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叶烘烤方法

文档序号:626738阅读:1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烟叶烘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烤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烘烤房的烟叶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烟叶烘烤主要包括土房烘烤、三段式烘烤和卧式密集烘烤房等方式,其中三段式烘烤因适应我国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种植方式而得到广泛应用。三段式烘烤指根据烟叶外观特征变化与内部的有机联系,把烟叶烘烤全过程分为烟叶外观状态与温度要求相应的阶段,即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及干筋阶段。三段式烘烤方法操作简单,但实践中对烤房的温湿度较为随意,由此直接影响到烤烟的烘烤品质。专利号“ZL02110188. 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三段五步法烟叶烘烤工艺”,对传统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了改良,但仍存在缺陷一方面,升升温规律仍嫌不足,影响了烟叶烘烤品质;另一方面,烘烤时间较长,耗能相对较大,不利于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叶烘烤方法,可以提高烟叶烘烤品质,降低烘烤成本。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烟叶烘烤方法,依次包括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及干筋阶段,所述变黄阶段按照下述步骤控制烤房内温度将干球温度提高到35 士 1 °C,保持湿球温度33 34°C,直至烟叶叶尖变黄;将干球温度以2 士 0. 5小时1 °C升至38 40 V,稳温延长时间,控制湿球温度;34 36°C,直至底层烟叶接近或达到80%黄片青筋少量含黄,同时叶片发软;将干球温度以1 士 0. 5小时1 °C升至40 43 °C,保持湿球温度36 37 °C,使底层全部烟叶和二层部分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塌架;所述定色阶段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温度将干球温度以2 3小时1°C升至;同时,使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 36 40°C ;所述干筋阶段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温度以每小时1 士0. 5°C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68士 1°C,稳温最高不超过70°C,直到烟叶完全干燥;同时,使湿球温度稳定在40 43°C,直至烘烤结束。较优地,所述变黄阶段中,在湿球温度低于预设最低温度时,给烤房加水补湿;在湿球温度高于预设最高温度时,开启烤房天窗排湿。较优地,所述变黄阶段中,如烟叶变黄程度未达到预设变黄标准,保温、保湿延长时间,使烟叶完成变黄;如烟叶水干燥未达到预设干燥标准,开烘房的天窗、地洞,同时加大烧火进行排湿,保持烘房内湿、温度稳定。较优地,所述定色阶段中,如烟叶失水速度或烟筋变黄速度低于预设标准,在干球温度为45 50°C时,稳温延长时间,使烟筋实现变黄,部分烟叶达到小卷筒;然后,以1 2 小时rc升至M±rc,稳温至烟叶叶片完全干燥。较优地,所述干筋阶段中,在干球湿度达到60 士 1 °C后,保持湿球温度不超过430C 前提下,逐渐关小烘房的地洞、天窗。较优地,包括烘烤前的装烟工序,其中保持竿距间隔为15 25mm。较优地,所述装烟工序前设有编烟工序,其中按1 an长的烟竿编烟90 120片。较优地,所述编烟工序前设有采收工序中,其中每次每株采摘2 3片,最后的上部叶一次性采收。较优地,包括烘烤后的回潮工序,为自然回潮、地窖回潮或潮房回潮之一。较优地,所述回潮工序后设有堆放工序,其中烟剁高度不超过1. 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烟叶烘烤方法通过较好地控制烤房温度,可使得烟叶保持较好的外观和香味,由此大大改善烟叶烘烤品质;同时,可使烘烤时间缩短3小时左右,有利于节省燃料,从而降低烘烤的原料成本。