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电池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2188发布日期:2020-12-25 08:0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电池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电池组件构成。雾化器一般包括储液腔和雾化芯,储液腔用于储存可雾化基质,雾化芯用于对可雾化基质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可供吸食者食用的气雾;电池组件用于向雾化器提供能量。

现有电子雾化装置的进气流量大致是恒定的,因而用户使用时所感受到的吸阻和抽吸量也大致是稳定的,若用户希望体验不同的吸阻和抽吸量,通常需要更换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电子雾化装置的吸阻和抽吸量不可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雾化器具有雾化腔、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均连通雾化腔,其中第一气流通道的进气面积和第二气流通道的进气面积不同;电池组件,与雾化器可拆卸连接,电池组件给雾化器供电;其中,雾化器和电池组件具有第一连接模式和第二连接模式;在第一连接模式下,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大气与雾化腔;在第二连接模式下,第二气流通道大气与雾化腔。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气流感应器,在所述第一连接模式下,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气流感应器;在所述第二连接模式下,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气流感应器;所述气流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雾化腔内的气流变化状况。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设有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电池组件具有嵌入腔,所述雾化器装配于所述嵌入腔,所述嵌入腔设有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所述第三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适配,所述第四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模式下,所述第一导向部从其一端与所述第三导向部滑动装配;所述第二连接模式下,所述第一导向部从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导向部滑动装配。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上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或/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位于同一端面,所述嵌入腔的侧面上还设有弹性限位件,所述弹性限位件顶抵于所述限位槽。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包括:

雾化壳,具有储液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

底座,具有插接孔和空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底座封盖所述雾化壳,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均连通所述空腔;

雾化芯,与所述插接孔装配,所述雾化芯具有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腔通过所述插接孔连通所述空腔。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具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具有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位于所述雾化壳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一进气孔的进气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气孔的进气面积。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包括:

雾化壳;

底座,封盖所述雾化壳,所述底座具有插接孔、空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所述插接孔位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雾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位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雾化壳的一侧,且所述插接孔连通所述空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均连通所述空腔与大气;

雾化芯,与所述插接孔装配,所述雾化芯具有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腔通过所述插接孔连通所述空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具有雾化腔、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均连通雾化腔,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二者中的任一者可作为进气通道,气流自进气通道流入雾化腔;其中,第一气流通道的进气面积和第二气流通道的进气面积不同。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包括:

雾化壳,具有储液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

底座,具有插接孔和空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底座封盖所述雾化壳,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均连通所述空腔;

雾化芯,与所述插接孔装配且位于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芯具有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腔通过所述插接孔连通所述空腔。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具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具有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位于所述雾化壳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一进气孔的进气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气孔的进气面积。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包括:

雾化壳;

底座,封盖所述雾化壳,所述底座具有插接孔、空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所述插接孔位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雾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位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雾化壳的一侧,且所述插接孔连通所述空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均连通所述空腔与大气;

雾化芯,与所述插接孔装配,所述雾化芯具有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腔通过所述插接孔连通所述空腔。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壳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底座背离所述雾化壳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部。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壳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和/或所述底座背离所述雾化壳的一侧设有限位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用于与如上述的雾化器连接,且电池组件用于给雾化器供电;其中,电池组件具有嵌入腔,雾化器和电池组件具有第一连接模式和第二连接模式;雾化器以第一连接模式装配于嵌入腔时,使得第一气流通道作为进气通道连通大气与雾化腔;雾化器以第二连接模式装配于嵌入腔时,使得第二气流通道作为进气通道连通大气与雾化腔。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嵌入腔还设有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所述第四导向部与所述第三导向部彼此相面对设置,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第三导向部、第四导向部相装配。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嵌入腔内还设有弹性限位件,所述弹性限位件用于顶抵限位所述雾化器。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气流感应器,在所述第一连接模式下,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气流感应器;在所述第二连接模式下,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气流感应器;所述气流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雾化腔内的气流变化状况。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通过设置雾化器具有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且第一气流通道的进气面积和第二气流通道的进气面积不同,在雾化器和电池组件采用第一连接模式时,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大气与雾化腔,在雾化器和电池组件采用第二连接模式时,第二气流通道连通大气与雾化腔,因而雾化器和电池组件采用不同的连接模式,用户抽吸时所获得的吸阻不同,抽吸量也不同,因而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的吸阻和抽吸量可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电子雾化装置中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雾化器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雾化器中雾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底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的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300,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电子雾化装置中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雾化装置300包括雾化器100和电池组件200,雾化器100和电池组件200可拆卸连接,电池组件200给雾化器100供电,雾化器100用于存储烟液、药液等液态基质并雾化液态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烟雾。

如图4所示,雾化器100具有雾化腔132、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5,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5均连通雾化腔132,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5二者中的任一者可作为进气通道,气流自进气通道流入雾化腔132,且第一气流通道113的进气面积和第二气流通道115的进气面积不同。

例如,第一气流通道113的进气面积较大,第二气流通道115的进气面积较小。因而分别采用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5作为进气通道时,用户抽吸时所获得的吸阻不同,进气量也不同,因而可获得不同的抽吸体验。

