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711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豆蛋白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分离装置。
分离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十分流行的一种技术,使用分离机,将混合液体中物质分离,被广泛地应用在化工、医药、石油、食品、制酒等工业中,而植物(大豆)蛋白的分离更是许多国家重视的课题,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先进发达的国家。
大豆蛋白是人类食品中既经济又含蛋白质的食品添加剂,进口食品中已普遍加入。
目前我国市场需要量大,而且主要依靠进口,目前国内主要分离蛋白厂生产的蛋白总量还不够河南双汇火腿肠厂一个厂需要。
大豆蛋白的原料,是大豆经提炼豆油后的付产品——豆粕。以前都将它作为饲料处理,价格仅0.2万元/吨,大豆蛋白目前市场价为2.4万元/吨,而3吨豆粕可出一吨大豆蛋白及其它付产品。
大豆蛋白分离机,由于其特殊性,目前都是依靠进口。如国内主要分离蛋白厂皆使用国外进口设备。国内有些厂家,也试图生产植物蛋白分离机,最后也是以用户要求退货而告终,同时引进国外设备不仅需要外汇,而且价格极为昂贵,而且维修,备件生产又增加许多困难。进口的同类设备同时存在着由于采用了机械摩擦离合器,起动电流大,常造成电机烧坏,故障率高;且由于进口设备采用了机械方法调整外转鼓内螺旋的转速差,使得不能方便地适应不同物料的转速差的需要;由于无清洗装置,使得分离机的清洗不能及时、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填补国内空白的、用液力偶合器取代机械摩擦离合器的、带清洗水路的、并可根据不同物料无级调节外转鼓与内螺旋鼓转速差的大豆蛋白分离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在于包括主电机、主皮带传动装置、底座、进料装置、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外转鼓、内螺旋鼓、外罩、差速器、变速器、小皮带传动装置、固相排出口、液相排出口,其中,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设在底座上,外转鼓的两端支撑在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上,进料装置安装在外转鼓的右端并与其连通,内螺旋鼓支撑安装在外转鼓内,外罩将外转鼓及内螺旋鼓罩在其内,外罩的下部开有固相排出口和液相排出口,外转鼓的右端由主皮带传动装置驱动,外转鼓的左端与差速器的外壳连为一体,内螺旋鼓的左端与差速器的内轴连为一体,差速器由小皮带传动装置通过变速器驱动,使外转鼓与内螺旋鼓通过差速器产生转速差,底座安置在基座上,稀油箱通过润滑油路与前轴承座、后轴承座相连通,其特征在于主电机通过液力偶合器驱动主皮带传动装置,调频无级调速电机驱动小皮带传动装置,外罩上安装有若干个清洗喷头,清洗喷头外接水源,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中安装有用于控制轴承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外转鼓的承受全部扭矩部位有用于控制扭矩的扭矩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内螺旋鼓的外轮廓和外转鼓的内壁的锥度为5.5°~6.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主电机起动后,通过液力偶合器、主皮带传动装置驱动外转鼓旋转,与此同时,另一运动由调频无级调速电机通过小皮带传动装置驱动差速器带动内螺旋鼓转动,同时差速器的外壳与外转鼓连为一体,这样,外转鼓与内螺旋鼓产生一个转速差,当物料豆粕经进料装置进入内螺旋鼓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较重的固液被抛至外转鼓的内壁上,在内螺旋鼓的叶片的带动下由固相排出口排出,而较轻的液体由液相排出口排出。稀油箱通过润滑油路润滑前后轴承,润滑控制命令来自温度传感器,在润滑系统出故障的情况下同时控制主电机断电。扭矩的控制命令来自扭矩传感器,扭矩过大时可控制主电机断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采用了液力偶合器,克服了机械摩擦离合器起动电流大、电机起动困难、电机烧坏、体积大、重量大、故障率高等缺点;2、由于采用了调频无级调速电机调速,方便地解决了豆粕原料不同需要调速的问题,克服了以往的用皮带轮调整转速的不便;3、由于安装有清洗喷头,保证了内外转鼓的定期清洗, 节省了大量的体力劳动;4、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即运行控制、运行监视、故障报警。


