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花浓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357782阅读:来源:国知局
开启等压控制装置,在控制PET易折瓶内外等压的条件下,流通蒸汽加热至100?105°C灭菌45?60分钟,用纯化水喷淋冷却至室温后,关闭等压灭菌检漏柜的等压控制装置,即得已灭菌饮料。
[0025]10)检漏:开启等压灭菌检漏柜抽真空系统,抽真空至-0.006?-0.0lMpa,并在该条件下保持15分钟后,关闭等压灭菌检漏柜抽真空系统,开启等压灭菌检漏柜柜门取出饮料,即得已检漏饮料。
[0026]11)质量检查:具体操作包括将已检漏饮料从灭菌检漏柜中取出,送于暗室中,置于伞棚式灯检柜下检查,伞棚式灯检柜照度调节至3000LX,背景为不返光白色。检查时,检查人手拿饮料瓶瓶颈,使饮料瓶正立于遮光板下缘处,检查人调整眼晴距饮料瓶约25cm处仔细检视瓶内液体液位,并与合格对照品液位比较,剔除空瓶、及装量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集中销毁;再以缓慢动作翻转饮料瓶,使饮料瓶分别倒立、正立于遮光板下缘处继续检查,检查时视线先从饮料瓶下部依次向上部扫视瓶内液体及瓶内壁,观察瓶内液体及瓶内壁有无可见异物,剔除瓶内有可见异物的半成品,集中销毁,符合要求的半成品包装即得金银花浓缩饮料。
[0027]上述生产操作优选方案是:
执行步聚I)时,拣选剔除金银花中的杂质;称取干金银花重量为三种组成成分总重量66.2%?76.6%,用水淋洗时间为3?5分钟。
[0028]在执行步聚2)时,蒸馏操作加水量为干金银花重量的8?10倍,温浸温度为50°C?60°C,温浸时间30分钟,减压蒸馏时真空度为一 0.02Mpa?一 0.04Mpa,蒸馏液收集量为干银花重量的I?1.5倍,蒸馏液静置时温度为2°C?12°C,静置时间为6?12小时;从静置后的蒸馏液中分取蒸馏液上层液的量为干金银花重量的70%,过滤蒸馏液上层液的滤器孔径为0.45?1.0 μ m,蒸馏液上层液贮存温度为2?12°C。
[0029]在执行步聚3)时,煎煮加水量为干金银花重量的6?8倍,煎煮时间为30?60分钟。
[0030]在执行步聚4)时,减压浓缩真空度为-0.02?-0.06Mpa,提取液清膏相对密度控制在1.10?1.26。
[0031]在执行步聚5)时,醇沉液乙醇浓度控制在60%?80% (g/g),醇沉液冷却至室温后静置时间为48?72小时,回收乙醇后,醇沉液清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22。
[0032]在执行步聚6)时,向清膏中加纯化水量为干金银花重量的0.7?1.5倍,静置沉降温度为2?10°C,静置时间12?24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时微孔滤膜滤器孔径为0.45?
1.0 μ m,滤液减压浓缩的真空度为-0.02?-0.06Mpa,水沉液清膏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6?1.14,水沉液浸膏存贮温度为2°C?12°C。
[0033]在执行步聚7)时,蒸馏液上层液及水沉液清膏加入量为全量,水苏糖加入量为三种组成成分总重量的23.0%?33.4%,食盐加入量为三种组成成分总重量的0.3%?0.8%,配制总量为干金银花重量的0.8?3.2倍,配制液静置时间15分钟?30分钟,配制液第I次过滤的微孔滤膜滤器孔径为0.45Mffl?1.Ομπι,第2次过滤的微孔滤膜滤器也径为0.22Mm0
[0034]在执行步聚8)时,灌装容器为10ml、20ml PET易折瓶,装量分别控制在1ml PET易折瓶每瓶10.3ml?10.8ml、20ml PET易折瓶每瓶20.5ml?21.0ml,封口时必须严封。
[0035]在执行步聚9)时,灭菌采用等压灭菌检漏柜,在开启等压控制系统,控制PET易折瓶内外压力相等的条件下进行灭菌与冷却;灭菌加热介质为流通蒸气,灭菌温度为100?105°C,灭菌时间45?60分钟,灭菌后采用纯化水喷淋方法将饮料却至室温。
[0036]在执行步聚10)时,用等压灭菌检漏柜检漏,应先关闭等压灭菌检漏柜的等压控制系统,检漏真空度控制范围为-0.006?-0.0lMpa,检漏时间为15分钟。
[0037]在执行步聚11)时,检查室应为暗室,伞棚式灯检柜为不反光的白色背景,照度为3000Lx,检查时检查人手拿饮料瓶瓶颈,将饮料瓶置于伞棚式灯检柜遮光板下缘处,检查人眼晴与光源的距离约25cm,检查时应剔除空瓶、装量不足、瓶内有可见异物等不符合要求的饮料,不符合要求的饮料应集中销毁,符合要求的饮料集中包装即得。
【主权项】
1.一种金银花浓缩饮料,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干金银花66.2%?76.6%,水苏糖23.0%?33.4%,食盐0.3%?0.8% ;经过蒸馏、提取、减压浓缩、醇沉、水沉、配制即得金银花浓缩饮料;或者在已制备好的金银花浓缩饮料中再加入总质量5%的蔗糖或相对密度多1.349的蜂蜜,搅拌溶解,过滤,即得加蔗糖或蜂蜜的金银花浓缩饮料。2.