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938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



背景技术:

传统吸烟是通过用明火点燃烟草,烟草燃烧产生烟雾以供用户吸食。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通常会含有上千种有害物质,因而,传统烟草不但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容易带来二手烟危害。

为解决传统烟草燃烧产生较多有害物质的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开发了雾化电子烟及电子烤烟,然而,所述雾化电子烟通过雾化烟液形成烟雾,以供用户吸食,雾化电子烟虽然克服了传统卷烟的以上不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对烟草的依赖,但电子烟的烟液是由香精香料调配而成,并不是真正的卷烟产品,其烟味淡,缺乏烟草的芳香,而不能被消费者广泛地接受。现有的低温电子烤烟采用低温(100摄氏度左右)不燃烧方式加热烟草。然而烟草属于消耗品,尽管烟草未被燃烧,但是在用户的长期使用下,烟草依然会出现烤黑、碳化等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后若用户依然吸食,则可能会导致烟草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且也会严重影响用户的吸食口感,因此,用户在吸食一段时间后,感觉口感不佳时,则应更换烟草。

现有的雾化器中,烟草一般储存在靠近吸嘴端的气流通道内,用户在更换烟草时,需要将吸嘴取出,然后通过敲打的方式将气流通道内的烟草震出,由于插设烟草时,烟草一般与气流通道贴合得比较紧密,取出烟草比较困难,这样,使得用户更换一次烟草比较麻烦,更换效率低,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烟草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器主体及用于供用户吸食所述雾化器主体内烟雾的吸嘴组件,所述吸嘴组件设置有供烟雾排出以供用户吸食的烟雾出口,所述吸嘴组件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容纳件及夹紧件,所述容纳件内设置有与所述烟雾出口相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烟草并作为第一气流通道,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吸嘴组件的面向所述雾化器主体的表面相连通并形成有面向所述雾化器主体的腔口,当所述吸嘴组件与所述雾化器主体相连时,所述雾化器主体覆盖住所述腔口;所述容纳件靠近所述腔口的一端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夹紧件活动套设在所述容纳件上并夹紧所述夹持部;所述夹紧件用于在当所述容纳腔内插设有烟草时,通过所述夹紧件夹持所述夹持部,以使所述夹持部能够夹紧所述容纳腔内的烟草,且当将所述吸嘴组件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分离时,通过外力作用所述夹紧件,以使所述夹紧件脱离所述夹持部。

可选的,所述雾化器主体内设置有储油腔、雾化腔及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并用于雾化所述储油腔内的烟油以形成烟雾,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所述雾化腔内雾化形成的烟雾用于对所述容纳腔内的烟草进行加热,以生成混合烟雾,以使在吸烟时,所述混合烟雾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流动至所述烟雾出口。

可选的,所述容纳件的所述夹持部具有弹性,当所述夹紧件脱离所述夹持部时,所述夹持部恢复到初始位置,所述夹紧件夹紧所述夹持部时的所述腔口的口径小于所述夹持部恢复到初始位置时的所述腔口的口径。

可选的,所述容纳件的靠近所述夹持部的位置还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夹紧件活动套设在所述容纳件上并且能够沿所述容纳件的所述固定部以及夹持部纵向运动;当所述夹紧件运动至所述容纳件的所述夹持部的位置处时,所述夹紧件夹紧所述夹持部;当所述夹持件运动至所述容纳件的所述固定部时,所述夹持件能够定位在所述固定部上,以使的所述夹持部不被夹紧。

可选的,所述容纳件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位置处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靠近所述夹持部,另一端靠近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当所述夹紧件运动至所述固定部时阻挡所述夹紧件继续向所述容纳件的所述烟雾出口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夹持部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夹持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夹持部通过螺纹连接活动套设在所述容纳件上。

可选的,所述雾化器主体还设置有插槽,所述吸嘴组件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插槽内,所述吸嘴组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插槽外;

所述容纳件包括中空的容纳管及套设在所述容纳管外的弹性密封圈,所述容纳管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插槽内,所述容纳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插槽外,所述弹性密封圈夹持在所述容纳管与所述插槽的槽壁之间,所述容纳管的插入所述插槽内的端面形成有所述腔口;。

