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烟支长度量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1960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烟支长度量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烟支长度量棒。



背景技术:

烟支长度SD值是目前卷烟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指标,ZJ17更换烟支长度主要控制部件针鼓或针鼓浮圈、拆卸清洁针鼓或更换浮圈压轮时,烟支长度必须重新校正。

如图1所示,原烟支长度量棒结构为实心中段带台阶轴,台阶轴部分与针鼓中心凹槽对正,模拟双长度烟支与鼓轮中心线对中,尺寸公差为h6,以实心轴两端面校正浮圈间距。

实际操作中,内侧浮圈与量棒内端面接触情况无法观察,只能依靠转动量棒感受内端面与浮圈工作面接触情况,且浮圈压轮臂滑动孔内镶嵌铜套,需在支撑轴上灵活滑动,如长期不调整,支撑轴与滑套相对运动受阻,调整时无法依靠螺距准确判定调整距离,存在一定调整难度。

压轮臂调整方式为M8×0.75细牙螺杆带动压轮臂在支撑轴上沿双箭头所示方向进行调整,使压轮挤压浮圈的钢圈部分,控制靠拢鼓两端浮圈的间距,实现烟支长度的控制。

所以造成该量棒测量内侧浮圈轴向位置基本没用实际效果。如需调整必须采用放置滤棒进行切割试验,测量被切割的滤棒实际长度,进行内侧浮圈轴向位置的调整。调整效率不高,且准确性受设备磨损状况影响,精度不高。

因烟支与滤棒均为沿轴向可压缩且具有一定弹性的物理特性,如直接根据烟支长度调节,易造成过度挤压,使烟支出现压痕、单排长度不稳的质量问题。采用滤棒进行切割试验后调整定位存在一定误差,必须开车后再进行微量调整,存在一定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烟支长度量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烟支长度量棒,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呈圆柱形,杆体长168mm,杆体直径7.8mm,所述杆体中部设有定位轴肩,定位轴肩长9mm,定位轴肩直径12mm,所述杆体设有直径为3mm的贯通孔。

所述贯通孔与杆体外圆的同轴度公差小于0.02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烟支量棒结构,实现内侧浮圈与量棒端面实际接触状态直接可从外端观察检测,提高量棒实用性,和浮圈轴向间距测量校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烟支长度量棒,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呈圆柱形,杆体1长168mm,杆体1直径7.8mm,所述杆体1中部设有定位轴肩2,定位轴肩2长9mm,定位轴肩2直径12mm,所述杆体1设有直径为3mm的贯通孔3。

所述贯通孔3与杆体1外圆的同轴度公差小于0.02mm。

安装后,当测量靠拢鼓内侧浮圈位置时,按以下流程进行:

1、将量棒卡于距靠拢压轮之前第二靠拢鼓承烟槽内。

2、用一字改锥顺时针转动内浮圈调整螺杆,将内侧浮圈调整远离量棒内端面1mm以上,外侧浮圈调整螺杆逆时针转动两周以上,使外侧压轮臂与浮圈远离量棒外端。

3、将外侧压轮臂以支撑轴为圆心,顺时针向上转离浮圈,然后将外侧浮圈锁紧顶丝松开,取下外侧浮圈,露出烟支长度量棒外端。

4、将量棒Φ3mm芯棒插入量棒中心孔中,直至内端与浮圈接触,外侧中心孔留有深1mm左右盲孔。

5、盘车将放有烟支量棒的承烟槽转动至压轮与浮圈切点。

6、用一字改锥逆时针转动调整螺杆,使内侧浮圈向量棒内端靠拢,直至外侧量棒盲孔平齐,内侧浮圈轴向距离调整完毕。

7、安装外侧浮圈,并紧固三个锁紧顶丝,将压轮臂逆时针转动归位,使其与浮圈的钢圈外表面接触,避开浮圈上的孔。

8、顺时针转动外浮圈调整杆,使压轮将浮圈的钢圈结构轻微接触量棒外端面,外浮圈轴向位置调整结束。

9、盘车将防有量棒的承烟槽转离压轮与浮圈切点一槽以上,将量棒取出,完成浮圈轴向间距调整。

10、开机测量相邻两槽内、外两支烟长度,视实际尺寸差异进行微调。

11、如设备其它相关部位异常导致的烟支长度波动,经以上步骤调整后,可立即排除浮圈间距因素,不在重复调整压轮臂,有利于提高烟支长度故障维修效率,减少相关调试造成的烟支浪费和质量隐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