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544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行李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的行李包(箱)。
背景技术
人们所使用的行李包(箱)的底面安装有两个滚轮,这样使用时就无须将行李包(箱)提起,可直接利用滚轮,拖动行李包在地面滚动,以减轻了使用者搬运行李箱时所需耗费的体力,并提高了搬运的速度。这种行李包通常依靠设置在包体上的拉杆将其拉动。为了便于使用者着力,拉杆通常具有可伸缩之手杆。虽然这种行李包在一定程度上给使用者带来便利,但是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拖动这种行李包移动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地面必须平整,如果地面起伏不平,则这种行李包根本无法在地面运行,这样使用者将不得不通过提、扛的方式搬运行李包。但是由于这种产品在设计上存在的缺失,其如果通过提、扛的方式搬运十分费力。另一个方面,目前可滚动移动的行李包由于拉杆、滚轮等部件与包体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这就使得行李包无法作为单独的背包使用,从而限定产品的用途,并且由于拉杆、滚轮等部件的存在使得该行李包在不使用情况下需要搁置时,其难以折叠,必须占用较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产品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可背、拉两种使用方式的行李包,使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者产品的不同使用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行李包包括包体及拉杆,其中拉杆具有可伸缩之手杆,拉杆的底端设置有滚轮,且拉杆与包体之间为可拆分的活动连接。
上述可拉杆与包体之间通过上、下卡扣装置卡扣连接,其中上卡扣装置包括一活动板、一铰接于活动板上的卡框以及一固定于包体顶端的卡块,其中活动板铰接于拉杆上部一上横向板上,并且该上横向板上开设有一与卡块对应之缺口,卡块侧边开设有可与上横向板配合之插槽以及与卡框配合之卡槽;其下卡扣装置包括一活动板、一铰接于活动板上的卡框以及三个呈“品”字形排列并固定于包体底端的卡块,其中活动板铰接于拉杆下部一下横向板上,并且该下横向板上开设有一与位于中间的卡块对应之缺口,位于两侧的卡块相对一侧边开设有可与下横向板配合之插槽,位于中间卡块上形成有一与卡框配合之卡槽。
采用这种结构后,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将拉杆卡扣于包体上或者将拉杆由包体拆下,即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杆拖动包体在地面拖动或者将拉杆拆下直接将包体背在身上。另外,当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将拉杆由行李包上拆下,可以将包体折叠放置,以不至于占用较大的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卡扣装置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卡扣装置处于扣合状态下的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下卡扣装置处的放大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下卡扣装置处于扣合状态下的放大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下卡扣装置分开状态下的仰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下卡扣装置扣合状态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包体1及拉杆2,拉杆2位于包体1背面,在此包体1的背面,即包体1靠近拉杆2的一面设置有用于背负之背带11。
见附图3~9,拉杆2具有可伸缩之手杆21,这样可以便于使用者着力和方便推拉行李包。拉杆2的底端设置有滚轮24。
拉杆2与包体1之间为可拆分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可拆分结构为包体1与拉杆2之间通过上、下卡扣装置3、4卡扣连接。
其中上卡扣装置3包括一活动板31、一铰接于活动板31上的卡框32以及一固定于包体1顶端的卡块33,其中活动板31铰接于拉杆2上部一上横向板22上,并且该上横向板22上开设有一与卡块33对应之缺口221,卡块33侧边开设有可与上横向板22配合之插槽331以及与卡框32配合之卡槽332。
其中下卡扣装置4包括一活动板41、一铰接于活动板41上的卡框42以及三个呈“品”字形排列并固定于包体1底端的卡块43、44、45,其中活动板41铰接于拉杆2下部一下横向板23上,并且该下横向板23上开设有一与位于中间的卡块45对应之缺口231,位于两侧的卡块43、44相对一侧边开设有可与下横向板22配合之插槽431、441,位于中间卡块45上形成有一与卡框42配合之卡槽451。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下横向板23沿插槽431、441插入,待下横向板23上的缺口231到达卡块45的位置处时,扳动活动板41,使其上的卡框42的横向边框可以到达卡槽451,然后扳动顺时针活动板41,见图6,使卡框42通过活动板41的转动紧紧将卡块卡扣住。接着将上卡扣装置3扣合,其结构及使用方式与下卡扣装置4类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如果需要将拉杆2由包体1上拆下,只需反向转动活动板31(或41)将卡框32(或42)与卡槽331(或451)脱离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将拉杆2卡扣于包体1上或者将拉杆2由包体1拆下,即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杆2拖动包体1在地面拖动或者将拉杆2拆下直接将包体背在身上。另外,当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将拉杆2由包体1上拆下,然后将包体折叠放置,这样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包,包括包体(1)及拉杆(2),其中拉杆(2)具有可伸缩之手杆(21),其特征在于拉杆(2)的底端设置有滚轮(24),并且拉杆(2)与包体(1)之间为可拆分的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包,其特征在于包体(1)与拉杆(2)之间通过上、下卡扣装置(3、4)卡扣连接,上卡扣装置(3)包括一活动板(31)、一铰接于活动板(31)上的卡框(32)以及一固定于包体(1)顶端的卡块(33),其中活动板(31)铰接于拉杆(2)上部一上横向板(22)上,并且该上横向板(22)上开设有一与卡块(33)对应之缺口(221),卡块(33)侧边开设有可与上横向板(22)配合之插槽(331)以及与卡框(32)配合之卡槽(332);下卡扣装置(4)包括一活动板(41)、一铰接于活动板(41)上的卡框(42)以及三个呈“品”字形排列并固定于包体(1)底端的卡块(43、44、45),其中活动板(41)铰接于拉杆(2)下部一下横向板(23)上,并且该下横向板(23)上开设有一与位于中间的卡块(45)对应之缺口(231),位于两侧的卡块(43、44)相对一侧边开设有可与下横向板(22)配合之插槽(431、441),位于中间卡块(45)上形成有一与卡框(42)配合之卡槽(4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包,其特征在于包体(1)的背面,即包体(1)靠近拉杆(2)的一面设置有用于背负之背带(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的行李包(箱)。其技术方案为该行李包包括包体及拉杆,其中拉杆具有可伸缩之手杆,拉杆的底端设置有滚轮,且拉杆与包体之间为可拆分的活动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后,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将拉杆卡扣于包体上或者将拉杆由包体拆下,即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杆拖动包体在地面拖动或者将拉杆拆下直接将包体背在身上。另外,当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将拉杆由行李包上拆下,可以将包体折叠放置,以不至于占用较大的空间。
文档编号A45C13/26GK2693057SQ2004200452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9日
发明者纪统正 申请人:纪统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