换言之,选择不同的气流通道作为进气通道,该电子雾化装置300的抽吸模式就不同。例如,该电子雾化装置300具有口吸模式和肺吸模式,其中口吸模式下,电子雾化装置300的进气量小,对应有第二气流通道115作为进气通道连通大气和雾化腔132;肺吸模式下,电子雾化装置300的进气量大,对应有第一气流通道113作为进气通道连通大气和雾化腔132。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雾化器100和电池组件200具有第一连接模式和第二连接模式。在第一连接模式和第二连接模式下,雾化器100和电池组件200的连接方位不同,对应使得第一气流通道113或第二气流通道115作为进气通道。

具体地,在第一连接模式下,第一气流通道113作为进气通道连通大气与雾化腔132;在第二连接模式下,第二气流通道115作为进气通道连通大气与雾化腔1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池组件200包括气流感应器210,在第一连接模式下,第一气流通道113作为进气通道,第二气流通道115连通雾化腔132和气流感应器210,即第二气流通道115被气流感应器210所封堵而无法作为进气通道连通大气;在第二连接模式下,第二气流通道115作为进气通道,第一气流通道113连通雾化腔132和气流感应器210,即第一气流通道113被气流感应器210所封堵而无法作为进气通道连通大气。

气流感应器210用于检测雾化腔132内的气流变化状况,从而通过雾化腔132内的气流流速或气压的变化确认电子雾化装置300是否处于抽吸状态,换言之,雾化腔132的气流流速或气压发生改变即可触发气流感应器210,若确认电子雾化装置300处于抽吸状态,则电池组件200向雾化器100供电。

通过设置气流感应器210既可封堵第一气流通道113或第二气流通道115,还可实现对电子雾化装置300是否处于抽吸状态进行检测,使得电子雾化装置300的整体结构更加精简、功能更加丰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池组件200上还可设置弹性垫以对应封堵第一气流通道113或第二气流通道115,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雾化器100和电池组件200可拆卸连接。其中,电池组件200可以具有容置腔,在第一连接模式下,雾化器100以第一姿态插设于该容置腔内;在第二连接模式下,雾化器100以相对第一姿态旋转一定角度的第二姿态插设于该容置腔内。该一定角度可以是60度、90度或180度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电池组件200具有嵌入腔220,雾化器100装配于嵌入腔220,雾化器100可采用第一姿态或第二姿态嵌入该嵌入腔220,其中雾化器100的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不同。

结合参阅图2、图3和图7,雾化器100设有第一导向部117和第二导向部126,嵌入腔220设有第三导向部221和第四导向部223,第三导向部221与第一导向部117相适配,第四导向部223与第二导向部126相适配,进而便于雾化器100和电池组件200导向装配以及彼此之间的限位。

换言之,雾化器100与电池组件200装配时,第一导向部117与第三导向部221滑动连接且沿第三导向部221滑入嵌入腔220,且同时有第二导向部126与第四导向部223滑动连接且沿第四导向部223滑入嵌入腔220。

第一导向部117和第二导向部126可以是导向槽或导向筋,第三导向部221和第四导向部223对应地为导向筋或导向槽。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117和第二导向部126为导向槽,第三导向部221为导向块,第四导向部223为导向筋。

其中,第一连接模式下,第一导向部117从其一端a与第三导向部221滑动装配,并使得第二气流通道115被封堵,而第一气流通道113与嵌入腔220的对应侧面之间具有间隙,从而第一气流通道113可作为进气通道连通大气与雾化腔132。第二连接模式下,第一导向部117从其另一端b与第三导向部223滑动装配,使得第一气流通道113被封堵,而第二气流通道115与嵌入腔220的对应侧面之间具有间隙,从而第二气流通道115可作为进气通道连通大气与雾化腔132。

对应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姿态相对第一姿态旋转180度。

进一步,雾化器100上还设有限位槽118,限位槽118与第一导向部117或/和第二导向部126位于同一端面,嵌入腔220的侧面上还设有弹性限位件225,弹性限位件225顶抵于限位槽118,以进一步对雾化器100进行限位,防止雾化器100随意自嵌入腔220滑出而导致雾化器100跌落损坏的状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雾化器100的两侧面均设有限位槽118,嵌入腔220的两侧面相应设有弹性限位件225。

其中,弹性限位件225可以是弹针或弹珠,限位槽118为半圆球状槽等,进而雾化器100与电池组件200滑动装配时,弹性限位件225相对滑动至限位槽118,进而弹性顶抵于限位槽118。并在用户使力相对电池组件200抽离雾化器100时,弹性限位件225可自限位槽118内滑出,从而解除对雾化器100的限位。

如图2和图4所示,雾化器100大致包括雾化壳110、底座120和雾化芯130。

本实施例中,雾化壳110具有储液腔111、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5。

如图4和图5所示,底座12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基台121和第二基台123,第一基台121和第二基台123之间连接有支撑台122,第一基台121与第二基台123之间形成空腔124,第一基台121封盖储液腔111,第二基台123封盖雾化壳110,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5均连通空腔124,第一基台121上设有插接孔125,插接孔125连通空腔124。

