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36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扣转夹,特别是一种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皮带扣转夹如图1所示,包括前钩1、尾夹2,于前钩1上一体成型一枢轴3,而于尾夹2上则对应设有一轴孔5,上述前钩1以其上的枢轴3枢设于尾夹2的轴孔5中而构成一转夹装置,且于枢轴3的端部加工有端帽,枢轴3的端帽与轴孔5的端面之间设有压簧4。由于枢轴3是一体成型于前钩1上,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有枢轴3被折断或松脱的事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不易折断或松脱的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 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包括前钩、尾夹及前钩与尾夹之间的转夹装置,其特征是该转夹装置是于前钩和尾夹之间分别相对设有通孔和螺孔,一高强度螺钉穿过通孔而螺设于螺孔内而构成。
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技术内容
该螺钉帽端与通孔端面之间设有弹簧。
该转夹装置是于前钩上相对于尾夹处设有螺孔,而于尾夹的相对前钩的螺孔位置设有通孔,一螺钉穿过尾夹的通孔而螺设于前钩的螺孔内而构成。
该转夹装置是于尾夹上相对于前钩处设有螺孔,而于前钩的相对尾夹的螺孔位置设有通孔,一螺钉穿过前钩的通孔而螺设于尾夹的螺孔内而构成。
该螺钉为由不锈钢或钢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高强度螺钉取代一体成型的枢轴,从而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枢轴被折断或松脱的事情。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有进一步了解,兹列举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皮带扣转夹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包括前钩10、尾夹20及前钩10与尾夹20之间的转夹装置,其中该转夹装置是于前钩10和尾夹20之间分别相对设有通孔和螺孔,一高强度螺钉30穿过通孔而螺设于螺孔内而构成。在图示实施例中该螺钉帽端与通孔端面之间设有弹簧40。该尾夹20上设有用于夹持皮带的多齿卡持器50,其上设有多个卡齿51。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该转夹装置是于前钩10上相对于尾夹20处设有螺孔11,而于尾夹20的相对前钩10的螺孔11位置设有通孔21,一螺钉30穿过尾夹20的通孔21而螺设于前钩10的螺孔11内而构成。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该转夹装置是于尾夹200上相对于前钩100处设有螺孔201,而于前钩100的相对尾夹200的螺孔201位置设有通孔101,一螺钉30穿过前钩100的通孔101而螺设于尾夹200的螺孔201内而构成。
该螺钉30可采用不锈钢或钢材制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凡是熟悉此项技艺人士极易据此而做出各种修饰或变更,因此,凡种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精神所作的等效替换,均应包括于本专利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包括前钩、尾夹及前钩与尾夹之间的转夹装置,其特征是该转夹装置是于前钩和尾夹之间分别相对设有通孔和螺孔,一高强度螺钉穿过通孔而螺设于螺孔内而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其特征是该螺钉帽端与通孔端面之间设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其特征是该转夹装置是于前钩上相对于尾夹处设有螺孔,而于尾夹的相对前钩的螺孔位置设有通孔,一螺钉穿过尾夹的通孔而螺设于前钩的螺孔内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其特征是该转夹装置是于尾夹上相对于前钩处设有螺孔,而于前钩的相对尾夹的螺孔位置设有通孔,一螺钉穿过前钩的通孔而螺设于尾夹的螺孔内而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其特征是该螺钉为由不锈钢或钢材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结构改进的皮带扣转夹,包括前钩、尾夹及前钩与尾夹之间的转夹装置,其特征是该转夹装置是于前钩和尾夹之间分别相对设有通孔和螺孔,一高强度螺钉穿过通孔而螺设于螺孔内而构成。采用高强度螺钉取代一体成型的枢轴,从而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枢轴被折断或松脱的事情。
文档编号A44B11/00GK2617206SQ0325060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4日
发明者朱伟峰 申请人:朱伟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