所述容纳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管相连通的吸嘴,所述吸嘴形成有所述烟雾出口,所述吸嘴的内腔形成有气流流动腔,所述气流流动腔与所述烟雾出口以及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容纳管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阻挡所述容纳腔内的烟草朝向所述吸嘴内的气流流动腔运动。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纳件外表面相连通以作为第二气流通道的切槽,所述切槽位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切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雾化腔及所述气流流动腔相连通,所述切槽设置有面向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槽口;当所述容纳腔内插设有烟草时,所述烟草覆盖所述槽口,以使雾化器工作时所述雾化腔内的至少部分烟雾经所述切槽流动至所述气流流动腔,并经由所述气流流动腔流向所述烟雾出口。

可选的,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腔口与所述雾化腔之间,所述挡板纵向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与所述插槽内壁涨紧配合,以防止所述挡板滑动,所述挡板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容纳腔及所述雾化腔相连通的穿孔。

可选的,所述夹紧件的外周面还设置有若干个通气槽,所述通气槽形成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与所述吸嘴组件的烟雾出口及所述雾化腔相连通,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用于分流所述雾化腔内的部分烟雾并将所述部分烟雾导入至所述烟雾出口。

可选的,所述容纳件呈管状结构,所述切槽沿所述容纳件的纵向延伸设置并贯穿所述容纳件的侧壁。

可选的,所述容纳件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切槽,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切槽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隔,所述切槽呈条形。

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为所述雾化器中唯一的加热装置。

可选的,所述雾化器主体包括储油组件及插设在所述储油组件内的雾化芯组件,所述储油组件内形成有所述储油腔;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套管、烟油吸附套、电热丝、第一绝缘环及第一电极,所述雾化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的进油孔,所述烟油吸附套套设在所述雾化套管内并盖设所述进油孔,所述电热丝用作所述加热组件,所述电热丝缠绕成螺旋状并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烟油吸附套内,以雾化所述烟油吸附套中的烟油,所述烟油吸附套内形成有所述雾化腔,所述第一绝缘环套设在所述雾化套管的一端内,所述第一电极套设在所述第一绝缘环内,所述电热丝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电热丝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套管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雾化套管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储油组件包括储油组件主体及可拆卸地插设在所述储油组件主体一端的防拆组件,所述防拆组件包括调气座、弹性件及活动盖;

所述调气座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储油组件主体内并与所述储油组件主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气座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油组件主体外,所述弹性件固定在所述调气座上并与所述活动盖弹性抵持,以给所述活动盖提供朝远离所述储油组件主体方向的弹力,所述活动盖盖设在所述调气座的背向所述储油组件主体的一端上,所述活动盖设置有啮合槽,所述调气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啮合槽配合的啮合齿,所述啮合槽距所述啮合齿预设距离;当需要将所述防拆组件从所述储油件主体拆下时,需向所述活动盖施加朝所述调气座方向的力直至所述啮合槽与所述啮合齿啮合,从而通过旋转所述活动盖以将所述防拆组件从所述储油组件主体上拆卸。

