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搓揉式残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搓揉式残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残烟处理机,采用的是用刀片切割、拨打、筛分对残烟支进行处理,达到回收再利用烟丝的目的。但在刀片对烟纸进行切割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切割效果,不可避免的对部分烟丝也进行了切割,致使碎丝增多,降低了回收烟丝的整丝率,造成烟丝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搓揉式残烟处理装置,出丝率高,烟丝纯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搓揉式残烟处理装置,包括对·烟支施加水线的加湿辊,加湿辊下方设有下皮带,加湿辊的后方且在下皮带的上方设有上皮带,上下皮带之间的间隙小于烟支的直径,上、下皮带的运动速比大于I。加湿辊上设有用于调节加湿辊水平高度的调节螺杆。上皮带所在支架通过用于调节上皮带的水平高度的调节螺栓与处理装置连接。下皮带与加湿辊的间隙为3-12mm,下皮带和上皮带之间的间隙距离为2_6mm。下皮带和上皮带运动速比为I : 2 4。本实用新型利用加湿辊在烟支的纵向方向上加一水线,然后进入不同速的上下两皮带,在不同速度的作用下,烟支受到搓揉,烟纸沿水线裂开,烟丝从烟纸中脱离出来,达到烟丝和烟纸的分离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传统的刀片切割烟支,改为加湿、搓揉撕开烟支,降低了对烟丝的切割影响,减少了造碎,提高了整丝率和出丝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I所示,搓揉式残烟处理装置,包括对烟支施加水线的加湿辊4,加湿辊4下方设有下皮带1,加湿辊4的后方且在下皮带I的上方设有上皮带3,上、下皮带3、I之间的间隙小于烟支的直径,上、下皮带3、1的运动速比大于I。加湿辊4上设有用于调节加湿辊水平高度的调节螺杆5。上皮带3所在支架通过用于调节上皮带3的水平高度的调节螺栓2与处理装置连接。本实施例中,下皮带与加湿辊4的间隙为3_12mm,下皮带和上皮带之间的间隙距离为2-6mm。下皮带和上皮带运动速比为I : 2 4。烟支经梳理振槽,进入下皮带1,经过下皮带I上方的加湿辊4,在烟支的纵向方向留下一道水线,然后进入上、下皮带3、1之间,由于上、下皮带3、1的运动速度不同,烟支受到搓揉,烟纸在搓揉力的作用下,沿水线撕裂开,烟丝从烟纸中脱离出来,达到烟丝和纸分 离的目的。
权利要求1.搓揉式残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烟支施加水线的加湿辊,加湿辊下方设有下皮带,加湿辊的后方且在下皮带的上方设有上皮带,上下皮带之间的间隙小于烟支的直径,上、下皮带的运动速比大于I。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搓揉式残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湿辊上设有用于调节加湿辊水平高度的调节螺杆。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搓揉式残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皮带所在支架通过用于调节上皮带的水平高度的调节螺栓与处理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搓揉式残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皮带与加湿辊的间隙为3-12mm,下皮带和上皮带之间的间隙距离为2_6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搓揉式残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皮带和上皮带运动速比为I : 2 4。
专利摘要搓揉式残烟处理装置,包括对烟支施加水线的加湿辊,加湿辊下方设有下皮带,加湿辊的后方且在下皮带的上方设有上皮带,上下皮带之间的间隙小于烟支的直径,上、下皮带的运动速比大于1;加湿辊上设有用于调节加湿辊水平高度的调节螺杆;上皮带所在支架通过用于调节上皮带的水平高度的调节螺栓与处理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传统的刀片切割烟支,改为加湿、搓揉撕开烟支,降低了对烟丝的切割影响,减少了造碎,提高了整丝率和出丝率。
文档编号A24C5/36GK202588253SQ2012201826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
发明者吕建华, 靳亚伟, 王建涛, 付永民, 李朝阳, 侯俊峰, 牛宏伟 申请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