该一烘烤工艺十分简便,易于为烟农所掌握,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图1是本发明烟叶烘烤方法的整套工序图;图2是图1中烘烤工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烟叶烘烤方法的核心在于对烤房的温度调节,通过优化烤房升温规律,较好地改善烟叶烘烤品质,改善烟叶烘烤成本。下面具体进行描述。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先对有关概念进行解释。一、三段式烘烤设备三段式烘烤的主要包括普通烤房及干湿球温度计等必要设备,其中普通烤房为烤烟生产中烘烤加工烟叶的专用设备,包括各种建筑材料与结构、热源与供热形式、进风洞和天窗形式的自然通风气流上升式烤房、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 有辅助机械通风的热风循环烤房。烤房性能要求为(1)大小适宜,设备齐全,进行烧火、通风排湿、烤房温湿度烟叶变化观察等操作方便;( 升温灵敏,控温稳定,保温保湿,平面温湿度均勻;C3)排湿顺畅, 调控灵活;(4)坚固耐用,节省燃料。干湿球温度计为烟叶烘烤必备的测试仪表,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及表盘组成,单位均为摄氏度其中右边一支感温球上包有干净的脱脂纱布,纱布下端浸入盛有水的特制水管中,感温球距水面正上方ι 1. 5cm,这支温度计为湿球温度计;左边一支感温球不包纱布的为干球温度计。通过干湿球温度计,可得到以下参数1、干球温度——干球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用。C表示。代表烤房内空气的温度;2、湿球温度——湿球温度计上所显示的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用。C表示;3、干湿差——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值,单位为摄氏度,用。C表示。反映烤房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高低。二、采收成熟度指采摘时烟叶生长发育和内在物质转化达到的成熟程度和状态。通常划分五个档次1、欠熟——烟叶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具备或少具备成熟特征。烤后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含青。2、尚熟——烟叶基本完成了生长转化过程,已部分具备较多可辨认的成熟特征, 烤后烟叶质量较好。3、成熟——烟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转化适当,具备明显可辩认的成熟特征。质量好。烟叶生长发育超过成熟的要求,干物质过多的转化消耗。烤后下降。4、假熟——指由于各种因素(营养不良、光照不足、或天气严重干旱或涝渍等)影响,使烟叶生长在没有真正达到成熟之前就表现出外观上的黄。5、完熟——指营养充足,发育良好的上部叶在达到成熟之后进一步进行内都物质转化,叶面有较多“老年斑”,同时伴随赤星病等斑块,烤后内在质很好。三、烟叶变化指烘烤进程中烟叶的变黄程度与相应的干燥形态变化。一般以烤房底层烟叶变化为主,兼顾二层和其他各层。1、变黄程度——烟叶变黄的程度,通常以“几成黄”表示,划为一、二、三……八、 九、十成黄;黄片青筋叶基部微带青为九成黄,或称基本全黄,十成黄为黄片黄筋。2、干燥程度——烟叶含水量的减少反映在外观上的干燥状态。通常表现为叶片, 主脉变软,勾尖卷边,小卷筒,大卷筒,干筋。四、烟叶成熟特征成熟烟叶的基本特征是容易采摘,采摘时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1、下部叶——烟叶基本色为绿色,略有落黄的表示,茸毛部分脱落,主脉基部发白,叶龄50 60天。2、中部叶——烟叶基本色为绿黄色,叶面2/3以上落黄,主脉发白,支脉1屉发白, 叶尖、叶缘呈黄色,叶面时有黄色成熟斑,茎叶角度增大,叶龄60 70天。3、上部叶——烟叶基本色为黄色,叶面充分落黄、发皱、成熟斑明显,有枯尖、焦边出现,茎叶角度明显增大,叶龄70 90天。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为本发名烟叶烘烤方法的整套工序图,包括由采收工序S101、编烟工序 S102、装烟工序S103 (以上三项为烘烤前工序)、烘烤工序S104、回潮工序S105、堆放工序 S106(以上两项为烘烤后工序)等,以下分别进行介绍。SlOl、采收工序1、采收原则与方法。长整齐、成熟一致的烟田,每次每株采2 3片,最后4 4 片上部叶等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按照下部烟适时早收,中部烟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和“多熟多采,少熟少采,不熟不采”的原则,做到生不采,熟不丢。