图1、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个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结合附图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本实用新型如
图1、图2、图3、图4所示,主要由变速器1、差速器2、后轴承座3、外罩4、前轴承座5、进料装置6、固相排出口7、液相排出口8、底座9、基座10、减振装置11、外转鼓12、内螺旋鼓13、调频无级调速电机14、稀油箱15、主电机16、液力偶合器17、主皮带传动装置18、温度传感器19、扭矩传感器20、清洗喷头21、小皮带传动装置22、润滑油路23等构成。其中,前轴承座5和后轴承座3设在底座9上,前轴承座5和后轴承座3中安装有用于控制轴承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9,润滑油路23连通前后轴承座5、3和稀油箱15,外转鼓12的两端支撑在前轴承座5和后轴承座3上,进料装置6安装在外转鼓12的右端并与外转鼓12连通,外转鼓12的承受全部扭矩部位有用于控制扭矩的扭矩传感器20,内螺旋鼓13支撑安装在外转鼓12内,外罩4将外转鼓12及内螺旋鼓13罩在其内,外罩4上安装有若干个清洗喷头21,清洗喷头21外接水源,外罩4的下部还开有固相排出口7和液相排出口8,主电机16通过液力偶合器17、主皮带传动装置18驱动外转鼓12的右端,外转鼓12的左端与差速器2的外壳连为一体,内螺旋鼓13的左端与差速器2的内轴连为一体,调频无级调速电机14通过小皮带传动装置22、变速器1驱运差速器2,使外转鼓12与内螺旋鼓13通过差速器2产生转速差,以上的整体安装在基座10上。
权利要求1.一种大豆蛋白分离机,包括主电机、主皮带传动装置、底座、进料装置、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外转鼓、内螺旋鼓、外罩、差速器、变速器、小皮带传动装置、固相排出口、液相排出口,其中,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设在底座上,外转鼓的两端支撑在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上,进料装置安装在外转鼓的右端并与其连通,内螺旋鼓支撑安装在外转鼓内,外罩将外转鼓及内螺旋鼓罩在其内,外罩的下部开有固相排出口和液相排出口,外转鼓的右端由主皮带传动装置驱动,外转鼓的左端与差速器的外壳连为一体,内螺旋鼓的左端与差速器的内轴连为一体,差速器由小皮带传动装置通过变速器驱动,使外转鼓与内螺旋鼓通过差速器产生转速差,底座安装在基座上,稀油箱通过润滑油路与前轴承座、后轴承座相连通,其特征在于主电机通过液力偶合器驱动主皮带传动装置,调频无级调速电机驱动小皮带传动装置,外罩上安装有若干个清洗喷头,清洗喷头外接水源,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中安装有用于控制轴承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外转鼓的承受全部扭矩部位有用于控制扭矩的扭矩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蛋白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内螺旋鼓的外轮廓和外转鼓的内壁的锥度为5.5°~6.5°。
专利摘要一种大豆蛋白分离机,主要由驱动装置、外转鼓、内螺旋鼓、差速器、外罩、底座、扭矩控制装置、轴承温度控制装置、轴承润滑装置、清洗装置等构成,其中驱动装置通过差速器使外转鼓与内螺旋鼓之间产生一转速差,使得原料豆粕在外罩内的空间内在离心作用下分离成大豆蛋白和固相分离物。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操作、清洗方便,起动功率小,设备故障率低,性能可靠,分离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A23J3/16GK2261729SQ96250950
公开日1997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6日
发明者俞雪厚, 李革, 王迅, 李冶中, 韩乃卿, 施厚松 申请人:哈尔滨通和机电高新技术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