—种金银花浓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拣选清洗:取干金银花,拣选剔除杂质,用水淋洗3?5分钟后,沥尽余水; 2)蒸馏:将已淋洗的金银花投入到多能提取罐中,加水,加热温浸,蒸馏,收集蒸馏液,冷却,静置,按重量计分取富含挥发油的上层蒸馏液过滤,得干金银花重量70%的蒸馏液上层液; 3)提取:蒸馏操作结束后,收集多能提取罐中未蒸馏完的残液得蒸馏后残液;多能提取罐中金银花渣再加水煎煮I次得水煎液,合并蒸馏后残液和水煎液,过滤得提取液; 4)减压浓缩: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0?1.26的提取液清膏; 5)醇沉:向提取液清膏中缓缓加入适量乙醇,搅匀,静置,沉降,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08?1.22的醇沉液清膏; 6)水沉:向醇沉液清膏中加纯化水,搅匀、冷却、静置、沉降,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06?1.14水沉液清膏; 7)配制:取蒸馏液上层液、水沉液清膏先后投入到配制罐中搅匀,加入水苏糖、食盐,搅拌使溶解,加纯化水至配制总量为干金银花重量的0.8?3.2倍后,搅匀,过滤即得金银花浓缩饮料;或者在已制备好的金银花浓缩饮料中再加入总质量5%的蔗糖或相对密度^ 1.349的蜂蜜,搅拌溶解,过滤,即得加蔗糖或蜂蜜的金银花浓缩饮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浓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将已淋洗的金银花投入到多能提取罐中,按重量计,加干金银花重量8?10倍量的水,加热至50°C?60°C温浸30分钟,在一 0.02Mpa?一 0.04Mpa条件下减压蒸馏,按重量计,收集干金银花重量I?1.5倍的蒸馏液,将蒸馏液冷却至2°C?12°C,并在该温度下静置6?12小时,从静置后的蒸馏液中,分取干金银花重量70%的富含挥发油的上层蒸馏液,过滤得蒸馏液上层液,蒸馏液上层液收集于洁净容器中,在2°C?12°C条件下存贮备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浓缩饮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蒸馏结束后,收集多能提取罐中未蒸馏完的残液得蒸馏后残液;蒸馏后的金银花渣再加水煎煮I次,煎煮时加水量按重量计,为干金银花重量的6?8倍,加热至沸后煎煮30?60分钟,煎煮结束后得水煎液,合并蒸馏后残液和水煎液,过滤即得过滤提取液。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浓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将提取液置减压浓缩器中,在真空度为-0.02?-0.06Mpa条件下,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6的清膏即得提取液清膏。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浓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将提取液清膏移入洁净沉降罐中,缓缓加入乙醇,且边加边搅拌,使乙醇浓度达到60%?80%后冷却至室温,静置48?72小时,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8?1.22的清膏即得醇沉液清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浓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将醇沉液清膏置于洁净沉降罐中,在边加边搅拌的条件下,按重量计,向醇沉液清膏中加干金银花重量的0.7?1.5倍纯化水后,搅匀,冷却至2?10°C,并在该温度下静置12?24小时,取上清液用孔径为0.45?1.0 μ 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在真空度为-0.02?-0.06Mpa条件下,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6?1.14的清膏即得水沉液清膏,在2°C?12°C条件下存贮备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金银花浓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取蒸馏液上层液及水沉液清膏投入配制罐中,搅匀,再加入三种组成成分总重量.23.0%?33.4%的水苏糖和0.3%?0.8%食盐,搅拌使溶解,按重量计,加纯化水至配制总量为干金银花重量的0.8?3.2倍后搅匀,静置15?30分钟后,再过滤即得金银花浓缩饮料;或者在已制备好的金银花浓缩饮料中再加入总质量5%的蔗糖或相对密度多1.349的蜂蜜,搅拌溶解,过滤,即得加蔗糖或蜂蜜的金银花浓缩饮料。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银花浓缩饮料及制备方法,其中干金银花66.2%~76.6%,水苏糖23.0%~33.4%,食盐0.3%~0.8%;经过蒸馏、提取、减压浓缩、醇沉、水沉、配制即得金银花浓缩饮料;或者在已制备好的金银花浓缩饮料中再加入总质量5%的蔗糖或相对密度≥1.349的蜂蜜,搅拌溶解,过滤,即得加蔗糖或蜂蜜的金银花浓缩饮料。本发明为淡黄色至淡黄棕色澄明液体,具金银花特有香气,味微甜。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也有保护、促进胃肠道益生菌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长,排毒排铅、促进钙等矿物质吸收的作用,不仅适宜于成人饮用,也适宜于孕、产妇、婴幼儿、体弱者、糖尿病患者饮用。本品既可直接饮用,也可加20ml~100ml纯净水、矿泉水、温开水稀释后饮用。
【IPC分类】A23L2/385, A23L1/30, A23L2/52, A23L2/38
【公开号】CN105077473
【申请号】CN201510433386
【发明人】叶芳健, 张荣太, 雷娟, 杨兴钧, 叶霖, 李鹏, 潘思轶, 范刚
【申请人】叶芳健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