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用的鞋钉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361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动鞋用的鞋钉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鞋用的鞋钉构造,特别是一种设置于鞋底板上的可快速拆卸的鞋钉结构,且其装设于鞋底的钉座上设有能共同作用于旋塞突起部的卡齿与凹槽,促使鞋钉本体装配到钉座后无松脱的可能性。
一般钉鞋的鞋钉是分有金属钉与胶钉两种,其中传统的圆柱状金属鞋钉不能避免损坏草皮,且所提供的抓地力较为不足,又其将地面回传的力以单点的形式传回给足部,压力相对地比较大,造成穿著球鞋走动起来不是很舒适,所以,现在大部分钉鞋的鞋钉是采用如


图1所示的胶制鞋钉1,该鞋钉1底面周缘分布有多数个间隔开的钉状突伸腿部10,其比上述金属圆柱体鞋钉提供了较佳的抓地力和磨擦力,并能有效地将地面回传的反作用压力均匀地以多数小面分散,可带给球员较为舒适的穿著效果。
参见
图1和图2,
图1的传统胶制鞋钉1是由埋入安装于鞋底2内的基座11及一内面中央具有螺柱13的鞋钉本体12组成,其中罩状的鞋钉本体12周围下垂有多个要与地面接触的钉状突伸腿部10,基座11实质上是一朝下具开口的螺母,而螺柱13是采硬质材料制成,其与鞋钉本体12形成一复合材料结构,且螺柱13上有互补于螺母内部螺旋线的外部螺旋线,使鞋钉本体12以螺旋的结合为可拆卸地的安装于基座形成鞋钉。
按具不同形式突伸腿部的鞋钉,会有不同的抓地力和磨擦力,所以,可拆卸式的鞋钉除了制造上能便利外,其亦可因应不同的地形和天候作不同形式鞋钉本体的更换,以调整钉鞋的抓地力。而上述习用胶制鞋钉结构,其鞋钉本体12虽然是可视须要作拆卸或安装,但是,其拆换过程并不便利,进一步来说,每一钉鞋是安置有多数个鞋钉,使用者对于各个鞋钉都必须旋转鞋钉本体12多圈,才能使螺柱13完全脱离基座11,造成使用者必须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达成拆换鞋钉的目的。
对于上述习用胶制鞋钉不具快速拆卸的功能,虽然已有其它的结构企图加以改善,以期使得鞋钉的装配或拆卸所需的转动角度可减少,并具有部分改进的成效,惟快拆功能相对的会造成螺旋结合的距离缩短,致使鞋钉的螺旋结合容易松动,其如果没有完善的锁定结构辅助,鞋钉因锁固力的不良将会松动掉落。而据申请人至目前的了解,市场及刊物上尚未见有能快速锁紧拆换且具坚固锁定的鞋钉。
本实用新型的鞋钉构造,主要包括有安装于鞋底内的钉座及配置于鞋钉本体内部的旋塞等构成,其中钉座是于一环状螺母部的端面外围形成有凸缘,螺母部内具有螺旋线,旋塞是于一螺柱的端面外围形成有凸缘,螺柱外有互补于螺母部内螺旋线的螺旋线,其特征在于钉座的螺母部外周缘分布设有复数卡齿,及在其凸缘上对应该等卡齿间的齿沟处分布设有凹槽,并于旋塞的凸缘上分布设有复数对应该等凹槽的突起部,当旋塞的螺柱旋入钉座螺母部内到达预定的轴向位置时,其突起部将卡掣于钉座的卡齿间并滑落入凹槽内,形成共同的联锁作用,以防止鞋钉松脱,且鞋钉的安装或拆卸,只要转动一小角度就可快速达成。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完全组合剖示图;图4为图3的钉体立体图;图5为图3的旋塞立体图,并有假想线显示罩于旋塞外的鞋钉本体;图6为图3实施例的组件准备组合的剖示图;图7为图6的突起部转入到卡齿间齿沟位置剖示图;图8为图3实施例完全组合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的钉体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的旋塞立体图,并有假想线显示罩于旋塞外的鞋钉本体。
附图标记说明1鞋钉;10、50腿部;11基座;12、5鞋钉本体;13、42螺柱;2鞋底;3钉座;31螺母部;311、411螺旋线;32、42凸缘;33卡齿;34凹槽;4旋塞;41螺柱;43突起部;51嵌合孔。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钉座3及旋塞4的改良,其中钉座3的螺母部31外周缘分布设有复数卡齿33,及在其凸缘32上对应该等卡齿33间的齿沟处分布设有浅凹槽34,并于旋塞4的凸缘42上分布设有复数对应该等凹槽34的突起部43,该等突起部43围成环状并呈轴射状间隔开的设置。