可选的,所述雾化器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之间设置有用于隔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隔离部件。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示的雾化器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示的雾化器包括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器主体及用于供用户吸食所述雾化器主体内烟雾 的吸嘴组件,所述吸嘴组件设置有供烟雾排出以供用户吸食的烟雾出口,所述吸嘴组件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容纳件及夹紧件,所述容纳件内设置有与所述烟雾出口相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烟草并作为第一气流通道,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吸嘴组件的面向所述雾化器主体的表面相连通并形成有面向所述雾化器主体的腔口,当所述吸嘴组件与所述雾化器主体相连时,所述雾化器主体覆盖住所述腔口;所述容纳件靠近所述腔口的一端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夹紧件活动套设在所述容纳件上并夹紧所述夹持部;所述夹紧件用于在当所述容纳腔内插设有烟草时,通过所述夹紧件夹持所述夹持部,以使所述夹持部能够夹紧所述容纳腔内的烟草,且当将所述吸嘴组件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分离时,通过外力作用所述夹紧件,以使所述夹紧件脱离所述夹持部。这样,用户在分离吸嘴组件与雾化器主体后,在更换烟草时,只需将夹紧件从容纳件的夹持部移开,容纳件的内壁与烟草的贴合就不会特别的紧密,存放在容纳腔内的烟草则会松动,使得用户能够非常方便地取出烟草,提高了用户更换烟草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嘴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另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另一种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另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嘴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器主体的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拆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拆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局部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芯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通过本实施例所示的雾化器能够方便用户更换烟草,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首先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具体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本实施例所示的雾化器包括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器主体101及用于供用户吸食所述雾化器主体101内烟雾的吸嘴组件102,所述吸嘴组件102设置有供烟雾排出以供用户吸食的烟雾出口103,所述吸嘴组件102与所述雾化器主体101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组件102包括容纳件104及夹紧件105,所述容纳件104内设置有与所述烟雾出口103相连通的容纳腔106,所述容纳腔106用于放置烟草并作为第一气流通道。其中,所述吸嘴组件102与所述雾化器主体10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涨紧配合连接、螺纹连接或者磁吸连接等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实现可拆卸连接即可。

当用户吸食时,对吸嘴组件102吸气,发热部件工作雾化所述雾化器主体101内存储的烟油形成高温烟雾,高温烟雾通过第一气流通道经过容纳腔106内的烟草,使得高温烟雾对烟草进行加热从而形成混合烟雾,混合烟雾最后通过所述烟雾出口103流向用户的口腔内。

本实施例所示的烟草可为现有市场上销售的常见的香烟,即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直接将香烟插设在所述容纳腔106内部,或将香烟的一部分插设在所述容纳腔106内部。当然,也可以为自制的烟丝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当然,本实施例也可直接在所述容纳腔106内部放置烟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所示的烟雾能够对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烟草进行加热,从而烟草被加热后能够生成与市场上销售的香烟燃烧后产生的口感相同或相近的烟气,则在用户抽吸烟雾出口时,即可吸食到包含有两种口感的混合烟雾,即混合烟雾中的一部分为所述加热组件对烟油进行雾化所生成的烟雾,另一种为与香烟燃烧后产生的口感相同或相近的烟气,从而丰富了用户吸食烟雾的口感。

本实施例所述的烟雾在对所述烟草进行加热时,虽然烟草在烟雾高温的 作用下会生成与香烟燃烧后产生的口感相同或相近的烟气,但是该烟气中不包含有焦油,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焦油对用户身体的危害,有效的保障了用户使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的安全。

具体的,所述容纳腔106与所述吸嘴组件102的面向所述雾化器主体101的表面相连通并形成有面向所述雾化器主体101的腔口107,当所述吸嘴组件102与所述雾化器主体101相连时,所述雾化器主体101覆盖住所述腔口107。

可以理解的是,容纳腔106位于吸嘴组件102靠近雾化器主体101的一端,并在这一端的端口形成有腔口107,由于该腔口107有放置烟草的作用,因此在当吸嘴组件102与雾化器主体101分离时,该腔口107完全暴露,方便用户更换容纳腔106内所放置的烟草。另外,该腔口107还作为第一气流通道的一部分,即气流从雾化器主体101流向吸嘴组件101的一个入口,因此,在当吸嘴组件102与雾化器主体101相连时,雾化器主体101覆盖住该腔口107,防止气流外泄。

