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伞自锁式下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47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晴雨伞自锁式下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晴雨伞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伞下巢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装置适用于各类晴雨伞。
背景技术
现有晴雨伞大多数都是在中棒上打孔,在下巢中装有弹片,通过一按钮开关按压安装在下巢的弹片来实现开伞和收伞。这种传统的下巢结构存在三方面的缺点一、传统下巢结构的中棒必须开一小口,因而降低了中棒的强度,而且按钮的弹片还容易把中棒外管刮伤;二,在开伞(收伞)时,使用者应在适当的时间松开(按住)按钮,这给没经验的使用者带来不便;三,开或收伞时按钮必须对着使用者的方向,且伞柄的伞头带必须位于使用者的左方或后方,使用者才能较好地握伞,但伞柄一般是螺纹旋配在伞中棒上的,这样的螺纹连接很难控制和保持伞柄与伞头带的相对方向,这样也会造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只需向上或向下推拉下巢即可实现开伞和收伞的自锁式下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包括滑动套接于伞中棒上且外壁上设有环状伞骨接头存放槽的巢体、套接在所述巢体伞骨接头存放槽下方、且能沿巢体外壁上下滑动一小段距离的套筒以及固设在中棒适当位置的限位凸缘;所述巢体的中心孔上部能包容所述凸缘,其与套筒套接的壁体通过开槽方式形成分布在壁体周边的至少两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下端与巢体的侧壁连成一体,其上部的自由端向内凸设有卡爪,所述套筒内壁上设有可容纳巢体侧壁弹性片使之有一定活动空间的凹槽,凹槽的顶端凸设一搭钩,所述弹性片上端卡爪的顶尖端落在所述搭钩中间的凹位中。
向上推套筒,套筒带动巢体上滑,固定在伞中棒的凸缘撑开所述弹片顶端的卡爪后继续上行,一旦卡爪越过凸缘,弹片的恢复力使其上的卡爪卡在凸缘的顶端从而限制巢体不降落,此时伞将处在被撑开的使用状态;当要收伞时,下拉套筒,套筒内壁凹槽顶端的搭钩挤压并掰开所述卡爪,当两卡爪内侧间的距离大于凸缘外经时,所述凸缘不起限位作用,巢体将沿中棒下滑至收伞状态。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自锁式下巢的伞,开伞时只需往上推下巢、收伞时往下拉下巢,不必讲究方向和掌握松开或按压按钮的时间,使用非常方便。
所述固定在巢体侧壁上的卡爪有两个,分布在巢体径向相对的两侧壁体上,卡爪呈直角三角形,其中一直角边与弹片连成一体,其斜边向上,其底边水平;所述套筒内壁上的凹槽及其搭钩也设有两个,其位置分别与卡爪对应,所述凹槽顶端的搭钩开口向下,搭钩中间的凹位也呈直角三角形,其中的直角边紧贴所述凹槽的槽底,向下拉套筒,所述卡爪的上端斜面与套筒内壁凹槽顶端搭钩凹位中的斜面相切。此结构使得在开伞状态卡爪下部与凸缘相抵触的面为一平面,而且向下拉套筒时其搭钩能向外掰开所述卡爪。
所述固接于伞中棒上的凸缘为一套环,中棒在与套环的接触面上冲有若干个外凸的凸点,套环内壁与该凸点相应的位置处设有凹孔与之配合,这样可避免在中棒上开孔。
所述套筒内壁上设有定位小凸块,巢体外壁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小凸块落入定位凹槽内限制套筒与巢体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巢体上的卡爪与套筒内壁的凹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具有如下优点使用该自锁式下巢的伞在开收伞时只需直接向上或向下推拉下巢,而不必讲究方向,使用非常方便;另外由于中棒无需开口,因而不会降低中棒的强度。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锁式下巢与伞骨架的连接关系图;
图2是所述套环4固定连接在伞中棒上的结构图;图3为所述巢体1的示意图;图4为所述套筒3的剖面图;图5为开伞时所述卡爪111卡在套环4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收伞时所述卡爪111脱离套环4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所述套筒3上的定位小凸块32与巢体1外壁上的定位凹槽12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包括滑动套接于伞中棒5上的巢体1,其外壁上部设有环状伞骨接头存放槽且往外突出;套接在所述巢体1伞骨接头存放槽下方、且能沿巢体1外壁上下滑动一小段距离的套筒3以及固设在中棒5适当位置的限位凸缘4。
所述巢体1的中心孔上部较下部大以便能包容所述凸缘4,如图3所示,巢体1与套筒3套接的壁体通过开槽方式形成分布在两侧的两个弹性片11,所述弹性片11的下端与巢体1的侧壁连成一体,其上部的自由端向内凸设有卡爪111,所述卡爪111呈直角三角形,其中一直角边与所述弹片11连成一体,其斜边向上,其底边水平。如图4所示,所述套筒3内壁上设有可容纳巢体1两侧壁弹性片11并使之有一定活动空间的两个凹槽31,两凹槽31的顶端外侧往上凹进形成一开口向下的搭钩311,搭钩311中间的凹位也呈直角三角形,其中的直角边紧贴所述凹槽31的槽底,所述弹性片11上端卡爪111的顶尖端落在所述搭钩311的凹位中。向下拉套筒3,所述卡爪111的上端斜面与套筒3内壁凹槽31顶端搭钩311凹位中的斜面相切。
