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头发用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0046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造头发用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发丝、假发、假辫子、喇叭形假发、玩具用头饰等使用的人造头发用纤维。更详细地讲涉及比以往的人造头发用纤维具有带光扩散性的反射特性的特异外观光泽的新型人造头发用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人造头发用纤维,熟知有丙烯酸系纤维、氯乙烯系纤维、偏氯乙烯系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聚丙烯纤维。这些纤维应用于假发丝、头发附饰、编织物、辫子、喇叭形假发、玩具娃娃用头发的领域,但为了赋予作为头发用纤维的必要特性,迄今研究了种种改进触感及光泽或提高梳理性、弯曲保持性、时尚性(制成假发丝时、可以做种种时髦类型的纤维性能)等。
其中,有关光泽,这些合成纤维一般纤维表面极平滑,在外观及触感等方面由于不适合直接用作头发用纤维,故通过例如特公昭56-44164号或特开昭56-309号、特开昭56-311号等公开的利用添加暗化剂的方法、或特开昭61-245301号、特开昭63-12716号、特开平5-140807号、特开平5-140817号公开的表面的粗面化等的改善力争接近于类似人头发的光泽,已广泛用于头发商品。
然而,近年头饰领域也更加重视时尚型,强烈要求市场出现具有带特征性光泽的纤维或更高级感的某些纤维。现状是以往的纤维通过前述的添加暗化剂或表面加工,虽然有自然的光泽感,但由于纤维表面的凹凸形状微细,故只有单调的外观光泽,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保持作为头发纤维的必须自然光泽,而且具有带光扩散性的特异外观光泽(若隐若现感)的纤维。
本发明者们为了开发市场期望和有特异外观光泽的纤维,潜心进行研究的结果,通过对纤维表面赋予特定的绳线凹凸形状,可成功地获得具有光扩散性,即获得有带若隐若现感的特异外观光泽的纤维。此外,发现可以用白色光下的反射率与光扩散系数表示所期望特异外观光泽及其适合性范围,从而光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人造头发用纤维,其特征在于是单纤维纤度20~80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白色光的反射率在下述(1)或(2)的任何一项的范围内,且纤维的光扩散系数是0.25以上。
(1)在Hunter Lab的L值低于21的纤维的情况下,反射率为15~36%(2)在Hunter Lab的L值21以上的纤维的情况下,反射率为36~70%此外,作为其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形状、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是5~15mm,且相邻的凸部顶点距离在0.05~0.5mm的范围的人造头发用纤维。
另外,本发明涉及由丙烯腈30~85重量%,和含卤素单体14~69重量%和具有磺酸基的亲水性烯烃系单体1.0~3.0重量%制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组合物制得的人造头发用纤维,与对上述树脂组合物进行湿式纺丝时,使用用有机溶剂调节成粘度3~10Pa·秒的纺丝原液,使用突起部分的L/W值是0.5~2.0且4~8个的突起是放射方向连接的截面形状的喷丝头。在喷丝头牵引系数0.8~1.3的条件下进行湿式纺丝,水洗后,在干热温度120℃以上,且湿球温度70℃以上的湿热风环境气氛下使之干燥的人造头发用纤维的制造方法。
以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所谓本发明的人造头发用纤维,是含有丙烯腈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纤维化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再优选由丙烯腈30~85重量%与含卤素单体14~69重量%和具有磺酸基的亲水性烯烃系单体1.0~3.0重量%制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组合物制得的纤维。