具体的,所述容纳件104靠近所述腔口107的一端形成有夹持部108,所述夹持部108的一端形成所述腔口107,所述夹紧件105活动套设在所述容纳件104上并夹紧所述夹持部108;所述夹紧件105用于在当所述容纳腔106内插设有烟草时,通过所述夹紧件105夹持所述夹持部108,以使所述夹持部108能够夹紧所述容纳腔106内的烟草,且当将所述吸嘴组件102与所述雾化器主体101分离时,通过外力作用所述夹紧件105,以使所述夹紧件105脱离所述夹持部108。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108可以为所述容纳件104的一部分,所述夹持部108具有膨胀性和收缩性,当用户作用夹紧件105脱离夹持部108,由于夹持部108具有膨胀性,往容纳件104内插设或取出烟草时,烟草可以将容纳件的夹持部108撑开,从而方便用户将烟草插设入容纳腔106内,或者将烟草从容纳腔106内取出。用户在将烟草插设入容纳腔106内后,再作用夹紧件105运动至夹持部108上时,以使得夹持部108收缩,从而紧固容纳腔106内的烟草,使得容纳件104的夹持部108的内壁与烟草的贴合特别紧密,从而避免烟草从容纳腔106内滑出。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夹紧件105与夹持部108的配合可直接 影响容纳腔106的腔口107的口径大小。当通过所述夹紧件105夹持所述夹持部108时,所述夹紧件105夹紧所述夹持部108时的所述腔口107的口径小于所述夹紧件105脱离所述夹持部108时的所述腔口107的口径。这样,当夹紧件105不夹持夹紧部108时,腔口107的口径增大,从而使得容纳腔106内的烟草与夹持部108的内壁不紧密贴合,方便用户取出容纳腔106的烟草。当夹紧件105夹持夹紧部108时,腔口107的口径变小,从而使得容纳腔106内的烟草与夹持部108的内壁紧密贴合,防止容纳腔106内的烟草滑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示的雾化器包括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器主体及用于供用户吸食所述雾化器主体内烟雾的吸嘴组件,所述吸嘴组件设置有供烟雾排出以供用户吸食的烟雾出口,所述吸嘴组件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容纳件及夹紧件,所述容纳件内设置有与所述烟雾出口相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烟草并作为第一气流通道,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吸嘴组件的面向所述雾化器主体的表面相连通并形成有面向所述雾化器主体的腔口,当所述吸嘴组件与所述雾化器主体相连时,所述雾化器主体覆盖住所述腔口;所述容纳件靠近所述腔口的一端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夹紧件活动套设在所述容纳件上并夹紧所述夹持部;所述夹紧件用于在当所述容纳腔内插设有烟草时,通过所述夹紧件夹持所述夹持部,以使所述夹持部能够夹紧所述容纳腔内的烟草,且当将所述吸嘴组件与所述雾化器主体分离时,通过外力作用所述夹紧件,以使所述夹紧件脱离所述夹持部。这样,用户在分离吸嘴组件与雾化器主体后,在更换烟草时,只需将夹紧件从容纳件的夹持部移开,容纳件的内壁与烟草的贴合就不会特别的紧密,存放在容纳腔内的烟草则会松动,使得用户能够非常方便地取出烟草,提高了用户更换烟草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结合图3所示,所述雾化器主体101内设置有储油腔201、雾化腔202及加热组件203,所述加热组件203设置于所述雾化腔202内并用于雾化所述储油腔202内的烟油以形成烟雾,所述容纳腔106与所述雾化腔202相连通,所述雾化腔202内雾化形成的烟雾用于对所述容纳腔106内的烟草进行加热,以生成混合烟雾,以使在吸烟时,所述混合烟雾通过所述第一气 流通道流动至所述烟雾出口103。

即所述雾化腔202内的所述加热组件203所雾化的烟雾能够经由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导向进行流动,流动方向请参见图3所示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进行流动的烟雾的方向为沿朝向所述烟雾出口103的方向。

可选的,结合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容纳件104的所述夹持部108具有弹性,当所述夹紧件105脱离所述夹持部108时,所述夹持部108恢复到初始位置,所述夹紧件105夹紧所述夹持部108时的所述腔口107的口径小于所述夹持部108恢复到初始位置时的所述腔口107的口径。

夹持部108作用是用于当夹持部108被夹紧件105夹紧时,能够紧固容纳腔106内的烟草,当夹持部108不被夹紧件105夹紧时,夹持部108能处于不紧固容纳腔106内烟草的状态。所述夹持部108可以由弹片或者塑料等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具体不做限定。

