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功能小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812阅读:2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多功能小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凳子,尤其是便于旅途携带的多用途小凳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情趣也发生了变化,旅游对国内外很多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而出外旅游,不同于在家,走累了需要有个小凳子坐下来歇脚,要登山有支拐杖更借力,用不着时又嫌无处搁,成了累赘;途中若碰上下雨或火辣的太阳光又无处躲,这时又需要一把伞;带着照相机、录相机要留影或录象,最好是有个支架。这几样物品都带在身上,一是占地方,二是几件重量加在一起,长途跋涉也让人不堪承载,实在累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于上述几种需要,提供一种将凳子、伞、拐杖、照相机(录相机)机架等四种物品的功能集于一身的便携式多功能小凳,以此来减轻旅游者的负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凳布、管状立柱支撑杆、三根或三根以上正伞形支撑伞状骨架管、斜撑杆、套在立柱支撑杆上可上下活动的套环、三个以上支腿、斜撑杆一等部件组成正倒伞形结构,其中骨架管通过在立柱支撑杆上端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连接座叉,与立柱支撑杆活连接,相应数目的斜撑杆在对应骨架管的适当位置上与之活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于套环对应点上与之活连接,斜撑杆一的两端分别在立柱支撑杆和支腿的适当位置上活连接,套环上设置有定位螺丝,凳布敷在骨架管上,即构成小凳。
另外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伞、拐杖、照相机机架等功能,在上述基础上还附加伞骨条、伞布、同伞骨条活连接的斜撑杆二、分段支杆、上端设置有可调机架螺杆的下堵头等部件,其具体组装方式如下1、伞在小凳的结构基础上每根伞骨条的一端插接于对应骨架管,斜撑杆二插入套环上均匀分布的斜孔内,伞布与凳布的边缘相互衔接即构成伞,使用时伞布展开后将套环上定位螺丝拧紧即可,也可将分段支杆组装成棍后同立柱支撑杆下堵头连接固定即可做为海滩遮阳伞使用;2、拐杖在小凳的结构基础上将分段支杆组装成棍,之后同立柱支撑杆上端相连接固定,将小凳收合倒置,把套环上定位螺丝拧紧即构成拐杖。
4、照相机(录相机)机架在拐杖的组装基础上将定位螺丝松开,凳面朝上地置放于地,把下堵头同分段支杆的末端连接固定即构成照相机(录相机)机架。
本实用新型中立柱支撑杆为管状结构并用上堵头和下堵头将其两端堵住,支腿设计成套管式结构并用堵头堵住;为了便于存放;伞骨条设计成两段活铆接的结构,分段支杆为伸缩式或螺接式结构。闲置时可将伞骨条及斜撑杆二、伞布等副件收合后存放于管状立柱支撑杆内腔里,分段支杆拆分后分别存放于支腿内。此外管状立柱支撑杆末端套手柄套,以便于手持;凳布用耐用结实的布料制做;所有支撑部分由铝合金属管、工程塑料或工程塑料制成件、或者由碳纤维树脂轻体材料制成件制做,以便于提高整体的轻巧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轻便、小巧、耐用,充分体现出一体多功能特点,适合于旅途中或野外活动中携带使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在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凳子构成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伞骨条及斜撑杆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堵头和下堵头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伞构成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拐杖构成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照相机(录相机)机架构成图。
实施例1
图1中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凳布1、管状立柱支撑杆4、六根正伞形支撑伞状骨架管2、斜撑杆3、套在立柱支撑杆上并可上下活动的套5、三个支腿6、斜撑杆一7等部件组成正倒伞形结构,其中骨架管2通过在立柱支撑杆4上端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连接座叉,与立柱支撑杆4活铆接,相应数目的斜撑杆3在对应骨架管2的适当位置上与之活铆接,其另一端分别于套环5上对应点与之活铆接,斜撑杆一7的两端分别在立柱支撑杆4和支腿6的适当位置上活铆接,套环5上设置有定位螺丝,凳布1敷在骨架管2上面并用缝在凳布1下方的宽窄适宜的两条布带将凳布1和骨架管2系牢。
实施例2如图2和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伞骨条9、斜撑杆二10、伞布11等副件,伞骨条9为两段活铆接结构,并可向一侧折叠重合,其一端带梢,将每根伞骨条9带梢的一端插接于对应骨架管2;斜撑杆二10的一端同伞骨条9活铆接,另一端带梢并插入套环5上均匀分布的对应斜孔内;伞布11由六幅分段布面缝制,并在其下面与每根伞骨条9设置有宽窄适宜的布带,以便将伞布11敷在伞骨条9后牢系在其上;凳布1外径稍大出于骨架管2,伞布11和凳布1通过其边缘接触面上相应设置的一组搭扣来连接即构成伞。为了便于手持,立柱支撑杆4下端套上一手柄套12。另外,立柱支撑杆4设计为管状结构。使用时将伞一撑并拧紧套环5上定位螺丝即可,不用时将副件收合起来存放于立柱支撑杆4的内腔。
