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8368973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0002]【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尤其脑力劳动者,平时少锻炼,三餐不规律,多以速食为主。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营养部平衡,脂肪摄入量过多而蔬菜吃的太少,或者素食吃的太多而荤菜吃的太少,严重打破胜利平衡,导致贫血。
[0003]祖国中医认为,气虚多指肺脾不足,血虚多指心肝不足,肺主呼吸、心主血脉,化生血液;脾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之源缺乏,心虚则血之化生失权,肝主藏血又主调血,肝虚则藏失调;肾主藏精,精血同源。临床上多见心血不足,气血两虚症,多久病失治,老年体弱,失血等原因所致,其病机为脏腑虚弱。近年来,随着医药研究的深入,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治疗气虚、血虚和气血两虚的药物,但大多以西药为主,治标不治本,在短期内虽然能够改善一些贫血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副作用大,且价格昂虫贝ο
[0004]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养心安神,滋养肝肾、活血祛瘀的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下述重量配的原料制成的,鹿茸20-35份、地黄10-30份、当归10-30份、白芍10-30份、川芎10-30份、远志10-30份、龙眼肉10-30份、木香10-30份、大枣10-30份、莲子10-30份、米糟10-30份。
[0006]制备本发明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鹿茸20-30份、地黄10-25份、当归10-25份、白芍10-25份、川芎10-25份、远志10-25份、龙眼肉10-25份、木香10-25份、大枣10-25份、莲子10-25份、米糟10-25份。
[0007]制备本发明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鹿茸25份、地黄15份、当归15份、白芍15份、川弯15份、远志15份、龙眼肉15份、木香15份、大枣15份、莲子15份、米糟15份。
[0008]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生产方法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烘干、粉碎、配料、定量、包装、成品,具体操作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A、选料、按原料重量配t匕,挑选符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原料鹿茸、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远志、龙眼肉、木香、大枣、、莲子、米糟原料备用、烘干、选出的原料分别切成块状置于烘干箱中干化,温度控制在100-120°C,时间60分钟,使原料水份蒸发、灭菌;C、粉碎、将烘干后的原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后,再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粉状;D、配料、按原料重量配比,将原料依次放入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味素、精盐二次混合均匀,二次灭菌,制成粉剂;E、装袋、封口,按所需重量装袋,每包重量规定相差不超过±1克;F、检验合格后制成成品。
[000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源于祖国传统医学中关于“活血祛瘀” “滋肝养肾”的原则,也就是医食同源、药食同源、食借药的威力、药借食的美味的辩证方法。是发明人通过祖传秘方再加上对古今医学、医药著作法潜心研究并再总结设计者多次临床行医实践基础上应用中草药精心加工制成的火锅汤料。
[0010]在药物与配方中: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托疮毒。治肾阳虚衰,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虚劳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背酸痛,筋骨痿软,小儿五迟,女子崩漏带下,阴疽。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清热凉血,养阴。当归补五脏、生肌肉、祛一切风寒血虚劳损、破恶血、滋生新血。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川芎具有辛散温通,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活血祛瘀,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等病症。远志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龙眼肉对人体有滋阴补肾、补中益气、润肺、开胃益脾,可作为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萎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等功效。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大枣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莲子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石莲子并能止呕、开胃,常用治噤口痢。
[0011]本发明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经过多例患者的服用与临床验证,不断总结和完善,配方比较完整,疗效确切。对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健忘等主病证:程度不同起到了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滋养肝肾的作用,具有保健、滋养肝肾、活血祛瘀、养心安神、见效快、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等优点。
