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组装鞋面和内底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76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组装鞋面和内底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衬组装机,在这种机器中,边衬的安装是这样进行的在由普通的注胶系统在鞋帮和内底上涂敷了一圈胶水后,用一组压爪将鞋帮的自由边缘撑展并压紧在内底上。在现有技术中,这种类型的机器只有在鞋底上大体平坦的小块区域内才能执行这样的组装,而要完成鞋面整个侧边部位的组装过程,则必须要有多台机器。这是由鞋底各个部分的坡度变化而造成,而坡度的变化或者是由于鞋型改变了、这尤其是对于高跟鞋的情况;或者是由于鞋的尺码发生了变化。
本发明总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一种可不受鞋跟高度和尺码的影响、能单独对鞋的侧衬进行大范围组装的机器,以克服上述的缺点。
考虑到这一目的,按照本发明的设计提供了这样一种制鞋机,该种制鞋机具有在将胶性材料施加在其间后用于将鞋面侧缘和内底压紧的装置,其共包括如下的结构一个鞋具支撑件;第一、第二两组压爪,两组压爪用于将鞋面边缘的下部压紧在鞋内底上,所述两组压爪沿支撑件上的鞋的延长部分并排布置并可相对于一个垂直于支撑件上的鞋的延长部分的平面相互进行倾转;对鞋底和鞋掌部位间的接头部位进行定位的装置,其中的鞋掌部位位于鞋底和鞋跟之间;以及用于在支撑件和第一、第二压爪组间产生相对运动的装置,该运动装置在定位装置的控制下,将所述的垂直倾斜面移近所述的接头部位,从而使第一压爪组压紧了鞋底部位对应的鞋帮边缘,而第二压爪组则压在了鞋掌部位对应的鞋面边缘上。
为了清楚地对本发明的创新原理及其优越于现有技术的方面进行解释,下文将借助于附图通过对一个采用该设计原理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来阐述本发明可能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机器的局部侧视示意图2是图1中的机器的一个细节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的机器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4表示了该机器针对三种不同鞋型的工作状态。
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用于组装鞋11的机器总体上用数字标号10来表示。从图3还可看出,机器具有将利用现有技术涂敷了粘合材料之后的鞋面边缘13和鞋内底14压紧在一起的装置12。
本发明的机器包括一个支撑件15,其在需要对鞋进行工作时可以向上运动;以及第一组压爪16和第二组压爪17,用于将鞋面边缘的底衬部分压紧在鞋内底上。第一和第二组压爪沿支撑件上的鞋的延长部分并排设置,并可相对于一个平面18发生相互倾转,平面18和支撑件上的鞋的延长部分垂直。机器包括用于对接头部位19进行定位的装置30,其中接头部位19连接了鞋底20和鞋掌部位21,而其中的鞋掌部位21指的是鞋底20和鞋跟22之间的中间部位。机器还包括用来在支撑件和第一、第二组压爪间产生相对运动的装置2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运动装置包括一个动作元件23,其可使支撑件15绕轴线24倾斜一定的角度,因而鞋具可从图1中实线所示的装卡状态转到虚线所示的加工状态。
根据本发明,运动装置由一个定位装置进行控制,从而将垂直倾斜面18布置在靠近接头部位19的位置上。这样就使得第一组压爪16压在鞋底部位对应的鞋面边缘上,而第二组压爪17则压在鞋掌部分对应的鞋面边缘上。从图3可清楚地看出,压爪组是这样设置的相对的各个压爪在鞋的两侧呈镜面对称,从而对鞋的所有两侧帮缘进行加工。
第一组压爪16最好是由一对在鞋的两侧面对设置的压爪组成,而第二组压爪17则包括多个压爪。为了适于将鞋面的边缘压在鞋内底上,每个压爪都自由转动地安装在一个第一转轴25上,该轴线基本上垂直于鞋的纵长方向,因而是沿压爪的纵长方向延伸的。此外,为了执行挤压操作,每个压爪还支撑在一个第二轴线26上,并在指令的控制下可绕该轴线转动,其中轴线26实质上平行于鞋的延长部分。从图2中也可看出,在指令控制下的转动最好是通过动作元件27推动压爪后部伸出的一个脚柄来实现。
为了使机器能自动地适应于鞋底面上不同部位的坡度,发现最好应使第一组压爪16的纵向转动面28相对于其纵长中心轴线有一定的偏移量,从而远离第二组压爪。此外,第一组压爪的压爪横向宽度要大于第二组压爪的横向宽度,例如可为它的二倍。
在一种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和第二组压爪之间有一段柔性的条带29,它束紧了由于鞋底的坡度而在两组压爪之间的鞋底中产生的不实粘合。该条带可以是固定在压爪上的一段皮革。
如图4所清楚表示的那样,根据安装在支撑件上的鞋的具体形状和尺码,压爪组能调整到将所有的鞋掌部分适当地压住,并使平面18处于接头部位19附近。
为了确定各种鞋型和尺码鞋的接头部位19的位置,定位装置可具有多种结构和工作模式,在优选的结构中,定位装置包括一个用来计算相对位置的设备30,该相对位置是安装在支撑件上的鞋的尺码的函数。例如,机器可通过自适应功能推算出最大鞋码和最小鞋码时鞋的位置,系统从这些数据归纳出其它尺码鞋的定位位置。设定数据可通过一个键盘31、或适当的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或同时采用这些输入元件来输入。一旦接头部位19的相对位置被计算出来,运动装置将鞋移动到使接头部位19位于两组压爪之间的平面18附近。为了保证运动的准确性,运动装置除包括一个用于推动支撑件的动作元件23之外,还包括适当的反馈元件,它可直接或间接测量支撑件相对于压爪组的位置。
