设有面盆,面盆的内腔中设有搅拌器,其特征在于面盆(6)的侧壁上设有通孔(4)、(8),穿过通孔(4)的左转轴(3)和穿过通孔(8)的右转轴(9)的外端均与底座(1)相联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搅拌器(5)的两端相联接,设在底座(1)上的弹性销(10)通过与该面盆(6)底部的凸起部分相联接而将可绕左、右转轴转动的面盆固定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合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盆(6)上的通孔(4)、(8)的内孔壁面上分别设有衬套(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合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5)呈Z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厨房使用的合面机,该机包括可以转动的面盆以及内腔中呈Z形的搅拌器,该面盆由设在底座上的弹性销固定住,面盆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该机合面均匀且软硬面皆能合出,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价格低廉,不粘面,不堵面,易涮洗,可与面条机,绞肉机配套使用。
文档编号A21C1/06GK2260460SQ962103
公开日1997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23日
发明者郝尚武 申请人:郝尚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