底座120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结构,例如底座120包括上述的第一基台121和第二基台123,其中第一基台121与第二基台123连接,第一基台121设有插接孔125,第二基台123设有空腔124,第一基台121封盖储液腔111,第二基台123封盖雾化壳110,且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5均连通空腔124。

雾化芯130与插接孔125装配且位于储液腔111,雾化芯130具有雾化腔132,雾化腔132通过插接孔125连通空腔124,雾化芯130用于雾化储液腔111内的液态基质,以在雾化腔132内形成烟雾。

因而无论第一气流通道113作为进气通道还是第二气流通道115作为进气通道,雾化腔132均可有气流进入,气流进入雾化腔132以携带雾化腔132内的烟雾随用户抽吸进入用户嘴部。

具体地,雾化壳110还包括通气管119,通气管119连通雾化腔132,且电池组件200上设有烟嘴227,烟嘴227与通气管119对接,从而用户抽吸烟嘴227即可将雾化腔132内的烟雾吸入口腔。

如图4和图6所示,雾化壳110包括壳体112、第一隔板114和第二隔板116,第一隔板114和第二隔板116设置于壳体内并将壳体112内的空间划分成储液腔111、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5,第一隔板114和第二隔板116连接于壳体112的内侧壁,其中第一隔板114、第二隔板116和壳体112配合围设形成储液腔111,第一隔板114和壳体112配合围设形成第一气流通道113,第二隔板116和壳体112配合围设形成第二气流通道115。

其中,第一基台121嵌入储液腔111,且第一基台121与第一隔板114、第二隔板116及壳体112的内侧壁密封配合,支撑台122抵挡于第一隔板114和第二隔板116的一端,第二基台123嵌入壳体112。

具体地,第一基台121上套设有密封套,该密封套密封第一基台121与第一隔板114、第二隔板116及壳体112的内侧壁之间的缝隙,且该密封套还可密封雾化芯130和插接孔125之间的缝隙。第二基台123的外周设有密封圈,以用于密封第二基台123与壳体112的内侧壁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壳体112上还设有钩槽或钩孔,第二基台123的外周还设有挂钩,第二基台123的挂钩与壳体112的钩槽或钩孔相连接,以防止底座120脱离雾化壳110。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流通道113具有第一进气孔113a,第二气流通道115具有第二进气孔115a,第一进气孔113a和第二进气孔115a位于壳体112远离底座130的一端,第一进气孔113a的进气面积大于第二进气孔115a的进气面积。

第一进气孔113a和第二进气孔115a可以是圆孔或椭圆孔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其中,第一进气孔113a和第二进气孔115a所在的区域相对壳体112同侧的其他区域凹陷,以便于弹性件封挡第一进气孔113a和第二进气孔115a,弹性件具有通孔,该通孔可连通第一进气孔113a或第二进气孔115a,且该通孔还连通气流感应器210;以及该凹陷区域还便于第一进气孔113a和第二进气孔115a与电池组件200的对应侧面之间形成间隙,进而便于进气。

本实施例中,雾化壳110背离底座120的一侧设有该第一导向部117,底座120背离雾化壳110的一侧设有该第二导向部126。雾化壳110远离底座120的一端和/或底座120远离雾化壳110的一端设有限位槽118。

底座120上还设有电极,雾化芯130与该电极电连接,电池组件200的对应侧面还设有雾化器100的电极电连接的弹性电极,从而在雾化器100与电池组件200装配后,雾化器100与电池组件200实现电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雾化壳110上可不设置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5,而在底座120上设置该第一气流通道113和第二气流通道115。

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雾化器400包括雾化壳410、底座420和雾化芯430。

雾化壳410包括壳体412和通气管419,壳体412限定储油腔411。底座420封盖雾化壳410的一端,底座420具有插接孔425、空腔424、第一气流通道413和第二气流通道415,插接孔425位于底座420朝向雾化壳410的一侧,第一气流通道413和第二气流通道415位于底座420背离雾化壳410的一侧,且插接孔425连通空腔424,第一气流通道413和第二气流通道415均连通空腔424与大气。雾化芯430位于雾化壳410内,且雾化芯430与插接孔425装配,雾化芯430具有雾化腔432,雾化腔432通过插接孔425连通空腔424,且通气管419连通雾化腔432,以将雾化腔432内的烟雾导向用户口腔。

该雾化器400与电池组件连接后,第一气流通道413和第二气流通道415二者中的一者被封堵,另一者作为进气通道连通大气和雾化腔432,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通过设置雾化器具有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且第一气流通道的进气面积和第二气流通道的进气面积不同,在雾化器和电池组件采用第一连接模式时,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大气与雾化腔,在雾化器和电池组件采用第二连接模式时,第二气流通道连通大气与雾化腔,因而雾化器和电池组件采用不同的连接模式,用户抽吸时所获得的吸阻不同,抽吸量也不同,因而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的吸阻和抽吸量可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