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箱体内部使用的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箱体结构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箱体内部使用的框架。
另外,上述软壳行李箱内部经常张设有一具可调整性的束带以做为固定容装物(如衣物)使用,并据以防止容装物晃动形成散乱,如
图1所示的现有软壳行李箱结构,其中该束带1以可扣接呈“X”形的型态而张设于箱壳2内部,该束带1的四个端点分别与一固定座3固接,且该各固定座3是利用锁固的方式而固结于箱壳2内壁面的四个角落处,惟,当固定座由锁固元件(如铆钉或螺丝钉等)而与箱壳固定时,该箱壳上将留有该锁固元件锁入时形成的孔洞,而该孔洞将使得箱壳的整体性受到破坏,以便于箱壳不甚受到碰撞时,该箱壳极容易自孔洞处(锁接位置)而产生龟裂,严重时将造成行李箱无法使用;另有利用缝接的方式而将束带固定于箱壳内面,然此方式加工困难且缝固位置同样造成箱壳的结构性破坏。
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开发经验,终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内部使用的框架,其可强化箱壳抗压强度且不破坏箱壳结构。
又,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内部使用的框架,其具有束带的设置且该束带呈张设固接于框架上。
缘以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箱体内部使用的框架,是包含有一框本体,为一刚性框体,其具有一外框面与一内框面;若干固定座,是固设于该框本体的内框面预定位置处;一束带,具有若干接端分别与各固定座固接而呈张设于该框本体所围绕的空间中,且该束带是可调整伸缩长度。
其中该框本体于其内部的顶、底缘处还分别具有朝内延伸的一加强肋。
其中该束带由一第一段带与一第二段带以扣接方式而组成。
该等固定座20是以塑胶材质一体制成,其等利用铆接方式而分别固定于该框本体10的内框面12的四个转折处。
该束带30是以坚韧的布料制成,其包括有一第一段带31与一第二段带32,其中,该各段带呈“V”形且各具有二接端分别与一固定座20固接,各段带的另一端则分别固设有一公扣具33与一母扣具34,使得该第一段带31与该第二段带32得以扣接方式而张设于该框本体10所围绕的空间中,另,其中一段带是具有可调整伸缩长度的功效,使得该束带30于使用时可依情况而做调整。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使用的框架各构件及其相关联位置的说明,接着,请参阅图4所示,是将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与一种软壳箱体40结合使用,该框本体10以其外框面11而与相体40内壁面接触,接着,利用箱体40外部即有的握把41与握把42锁固于箱壳的同时与该框本体10一起锁接,如此即可将框本体10稳固地固定在箱体40内部。
最后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整理如下1.本实用新型将束带与框架连接而保留箱壳的完整性,其改善已知束带与箱壳直接固定易造成箱壳结构性破坏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可增强软壳行李箱的抗压性,且该框架成本低廉。
3.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更具有压纹与加强助的结构,使得框架更不易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于同类产品中实具有进步实用性,且使用上方便,又,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并无相同物品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是以,本实用新型已具备新型专利条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举凡应用末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箱体内部使用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框本体,为一刚性框体,其具有一外框面与一内框面;若干固定座,是固设于该框本体的内框面预定位置处;一束带,具有若干接端分别与各固定座固定接而呈张设于该框本体所围绕的空间中,且该束带是可调整伸缩长度。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内部使用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框本体于其内部的顶、底缘处还分别具有朝内延伸的一加强肋。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内部使用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束带由一第一段带与一第二段带以扣接方式而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箱体内部使用的框架,是包含有一框本体,为一刚性框体,其具有一外框面与一内框面;若干固定座,是固设于该框本体的内框面预定位置处;一束带,具有若干接端分别与各固定座固接而呈张设于该框本体所围绕的空间中,且该束带是可调整伸缩长度。
文档编号A45C13/06GK2548453SQ022015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8日
发明者江枝昌 申请人: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