具体的,所述容纳件104的靠近所述夹持部108的位置还设置有固定部109,所述夹紧件105活动套设在所述容纳件104上并且能够沿所述容纳件104的所述固定部109以及夹持部108纵向运动;当所述夹紧件105运动至所述容纳件104的所述夹持部108的位置处时,所述夹紧件105夹紧所述夹持部108;所述夹持件105能够定位在所述固定部109上,即,当夹持件105运动至固定部109时,在无外力作用下,该夹持件105不会产生运动。当所述夹持件105运动至所述容纳件104的所述固定部108时,以使的所述夹持部108不被夹紧。

固定部109与夹持部108均可以为容纳件104的一部分,夹紧件105活动套设在容纳件104上,即能够在固定部109与夹持部108之间相互运动,从而实现夹紧或不夹紧所述夹持部108。

具体的,所述容纳件104靠近所述固定部109的位置处还设置有限位部301,所述固定部109的一端靠近所述夹持部108,另一端靠近所述限位部301;所述限位部301与所述固定部109垂直延伸设置,用于当所述夹紧件105运动至所述固定部109时阻挡所述夹紧件105继续向所述容纳件104的所述烟 雾出口103方向移动。

限位部301与固定部109为垂直延伸设置的,即限位部301可以为固定部109沿烟雾出口103的同轴纵向方向上的一个凸起,这样,当用户作用夹紧件105从夹持部108完全运动到固定部109后,则会被限位部301所阻挡,以避免夹紧件105继续向容纳件104的烟雾出口方向运动。这样,当不需要夹紧件105夹紧夹持部108时,将夹紧件105移动至固定部109即可,这样,方便用户下次将夹紧件105运动至夹持部108,以夹紧容纳腔106内的烟草。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109与所述夹持部108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夹持部108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持部108与所述固定部109以及所述夹持部108通过螺纹连接活动套设在所述容纳件104上。

需要说明的是,夹紧件105与夹持部108以及固定部109的螺纹连接结构只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活动套设方式,还可以通过其它套设方式,比如夹紧件为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可由硅胶或橡胶等材料制成,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由于夹持部具有膨胀收缩性,当弹性圈套紧夹持部时,以能使得夹持部收缩,从而紧固容纳腔内的烟草。夹紧件与夹持部及固定部的活动套设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只需实现夹紧件套设夹持部时,使得夹持部收缩,从而紧固容纳腔的烟草,当夹紧件不套设于夹持部,而套设在固定部时,夹持部膨胀,从而使得腔口的口径变大即可。

可选的,结合图2以及图4所示,上述示例中描述了吸嘴组件102与雾化器主体101进行可拆卸连接,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雾化器主体101还设置有插槽401,所述吸嘴组件102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插槽401内,所述吸嘴组件10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插槽401外;

所述容纳件104包括中空的容纳管402及套设在所述容纳管402外的弹性密封圈403,所述容纳管402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插槽401内,所述容纳管40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插槽401外,所述弹性密封圈403夹持在所述容纳管402与所述插槽401的槽壁之间,所述容纳管402的插入所述插槽401内的端面形成有所述腔口107。

所述容纳管40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管402相连通的吸嘴404,所述吸嘴404形成所述烟雾出口103,所述吸嘴404的内腔形成有气流流动腔405, 所述气流流动腔405与所述烟雾出口103以及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容纳管402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406,所述限位凸起406用于阻挡所述容纳腔106内的烟草朝向所述吸嘴404内的气流流动腔405运动。避免用户插设烟草时,将烟草从容纳腔内插设入吸嘴内,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结合图4所示,所述插槽401内设置有挡板501,所述挡板501位于所述腔口107与所述雾化腔202之间,所述挡板501纵向面设置有凹槽502,所述凹槽502内设置有弹性圈503,所述弹性圈503与所述插槽401内壁涨紧配合,以防止所述挡板501滑动,所述挡板501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容纳腔106及所述雾化腔202相连通的穿孔504。

容纳腔106与雾化腔202完全中空设置,放置于容纳腔106内的烟草的碎屑容易掉入到雾化腔202内,从而使得当雾化器工作时,直接对烟草的碎屑加热,从而得到不好的烟雾,因此可以在腔口107与雾化器202之间设置挡板501,且在挡板501中设置若干个穿孔504,这样,使得用户在吸烟时,减少了烟草的碎屑掉入雾化器202,提高了用户的吸食体验。

