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伞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44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风伞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晴雨伞的支撑骨架,尤其涉及伞骨架结构的改进使之能在强风中使用而不损坏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伞在强风条件下如台风或大风天气使用时,若风从伞顶正面吹袭,如果伞骨强度不够,则很容易变形甚至折断,若强风从伞底吹袭则情况更为糟糕,伞骨往往会因为伞面向上翻而折断。这是因为现有的伞其主材骨和支撑骨与中棒上下巢的枢接端相对主材骨和支撑骨之间的铰接端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伞被撑开使用时,上述三个活动连接点连成一个固定三边的三角形,伞骨之间不能产生相对移动。这种结构若遇强风作用时,伞骨必然会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根据受力情况调节伞骨活动连接点之间距离的防风伞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防风伞骨架,包括中棒、固定套接在中棒顶部的上巢和与中棒活动套接的下巢、一端分别与所述上巢和下巢枢接的主材骨和支撑骨,支撑骨的另一端与固定在主材骨中部的中蝶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防风伞骨架其发明点在于用一端互相铰接的长支撑骨和短支撑骨来代替原来的支撑骨,所述长支撑骨的另一端与下巢枢接,所述短支撑骨的另一端与中蝶铰接;在所述主材骨与短支撑骨相邻的面设有支撑凸块。
当伞骨架为收拢状态时,长支撑骨和短支撑骨近似呈一与所述中棒相贴近的直线,因而不会增加伞的收藏体积;当伞骨架被撑开时,短支撑骨被折叠且位于长支撑骨和主材骨之间,来自伞面的压力通过折叠的短支撑骨再传至长支撑骨,此缓冲结构可减少长支撑骨所受的弯矩,增强支撑骨抗压及抗拉的承受力;特别是当风力从里向外作用在伞面使伞骨架必须往外翻时,主材骨可带动处于折叠状态的长支撑骨和短支撑骨展开一定的角度而保证不会折断伞骨。
在所述主材骨与短支撑骨相邻面的支撑凸块的作用是当伞骨架处于被撑开的使用状态时,可撑起受伞面向下张力作用的主材骨,使主材骨较平直,伞面更美观。
所述支撑凸块的上表面两侧各设有一凸缘,该两侧的凸缘能限制撑开伞骨架后短支撑骨不左右晃动,以增加伞骨架的稳定性。
在每一根长支撑骨的下部设有拉簧,该拉簧的一端铰接于长支撑骨的端部,另一端与下巢连接。此拉簧使伞骨架成为开收非常顺畅的自动开收伞,而且可确保伞骨架不会稍受到从里向外的较小作用力就往外翻。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防风伞骨架具有如下优点分别与主材骨中部铰接和与下巢枢接的支撑骨由可折叠的长支撑骨和短支撑骨铰接而成,其支撑长度可根据伞骨的受力情况进行自动调节;因此大大地提高了伞骨架的抗拉抗压能力,特别是允许主材骨往外翻,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伞骨架特别适合在强风天气中使用。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风伞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骨3与主材骨1连接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的I-I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风伞骨架往外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自动伞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风伞骨架包括位于伞中轴的中棒5、固定套接在中棒5顶部的上巢7和与中棒5滑动套接的下巢6,支撑伞面的主材骨1一端与上巢7枢接,支承主材骨1的支撑骨3一端与下巢6枢接,另一端与固定在主材骨1中部的中蝶2铰接,其中,所述支撑骨3由一端互相铰接的长支撑骨31和短支撑骨32组成,所述长支撑骨31的另一端与下巢6枢接,所述短支撑骨32的另一端与中蝶2铰接。同时还在所述主材骨1与短支撑骨32相邻的面上设有支撑凸块21;在伞骨架的收拢状态,长支撑骨31和短支撑骨32被拉伸至近似呈一与所述中棒5相贴近的直线,这样伞在收藏时的体积不会增加;当伞骨架被撑开时,如图1,短支撑骨32被折叠且位于长支撑骨31和主材骨1之间,来自伞面的压力通过折叠的短支撑骨再传至长支撑骨,此缓冲结构可明显减少长支撑骨所受的弯矩,增强支撑骨的抗压抗拉承受力;特别是当伞面受从里向外的强风作用使伞骨架必须往外翻时,主材骨1可带动处于折叠状态的长支撑骨31和短支撑骨32适当展开,这样主材骨1可往外转动一定的角度(图4)。因此无论伞的正面还是反面受强风吹袭,伞骨均不容易折断。而现有的伞骨架(图5),支撑骨至主材骨的连接长度是固定的,因而伞骨不能外翻,否则就会折断。
