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型烤房的烟叶烘烤方法

文档序号:620683阅读:10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集型烤房的烟叶烘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叶的烘烤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密集型烤房的烟叶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烤烟房包括普通烤房和密集型烤房,普通烤房和密集型烤房的区别主要是装烟量的不同,密集型烤房是普通烤房装烟量的3-6倍。密集型烤房是近几年来推广应用的一种较先进的烤烟房。目前,不论是普通烤房还是密集型烤房,所采用的烘烤方法大部分都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推广的三段式烘烤工艺,即它在烤房内设置一个干球温度计和一个湿球温度计(一般这两个温度计是制成一体的,常被称为干湿球温度计),用于检测烤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控制烤房热风室的烧火强度和热风室向烤房内的送风量及烤房向外的排湿量来控制烤房内的温度和湿度。普通烤房或密集型烤房一般都分为气流上升式或气流下降式,气流上升式是热风从烤房下方进、上方出,反之称为气流下降式。气流下降式烤房三段式烘烤工艺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指标和三个阶段的烘烤目标如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当采烟和装烟完毕后,按照上表所示的各烘烤期的控制指标进行烘烤,走完变黄期、干叶期和干筋期三个烘烤过程,即可完成整房烟叶的烘烤。上述三段式烘烤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适用于普通烤房,而不适用于密集型烤房,主要原因是该三段式烘烤方法是针对普通烤房而设计的,普通烤房因装烟密度较低,基本上不用考虑湿烟叶呼吸放热对烘烤过程产生的影响,而密集型烤房装烟密度大,湿烟叶呼吸放热量较大,会对烘烤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实验表明,湿烟叶在自然堆放的状态下,通过呼吸放热可使其烟叶组织温度升至5(TC,如果不加控制,足以导致烧坏烟叶。由于普通烤房装烟密度较小,烟层内、外的空气流动差距不大,因而装烟层的内、外温度和湿度差距不大,所以,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除了可以反映烤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外,其湿球温度还可以反映变黄期湿烟叶组织温度,因此,只要按照上表控制好变黄期的湿度就可以使湿烟叶的组织温度不超过其生理生化温度,从而不会因湿烟叶呼吸放热导致其自身组织温度的升高,甚至烧坏烟叶组织。但是,对于密集型烤房来说,由于装烟密度大,装烟层内部的空气流动比装烟层外部小得多,从而使湿烟叶呼吸放热的热量存留在叶间,该热量会使湿烟叶的组织温度升高,在这种情况下,湿球温度反映的只是装烟层外部的湿度,而不能反映装烟层内的湿烟叶组织温度。如果变黄期的湿烟叶组织温度不控制在其生理生化温度的变化范围之内,即3236-C之间,且以3435'C为最佳,则难以将烟叶烤好,这是保证烘烤烟叶质量的关键。现有的三段式烘烤方法正是因为忽略了湿烟叶组织温度这一问题,使三段式烘烤方法用于密集型烤房烟叶烘烤时质量难以把握,常常烧坏整房烟叶,造成烟叶损失。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密集型烤房的烟叶烘烤方法,特别注重对湿烟叶组织温度的控制,以保证密集型烤房的烟叶烘烤质量。根据上述对现有三段式烘烤工艺不适用于密集型烤房的分析,本发明改进的核心是在环境条件(即烤房内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前提下,变黄期湿烟叶的组织温度必需控制在烟叶的生理生化变化的范围之内,即必须控制在3237'C之间,并以3336'C为最适宜的范围,37"C为最高临界温度。为此,本发明实施的步骤如下一、在密集型烤房内设有一个用于检测烤房内温度的第一干球温度计和一个用于检测烤房内湿度的湿球温度计及一个用于检测烟叶组织温度的第二干球温度计,所述的第一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均置放在烤房内装烟层的外部,所述的第二干球温度计置放在烤房内装烟层中,所述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烤房热风室的烧火强度和送风量控制,所述湿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烤房热风室的送风量和烤房排湿口开启的大小控制,所述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烤房热风室的烧火强度和送风的风速控制;二、烟叶变黄期的烘烤烤房内装烟结束后,烤房内强制通风12个小时,然后停放12小时左右,开始点火烘烤,先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至3435°C,并将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和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分别控制在3233。