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弹及超声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烟已经成为市场上一种比较成熟的吸烟替代品。一般的电子烟是通过电池对雾化器供电,雾化器包括储油腔和设置在储油腔内的电热丝,当雾化器在电驱动下加热烟液产生烟雾,从而使得用户获得吸烟体验,然而,现有的雾化器具有如下缺陷:
1、电热丝加热产生的温度较高,大部分超过250摄氏度。高温下容易产生甲醛、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而且高温度容易烧焦导油棉、烟油等使口感不好;
2、电热丝产生的高温容易传导到雾化器外壁,使电子烟发烫,能量使用效率低;
3、储油腔内设置有电热丝,使其容易产生漏油及被烟油浸泡而不雾化的现象;
4、压电陶瓷雾化时,由于自身正常工作产生的空化效应会产生高温,容易对导油体(棉)进行损坏(碳化),而使整个雾化器寿命提前结束;
4、现阶段使用的压电陶瓷雾化器在雾化时,有颗粒状的油珠喷射到使用者嘴上,造成不好的体验效果;
5、压电陶瓷雾化片损坏后不易更换,造成使用成本的上升;
6、圆形的压电陶瓷有效的空间利用比较低,雾化芯需要做成比较大,占用了烟油腔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等功率下,烟雾更大,可避免吸食大颗粒烟雾,防溅油烫伤口腔,空间利用率更高,体积更小的烟弹及超声雾化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弹,包括雾化片、导油体和雾化芯套管,所述雾化芯套管内设有雾化腔,所述雾化片竖向固定在所述雾化腔内,所述雾化芯套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油腔连通的进油口,所述导油体的一侧固定在雾化片的雾化面上,另一侧固定在所述进油口内侧且将所述进油口封盖住,使得所述雾化片的雾化面通过所述导油体与油腔连通,所述雾化片与出气通道连通,使得所述雾化片雾化烟油后产生的烟雾流经所述出气通道被用户吸食。竖向放置的雾化片使得雾化片雾化喷射出来的大颗粒油珠与吸入气流形成一个角度,防止高温大颗粒油珠直接进入使用者口中造成损伤,保证烟雾口感,同时还可以防止雾化片的泡油现象,保证雾化片的雾化效率。
优选地,所述雾化腔内安装有雾化支架,所述雾化支架内设有雾化片固定架,所述雾化片插装在所述雾化片固定架内,所述雾化支架设有与雾化芯套管上端开口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雾化支架内壁与雾化片之间围成的空间构成出气通道,所述雾化支架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独立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 一端通过出气通道与出气口连通。气流经过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将雾化片雾化烟油产生的烟雾从雾化腔内部往吸嘴带走,可以降低雾化芯内部温度。
进一步,所述导油体包括环形储油体和与所述环形储油体接触连接的条形导油体,所述雾化支架外侧与雾化芯套管内壁之间设有所述环形储油体,所述条形导油体上设有朝所述雾化片凸出的且与所述雾化片接触的凸部。条形导油体设在雾化支架内,环形储油体包覆在雾化支架外,一方面,条形导油体和环形储油体连接实现导油功能,其中环形储油体的作用在于限制油仓内的烟油快速的通过条形导油体流到雾化片上,防止漏油的现象,另一方面条形导油体通过向外凸出的部分将环形储油体上的烟油传导到压电陶瓷雾化片上进行雾化,由于凸出部分雾化片接触面小,使得雾化启动速度快。
优选地,所述雾化支架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条形导油体的凸部抵压在所述雾化片上的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将条形导油体的凸部紧压在雾化片上,确保导油层与超声波雾化芯表面良好接触,且不影响雾化效果。
优选地,所述雾化芯套管的下端旋接有雾化芯固定座,所述雾化芯固定座内安装有电连接组件将雾化片与外界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雾化芯固定座内的导电座和导电卡片,所述导电座内设有导电电极柱,所述雾化片上设置有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第一导电触点通过导电卡片上的两个卡爪接触实现电连接,第二导电触点卡装在导电电极柱的卡槽内实现电连接。通过在雾化片上设 置的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方便雾化片的电连接,使得组装方便,更换操作简单。上述所述雾化片为压电陶瓷雾化片。
优选地,所述雾化片为长方形、半圆形或梯形。非圆形的压电陶瓷雾化片可以根据雾化器或雾化芯的形状而设定使其空间利用更加充分,结构紧凑,从而实现小型化。