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如图6所示,鞋钉本体5以旋塞螺柱41面对钉座螺母部31套入,后旋转鞋钉本体5一角度使螺柱41转进螺母部31内,形成如图7所示的状态,螺柱41锁入螺母部31及其突起部43卡掣于钉座卡齿33间的齿沟处,后再进一步的旋转进入螺母部31,突起部43将克服卡齿33的阻力落到下一个齿沟处,且突起部43并会滑落入凹槽34内,如图3及图8所示的完全装配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结构,藉由至少一凹槽34被设计在接近于卡齿33间的齿沟处外侧,当鞋钉本体5的螺柱41被旋动进入钉座螺母部31内到达预定的轴向位置时,旋塞4的轴向突起部43将越过卡齿33向内位移进入凹槽34中,使得钉座3上的卡齿33与凹槽34一起作用于旋塞突起部43,形成共同的联锁作用,而能加强鞋钉的锁固力,以有效解决习用鞋钉本体装配到钉座后可能松脱的缺失。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旋塞凸缘42上分布设有的突起部43及所对应的凸缘32上凹槽34是设呈横断面三角状为具体实施例,而得突起部43在落入凹槽34内的同时,突起部43的一角尖会嵌入卡齿33间的齿沟处,以有更紧密的联锁效果,如图3及图8所示的完全装配位置;又请参阅图9、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可行的实施例,其突起部43及所对应的凹槽34是呈横断面椭圆形,而得突起部43在落入凹槽34内的同时,突起部43的一端部会嵌入卡齿33间的齿沟,以有紧密的联锁效果,是在能提供共同嵌卡联锁作用的设计原则下,本实用新型旋塞4轴向突起部43及其所对应凹槽34的外形,可为其它适合的几何形状。
另需加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鞋钉本体5底面适当处有嵌合工具用的嵌合孔51,就鞋钉的拆卸或组合,是藉工具的协助来完成,即以一可转动的工具的支脚嵌插入鞋钉本体5底面嵌合孔51内,施加一适当的扭力以反方向转动,克服突起部43被锁住的阻力,就能允许旋塞4的螺旋自装配位置松开,使得鞋钉的旋紧或拆卸都能省力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鞋钉结构,其螺柱41的外螺旋线及螺母部31的内螺旋线311是为多重起始螺旋线,除了具有只要扭转约90度的角度就可锁固以具快拆的效果外,主要藉其鞋子钉座上设有的卡齿33与凹槽34能一同作用旋塞的突起部43,形成共同的联锁作用,以产生足够阻力防止螺旋松开,无鞋钉可能松脱的问题,较习用者有功效增进。
权利要求1.一种运动鞋用的鞋钉构造,包括一个安装于鞋底内的钉座、一结合配置于鞋钉本体内部的旋塞,其中钉座是于一环状螺母部的端面外围形成有凸缘,螺母部具有内螺旋线,旋塞于一螺柱的端面外围形成有凸缘,螺柱上有互补于螺母部内螺旋线的外螺旋线,其特征在于钉座的螺母部外周缘分布设有复数卡齿,及在其凸缘上对应该等卡齿间的齿沟处分布设有凹槽,并于旋塞的凸缘上分布设有复数对应该等凹槽的突起部;当旋塞的螺栓进入钉座螺母部内到达预定的轴向位置时,其突起部将卡掣于钉座的卡齿间并滑落入凹槽内,形成共同的联锁作用;又当施加一适当的扭力逆转,克服突起部被锁住的阻力,就能允许旋塞的螺旋自装配位置松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用的鞋钉构造,其特征在于旋塞凸缘上分布设有的突起部及所对应的凹槽是呈横断面三角状,得突起部在落入凹槽内的同时,突起部的一角尖会嵌入卡齿间的齿沟处,使其更紧密的联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用的鞋钉构造,其中特征在于旋塞凸缘上分布设有的突起部及所对应的凹槽是呈横断面椭圆形或为其它适合的几何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用的鞋钉构造,其特征在于螺柱的外螺旋线及螺母部的内螺旋线为多重起始螺旋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运动鞋用的鞋钉构造,主要包括有安装于鞋底内的钉座及配置于鞋钉本体内部的旋塞等构成,其中钉座是于一环状螺母部的端面外围形成有凸缘,螺母部具有内螺旋线,旋塞是于一螺柱的端面外围形成有凸缘,螺柱上有互补于螺母部内螺旋线的外螺旋线,其特征在于钉座的螺母部外周缘分布设有复数卡齿,及在其凸缘上对应该等卡齿间的齿沟处分布设有分隔开的凹槽,并于旋塞的凸缘上分布设有复数对应该等凹槽的突起部,当旋塞的螺柱旋入钉座螺母部内到达预定的轴向位置时,其突起部将卡掣于钉座的卡齿间并滑落入凹槽内,形成共同的联锁作用,以防止鞋钉松脱,且鞋钉的安装或拆卸,只要转动一小角度就可达成,具有快拆的效果。
文档编号A43C15/00GK2561245SQ02243690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0日
发明者陈铭琪 申请人:陈铭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