C和3334°C,直到上层装烟层烟叶的叶耳基本全黄,然后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38X:,再将湿球温度计的温度控制在3335'C,适当加大送风风速,使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3435'C,直到底层装烟层烟叶的叶尖及所能观察到的叶肉基本全黄,然后控制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和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不变,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升至43'C,稳温,直到上层装烟层的烟叶达到充分凋萎勾尖;三、烟叶干叶期的烘烤在二步骤的烘烤完毕后,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4649'C,将湿球温度计的温度保持在3435'C,加大送风风速,使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3537°C,稳温,直到上层装烟层的烟叶叶肉基本全干和底层装烟层的烟叶充分凋萎勾尖,再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52'C,湿球温度计的温度保持不变,再适当加大送风风速,将第二干球计的温度提升到38'C,直到底层装烟层烟叶的叶肉基本全干,最后再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54'C,直到全烤房装烟层烟叶的叶肉全干;四、烟叶干筋期的烘烤在三步骤完毕后,加大送风量,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5860°C,稳温,湿球温度计的温度仍保持在3435'C,这时,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与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基本一致,直到上层装烟层烟叶的烟筋基本全干,然后再加大火力,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6670'C,湿球温度计的温度也随之逐渐升高到3537°C,这时,再将送风量降低到本步骤初始送风量的6070%,直到全烤房内装烟烟叶的烟筋全干。通过上述实施步骤可以看出,本发明在装烟层中另设了一个第二干球温度计,并用它检测烟叶的组织温度,在控制烤房内温度和湿度的同时,也控制烟叶的组织温度,特别是变黄期的湿烟叶组织温度一定控制在其生理生化温度的变化范围之内,这是不使烟叶烤坏的关键,从而保证了密集型烤房的烘烤质量。附图、密集型烤房的温、湿度和烟叶组织温度控制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例以一个气流下降式的密集型烤房为例进行说明。参见附图,该密集型烤房1设有一个为烤房内提供热风的热风室5,该热风室5通过一个风机6向烤房1内送热风,该热风的风量可以通过风机6的转速和风门7开启的大小进行调节,在烤房1的下端设有排湿口8,排湿量可以通过风门9开启的大小进行调节。本发明在密集型烤房1内设有一个用于检测烤房内温度的第一干球温度计2和一个用于检测烤房内湿度的湿球温度计3及一个用于检测烟叶组织温度的第二干球温度计4,第一干球温度计2和湿球温度计3置放在装烟层10的外部,第二干球温度计置放在装烟层10中。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热风室5的烧火强度和热风室的送风量(风机6风速和风门7开启的大小)控制,湿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热风室5的送风量和排湿口风门9开启的大小控制,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烤房热风室的烧火强度和送风的风速(风机6的风速)控制。本发明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以下简称干球温度)、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以下简称烟叶组织温度)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度(以下简称湿球温度)的控制指标和每个阶段的烘烤目标如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根据上表,本发明的三段烘烤过程如下1、烟叶变黄期的烘烤在36小时之内完成采烟和向烤房内装烟,装烟结束后,开启风机6、风门7和风门9,烤房1内强制通风12个小时,然后停放12小时左右后,开始点火烘烤,先将干球温度提升至3435°C,并将湿球温度和烟叶组织温度分别控制在3233。C和3334'C,直到上层装烟层的烟叶叶耳基本全黄。在此期间,烟叶变黄的温度或热量主要来自于烟叶自身的呼吸放热,而热风室提供的热风主要用于带走烟叶呼吸而产生的过多的水分,因为热风室提供的热风的湿度较小,故当它流过叶间时会将叶间过多的水分带走而排出烤房外,因此,在此期间对干球温度下的热风要求是只带走叶间过多的水分,而不能影响烟叶组织温度,通常,干球温度高于烟叶组织温度rc左右即可达到要求;同时,因为密集型烤房装烟量大,在此期间烟叶的叶间水分较多,只有较低的湿球温度才可能使叶间水分排出,通常,湿球温度低于烟叶组织温度rc左右即可。这正是区别于普通烤房的关键技术。