这里,作为含有卤素的单体,可列举氯乙烯、偏氯乙烯、溴乙烯、偏溴乙烯等,但不限定于这些。其中,着眼于容易获得,优选偏氯乙烯、氯乙烯。另外,在不影响本发明的程度下,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可与这些单体共聚的其他的单烯烃系单体。
作为其他的单烯烃系单体,例如可列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其酯、丙烯酰胺、醋酸乙烯等,其中从良好的反应性、提高染色性的观点考虑优超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基系共聚物中的含卤素单体低于14重量%时,难得到柔软且类似动物毛发的触感;超过69重量%时耐热性降低,并且由于制造时存在纤维彼此容易熔融粘着的倾向而不太好。
另外,作为含有磺酸基的亲水性烯烃系单体,例如,可列举对苯乙烯磺酸钠、甲基烯丙基磺酸钠、异戊二烯磺酸钠(2-甲基-1,3-丁二烯-1-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钠)、对苯乙烯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异戊二烯磺酸(2-甲基-1,3-丁二烯-1-磺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等,但不限定于这些。
另外,从良好的反应性、容易获得方面考虑优选对苯乙烯磺酸钠、甲基烯丙基磺酸钠、或异戊二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尤其是为了在凝固浴中形成设定的空隙,必须有该含磺酸基的亲水性烯烃系单体,这种单体含有量优选丙烯基系共聚物中1.0~3.0重量%的范围。脱离该范围时,在凝固浴中不呈现所期望尺寸的空隙,难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所期望的有凹凸的纤维。应予说明,不形成空隙而赋予所期望的特异外观特性或纤维表面的凹凸时则不限于这些。
本发明所说的所谓白色光下的反射率,是使用表示纤维光泽度(鲜艳度)的指标,从纤维中任选11根纤维,使用村上色彩研究所制光泽计(GUNIOPHOTO METER GP-200型)、卤灯(白色)作为光源,测定入射角30°下入射的纤维发出的反射光分布,使用此时最大反射率表示的值。第1图表示发射光分布的一个例子。第1图中的(a)为最大反射率的数值。
本发明的人造头发用的纤维在白色光下的反射率通过调节Hunter Lab的L值未满21的纤维的情况下是15~36%,Hunter Lab的L值21以上的纤维的情况下在36~70%的范围,可以获得作为人造头发的自然光泽感。
这里所说的所谓Hunter Lab的L值,是采用参照JIS Z-8722的方法测定的值,L值表示明亮度。一般L值未满21的纤维相当于浓色纤维,L值21以上的纤维相当于中色~淡色的纤维。相当于各L值的纤维的反射率低于上述范围时成为死毛样外观,色相也成为灰暗色,商品价值低。而超过上述反射率时,成为类似塑料的光泽,不适合作头发用纤维。
本发明所说的所谓光扩散系数,是表示发射光的散射性的值,由在与上述反射率相同测定条件下得到的反射光分布(

图1),求出最大反射率(a)的半值的分布宽度,即半值宽度(b),由下式算出。
光扩散系数(D)=b/a a最大反射率(%)b半值宽度(度)该光扩散系数与目视评价纤维时的若隐若现感关系密切,该扩散系数越大,则其若隐若现程度越大,加工成假发等的最终商品时,呈现以往所没有的特异的外观光泽,可以获得更高品位的商品。为了出现目视的若隐若现感,发明者们认为扩散系数必须是0.25以上,不足0.25时若隐若现感少,作为商品外表装饰与以往的纤维没有大差别。
本发明的人造头发用纤维,在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且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是5~215mm,而相邻的凸部顶点距离在0.05~0.5mm的范围时,由于满足上述白色光下的反射率与光扩散系数的数值范围而优选。
此外,更优选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是6~12mm,相邻的凸部顶点距离是0.06~0.40mm。这里称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例如是图2模式地表示的形状,此时的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是测量第图2的纤维粗部分(H1)与细部分(H2)的长度,用下式求出的值。
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H)=(H1-H2)×1/2
H1粗部分的长度H2细部分的长度另外,相邻的凸部顶点距离也如图2所示,是测量相邻的凸部顶点距离求出的值。
