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制备的方法

文档序号:935692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茶的制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茶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茶的制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饮茶可以减肥消瘦,滋润皮肤。茶叶中的咖啡碱、叶酸、肌醇等物质能增强胃液分泌、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但是现如今饮茶大多会受口味的影响,尤其是绿茶,而且绿茶其中的苦涩味比较大,为此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绿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使绿茶的口感变好,苦涩味降低。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工艺:
[0005]I)挑选,选择芽叶完整,大小均匀一致,新鲜不压碎,无病虫叶的新鲜采叶;
[0006]2)摊凉,将挑选好的茶叶放在摊晾室中进行摊凉2?3h,摊凉的厚度为2.5?3.5cm ;
[0007]3)杀青,将摊凉好的茶叶送入滚筒杀青机中,杀青温度在220?25°C,叶子杀青时间为3?5min,杀青到叶子变软,富有粘性,叶色转暗,发生清香,无青臭气,失水约13?22%,得到毛坯;
[0008]4)揉捻,采用热揉步骤处理,热揉处理温度是25?30°C,热揉时间为15?30min,揉捻的破碎率为55?70% ;
[0009]5)干燥,将揉捻好的毛坯送入滚筒中,温度140?160°C,滚炒25?35min,将滚炒后的毛坯进行第一次摊晾,再采用锅第一次烘炒毛坯,锅炒毛坯的锅温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10?130°C炒15min,第二阶段80?110°C炒15min,将锅炒的毛坯进行第二次摊凉,再将摊凉后的毛坯送入锅中进行第二次烘炒,温度采用由高到低的温度进行烘炒,温度开始控制在80?100°C,最后的温度为50?70°C,烘炒时间为45?65min,出锅冷却得到毛茶;
[0010]6)成品处理,将干燥后的毛茶,检验水分,合格后包装,即可得到成品。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揉捻破碎率为50?65 % ;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第一次摊凉的时间为30min,摊凉厚度为I?2cm,第二次摊凉的时间为25min,摊凉的厚度为1.5?2cm。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第一次烘炒毛坯步骤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温度为115?125°C,第二阶段温度为80?85°C。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第二次烘炒毛坯步骤,温度采用由高到低的温度进行烘炒,温度开始控制在85°C,最后的温度为55°C。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热揉揉捻的方式能使绿茶醇厚滋味,同时在干燥过程中采用翻滚-烘炒-烘炒步骤处理,使绿茶的中的苦涩味变低而又不影响茶叶的质量,使其喝起来口感更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工艺:
[0018]I)挑选,选择芽叶完整,大小均匀一致,新鲜不压碎,无病虫叶的新鲜采叶;
[0019]2)摊凉,将挑选好的茶叶放在摊晾室中进行摊凉2?3h,摊凉的厚度为2.5?3.5cm ;
[0020]3)杀青,将摊凉好的茶叶送入滚筒杀青机中,杀青温度在220?25°C,叶子杀青时间为3?5min,杀青到叶子变软,富有粘性,叶色转暗,发生清香,无青臭气,失水约13?22%,得到毛坯;
[0021]4)揉捻,采用热揉步骤处理,热揉处理温度是25?30°C,热揉时间为15?30min,揉捻的破碎率为55?70% ;
[0022]5)干燥,将揉捻好的毛坯送入滚筒中,温度140?160°C,滚炒25?35min,将滚炒后的毛坯进行第一次摊晾,再采用锅第一次烘炒毛坯,锅炒毛坯的锅温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10?130°C炒15min,第二阶段80?110°C炒15min,将锅炒的毛坯进行第二次摊凉,再将摊凉后的毛坯送入锅中进行第二次烘炒,温度采用由高到低的温度进行烘炒,温度开始控制在80?100°C,最后的温度为50?70°C,烘炒时间为45?65min,出锅冷却得到毛茶;
[0023]6)成品处理,将干燥后的毛茶,检验水分,合格后包装,即可得到成品。
[0024]为了保证揉捻茶叶有较好的卷曲状态,和一定比例的破碎率,我们在步骤4)中的揉捻破碎率为50?65%,保证了绿茶醇厚滋味,味道不过于苦涩,同时在热揉过程中,桶内叶团温度高,容易造成闷黄味,影响色泽和香气,因此,将热揉处理温度控制在26?28°C之间,热揉时间为20?25min,,同时可以适当的加以一定的压力。
[0025]为了防止茶叶在干燥过程中变老,在步骤5)中采用一次烘炒一次摊凉处理,第一次摊凉的时间为30min,摊凉厚度为I?2cm,第二次摊凉的时间为25min,摊凉的厚度为1.5 ?2cm0
[0026]为了达到茶叶干燥的目的,为蒸发叶内过多水分,防止霉变;彻底破坏叶内残余酶的活性;发展茶香,增进滋味、减少苦涩味,我们采用翻滚-烘炒-烘炒步骤处理,同时在步骤5)中的第一次烘炒毛坯步骤中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温度为115?125°C,第二阶段温度为80?85°C ;在第二次烘炒毛坯步骤中,温度采用由高到低的温度进行烘炒,温度开始控制在85°C,最后的温度为55°C。
[0027]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工艺: 1)挑选,选择芽叶完整,大小均匀一致,新鲜不压碎,无病虫叶的新鲜采叶; 2)摊凉,将挑选好的茶叶放在摊晾室中进行摊凉2?3h,摊凉的厚度为2.5?3.5cm ; 3)杀青,将摊凉好的茶叶送入滚筒杀青机中,杀青温度在220?25°C,叶子杀青时间为3?5min,杀青到叶子变软,富有粘性,叶色转暗,发生清香,无青臭气,失水约13?22%,得到毛坯; 4)揉捻,采用热揉步骤处理,热揉处理温度是25?30°C,热揉时间为15?30min,揉捻的破碎率为55?70% ; 5)干燥,将揉捻好的毛坯送入滚筒中,温度140?160°C,滚炒25?35min,将滚炒后的毛坯进行第一次摊晾,再采用锅第一次烘炒毛坯,锅炒毛坯的锅温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10?130°C炒15min,第二阶段80?110°C炒15min,将锅炒的毛坯进行第二次摊凉,再将摊凉后的毛坯送入锅中进行第二次烘炒,温度采用由高到低的温度进行烘炒,温度开始控制在80?100°C,最后的温度为50?70°C,烘炒时间为45?65min,出锅冷却得到毛茶; 6)成品处理,将干燥后的毛茶,检验水分,合格后包装,即可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揉捻破碎率为50 ?6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第一次摊凉的时间为30min,摊凉厚度为I?2cm,第二次摊凉的时间为25min,摊凉的厚度为1.5?2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第一次烘炒毛坯步骤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温度为115?125°C,第二阶段温度为80?85°C。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第二次烘炒毛坯步骤,温度采用由高到低的温度进行烘炒,温度开始控制在85°C,最后的温度为55°C。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了挑选、摊凉、杀青、揉捻、干燥、成品处理几个步骤,经上述步骤处理后得到成品绿茶,在揉捻过程中采用热揉揉捻的方式,热揉揉捻能使绿茶醇厚滋味,同时在干燥过程中采用翻滚-烘炒-烘炒步骤处理,使绿茶的中的苦涩味变低而又不影响茶叶的质量,使其喝起来口感更好。
【IPC分类】A23F3/06
【公开号】CN105076512
【申请号】CN201410318838
【发明人】陈伍兵
【申请人】安徽升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4年7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