烟田采收次数5次左右。为正确识别烟叶成熟,采收宜在早上或上午进行。天气干旱宜采露水烟。烟叶成熟后遇短时间降雨要在停雨后立即采收,长时间降雨仍坚持成熟采收。2、采收注意问题。采收数量要与烤房容量相配套。采收人员要统一标准,做到每次采收同一品种,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的烟叶。采收时避免挤压、摩擦、日晒,不损伤和搅乱烟叶的堆放次层次,放置荫凉处。堆放高度30cm左右,避免起热烫伤。S102、编烟工序鲜烟分类,分别编烟,同竿同质。数量适当,均勻一致。每竿编烟数量应根据烟叶部位、大小、含水量等灵活掌握,一般1. 5m长的烟竿编烟90 120片。欠熟烟、尚熟烟、成熟烟、过熟烟、假熟烟要分别编烟。 下部叶和含水量大的烟叶应适当编稀些,上部叶和含水量小的烟叶应适当编密些。并要2 片一束,叶基对齐,叶背相靠,编扣牢固,束间距离均勻一致。烟竿两端各留IOcm空竿。编烟后在荫凉处进行,避免烟叶沾染泥土,已编竿烟叶应放在荫凉处,避免日晒, 防止损伤烟叶。S103、装烟工序分类装烟。同一烤房应装品种、田问管理、部位、采收时间一致的烟叶。在分类编烟的基础上,将成熟度稍差的烟叶装在上层,成熟烟叶装在中间层,过熟叶或病叶装在底层温度高的地方,观察窗周围装挂具有代表性的烟叶,以便掌握烘烤进程。密度均勻。装烟时上下层竿距均为一致,通常保持竿距为20cm左右,当含水量多或阴雨时适当装稀,当含水量少或天气干旱时适当装密。当天采收编竿的烟叶,要当天装烟并点火烘烤。S104、烘烤工序烘烤操作时干湿温度计挂在烤房底棚,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应用均以底棚为准。1、烘烤原理根据鲜烟素质以及在烘烤过程的变化,采用烧火供热和通风排湿等调控手段,提供相应的温度、湿度和持续时间等,促进烟叶发生充分和完善的生理生化变化,使烟叶变黄和失水干燥协调一致,最终实现烟叶烤黄、烤干、烤香。2、烘烤原则(1)四看四定——看鲜烟叶质量,定烘烤技术;看烟叶变化,定所需要的干湿球温度;看于球温度高低定烧火大小;看湿球温度高低定排气窗和进风洞开度大小。(2)四严四灵活——烘烤技术应用同鲜烟叶素质相适应要严,具体掌握要灵活;干湿球温度与烟叶变化相适应要严,各阶段维持时间长短要灵活;确保干球温度在规定范围内要严,烧火大小要灵活;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要严,排气宙、进风洞开度要灵活。参见图2,表示具体的烘烤工序步骤,依次包括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及干筋阶段,以下别对各阶段进行说明。所述变黄阶段按照下述步骤控制烤房内温度S201、将干球温度提高到35 士 1°C,保持湿球温度33 34°C,直至烟叶叶尖变黄;S202、将干球温度以2士0. 5小时1°C升至38 40°C,稳温延长时间,控制湿球温度34 36°C,直至底层烟叶接近或达到80%黄片青筋少量含黄,同时叶片发软;
S203、将干球温度以1 士 0. 5小时1 °C升至40 43 °C,保持湿球温度36 37 °C,使底层全部烟叶和二层部分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塌架;所述定色阶段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温度S204、将干球温度以2 3小时1°C升至讨士 1°C;同时,使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36 40°C ;所述干筋阶段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温度S205、以每小时1 士0. 5°C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68士 1°C,稳温最高不超过70°C, 直到烟叶完全干燥;同时,使湿球温度稳定在40 43°C,直至烘烤结束。图2所示烘烤程序中,有关温度参数可稍有一定偏差,以下为针对不同烟叶的较优选择。(一 )正常烟叶烘烤1、变黄阶段烟叶变化要求——下部烟变黄程度达八成黄;中、上部烟叶变黄程度九至十成黄, 且叶片凋萎塌架,主脉变软、勾尖卷边。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控制——装烟后关严天宙、地洞和门窗,烧小火将烤房温度提高到35°C左右,保持湿球温度33 34°C,经若干小时使叶尖变黄后,将干球温度以每2 小时1°C升至38°C,稳温延长时间,控制湿球温度34 36°C,使烟叶大量发生变黄,达到底层烟叶有80%左右黄片青筋少量含青,即烟筋和烟筋两边呈青色、部分叶基部微带青色,其余均为黄色。