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散回潮机,尤其涉及一种后室补水型松散回潮机。
背景技术:
目前, 松散回潮机为制丝线主机设备之一,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前室1、滚筒2、管路系统3、机架4、机上布线5、滚筒传动机构6、排潮风管7和后室8。其工艺任务是对真空回潮工序后的叶片进行松散及回潮处理,提高叶片的含水率和韧性,满足后续制丝工艺要求。由于来料等级、年份、产地和部位等不同,叶片通过松散回潮机处理后水份波动较大,松散回潮出口水份分散过大、不稳定,过程能力不足,其Cpk值低于1.33,严重影响了工序加工质量。
因此,亟需一种后室补水型松散回潮机,能够提高松散回潮工艺性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实现精益生产及准确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室补水型松散回潮机,能够在松散回潮机后室对叶片进行二次补水,达到充分增温增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后室补水型松散回潮机,包括前室、滚筒、管路系统、机架、机上布线、滚筒传动机构、排潮风管和后室,还包括后室水汽管路和设置在后室内壁上的水汽混合喷嘴,所述的后室水汽管路包括蒸汽管路和增湿水管路,蒸汽管路的入口连接蒸汽气源,蒸汽管路的出口连接水汽混合喷嘴,蒸汽管路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蒸汽管路上依次设置有蒸汽管路截止阀、过滤器、蒸汽管路减压阀和气动薄膜阀;增湿水管路的入口连接增湿水水源,增湿水管路的出口连接水汽混合喷嘴,增湿水管路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增湿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增湿水管路截止阀、电磁阀、增湿水管路减压阀和膜片阀。
滚筒筒体的进口端内壁上设置有多组耙钉,多组耙钉沿滚筒筒体内壁周向均匀分布,耙钉包括一体成型的垂直部和弯折部,垂直部的下端与滚筒筒体内壁固定,垂直部的上端与弯折部的下端连接。
垂直部和弯折部的夹角在110°至140°之间。
垂直部和弯折部的夹角为135°。
弯折部的长度为250mm。
水汽混合喷嘴设置在支座上,支座包括固定座和移动支杆,固定座的底端固定在后室内壁上,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移动支杆设置在支撑环内,固定座上还设置有直线步进电机,直线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前端与移动支杆的后端固定,移动支杆的前端与水汽混合喷嘴固定,直线步进电机驱动移动支杆在支撑环内沿支撑环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后室内设置有后室水汽管路和设置在后室内壁上的水汽混合喷嘴,增湿水管路输送的增湿水与蒸汽管路输送的蒸汽被输送至水汽混合喷嘴中。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增湿水和蒸汽混合后呈雾状喷射出并洒落到后室内的叶片上对叶片进行第二次增温和增湿处理,使未松散的烟片因受热吸水舒展而松散成叶片。
为了进一步提高叶片松散程度及更有利于后室补水增湿,本实用新型中,滚筒筒体的进口端内壁上设置有多组耙钉,多组耙钉沿滚筒筒体内壁周向均匀分布,耙钉包括一体成型的垂直部和弯折部,垂直部和弯折部能够更好的深入块状叶片中,随着叶片的翻转将叶片打碎,进一步增强叶片松散程度,以提高后室补水增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松散回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室水汽管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耙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位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室补水型松散回潮机,包括前室1、滚筒2、管路系统3、机架4、机上布线5、滚筒传动机构6、排潮风管7和后室8,还包括后室8内设置的后室水汽管路和设置在后室8内壁上的水汽混合喷嘴9。叶片由振动输送机送入滚筒2内,滚筒2由滚筒传动机构6驱动旋转,叶片在滚筒2的轴向倾角及滚筒2内设置的拔料杆的疏导作用下,翻滚向前,这一过程使得未松散的烟片得到一定的机械松散。当叶片运行到滚筒2内且距离滚筒2的筒体的进口端越1.5m 左右时,滚筒2内的增湿系统开启。增湿水与蒸汽混合后呈雾状喷射出并洒落到叶片上对叶片进行增温和增湿处理,未松散的烟片因受热吸水舒展而松散成叶片。
由于叶片来料的等级、年份、产地和部位等不同,叶片通过松散回潮机中滚筒内的增湿系统处理后水份波动较大,松散回潮出口水份分散过大、不稳定,极易发生增湿不够即叶片水分小于设定值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在后室8内设置有后室水汽管路和设置在后室8内壁上的水汽混合喷嘴9,后室水汽管路包括蒸汽管路10和增湿水管路11,蒸汽管路10的入口连接蒸汽气源12,蒸汽管路10的出口连接水汽混合喷嘴9,蒸汽管路10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蒸汽管路10上依次设置有蒸汽管路截止阀13、过滤器14、蒸汽管路减压阀15和气动薄膜阀16;增湿水管路11的入口连接增湿水水源17,增湿水管路11的出口连接水汽混合喷嘴9,增湿水管路11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增湿水管路11上依次设置有增湿水管路截止阀18、电磁阀19、增湿水管路减压阀20和膜片阀21。增湿水管路11输送的增湿水与蒸汽管路10输送的蒸汽被输送至水汽混合喷嘴9中。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增湿水和蒸汽混合后呈雾状喷射出并洒落到后室8内的叶片上对叶片进行第二次增温和增湿处理,使未松散的烟片因受热吸水舒展而松散成叶片。
为了进一步提高叶片松散程度及更有利于后室补水增湿,本实用新型中,滚筒2筒体的进口端内壁上设置有多组耙钉,多组耙钉沿滚筒2筒体内壁周向均匀分布,耙钉包括一体成型的垂直部22和弯折部23,垂直部22的下端与滚筒2筒体内壁固定,垂直部22的上端与弯折部23的下端连接。垂直部22和弯折部23的夹角在110°至140°之间。本实施例中,垂直部22和弯折部23的夹角为135°,且弯折部23的长度为250mm。垂直部22和弯折部23能够更好的深入块状叶片中,随着叶片的翻转将叶片打碎,进一步增强叶片松散程度,以提高后室补水增湿效果。
为了能够对水汽混合喷嘴9的位置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叶片补水效果,本实施例中,水汽混合喷嘴9设置在支座上,支座包括固定座24和移动支杆25,固定座24的底端固定在后室8内壁上,固定座24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26,移动支杆25设置在支撑环26内,固定座24上还设置有直线步进电机27,直线步进电机27的输出轴前端与移动支杆25的后端固定,移动支杆25的前端与水汽混合喷嘴9固定,直线步进电机27驱动移动支杆25在支撑环26内沿支撑环26的轴向移动,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直线步进电机27调整水汽混合喷嘴9与后室8内壁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