向上推套筒3时,套筒3推动巢体1外凸的环状伞骨接头存放槽带动巢体1上滑,固定在伞中棒5的凸缘4撑开所述弹片11顶端的卡爪111,巢体1继续上行,当卡爪111越过凸缘4时,弹片11的恢复力使其上的卡爪111收拢卡在凸缘4的顶端,从而限制巢体1不降落,此时晴雨伞被撑开,巢体1处于被锁定状态,如图5所示。如果要收伞,则向下拉套筒3,套筒3内壁凹槽31顶端的搭钩311的斜面挤压卡爪111的上斜面从而往外掰开卡爪111,弹片11被推至套筒3内壁的凹槽31底部,所述凸缘4不再起限位作用,巢体1沿中棒5下滑直至完全收伞,如图6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自锁式下巢的伞,开伞时只需往上推下巢、收伞时则只需向下拉下巢1,而无需讲究方向,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如图7所示,所述套筒3内壁顶部设有一定位小凸块32,巢体1外壁上相应设有竖直的定位凹槽12,安装时将巢体1上的定位凹槽12对准套筒3内壁顶部的定位小凸块32往里推直至巢体1上的卡爪111卡在套筒3内壁的凹槽31顶部的搭钩311内,则套筒3活动套接于巢体1外面,所述定位小凸块32落入定位凹槽12内限制套筒3与巢体1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巢体1上的卡爪111与套筒3内壁的凹槽31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如图7所示,所述巢体1内壁下部壁体较厚,其截面呈一阶梯状的突出13,巢体1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卡爪111与该阶梯状突出13共同限定所述套环4的位置,使巢体1更紧密地锁定在套环4上而不会向上晃动。
如图2所示,所述固接于伞中棒5上的凸缘4为一套环,中棒5在与套环4的接触面上冲有若干个外凸的凸点51,套环4内壁与该凸点51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凹孔41与之配合,这样就无需在中棒5上打孔,因此也不会降低伞中棒的强度。所述凸缘4也可以直接冲压变形中棒得到。
如图4,所述套筒3顶端和底端的外壁上设有凸环33,这样使用者用手抓套筒3时不至于打滑。
权利要求1.一种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包括滑动套接于伞中棒(5)上且外壁上设有环状伞骨接头存放槽的巢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巢体(1)伞骨接头存放槽下方、且能沿巢体(1)外壁上下滑动一小段距离的套筒(3)以及固设在中棒(5)适当位置的限位凸缘(4);所述巢体(1)的中心孔上部能包容所述凸缘(4),其与套筒(3)套接的壁体通过开槽方式形成分布在壁体周边的至少两个弹性片(11),所述弹性片(11)的下端与巢体(1)的侧壁连成一体,其上部的自由端向内凸设有卡爪(111),所述套筒(3)内壁上设有可容纳巢体(1)侧壁弹性片(11)的凹槽(31),凹槽(31)的顶端凸设一搭钩(311),所述弹性片(11)上端卡爪(111)的顶尖端落在所述搭钩(311)的凹位中;向上推套筒(3),套筒(3)带动巢体(1)上滑,固定在伞中棒(5)的凸缘(4)撑开所述弹片(11)顶端的卡爪(111),巢体(1)继续上行,卡爪(111)越过凸缘(4),弹片(11)的恢复力使其上的卡爪(111)卡在凸缘(4)的顶端限制巢体(1)不降落;下拉套筒(3),套筒(3)内壁凹槽(31)顶端的搭钩(311)挤压并掰开所述卡爪(111)使所述凸缘(4)不起限位作用,巢体(1)沿中棒(5)下滑至收伞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巢体(1)上的卡爪(111)呈直角三角形,其中一直角边与弹片(11)连成一体,其斜边向上,其底边水平;所述套筒(3)内壁凹槽(31)顶端的搭钩(311)开口向下,搭钩(311)中间的凹位也呈直角三角形,其中的直角边紧贴所述凹槽(31)的槽底,向下拉套筒(3),所述卡爪(111)的上端斜面与套筒(3)内壁凹槽(31)顶端搭钩(311)凹位中的斜面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在巢体(1)侧壁上的卡爪(111)有两个,分布在巢体(1)径向相对的两侧壁体上,所述套筒(3)内壁上的凹槽(31)及其搭钩(311)也设有两个,其位置分别与卡爪(111)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接于伞中棒(5)上的凸缘(4)为一套环,中棒(5)在与套环(4)的接触面上冲有若干个外凸的凸点(51),套环(4)内壁与该凸点(51)相应的位置处设有凹孔(41)与之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4与中棒(5)一体冲压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内壁上设有定位小凸块(32),巢体(1)外壁上设有定位凹槽(12),所述定位小凸块(32)落入定位凹槽(12)内限制套筒(3)与巢体(1)之间的相对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巢体(1)内壁下部有一阶梯状突出(1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顶端和底端的外壁上设有凸环(33)。
专利摘要一种晴雨伞自锁式下巢,包括与伞骨连接的巢体(1)、套接在巢体(1)外且能上下滑动的套筒(3)以及固定在中棒(5)上的套环(4)。巢体(1)的壁体通过开槽方式固设有上端带卡爪(111)的弹片(11),卡爪(111)的凸出部朝向巢体(1)中心。所述套筒(3)内壁设有可容纳弹片(11)且顶部带搭钩(311)的凹槽(31),所述卡爪(111)落入搭钩(311)中。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伞,在开伞或收伞时只需向上推或向下拉滑动套筒(3),即可使巢体(1)上的卡爪(111)卡住或脱离固定在中棒上的套环(4),从而实现开伞或收伞。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下巢适用于各类晴雨伞,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A45B25/00GK2631279SQ032679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1日
发明者黄禄财 申请人:黄禄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