[0012]本发明经两组临床验证,其中一组为治疗组食用本发明,每天食用本发明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另一组对照组食用补血养心类食品,每组选择门诊病人130例,其中男50例,女80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0岁,每天使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惊悸,健忘、呕吐不食、心烦失眠、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表一为服用一个疗程后的对照数据:
表I服用前后两组疗程比较(单位:人)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从而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显著的疗效。
[0013]本发明的工艺优点在于1、选择原料,配方科学,生产工艺先进,其产品不仅具有浓郁的复合香气,并且味道鲜美、绵甜爽净、余味悠长,方便存放;2、产品中不添加香料及防腐齐U,保持原料本身的风味和营养成份,易被人体吸收;3原料来源广泛,加工艺线路短,产品易加工制造。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惊悸,健忘的人群。
[0015]制备本发明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鹿茸20-35份、地黄10-30份、当归10-30份、白芍10-30份、川弯10-30份、远志10-30份、龙眼肉10-30份、木香10-30份、大枣10-30份、莲子10-30份、米糟10-30份。
[0016]实施例2:适用于呕吐不食、心烦失眠的人群。
[0017]制备本发明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鹿茸20-30份、地黄10-25份、当归10-25份、白芍10-25份、川弯10-25份、远志10-25份、龙眼肉10-25份、木香10-25份、大枣10-25份、莲子10-25份、米糟10-25份。
[0018]实施例3:适用于腰膝酸痛,眩晕,耳鸣的人群。
[0019]制备本发明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鹿茸25份、地黄15份、当归15份、白芍15份、川芎15份、远志15份、龙眼肉15份、木香15份、大枣15份、莲子15份、米糟15份。
[0020]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生产方法,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烘干、粉碎、配料、定量、包装、成品,具体操作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A、选料、按原料重量配t匕,挑选符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原料鹿茸、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远志、龙眼肉、木香、大枣、、莲子、米糟原料备用、烘干、选出的原料分别切成块状置于烘干箱中干化,温度控制在100-120°C,时间60分钟,使原料水份蒸发、灭菌;C、粉碎、将烘干后的原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后,再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粉状;D、配料、按原料重量配比,将原料依次放入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味素、精盐二次混合均匀,二次灭菌,制成粉剂;E、装袋、封口,按所需重量装袋,每包重量规定相差不超过±1克;F、检验合格后制成成品。
【主权项】
1.一种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鹿茸20-35份、地黄10-30份、当归10-30份、白芍10-30份、川弯10-30份、远志10-30份、龙眼肉10-30份、木香10-30份、大枣10-30份、莲子10-30份、米糟10-30份。
2.一种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鹿茸20-30份、地黄10-25份、当归10-25份、白芍10-25份、川弯10-25份、远志10-25份、龙眼肉10-25份、木香10-25份、大枣10-25份、莲子10-25份、米糟10-25份。
3.一种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鹿茸25份、地黄15份、当归15份、白芍15份、川弯15份、远志15份、龙眼肉15份、木香15份、大枣15份、莲子15份、米糟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烘干、粉碎、配料、定量、包装、成品,具体操作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A、选料、按原料重量配比,挑选符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原料鹿茸、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远志、龙眼肉、木香、大枣、、莲子、米糟原料备用;B、烘干、选出的原料分别切成块状置于烘干箱中干化,温度控制在100-120°C,时间60分钟,使原料水份蒸发、灭菌;C、粉碎、将烘干后的原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后,再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粉状;D、配料、按原料重量配比,将原料依次放入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味素、精盐二次混合均匀,二次灭菌,制成粉剂;E、装袋、封口,按所需重量装袋,每包重量规定相差不超过±1克;F、检验合格后制成成品。
【专利摘要】一种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以鹿茸、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远志、龙眼肉、木香、大枣、桂圆、莲子、米糟为主要原料,其生产方法的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烘干、粉碎、配料、定量、包装、成品。具有集养心安神,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滋养肝肾等功效,并且味道鲜美、方便使用、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适于饭店和居家食用的鹿茸补血养心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IPC分类】A23L1-40, A23L1-29
【公开号】CN104687134
【申请号】CN201310649585
【发明人】王祥
【申请人】哈尔滨升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