本发明者们通过对纤维表面赋予这种特定范围的凹凸形状,发现可获得有光扩散性,即具有若隐若现感的特异外观的纤维。
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小于5mm时,或相邻的凸部的顶点距离大于0.5mm时,要得到的期望的光扩散系数0.25以上的纤维需要其他的方法,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超过15μm时光扩散系数虽增大,但纤维的生涩感太大,又存在手感恶化的倾向,故不好。当然采用其他方法赋予特异外观光泽的场合也不限制。
本发明的人造头发用纤维的单纤维纤度是20~80dtex。纤度未满20dtex时太软不挺括,不适合作头饰制品。而超过80dtex时纤维刚硬,由于纤维的触感明显降低,故有适宜的纤度很重要,优选是30~70dtex。
以下对本发明的人造毛发用纤维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作为制造本发明人造头发用纤维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制造。
本发明的人造头发用纤维使用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共聚方法,只要是通常熟知的乙烯基单体的聚合方法,可以是任何一种方法,例如可列举悬浮聚合法或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等。
然后,把丙烯酸系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调制纺丝原液。这里作为纺丝原液使用的有机溶剂,只要是溶解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溶剂则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可以使用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丙酮、乙腈等。又可以根据需要在该纺丝原液中添加消光剂或着色稳定剂、阻燃剂、光稳定剂、防锈剂、抗静电剂、抗菌剂等。
该纺丝原液的粘度优选3~10Pa·s的范围,更优选4~8Pa·s的范围,更优选4~8Pa·s的范围。该原液粘度的优选范围是在后述的凝固浴中形成特定空隙所必须的条件,该原液粘度未满3Pa·s时在凝固浴中所形成的空隙过大,在干燥过程中的无光泽恢复性恶化,得到的纤维因为是死毛样外观、且色相也成为发暗色而不好。
而原液粘度超过10Pa·s时纤维在凝固浴中变得致密,不能获得所期望尺寸的空隙,结果纤维表面的凹凸程度小,只能得到光扩散系数小的纤维。
这样调制的纺丝原液采用通常的湿式纺丝法纺丝,作为使用的喷丝头,优选使用突起部分的L/W值是0.5~2.0,且4~8个的突起呈放射方向连接的截面形状的喷丝头进行纺丝。
使用上述喷丝头的目的是为了在凝固浴中形成具有5~30μm左右尺寸空隙的丝条,该空隙在后面的干燥工序中被压破,由此在纤维表面呈现绳结状的凹凸形状。
这里所说的所谓突起沿放射方向连接的截面形状,例如是图3的(a)~(c)所示的截面形状,突起部分的L/W值使用图4所示的突起部的长度(L)与宽度(W)的比(L/W)表示。通过使用有上述范围形状的喷丝头,则可在凝固浴中产生所期望的空隙。L/W值未满0.5时,发生的空隙太小、L/W值超过2.0时,空隙孔径太大,产生失透难恢复的问题。
此外,喷丝头的突起数优选4~8个,更优选5~7个。小于4个时不出现空隙,大于8个时喷丝头的缝幅小,产生所谓可纺性差的问题而不好。
另外,由喷丝头对纺丝原液进行纺丝时,喷丝头牵引系数优选调节成0.8~1.3。由下式算出该喷丝头牵引系数,喷丝头牵引系数低于0.8时不出现所期望尺寸的空隙,超过1.3时容易产生断丝等。
喷丝头牵引系数=V0/V1V0喷出的线速度V1卷绕线速度采用上述方法在凝固浴中形成特定的空隙后,在温水等中水洗,拉伸后,在特定的条件下实施干燥。具体地在干热120℃以上且湿球温度70℃以上的湿热风环境气氛下进行干燥。
如上述为了在凝固丝条的阶段形成大的空隙,在通常的干燥条件下难恢复失透,故必须在上述条件下干燥。湿球湿度特别重要,可在70℃以上,优选80℃以上。
这里所说的所谓湿球温度、是使用利用湿布包住温度计的感温部的所谓湿球温度计测定的值,该湿球温度越高意味着干燥气氛中的水分量越多,与通常的干热风相比,由于迅速地提高对纤维的热传导,估计空隙容易破碎。