如图2所示,所述主材骨1与短支撑骨32在伞撑开时相邻面上的支撑凸块21被固定在中蝶2的下面,当然也可固定在短支撑骨32上面,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采用第一种方式,即固定在中蝶2的下面,且在所述支撑凸块21底面两侧各设一凸缘211,如图3所示。该支撑凸块21压在短支撑骨32上时,该两凸缘211正好卡在短支撑骨32的两侧,这样可防止主材骨1左右摆动,增加了伞的稳定性,且能使主材骨1较平直,伞面更美观。
一般的自动伞如图5所示,其压缩弹簧都是套装在下巢的上下两个环形连接凹槽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凹槽的相对位置变动而使弹簧压缩和伸张从而使伞打开或收合。本实用新型中用拉簧4代替压缩弹簧(图1),所述拉簧4设在每一长支撑骨31的下部,其一端铰接于长支撑骨31的外端部,另一端与下巢6连接。所述下巢6有上下两个相对位置固定的环形连接凹槽,所述与长支撑骨31枢接的枢轴被固定在上连接凹槽内,与所述拉簧4枢接的枢轴被固定在下连接凹槽内。所述长支撑骨31截面为向下开口的槽形,伞收拢时,所述拉簧4可收藏于该凹槽内。采用拉簧4可使伞张开时的弹力更大,开伞更顺畅,而且可确保伞骨架不会稍受到从里向外的较小作用力就往外翻。所述拉簧4与下巢6连接的一段为钢丝线。
权利要求1.一种防风伞骨架,包括中棒(5)、固定套接在中棒(5)顶部的上巢(7)和与中棒(5)滑动套接的下巢(6)、一端分别与所述上巢(7)和下巢(6)枢接的主材骨(1)和支撑骨(3),支撑骨(3)的另一端与固定在主材骨(1)中部的中蝶(2)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3)包括一端互相铰接的长支撑骨(31)和短支撑骨(32),所述长支撑骨(31)的另一端与下巢(6)枢接,所述短支撑骨(32)的另一端与中蝶(2)铰接,在所述主材骨(1)与短支撑骨(32)相邻的面设有支撑凸块(21);在伞骨架的收拢状态,长支撑骨(31)和短支撑骨(32)近似呈一与所述中棒(5)相贴近的直线;伞骨架被撑开,短支撑骨(32)被折叠且位于长支撑骨(31)和主材骨(1)之间;伞骨架受外力压迫往外翻,所述主材骨(1)拉动处于折叠状态的长支撑骨(31)和短支撑骨(32)适当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材骨(1)与短支撑骨(32)相邻面的支撑凸块(21)被固设在中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材骨(1)与短支撑骨(32)相邻面的支撑凸块(21)被固定在短支撑骨(32)上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每一长支撑骨(31)的下部设有拉簧(4),该拉簧(4)的一端铰接于长支撑骨(31)的端部,另一端与下巢(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风伞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巢(6)有上下两个相对位置固定的环形连接凹槽,所述与长支撑骨(31)枢接的枢轴被固定在上连接凹槽内,与所述拉簧(4)枢接的枢轴被固定在下连接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风伞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4)与下巢(6)连接的一段为钢丝线。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风伞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块(21)的上表面两侧各设有一凸缘(211)。
专利摘要一种防风伞骨架,包括中棒(5)、支撑伞面的主材骨(1)、以及铰接于固定在主材骨(1)中部的中蝶(2)处的支撑骨(3),所述支撑骨(3)包括一端互相铰接的长支撑骨(31)和短支撑骨(32),所述长支撑骨(31)的另一端与下巢(6)枢接,所述短支撑骨(32)的另一端与中蝶(2)铰接,在所述主材骨(1)与短支撑骨(32)相邻的面还设有支撑凸块(21);当伞被收拢、撑开或往遇强风伞面往外翻时,互相铰接的长支撑骨(31)和短支撑骨(32)可根据受力情况改变两者的夹角以调节所述下巢(6)至中蝶(2)的直线距离。本实用新型的防风伞骨架的优点在于使用该伞骨架的伞开收顺畅,而且能经受强风的压力而不会损坏伞。
文档编号A45B25/02GK2620983SQ03247450

公开日2004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7日
发明者洪希律 申请人:洪希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