与上述烟弹匹配的一种超声雾化器,包括吸嘴座、底座和烟油仓组件,所述烟油仓组件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烟弹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烟油仓组件内还设有存放烟油的油腔,所述雾化芯套管上的进油口与油腔连通,所述吸嘴座上设有气管座、吸嘴和安装在气管座上且与吸嘴连通的气管,所述吸嘴座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吸嘴座和底座分别安装在烟油仓组件的上端和下端将烟弹密封固定在烟油仓组件的空腔内,使得所述气管与雾化芯套管的出气口密封连接,并且所述吸嘴座上的进气孔与雾化芯套管的进气口连通。这种结构的雾化器由多个组件构成,在某个组件损坏时可以方便用户更换及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吸嘴座开有进气孔,气流由此气孔进入雾化芯内部再从中心空将烟雾带出,可以降低雾化芯内部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气管的下端设置有气管硅胶,所述吸嘴组件插入所述空腔后所述气管硅胶抵接在所述雾化芯套管的出气口端部,使得所述吸嘴与所述烟弹的出气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烟油仓组件包括外管,所述外管上端密封连接有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吸嘴座的下端设有与 上固定座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吸嘴座旋装在上固定座上,所述上固定座的中部设有与烟油仓组件中部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上固定座在开口内侧密封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外管之间设有间隙形成油腔,所述外管下端密封连接有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设有内螺纹,所述底座上端设有与下固定座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底座旋装在下固定座上,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密封固定有隔离硅胶,所述隔离硅胶内固定有电极柱,所述烟弹安装在雾化支架上后,所述电极柱与雾化片的导电电极柱电连接。所述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通过硅胶圈与外管密封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向插装雾化片构成的烟弹和雾化器,这样可以根据雾化器的形状而设定使其空间利用更加充分,结构紧凑,从而实现小型化;导油体设在雾化支架内,储油体包覆在雾化支架外,并且导油体和储油体连接实现导油功能,其中储油体的作用在于限制油仓内的烟油快速的通过导油体流到压电陶瓷雾化片上,防止漏油的现象。竖放压电陶瓷雾化片防止压电陶瓷雾化片雾化时喷射出来的大颗粒油珠直接进入使用者口中,烟弹设置在油仓内部,并且可以更换,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雾化器四个主体部分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声雾化器的导油、导气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烟弹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烟弹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烟弹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超声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雾化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烟弹,10、进油口,11、雾化片,12、雾化芯套管,13、雾化支架,131、进气口,132、出气口,133、第一密封圈,134、第二密封圈,135、阻油圈,136、支撑弹簧,14、导油体,141、环形储油体,142、条形导油体,15、雾化片固定架,16、雾化芯固定座,17、导电座,18、导电电极柱,19、导电卡片,2、底座组件,21、底座,22、隔离硅胶,23、主电极柱,3、烟油仓组件,31、外管,32、连接套,33、上固定座,34、下固定座,35、硅胶圈,36、进气孔,4、吸嘴组件,41、吸嘴座,42、吸嘴,43、气管座,44、气管,45、气管硅胶,46、隔离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8所示,一种超声雾化器,包括烟弹1、吸嘴组件4、底座组件2和烟油仓组件3,所述烟油仓组件3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烟弹1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烟油仓组件3内还设有存放烟油的油腔,
