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底座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74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李箱底座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底座结构改良,特别是指一种底座一体成型的特殊构造,强化行李箱底部结构,可使行李箱的后底部达到防撞击及组装方便、快速的实用效益。
请参阅图1、2A、2B,常规的行李箱10底部,是由一多数个各自独立的角轮11、12,一护角座15,具有两插口16A的内底座16,及一脚座13组成,另需在内底座16上的插口16A组装一伸缩拉杆14而使行李箱10可拉着行走,故行李箱10在制造、装配过程中,必需分别将角轮11、12,护角座15、脚座13依序的组装于行李箱10底部,再将护角座15与内底座16锁固在行李箱后下方,最后将伸缩拉杆14与行李箱10的内底座16上的插口16A装配固定,如此造成组装繁杂、缓慢的缺点,又因两角轮11、12及伸缩拉杆14为分离设置,当组装于行李箱10底部后,各角轮11、12及伸缩拉杆14之间无法发挥整体彼此相互牵制的力量,况且分离组装后,无法增加行李箱10底部的刚性强度,相同于图1、2A及2B所示的行李箱申请案例,也可见于美国专利5546342号及5575362号的说明书及图示中,其中,前者的两角轮与后底板框是以相互搭接形式连设在一起(见该案图1、7、9、11),而后者角轮也与后底板锁固接合(见该案图2),因此如上所述的习用行李箱底座的组合式构造,容易造成行李箱底部边角受外力撞击而损坏、变形的缺点。
再者,习用行李箱的底部通常皆由内、外底座板及内、外角轮轮架等二个单体共同组合而成,再以铆钉予以锁固之,此不仅无法完整地保护行李箱的后箱体的底部与后板两外侧防止撞击,且在以铆钉组装各单元时,也非常费时费事,实有待改进。
有鉴于此,设计人经多年从事行李箱各式零组配件的制造行销经验,针对上述的缺失而加以改良,历经多次的研发,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行李底座结构改良,其藉由底座板一体成型的特殊构成,可将两角轮及伸缩拉杆予以集成而共同组装于行李箱背部的底边角落处,可达到组装快速、简化构造的目的,亦具有防撞击及增加行李箱底部受力强度的实用效益。
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功效及目的,其所采行的技术方案包括一座板,由一立向的背板底缘朝一侧水平延伸一底板,并于背板二外侧缘与底板二外侧共同连设一角轮框架所一体形成,另于各该角轮框架内枢设一轮体,复于背板内面形成二个分隔设置的插口,可供伸缩拉杆的外管底端插接固定,以使该底座组接固定于行李箱背部与底部交接角落处时,可与伸缩拉杆结合成刚性结构体,并防止行李箱后箱板底部受撞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功效,结合下列具体实施例的附图详细说明而获致更进一步的了解。


图1是常规行李箱后底座的分解立体图;图2A为图1的剖视分解图;图2B为图1的剖视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方向与行李箱拉杆组合后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行李箱拉杆组合后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行李箱拉杆组合的剖面图;图7是图6的行李箱剖面分解图。
主要部分代表符号20行李箱 21背部 22顶部 23底部27布框背面271-271开孔 30伸缩拉杆 31两外管31-31外管 32多数伸缩内管 33手把 40座体45站脚50座体板51立向背板 52底板53护板54浮凸 55轮体 56凸块56-56插口 57铆钉首先,请结合参阅图3、4、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结构改良,包括一行李箱20;一伸缩拉杆30,该拉杆是由二外管31伸入行李箱20内部,多数伸缩内管32组接于外管31内部,以及一手把33组装于伸缩内管32顶端所构成;一座体40,该座体是组接于行李箱20背部21与顶部22的边角处,该座体40底面位于行李箱20内部,并供二外管31顶端插接,又该座体40顶面可供伸缩内管32向上伸出;一站脚45,固定于行李箱20底部23靠近前侧处;一座板50,由一立向的背板51底缘朝一侧水平延伸一底板52,并于背板51二侧缘与底板52二侧缘共同连设一护板53所一体形成,其中该背板51表面靠近二侧各形成一浮凸54,另于该浮凸54底部与底板52交接处,各枢设一轮体55,复于背板51内面形成二个分隔设置的插口56,可供伸缩拉杆30的外管31底端插接固定,以使该底座50组接固定于行李箱20背部21与底部23交接边角落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组合的相关位置已详述如上,再就其使用情形及所预期达到的功效、优点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如图6-7所示,底座50上的两插口56-56是经由行李箱20的布框背面27上所缺省的开孔271-271而深入行李箱布框内,使行李箱的拉杆30的外管31-31的底端可藉铆钉57等固定元件锁固在插口56-56内,如此,拉杆30便可与座板50结合为一体,不仅装配作业快速、便捷,且可组装一刚性的行李箱底座与拉杆的结构体。
请配合参阅图4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利用座板50一体成形的特殊构成,可将轮体55与伸缩拉杆30加以集成组装于行李箱20上,故可达到快速、便捷的组装目的,又因座板50的背板51、底板52、护板53皆为一体构成,故可同时保护行李箱20背部21与底部23交接处,以及二侧边角不受外力直接撞击或磨损,使其整体可达到强化行李箱20结构强度并增加行李箱使用的寿命的实用效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底座结构改良,确已达到本实用新型上述所预期的目的,其组合的空间型态创新,符合申请实用新型的规定,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箱底座结构改良,其行李箱包括一行李箱本体、一伸缩拉杆、一座体及一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是由一背板、一底板、两角轮架及设在背板内面的两插口一体成形,以使底座与伸缩拉杆借该两插口的锁固而结合为一刚性的结构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底座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行李箱底座包括一座板,由一立向的背板底缘朝一侧水平延伸一底板,并于背板二外侧缘与底板二外侧共同连设一角轮框架所一体形成,另于各该角轮框架内枢设一轮体,复于背板内面形成二个分隔设置的可供伸缩拉杆的外管底端插接固定的插口,以使该底座组接固定于行李箱背部与底部交接角落处时,可与伸缩拉杆结合成刚性结构体,并防止行李箱后箱板底部受撞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项所述的行李箱底座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背板表面靠近二外侧的角轮框架上,形成一浮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项所述的行李箱底座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两侧边各另设有一保护行李箱侧边免于撞击的护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箱底座结构改良,该结构是由一体成型的座板构成,该座板为一立向的背板底缘呈垂直连设一底板,并于背板二侧与底板二侧共同连设一护板所形成,其中该背板表面靠近二侧缘处各形成一浮凸,另于背板二侧与底板交接处各枢设一轮体,复于背板内面形成二个分隔设置的插口,以使座板可组接于行李箱背部的底边,并可插设固定伸缩拉杆,使之具有组装方便、防撞击及增加行李箱底部强度的实用效益。
文档编号A45C13/00GK2422855SQ002092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1日
发明者佘浴沂 申请人:佘浴沂, 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