同时叶片发软(失水量20%左右)。之后再升温到40 42°C,保持湿球温度36 37°C,使底层全部烟叶和二层部分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塌架(失水量35%左右) 的。需注意事项——既要防止烟叶发生硬变黄,也要防止变黄不均勻或变黄不够。湿球温度过低时可以给烤房加水补湿,湿球温度高于要求标准时要及时开启天窗排湿。在 42°C必须达到烟叶既变黄又变软,二者缺一不可。若烟叶变黄不够,要保温保湿拉长时间, 使烟叶完成变黄;若烟叶式水干燥不够,要开大天窗地洞,加大烧火进行排湿,温湿度不得上升或下降。2、定色阶段烟叶变化控制——50°C以前使中上层烟叶充分变黄发变软,达到黄片黄筋,54°C 稳温到烟叶大卷简。干球温度控制——干球温度以2 3小时1°C升至。若烟叶失水慢或烟筋变黄慢,必须在45 48°C稳温延长时间,使烟筋实现变黄,部分烟叶达到小卷筒。然后再以 1 2小时1°C的速度升温至M 55°C,稳温至叶片完成干燥。 湿球温度控制——随干球温度上升,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37 40°C。需注意事项——烧火要稳中加大,升温要准确无误,排湿要结合烧火主动及时。天窗地洞开启要根据湿球温度高低灵活调整,大排湿时要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整个定色过程要谨防烧火忽大忽小,温度猛升猛降,防止湿球温度超过40°C或忽高忽低。在于球温度达到50°C以前务必使烟叶达到黄片黄筋小卷筒。3、干筋阶段烟叶变化要求——全部烟叶主脉充分干燥。
干球温度控制——以每小时1°C的速度由55°C升温到68 °C,稳温最高不超过 70°C,直到烟叶完全干燥。湿球温度控制——湿球温度稳定在40 43 °C至烘烤结束。注意事项——干球温度达到60°C之后,以湿球温度不超过43°C为准,逐渐关小地洞、天窗。( 二)含水量多的烟叶烘烤含水量多的烟叶系成熟期雨水偏多情况下所形成。烘烤变黄阶段在38 40°C底棚烟叶变五成黄,叶片变软,42 43°C变八成黄左右,主脉变软。期间要结合排湿。定色阶段要比正常烟叶快升温,快排湿,在45 48°C使房内烟叶全部变黄,50°C达到小卷筒,54 55°C稳温到大卷筒。定色期间湿球温度控制在36 38°C。(三)含水量少的烟叶烘烤含水量少的烟叶系生长和成熟期天气干旱情况下所形成的。烘烤变黄阶段在 34 36°C稳定使底棚烟叶叶尖变黄,之后升到38 40°C使烟叶变黄到9 10成,主脉发软,要严密保湿甚至给烤房内加水补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1 2°C。定色阶段要比正常烟叶慢升温,慢排湿,在47 49°C拉长时间使房内烟叶全部变黄,50°C达到小卷筒,54 55°C 稳温到大卷筒。定色期间湿球温度控制在38 40°C。S105、回潮工序1、回潮原理根据烟叶属于胶体毛细管多微孔物质,具有很强吸湿性的特点,给烤干后极易破碎的烟叶创造条件使其吸潮不易破碎,便于解烟、堆放及以后分级扎把操作。2、回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方法(1)自然回潮——借助傍晚至凌晨外界环境中较高的相对湿度,打开烤房天窗、地洞、房门,使烟叶吸收空气中水气,或将烟叶出房放置于地面使其回潮。(2)地窖回潮——将烤干后烟叶出房挂置于地窖(地下室),利用地窖内相对湿度大的特点,使烟叶吸水回潮。地窖回潮需经常检查窖内相对湿度和烟叶回潮程度,防止回潮过度。(3)潮房回潮——烟叶回潮的专用建筑设备,要求密闭,保温保湿。烟叶出房后挂置在潮房内进行回潮,须保持房内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使烟叶得以吸水,必要时要向地面洒水。S106、堆放工序1、堆放原理初烤烟叶在适宜含水量(14% 15% )条件下,堆放一段时间,经过初步发酵和陈化,烟叶外观和内在化学成分发生相应变化,品质得到改善和提高,更适应工业需要。2、堆放要求(1)堆放地点要干燥,不受阳光直射,远离化肥、农药等有异味物质。(2)以烟垛形式堆放。烟垛高度1. 5m,烟垛长宽根据需要确定,高度不超过1. 5m。 烟垛下部要架设防潮层。(3)不同部位、不同质量的烟叶分开堆放。堆放时叶尖向里,叶基向外,叠放整齐,个别湿筋或湿片烟叶必须剔除。堆好后用塑料薄膜、麻布等布盖严,并覆盖遮光物,防止烟叶褪色。(4)定期检查,防止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造成烟叶霉烂变质。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烟叶烘烤方法,依次包括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及干筋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黄阶段按照下述步骤控制烤房内温度将干球温度提高到35士 1°C,保持湿球温度33 34°C,直至烟叶叶尖变黄;将干球温度以2士0. 