实施例3如图3、图4、图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立柱支撑杆4为管状结构,其上端套接有上堵头14,上堵头14中心开有带螺纹的中心孔,凳布1中心开有与上堵头14中心孔相适宜的孔;支腿6也设计为管状结构,其下端由堵头8来堵住。此外增设有分段支杆13,分段支杆13依次分为四段,其中第一段一头同上堵头14中心孔相应设置有外螺纹,另一头带内螺纹;第二段两头带螺栓;第三段两头带内螺纹;第四段为带螺纹的柱头。分段支杆13组装成棍后将其对应端套接于上堵头14中心孔,之后收合整体倒置并拧紧定位螺丝即构成拐杖。不用时将分段支杆13拆分后分别存放于支腿6的内腔里。
实施例4如图4和图6,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立柱支撑杆4下端设置有下堵头15,下堵头15中心开有带螺纹的中心孔,下堵头15上端设置有开孔座叉,其一面孔带螺纹,另一面孔内径稍大,不带螺纹;下堵头15上端另设置有下端呈扁片状并设有一孔的机架螺杆16,机架螺杆16插入座叉,由螺丝拧接,并可通过松紧的调整来调整其角度。分段支杆13末端的柱头倒接于第三段,下堵头15从立柱支撑杆4卸出并套接于柱头上,将套环5上定位螺丝松开,凳面朝上地置放于地,即构成照相机(录相机)机架。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小凳,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凳布(1)、立柱支撑杆(4)、三根或三根以上正伞形伞状支撑骨架管(2)、斜撑杆(3)、套在立柱支撑杆(4)上并可上下活动的套环(5)、三个以上支腿(6)、斜撑杆一(7)等部件组成正倒伞形结构,其中骨架管(2)通过在立柱支撑杆(4)上端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连接座叉,与立柱支撑杆(4)活连接,相应数目的斜撑杆(3)在对应骨架管(2)的适当位置上与之活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于套环(5)对应点上与之活连接,斜撑杆一(7)的两端分别在立柱支撑杆(4)和支腿(6)的适当位置上活连接,套环(5)上设置有定位螺丝,凳布(1)敷在骨架管(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小凳,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伞骨条(9)、同伞骨条(9)活连接的斜撑杆二(10),伞布(11),其中每根伞骨条(9)的一端插接于对应骨架管(2),斜撑杆二(10)插入套环(5)上均匀分布的斜孔内,伞布(11)与凳布(1)的边缘相互衔接即构成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小凳,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分段支杆(13),分段支杆(13)组装成棍后同立柱支撑杆上端相连接固定,将整体收合倒过来,并将套环上定位螺丝拧紧即构成拐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小凳,其特征在于立柱支撑杆(4)下端设置有下堵头(15),下堵头(15)上端设置有角度可调整的机架螺杆(16),其下端中心开有一孔,下堵头(15)从立柱支撑杆(4)卸出后通过其中心孔,同分段支杆(13)的末端连接固定,将套环(5)上定位螺丝松开后凳面朝上地置放于地,即构成照相机机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小凳,其特征在于伞布(11)与凳布(1)的连接为搭扣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小凳,其特征在于伞骨条(9)由两段活铆接形成,并可向一侧折叠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小凳,其特征在于分段支杆(13)为螺接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小凳,其特征在于立柱支撑杆(4)为管状结构,其上端设置有上堵头(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小凳,其特征在于上堵头(14)上端设有一带螺纹的中心孔,分段支杆(13)通过此中心孔同上堵头(14)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小凳,其特征在于下堵头(15)下端设有带螺纹的中心孔,下堵头(15)的机架螺杆(16)下端呈扁片状并设有一孔,下堵头(15)上端另设置有开孔座叉,其一面孔带螺纹,另一面孔内径稍大,不带螺纹,机架螺杆(16)插入座叉,由螺丝拧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小凳,其特征在于支腿(6)为管状结构,伞骨条(9)、斜撑杆二(10)及伞布(11)收合后存放于立柱支撑杆(4)内腔,分段支杆(13)拆分后存放于支腿(6)内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凳布、立柱支撑杆、正伞形伞状支撑骨架管、斜撑杆、套环、支腿、斜撑杆一等部件构成正倒伞形凳子,在此基础上还附加有伞骨条、伞布及斜撑杆二等部件组合成伞,也可用分段支杆、带机架螺杆的下堵头分别构成拐杖或照相机(录相机)机架,其结构紧凑、轻便、小巧、耐用,充分体现一体多功能特点,特别适合于旅途或野外活动携带。
文档编号A45B5/00GK2433881SQ0024248
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2日
发明者王成本 申请人:王成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