干热温度低于120℃时,或湿球温度低于70℃时,空隙不完全破碎,结果只能得到凹凸感少、光扩散系数小的纤维。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凝固时形成大的空隙,通过在特定的干燥条件下使空隙破碎,在纤维表面出现凹凸形状,前述的纺丝原液的粘度或具有特定形状的喷丝头、喷丝头牵引系数及干燥条件特别重要,通过满足这些制造条件可以获得所期望的人造头发用纤维。但也不限制采用上述本发明制造条件以外的方法制得本发明的人造头发用纤维。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根据白色光入射到纤维上时的反射光分布的一个例子,说明最大反射率与半值宽度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人造头发用纤维的凹凸形状的模式图(纤维纵向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使用的喷丝头的截面形状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使用的喷丝头突起部分的L值、W值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任何限定。在叙述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测定法等的定义进行说明。
(最大反射率)从纤维束中任选11根为头发,使用村上色彩研究所制光泽计(GONIOPHOTO METER GP-200型),以卤灯(12V·50W)为光源、电压设定在-760V、测定入射角30°下入射的纤维发出的反射光分布,求此时的最大反射率。
(光扩散系数)由上述方法求出的反射光分布,求表示最大反射率半值分布的宽度的半值宽度,采用下式算出。(参见图1)光扩散系数(D)=b/aa反射率(%)b半值宽度(度)(L值)使用日本电色制的测色机(∑90),以附设的白度标准板为基准,在φ30反射试料台上横向放置长度20cm,总纤度90万dtex的纤维束,采用JIS Z-8722规定的方法进行3次测定,求其平均值(L值)。
(纤维表面凹凸测定)使用Olympus公司制光学显微镜,采用100倍的倍率观察纤维的侧面,如图2所示测量纤维的粗部分与细的部分,采用下式算出。测定n=30个点,求其平均值。
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H)=(H1-H2)×1/2H1粗部分的长度H2细部分的长度此外相邻的凸部顶点距离也如图2所示,测量30处,求其平均值。
(纺丝原液粘度)使用芝浦系统公司制的B型粘度计,测定原液温度40℃时的粘度。
(外观光泽评价)使用总纤度90万dtex的纤维束,由5名评定者从视觉的观点对光泽的若隐若现程度进行感官评价。按以下的标准,分3等级评价外观光泽。
○光泽有若隐若现感,有特异的外观△光泽的若隐若现感少,不满足的水平
×几乎没有光泽的若隐若现感。
(实施例1)将由丙烯腈(AN)52重量%、偏氯乙烯(VD)46.5重量%、苯乙烯磺酸钠(3S)1.5重量%制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于丙酮中,使树脂浓度为26重量%,制得粘度5Pa·s的纺丝原液。
将该纺丝原液使用突起部分的L/W值1.4且具有6个突起沿放射方向连接的截面形状、孔径相当于φ0.3、孔数50个孔的喷丝头[图3(b)]。采用0.9的喷丝头牵引系数,在丙酮浓度36重量%及20℃及的丙酮/水系的凝固浴中进行纺丝,然后导入50~60℃的水洗浴中,边水洗边进行1.9倍的预拉伸。
然后,在干热温度125℃及湿球温度80℃的湿热环境气氛下进行干燥恢复失透,实施2.0倍的热拉伸后,在160℃的干热环境气氛下进行10%的松弛热处理。
制得的纤维是单纤维纤度50dtex,L值85的白色纤维,纤维表面有凹凸形状,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是8μm,凸部顶点距离的间隔平均是0.25mm。另外,白色光(卤灯)下的最大反射率是55%,光扩散系数是0.32。
(实施例2)制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纤维后,采用下述方法的后染加工制得有茶色色相的纤维。
后染加工方法使用阳离子染料(Maxilon黄2RL 0.36%omf、Maxilon红GRL 0.06%omf、Maxilon蓝GRL 0.18%omf均为Ciba-Geigy公司制)与作为助剂的醋酸及醋酸钠,和阴离子系分散剂2%omf(LevenolWX花王公司制)、促染剂0.4%omf(月桂基硫酸钠)、采用浴比1∶25常压沸腾1小时,进行水洗、干燥处理。
染色后的纤维是L值31的茶色纤维,其最大反射率是36%、光扩散系数是0.40。
(实施例3)制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纤维后,采用下述方法的后染加工制成有黑色色相的纤维。