5小时1°C升至38 40°C,稳温延长时间,控制湿球温度;34 36°C,直至底层烟叶接近或达到80%黄片青筋少量含黄,同时叶片发软;将干球温度以1 士0. 5小时1°C升至40 43°C,保持湿球温度36 37°C,使底层全部烟叶和二层部分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塌架;所述定色阶段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温度将干球温度以2 3小时1°C升至同时,使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36 40 0C ;所述干筋阶段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温度以每小时1 士0. 5°C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68士 1°C,稳温最高不超过70V,直到烟叶完全干燥;同时,使湿球温度稳定在40 43 °C,直至烘烤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黄阶段中,在湿球温度低于预设最低温度时,给烤房加水补湿;在湿球温度高于预设最高温度时,开启烤房天窗排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黄阶段中,如烟叶变黄程度未达到预设变黄标准,保温、保湿延长时间,使烟叶完成变黄;如烟叶水干燥未达到预设干燥标准,开烘房的天窗、地洞,同时加大烧火进行排湿,保持烘房内湿、温度稳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色阶段中,如烟叶失水速度或烟筋变黄速度低于预设标准,在干球温度为45 50°C时,稳温延长时间,使烟筋实现变黄,部分烟叶达到小卷筒;然后,以1 2小时1°C升至M±1°C,稳温至烟叶叶片完全干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筋阶段中,在干球湿度达到 60士 1°C后,保持湿球温度不超过43°C前提下,逐渐关小烘房的地洞、天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烤前的装烟工序,其中保持竿距间隔为15 25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烟工序前设有编烟工序,其中按1 ail长的烟竿编烟90 120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烟工序前设有采收工序中, 其中每次每株采摘2 3片,最后的上部叶一次性采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烤后的回潮工序,为自然回潮、地窖回潮或潮房回潮之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叶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潮工序后设有堆放工序, 其中烟剁高度不超过1. 5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烟叶烘烤方法,包括将干球温度提高到35±1℃,保持湿球温度33~34℃,直至烟叶叶尖变黄;将干球温度以2±0.5小时1℃升至38~40℃,稳温延长时间,控制湿球温度34~36℃,直至底层烟叶接近或达到80%黄片青筋少量含黄,同时叶片发软;将干球温度以1±0.5小时1℃升至40~43℃,保持湿球温度36~37℃,使底层全部烟叶和二层部分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塌架;将干球温度以2~3小时1℃升至54±1℃;同时,使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36~40℃;以每小时1±0.5℃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68±1℃,稳温最高不超过70℃,直到烟叶完全干燥;同时,使湿球温度稳定在40~43℃,直至烘烤结束。本发明通过优化烟叶烘烤温度控制方案,可以提高烟叶烘烤质量,降低烟叶烘烤成本。
文档编号A24B1/02GK102499424SQ20111031992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
发明者叶为民 申请人: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