结合图5以及图6所示,图5中的箭头用于表示气流经过第二气流通道的流动方向。

具体的,所述吸嘴404面向所述容纳腔106的一端设置有气孔701;所述夹持部108设置有与所述容纳件104外表面相连通以作为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切槽702,所述切槽702位于插槽内,所述切槽7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雾化腔202及所述气孔701相连通,所述切槽702设置有面向所述容纳腔106并与所述容纳腔106相连通的槽口;当所述容纳腔106内插设有烟草时,所述烟草覆盖所述槽口,以使雾化器工作时所述雾化腔202内的至少部分烟雾经所述切槽702流动至所述气孔701,并经由所述气孔701流向所述烟雾出口103。

雾化器工作时,所雾化后产生的烟雾通过雾化器主体101到达容纳腔106内,一分部烟雾穿过容纳腔106内的烟草100流向烟雾出口103,即通过第一气流通道到达烟雾出口;另一部分的烟雾可绕过所述烟草100从所述切槽902流出,再经过容纳腔106的一端的侧壁上的气孔701,最后达到烟雾出口103。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用户在所述烟雾出口103能够抽吸到 所述混合烟雾以及经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流出的烟雾,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即便所述烟草随着雾化器使用时间的长度的递增而含有相当多的水分,因设置有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从而保障了所述加热组件所雾化的至少部分烟雾能够导通至所述烟雾出口103,从而避免了烟雾被所述烟草堵住而无法传输至所述烟雾出口103的情况的出现。且通过设置所述第二烟雾通道,分流了所述雾化腔内所雾化的烟雾,因而不仅解决了由于所述容纳腔106的烟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潮湿而导致烟雾出口103流出的烟雾过少,以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而且增加了烟草味道释放的时间,较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要说明的是,容纳腔106内所放置的烟草可以完全覆盖所述槽口,也可以不完全覆盖所述槽口,参照图5所示,图5示意图中的烟草未完全覆盖所述槽口,这样,烟雾还可以直接通过未被覆盖的槽口直接进入到所述气孔701,可以不经过容纳腔106内所放置的烟草,使得烟雾流动更为顺畅,烟雾流动速度更快,从而使得用户所吸食一次所吸食到的烟雾更多,提高了用户的吸食体验。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之间设置有用于隔离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隔离部件。具体的,所述间隔部件可以为所述容纳管402的的管壁,即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位于所述管壁外侧。

可选的,结合图5与图6所示,所述夹紧件105的外周面还设置有若干个通气槽601,所述通气槽601形成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与所述吸嘴组件102的烟雾出口103及所述雾化腔202相连通,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用于分流所述雾化腔202内的部分烟雾并将所述部分烟雾导入至所述烟雾出口103。

可选的,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可以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也可以相连通,当用户吸食时,雾化腔202内所产生的至少部分烟雾可经过第一气流通道至第二气流通道,再经过第二气流通道到第三气流通道,再经过第三气流通道至所述烟雾出口103。

可选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气流通道不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以及第二气流通道连通,当用户吸食时,雾化腔202内所产生的至少部分烟雾可 直接流入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内,并流向所述烟雾出口103。

可选的,所述容纳件104呈管状结构,所述切槽702沿所述容纳件104的纵向延伸设置并贯穿所述容纳件104的侧壁。

可选的,所述容纳件104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切槽702,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切槽702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隔,所述切槽702呈条形。