后染加工方法使用阳离子染料(Maxilon黄2RL 0.78%omf、Maxilon红GRL 0.24%omf、Maxilon蓝GRL 0.58%omf,均为Ciba-Geigy公司制)与作为助剂的醋酸及醋酸钠,和阴离子系分散剂2%omf(Levenol WX花王公司制)、促染剂0.6%omf(月桂基硫酸钠)、采用浴比1∶25常压沸腾1小时,进行水洗、干燥处理。
染色后的纤维是L值17的黑色纤维,其最大反射率是24%,光扩散系数是0.45。
(实施例4)将丙烯腈56重量%、偏氯乙烯42重量%、苯乙烯磺酸钠2重量%制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解于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中使树脂浓度为25重量%,制成粘度8Pa·秒的纺丝原液。然后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喷丝头,采用0.9的喷丝头牵引系数,在50重量%的DMF水溶液中进行挤出,然后导入80℃的水洗浴中,边水洗边进行2倍的预拉伸。
然后在干热温度140℃及湿球温度80℃的湿热风环境气氛下进行干燥恢复失透,实施2.0倍的热拉伸后,在干热160℃下进行8%的松弛热处理。然后采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将纤维着色,制成单纤维纤度是50dtex,L值35的茶色纤维。
制得的纤维表面有凹凸形状,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是7μm,凸部顶点距离的间隔平均是0.27mm。又,该纤维在白色光下的最大反射率是37%,光扩散系数是0.36。
(比较例1)将丙烯腈49重量%、氯乙烯50.5重量%、苯乙烯磺酸钠0.5重量%制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解于丙酮中使树脂浓度为为28重量%,制得粘度4Pa·秒的纺丝原液。然后使用与实施例相同的喷丝头,采用0.9的喷丝头牵引系数,在丙酮浓度36重量%及温度20℃的丙酮/水系的凝固浴中进行纺丝,然后导入50~60℃的水洗浴,边水洗边进行1.9倍的预拉伸。
然后在干热温度125℃及湿球温度80℃的湿热环境气氛下进行干燥恢复失透,实施2.0倍的热拉伸后,在145℃的干热环境气氛下进行10%的松弛热处理。然后采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将纤维着色,制成单纤维纤度50dtex、L值26的茶色纤维。
制得的纤维在纤维表面基本上没有凹凸形状,使用100倍的光学显微镜评价凹凸也没有发现凹凸差。又该纤维在白色光下的最大反射率是75%,光扩散系数为0.1,呈现类似塑料的光泽,为不满意的结果。
(比较例2)将丙烯腈49重量%、氯乙烯50重量%、苯乙烯磺酸钠1.0重量%制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解于丙酮中,调节树脂浓度为28重量%,制成粘度4Pa·秒的纺丝原液。然后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喷丝头,采用0.7的喷丝头牵引系数,在丙酮浓度36重量%及温度20℃的丙酮/水系的凝固浴中进行纺丝,然后导入50~60℃的水洗浴,边水洗边进行1.9倍的预拉伸。
然后在干热温度125℃及湿球温度80℃的湿热环境气氛下进行干燥恢复失透,实施2.0倍的热拉伸后,在145℃的干热环境气氛下进行10%的松弛处理。然后采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将纤维着色,制成单纤维纤度50dtex、L值28的茶色纤维。
制得的纤维虽然表面有凹凸形状,但是是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4μ,凸部顶点距离的间隔平均0.3mm,凹凸程度小的纤维,光扩散系数低达0.18,肉眼评价时的若隐若现感也为不满意的结果。
(比较例3)将与实施例1相同组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于丙酮调节树脂浓度为26重量%,制得粘度5Pa·s的纺丝原液。然后使用喷丝头形状为圆孔形的孔径φ0.3、孔数50个孔的喷丝头、采用0.9的喷丝头牵引系数、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实施水洗、干燥、热处理,再使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将纤维着色,制成单纤维纤度50dtex、L值26的茶色纤维。
制得纤维在纤维表面基本上没有凹凸形状,使用100倍的光学显微镜评价凹凸也没发现凹凸差。又该纤维在白色光下的最大反射率是82%、光扩散系数为0.08,呈现类似塑料的光泽,为不满意的结果。