所述烟弹1包括雾化片11、导油体14和雾化芯套管12,所述雾化芯套管12上端开口,所述雾化芯套管12内设有与开口连通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芯套管12的侧壁上设有与油腔连通的进油口10,所述 雾化腔内安装有雾化支架13,所述雾化支架13内设有雾化片固定架15,所述雾化片11从所述开口处竖向插装在所述雾化片固定架15内,使得雾化片11的中心线与雾化芯套管12轴线平行或重合,所述雾化支架13设有与雾化芯套管上端开口连通的进气口131和出气口132,所述雾化支架13内壁与雾化片之间围成的空间构成出气通道,所述雾化支架13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独立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通过出气通道与出气口连通,本例中,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构成U形通道。
所述导油体14包括条形导油体142,与所述条形导油体142连接的环形储油体141,所述导油体14的一侧固定在雾化片11的雾化面上,另一侧固定在所述进油口内侧且将所述进油口封盖住,所述导油体与出气通道连通,也就是说所述雾化支架13外侧与雾化芯套管12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所述环形储油体141,所述环形储油体141通过阻油圈135固定在所述间隙内,与所述雾化片11抵接的所述条形导油体142,所述条形导油体142上设有朝雾化片凸出的部分,所述凸出的部分与雾化片11接触,使得雾化片11的雾化面通过所述条形导油体142、环形储油棉141与油腔连通,从而使雾化片雾化油腔内烟油后生产的烟雾通过出气通道被用户吸食。
所述雾化支架13上设有供条形导油体142穿过所述雾化支架13与环形储油体141连接的缝隙,所述条形导油体142设置在出气通道内,所述雾化支架13上设有支撑弹簧136将条形导油体142紧压在雾化片11上。所述雾化片的两侧均可为雾化面,所述雾化芯套管的 下端旋接有雾化芯固定座16,导电座17和导电卡片19固定在所述雾化芯固定座16内,所述导电座17内设有导电电极柱18,所述雾化片11上设置有第一导电触点111和第二导电触点112,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11通过导电卡片19上的两个卡爪接触实现电连接,第二导电触点112卡装在导电电极柱的卡槽内实现电连接。作为本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片为压电陶瓷雾化片。所述雾化片为长方形、半圆形、梯形、椭圆形或菱形。
所述烟油仓组件3包括外管31,所述外管31上端密封连接有上固定座33,所述上固定座33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吸嘴座41的下端设有与上固定座33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吸嘴座41旋装在上固定座33上,所述上固定座33的中部设有与烟油仓组件中部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上固定座在开口内侧密封连接有连接套32,所述连接套32与外管31之间设有间隙形成油腔,所述外管31下端密封连接有下固定座34,所述下固定座34设有内螺纹。
所述吸嘴座组件4包括吸嘴座41、气管座43、吸嘴42和安装在气管座43上且与吸嘴42连通的气管44,所述吸嘴座41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孔36,所述吸嘴座41和底座组件2分别安装在烟油仓组件3的上端和下端将烟弹1密封固定在烟油仓组件3的空腔内,使得所述气管44与雾化芯套管12的出气口132密封连接,并且所述吸嘴座41上的进气孔36与雾化芯套管12的进气口131连通。所述气管44的底端上安装有气管硅胶45,所述气管硅胶45在气管插入所述空腔后使得气管抵接在雾化芯套管12的端部且与雾化芯套管出气 口132连通,雾化芯套管12的外侧上下两端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33和第二密封圈134,烟弹1安装在空腔内后,通过第一密封圈133与连接套32内侧密封连接,通过第二密封圈134与下固定座内侧密封连接,使得烟弹密封固定在空腔内。
所述底座组件2包括底座21,所述底座21上端设有与下固定座34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底座21旋装在下固定座34上,所述底座21底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密封固定有隔离硅胶22,所述隔离硅胶22内固定有主电极柱23,所述烟弹1安装在烟油仓组件3的空腔内后,所述主电极柱23与雾化片11的导电电极柱18电连接。所述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通过硅胶圈35与外管密封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也无需也无法对所以的实施例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