当上层装烟层烟叶叶耳基本全黄后,将干球温度提升到38t:,将湿球温度控制在3335'C,适当加大风机6的送风风速,使烟叶组织温度提升到3435'C,直到底层装烟层的烟叶叶尖及所能观察到的叶肉基本全黄,然后控制湿球温度和烟叶组织温度不变,将干球温度升至43-C,稳温,直到上层装烟层的烟叶达到充分凋萎勾尖;2、烟叶干叶期的烘烤在1步骤的烘烤完毕后,将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4649'C,将湿球温度保持在3435'C,加大风机6的风速,使烟叶组织温度提升到3537-C,稳温,直到上层装烟层的烟叶基本全干和底层装烟层的烟叶充分凋萎勾尖,再将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52'C,湿球温度保持不变,再适当加大风机6的风速,将烟叶组织温度提升到38'C,直到底层装烟层烟叶的叶肉基本全干,最后再将干球温度提升到54'C,直到全烤房装烟层烟叶的叶肉全干;3、烟叶干筋期的烘烤在2步骤完毕后,加大送风量,即将风机6和风门7开到最大,将干球温度提升到586(TC,稳温,湿球温度仍保持在3435-C,这时,烟叶组织温度与干球温度基本一致,直到上层装烟层烟叶的烟筋基本全干,然后再加大热风室5的火力,将干球温度提升到6670'C,湿球温度也随之逐渐升高到3537'C,这时,再将送风量降低到最大风量的6070%,直到全烤房内装烟层烟叶的烟筋全干。权利要求1.一种密集型烤房的烟叶烘烤方法,其步骤如下1.1、在密集型烤房内设有一个用于检测烤房内温度的第一干球温度计和一个用于检测烤房内湿度的湿球温度计及一个用于检测烟叶组织温度的第二干球温度计,所述的第一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均置放在烤房内装烟层的外部,所述的第二干球温度计置放在烤房内装烟层中,所述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烤房热风室的烧火强度和送风量控制,所述湿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烤房热风室的送风量和烤房排湿口开启的大小控制,所述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由烤房热风室的烧火强度和送风的风速控制;1.2、烟叶变黄期的烘烤烤房内装烟结束后,烤房内强制通风1~2个小时,然后停放12小时左右,开始点火烘烤,先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至34~35℃,并将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和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分别控制在32~33℃和33~34℃,直到上层装烟层烟叶的叶耳基本全黄,然后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38℃,再将湿球温度计的温度控制在33~35℃,适当加大送风风速,使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34~35℃,直到底层装烟层烟叶的叶尖及所能观察到的叶肉基本全黄,然后控制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和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不变,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升至43℃,稳温,直到上层装烟层的烟叶达到充分凋萎勾尖;1.3、烟叶干叶期的烘烤在1.2步骤的烘烤完毕后,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46~49℃,将湿球温度计的温度保持在34~35℃,加大送风风速,使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35~37℃,稳温,直到上层装烟层的烟叶叶肉基本全干和底层装烟层的烟叶充分凋萎勾尖,再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52℃,湿球温度计的温度保持不变,再适当加大送风风速,将第二干球计的温度提升到38℃,直到底层装烟层烟叶的叶肉基本全干,最后再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54℃,直到全烤房装烟层烟叶的叶肉全干;1.4、烟叶干筋期的烘烤在1.3步骤完毕后,加大送风量,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58~60℃,稳温,湿球温度计的温度仍保持在34~35℃,这时,第二干球温度计的温度与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基本一致,直到上层装烟层烟叶的烟筋基本全干,然后再加大火力,将第一干球温度计的温度提升到66~70℃,湿球温度计的温度也随之逐渐升高到35-37℃,这时,再将送风量降低到本步骤初始送风量的60~70%,直到全烤房内装烟烟叶的烟筋全干。全文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密集型烤房的烟叶烘烤方法,它包括变黄期、干叶期、干筋期三个阶段的烘烤步骤。它与传统烘烤方法的不同点是除了在烤房设置了一个干球温度计和一个湿球温度计外,还在装烟层中设置了第二干球温度计,用它检测烟叶的组织温度。本发明充分注意到湿烟叶组织呼吸放热的问题,在控制烤房内温度和湿度的同时,也控制烟叶的组织温度,特别是变黄期的湿烟叶组织温度一定控制在其生理生化温度的变化范围之内,这是不使烟叶烤坏的关键,从而保证了密集型烤房的烘烤质量。文档编号A24B3/00GK101283835SQ20081001839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申请日期2008年6月6日优先权日2008年6月6日发明者杨树勋申请人:杨树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