(比较例4)将与实施例1相同组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于丙酮中,调节树脂浓度为26重量%,制得粘度5Pa·秒的纺丝原液。然后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喷丝头,采用0.9的喷丝头牵引系数,在丙酮浓度36重量%及温度20℃的丙酮/水系的凝固浴中进行纺丝,然后导入50~60℃的水洗浴中,边水洗边进行1.9倍的预拉伸。
然后在干热温度125℃及湿球温度60℃的湿热风环境气氛下进行干燥,实施2.0倍的热拉伸后,在160℃的干热环境气氛下进行10%的松弛热处理。然后采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将纤维着色,制成单纤维纤度50dtex、L值38的茶色纤维。
制得的纤维由于失透恢复性不充分故成为不透明的纤维。又该纤维的凹凸度评价的结果,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是2μm,凸部顶点距离是0.30mm。又白色光下的最大反射率是28%,光扩散系数为0.15成为不满意的结果。
把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反射特性与外观光泽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


纤维在白色光下的反射特性(光扩散系数,最大反射率)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实施例1~4,肉眼观察时的若隐若现感好,呈现特异的外观光泽。而比较例1~4本发明外的纤维,光扩散系数小,若隐若现感也不充分。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的人造头发用纤维是不仅保持自然的光泽感,而且是有特异外观光泽的艺术性的纤维,可以广泛用于假发丝、假发、辫子、喇叭形假发、玩具娃娃用头饰用途。
权利要求
1.人造头发用纤维,其特征在于是单纤维纤度20~80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白色光下的反射率在下述(1)或(2)的任何一项的范围内,且纤维的光扩散系数是0.25以上,(1)Hunter Lab的L值未满21的纤维的情况下,反射率为15~36%(2)Hunter Lab的L值21以上的纤维的情况下,反射率为36~7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头发用纤维,其特征在于在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凸部与凹部的平均高低差是5~15μm,且相邻的凸部顶点距离在0.05~0.5mm的范围内。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造头发用纤维,其特征在于丙烯酸系合成纤维是丙烯腈30~85重量%与含有卤素单体14~69重量%及有磺酸基的亲水性烯烃系单体1.0~3.0重量%制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组合物制得的纤维。
4.人造头发用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将丙烯腈30~85重量%与含有卤素单体15~70重量%及有磺酸基的亲水性烯烃系单体1.0~3.0重量%制的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组合物,用有机溶剂调制粘度为3~10Pa·秒的纺丝原液,使用突起部分的L/W值为0.5~2.0,且4~8个的突起呈放射方向连接的截面形状的喷丝头,在喷丝头牵引系数为0.8~1.3的条件下进行湿式纺丝,水洗后,在干热温度120℃以上且湿球温度70℃以上的湿热风环境气氛下进行干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不仅保持必要的自然光泽感,而且具有有光扩散性的特异外观光泽(若隐若现感)的纤维作为头发纤维,是单纤维纤度20~80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通过白色光下的最大反射率、L值未满21的纤维场合是15~36%、L值21以上的纤维场合是36~70%的任一范围,且纤维的光扩散系数0.25以上的人造头发用纤维达到目的。
文档编号A41G3/00GK1671309SQ03818360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1日
发明者藤原一晃, 吉村悟 申请人:株式会社钟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