在最佳实施例中,该反馈装置包括一个动力支架32,其上有一个测量计33,该测量计例如是一个线性电位计,来测量支架的位置,支架上还安装了一个光电管34,来检测鞋具上的部分轮廓。所检测的部分轮廓最好是鞋的后部。支架32的运动可容易地通过一个动力螺杆35来实现。
一旦支撑件处于其正常的工作位置之后,支架32就被控制着进行移动,来使光电管能检测到鞋类上选定的某一部位。而电位计则产生出表征鞋上该部位位置的信号,装置由这一信号来计算出支撑件要移动的确切数值,将压爪置于相对于接头部位19正确的位置上。
通过直接以鞋具为定位参照物,上述的方案消除了鞋具在支撑件上的定位误差。作为一种替代方案,如果认为鞋具在支撑件上的定位误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个定位传感器36检测支撑件的位置来对鞋进行定位,该传感器也可以是一个电位计。
由此可见,通过设计一种可对鞋具的边缘部分进行大范围组装的机器,实现了预先确定的目的。通过压爪特定的安装方式及其特定的结构,用一种非常简单、经济的机械结构容易地实现了自适应特性。
当然,上文对应用了本发明创新原理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是由一个不具有限定作用的实施例给出的,该实施例在本申请排它性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鞋机,该种制鞋机具有在将胶性材料施加在其间后用于将鞋面侧缘和内底压紧的装置,其共包括如下的结构一个鞋具支撑件;第一、第二两组压爪,两组压爪用于将鞋面边缘的下部压紧在鞋内底上,所述两组压爪沿支撑件上的鞋的延长部分并排布置并可相对于一个垂直于支撑件上的鞋的延长部分的平面相互进行倾转;对鞋底和鞋掌部位间的接头部位进行定位的装置,其中的鞋掌部位位于鞋底和鞋跟之间;以及用于在支撑件和第一、第二压爪组间产生相对运动的装置,该运动装置在定位装置的控制下,将所述的垂直倾斜面移近所述的接头部位,从而使第一压爪组压紧了鞋底部位对应的鞋帮边缘,而第二压爪组则压在了鞋掌部位对应的鞋面边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鞋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压爪由一对在鞋的两侧间面对设置的压爪组成,而第二组压爪则包括在鞋的两侧间相互对置的多个压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鞋机,其特征在于为了将鞋面的边缘压在鞋内底上,每个压爪都可自由地绕一个第一轴线转动,该轴线基本上垂直于鞋的延长部分;每个压爪还支撑成在指令的控制下可绕一第二轴线转动,第二轴线基本上平行于鞋的纵长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鞋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压爪的第一轴线相对于其纵向轴线有一定的偏移量,偏向远离第二组压爪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鞋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压爪的压爪横向宽度要大于第二组压爪的横向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鞋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第二组压爪之间设置了一段柔性的束紧条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鞋机,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包括一个根据安装在支撑件上的鞋的尺码来计算定位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鞋机,其特征在于运动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推动鞋支撑件的致动件以及用来测量支撑件相对于压爪组位置的反馈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鞋机,其特征在于运动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推动鞋支撑件的致动件以及用来测量支撑件上的鞋具相对于压爪组位置的反馈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鞋机,其特征在于反馈装置包括一个动力支架,其上有一个测量仪器来测量支架的位置,并安装了一个光电管来检测鞋具一个部分的轮廓,支架在指令的控制下进行移动,使光电管能检测到鞋具的这一部位,并根据所述仪器发出的定位信号来产生所述鞋具部分的位置信号。
全文摘要
一种制鞋机,具有在将胶性材料施加在其间后用于将鞋面侧缘和内底压紧的装置,包括一鞋支撑件(15);第一(16)和第二(17)两组压爪,用于将鞋面边缘下部压在鞋内底上并沿支撑件上鞋的延长部分并排布置并可相对于一垂直于支撑件上鞋的延长部分的平面(18)相互进行倾转。对鞋底和鞋掌的接头部位进行定位的装置(30、34、36)对使支撑件和第一、第二组压爪产生相对运动的装置(23)进行控制,其中鞋掌部位指鞋底和鞋跟间的区域,从而使第一压爪组压紧鞋底部位对应的鞋帮边缘,而第二压爪组则压在鞋掌部位对应的鞋面边缘上。
文档编号A43DGK1282552SQ0012176
公开日2001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8日
发明者卢恰诺·梅尔卡利 申请人:机械设备切里姆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