上述实施例是对吸嘴组件102中的具体器件进行描述,下面对雾化器中雾化器主体101的具体器件进行详细描述,结合图7以及图8所示。

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203为所述雾化器中唯一的加热装置。

即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烟草进行加热的唯一的能量来源就为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加热组件203,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在保障了用户能够吸食到香烟的烟雾口感的前提下,无需在所述雾化器内部增加额外的部件,降低了雾化器的生产成本和制造难度,而且降低了装配雾化器的难度,提升了装配雾化器的效率。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主体101包括储油组件及插设在所述储油组件内的雾化芯组件,所述储油组件内形成有所述储油腔201,所述储油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电极组件1001,所述雾化芯组件通过所述电极组件1001实现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套管1002、烟油吸附套1003、电热丝1004、第一绝缘环1005及第一电极1006,所述雾化套管1002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油腔201相连通的进油孔10021,所述烟油吸附套1003套设在所述雾化套管1002内并盖设所述进油孔10021,所述电热丝1004用作所述加热组件,所述电热丝1004缠绕成螺旋状并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烟油吸附套1003内,以雾化所述烟油吸附套1003中的烟油,所述烟油吸附套1003内形成有所述雾化腔202,所述第一绝缘环1005套设在所述雾化套管1002的一端内,所述第一电极1006套设在所述第一绝缘环1005内,所述电热丝10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1006电连接,所述电热丝1004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套管1002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极1004及所述雾化套管100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7及10所示,所述雾化套管1002的背离所述第一电极1006的一端内套设有雾化芯盖1007,所述雾化芯盖1007外套设有密封环1008,所述雾化套管1002外还套设有隔油套1009,所述隔油套1009与所述雾化套 管1002之间形成有用于进气的间隙,所述雾化套管1002设置有所述进油孔10021的表面与所述隔油套1009紧密贴合并通过所述隔油套1009侧壁的通孔10091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雾化芯只要能够雾化烟油即可,其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结合图7及图10所示,所述储油组件包括储油组件主体1101及可拆卸地插设在所述储油组件主体1101一端的防拆组件1100。

所述储油组件主体1101包括固定套11、储油套12、第一密封垫13、第二密封垫14、第一连接头15、第二连接头16、第二绝缘环17及第二电极18,所述储油套12套设在所述固定套11内,所述第一密封垫13及所述第二密封垫14分别盖设在所述储油套12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头15及所述第二连接头16分别插设在所述储油套12的两端,所述第二绝缘环17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头16内,所述第二电极18套设在所述第二绝缘环17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极1006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15用于与所述防拆组件相连,所述第二电极18及所述第二连接头16共同形成所述电极组件1001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储油组件只要能够存储烟油即可,其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结合图7至图9所示,所述防拆组件1100包括调气座1102、弹性件103及活动盖1104,所述调气座1102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储油组件主体1101内并与所述储油组件主体110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气座110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油组件主体1101外,所述弹性件1103固定在所述调气座1102上并与所述活动盖1104弹性抵持,以给所述活动盖1104提供朝远离所述储油组件主体1101方向的弹力,所述活动盖1104盖设在所述调气座1102的背向所述储油组件主体1101的一端上,所述活动盖1104设置有啮合槽1105,所述调气座110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啮合槽1105配合的啮合齿1106,所述啮合槽1104距所述啮合齿1106预设距离;当需要将所述防拆组件从所述储油件主体1101拆下时,需向所述活动盖1104施加朝所述调气座1102方向的力直至所述啮合槽1105与所述啮合齿1106啮合,从而通过旋转所述活动盖1104以将所述防拆组件从所述储油组件主体1101上拆卸。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103为中空的硅胶圈,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所述弹性件可以是弹簧等, 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气座1102内还插设有与所述调气座涨紧配合的通气管1000,所述通气管用于与所述吸嘴组件及所述雾化芯组件插接相连。

在所述啮合槽1105距所述啮合齿1106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则用户无论如何对所述雾化器进行旋拧操作,都无法执行对所述雾化器的拆卸动作,从而避免了因用户的误操作而将雾化器进行拆卸的情况的出现,而且避免了儿童在意外对雾化器进行旋拧时将所述雾化器进行拆卸,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儿童吸食烟油的可能,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雾化器能够提升雾化器结构的使用安全性,避免对雾化器进行意外拆卸的情况。

结合图5所示,图5所示的箭头走向用于表示当用户吸烟时,用户从进气口进入以及雾化后的烟雾的流动走向。本实施例所示的雾化器还设置有进气口1201,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进气口1201与所述雾化腔202导通设置,以使所述雾化器外部的气体能够经由所述进气口1201流动至所述雾化腔202内部,位于所述雾化腔202内部的气流能够带动所述加热组件所雾化的烟雾流动至所述容纳腔106内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