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脱鞋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991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松脱鞋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的鞋带。
一般的圆条状鞋带,其主要是包含内部的中心线体以及在中心线体外部的编织物,该外部编织物主要是由大小一致的经纬线交错编织成圆柱状,但由于编织物本身编织结构问题,其外部高低凹凸不很明显,所以绑结后相互间的抵触面摩擦力不大,鞋带很容易松脱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及困扰。
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松脱的鞋带,借增加鞋带相互抵触面的摩擦阻力,使绑结后的蝴蝶结不易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松脱鞋带,该鞋带主要包含一中心线体及包覆中心线体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编织物包含有多条较细线股所形成的结构体,及多条较粗线股所形成的阻挡体,且阻挡体股数大于结构体股数;多条细线股的结构体及多条较粗线股的阻挡体以不同角度交叉混编而形成两螺旋交叉的编织物,其中该阻挡体因具有较粗且较多的线股而在编织物的外部形成一环绕编织物的螺旋状凸出物,该结构体则因外径较细且股数少而隐没入阻挡体的凸出物内。
所述结构体线股数量与阻挡体线股数量的比为8∶2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鞋带在绑结后,利用鞋带表面的螺旋状编织物形成的抵触面所产生的阻力,而达到不易松脱的效果,增加鞋带使用的实用性及方便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编织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1和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该鞋带是包含一中心线体1及包覆中心线体1的编织物2,其中,该编织物2包含有多条较细线股所形成的结构体21以及多条较粗线股所形成的阻挡体22,且阻挡体22的股数大于结构体21的股数。

图1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前述的多条细线股的结构体21及多条较粗股的阻挡体22以若干角度交叉混编(请参阅图4所示),而形成两螺旋交叉的编织物2,其中的阻挡体22因具有较粗且较多的线股,而使编织物2的外部形成一环绕编织物2的螺旋状凸出物20。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体21,因外径较细且股数少而隐没入阻挡体22所形成的凸出物20内,以此而利用该螺旋状的阻挡体22令鞋带在绑结后,其抵触面形成适当的阻力,使鞋带不易产生松脱的现象。
如图3和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是经实际实施编织制作结果所得,该结构体21线股数量可为8条,而阻挡体22线股数量可为24条,此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其他比例的阻挡体数及结构体数,也应在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鞋带所产生的缺点,而且具有实用性。以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内涵所作的等效变更或修饰,皆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防松脱鞋带,该鞋带主要包含一中心线体及包覆中心线体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编织物包含有多条较细线股所形成的结构体,及多条较粗线股所形成的阻挡体,且阻挡体股数大于结构体股数;多条细线股的结构体及多条较粗线股的阻挡体以不同角度交叉混编而形成两螺旋交叉的编织物,其中该阻挡体具有较粗且较多的线股而在编织物的外部形成一环绕编织物的螺旋状凸出物,该结构体则外径较细且股数少而隐没入阻挡体的凸出物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鞋带,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体线股数量与阻挡体线股数量的比为8∶24。
专利摘要一种防松脱鞋带,其主要包含一中心线体及包覆中心线体的编织物,该编织物包含有多条较细线股所形成的结构体及多条较粗线股所形成的阻挡体,且阻挡体股数大于结构体股数;结构体及阻挡体以不同角度交叉混编而形成两螺旋交叉的编织物;该阻挡体因具有较粗且较多的线股而在编织物的外部形成一环绕的螺旋状凸出物,该结构体则因外径较细且股数少而隐没入阻挡体的凸出物内,以增加鞋带相互抵触面的摩擦阻力,使绑结后的蝴蝶结不易松脱。
文档编号A43C11/00GK2452341SQ0026510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8日
发明者曾焕东 申请人: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