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8626发布日期:2018-07-20 17:3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磨烟器一般包括有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之间则设置有上中套和下中套,上中套内设置有隔板,下中套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隔板与上盖之间形成上容腔即研磨腔,所述隔板与过滤网之间形成中容腔,用于过滤研磨后的烟丝,所述过滤网与下盖之间则形成下容腔,用于容置过滤下来的烟丝。由于在现有技术中,所述上盖、上中套、下中套和下盖需要依次轴向连接,因此不仅拆装麻烦,而且装配后轴向长度较长,不利于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装更方便且轴向长度大大缩短的磨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磨烟器,包括有上盖、下盖和中套,上盖可拆卸连接在中套的上端,下盖可拆卸连接在中套的下端,所述的中套内设置有隔板,所述上盖与隔板之间形成上容腔,所述下盖和隔板之间形成下容腔,所述的隔板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连通上容腔和下容腔的通孔,所述的上容腔内设置有相互错位并构成研磨配合的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第一切刀固定设置在上盖上,第二切刀固定设置在隔板的上端面上,所述的下容腔中容纳设置有过滤套圈,所述的过滤套圈包括有一个将隔板上若干通孔均包含于其内的环形侧板,所述环形侧板的上端开口,所述环形侧板的下端通过过滤网封闭,所述过滤网与下容腔底面之间夹设有分隔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将装有过滤网的过滤套圈直接容纳设置在下容腔中,因此装配后等于省略了传统下中套的长度,从而使得装配后磨烟器的整体轴向长度大大缩短,同时,所述过滤网容纳在下容腔中,通过分隔件便可分隔形成两个容腔,即用于过滤研磨后烟丝的容腔和用于容置过滤下来烟丝的容腔,这样设置结构简单,拆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容腔的底面中心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中心柱,所述过滤网的中心轴向贯穿设置有一个套装在所述中心柱上的套环,所述套环位于过滤网下方的部分对应构成所述过滤网与下容腔底面之间的分隔件。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所述中心柱与套环的插接,可使过滤套圈与下盖之间形成更可靠的连接,同时,所述套环位于过滤网下方的部分对应构成所述过滤网与下容腔底面之间的分隔件,这样设置结构更加简单,拆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中心柱上嵌装有第一磁铁,所述的隔板上穿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的上盖上嵌装有第三磁铁,第三磁铁与第二磁铁的上端相吸合构成上盖与中套的可拆卸连接,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下端相吸合构成下盖与中套的可拆卸连接。这样设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与环形侧板之间还设置有径向加强筋。这样设置,大大加强过滤套圈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盖的上端与中套的下端构成插接配合,所述上盖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中套的上端与所述凹槽构成插接配合。这样设置使得上盖、下盖以及中套之间形成更可靠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套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套圈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给出了一种磨烟器,包括有上盖1、下盖2和中套3,上盖1可拆卸连接在中套3的上端,下盖2可拆卸连接在中套3的下端,所述的中套3内设置有隔板4,所述上盖1与隔板4之间形成上容腔5,所述下盖2和隔板4之间形成下容腔6,所述的隔板4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连通上容腔5和下容腔6的通孔41,所述的上容腔5内设置有相互错位并构成研磨配合的第一切刀51和第二切刀52,第一切刀51固定设置在上盖1上,第二切刀52固定设置在隔板4的上端面上,所述的下容腔6中容纳设置有过滤套圈7,所述的过滤套圈7包括有一个将隔板4上若干通孔41均包含于其内的环形侧板71,所述环形侧板71的上端开口,所述环形侧板71的下端通过过滤网72封闭,所述过滤网72与下容腔6底面之间夹设有分隔件8。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装更方便且轴向长度大大缩短的磨烟器。

所述下容腔6的底面中心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中心柱61,所述过滤网72的中心轴向贯穿设置有一个套装在所述中心柱61上的套环73,所述套环73位于过滤网72下方的部分对应构成所述过滤网72与下容腔6底面之间的分隔件8。当然,所述分隔件8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在下容腔6底面上的凸块,或是固定设置在过滤网72下方的凸块。所述套环73与环形侧板71之间还设置有径向加强筋74。

所述的中心柱61上嵌装有第一磁铁62,所述的隔板4上穿设有第二磁铁42,所述的上盖1上嵌装有第三磁铁11,第三磁铁11与第二磁铁42的上端相吸合构成上盖1与中套3的可拆卸连接,第一磁铁62与第二磁铁42的下端相吸合构成下盖2与中套3的可拆卸连接。

所述下盖2的上端与中套3的下端构成插接配合,所述上盖1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12,所述中套3的上端与所述凹槽12构成插接配合。这样设置使得上盖1、下盖2以及中套3之间形成更可靠的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