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金属包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88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金属包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包扣,特别是指一种保持金属包扣的扣面不变形,以保持包扣原本造型与美观特质的改进的金属包扣。
背景技术
钮扣一般可分为塑料钮扣、木头钮扣、金属包扣、玻璃钮扣、皮革钮扣及贝壳钮扣等多种。如图1A~图1C所示,金属包扣A由扣体B、基座片C、垫片D及铆钉E构成,扣体B的扣面B1形成外突的外弧面,并设置有一布面F,扣面B1的反面内形成内突的内弧面的容置空间B2,容置空间B2内设置垫片D,邻近容置空间B2外端口的内环缘延伸一抵靠部B3,抵靠部B3供盖合于扣体B容置空间B2内的基座片C抵靠并定位,基座片C座面中间位置贯穿一圆孔C1,铆钉E铆穿过圆孔C1进入容置空间B2内,扣体B与基座片C铆接成一体时,通过容置空间B2内的垫片D来抵住铆钉E,防止铆钉E将扣体B与基座片C铆接成一体的作用力直接与容置空间B2的内弧面相贴触,垫片D的缓冲作用可防止扣体B的扣面B1变形。
扣体B与基座片C通过铆钉E铆接时,虽可由扣体B容置空间B2内的垫片D来抵住铆钉E,避免直接与容置空间B2的内弧面相接触,保持扣体B的扣面B1原有外观面貌。但整个包扣A内由于增加了垫片D,其重量影响造成配挂于衣物时产生重心倾斜状态,影响使用上的不便与美观。
再者,由于扣体B的扣面B1的厚度薄,加上不具有可供承受抗压防止变形的补强结构设计,因此,一旦扣面B1受外力作用即产生变形,使整个扣面B1原有外观面貌的美观性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金属包扣,其具有补强抗压的效果,重量轻、用料省,且配挂于衣物时重心稳,不存在重心倾斜状态,使用方便美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的金属包扣,它由扣体、基座片、补强片及铆钉组成,所述补强片设置在所述扣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铆钉将所述扣体与所述基座片铆接组合,所述扣体内的补强片顶抵所述铆钉,并将所述铆钉与所述扣体分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片上形成至少三支突出于所述补强片外的支撑脚,各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扣体相嵌合。
所述补强片的各支撑脚抵靠定位于所述扣体容置空间外端口内环缘延伸形成的抵靠部。
各所述支撑脚平均张开预定角度支撑所述扣体整个扣面的内弧面。
所述基座片表面设置有环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利用金属包扣扣体容置空间内的补强片来抵住铆钉以形成缓冲,防止铆钉直接与容置空间的内弧面相贴触,并防止扣体扣面的变形。本实用新型突出于补强片外的三支支撑脚平均张开预定角度来支撑整个扣面的内弧面,可将整个扣面的补强作用予以提升,进一步提高扣体承受外力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抗压效果,不易产生变形。且本实用新型各支撑脚之间形成透空,可有效减轻补强片的重量,也可降低制造加工材料的消耗,达到省料的目的,除可提升经济效益之外,还减轻了包扣的重量,使纽扣配挂在衣物时,不会因重心不稳而发生倾斜的情形,除方便使用之外,还具有较好的美观效果。


图1A是习式包扣的立体分解图;图1B是习式包扣的立体外观图;图1C是习式包扣的组合剖面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包扣的立体分解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包扣的立体外观图;图2C是本实用新型包扣的组合剖面图;图3A是本实用新包扣立撑时的示意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包扣配挂在衣物上的实施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包扣采用环凹槽防止电镀加工损坏表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点,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下。
首先如图2A~图2C所示,金属包扣10由扣体20、基座片30、补强片40及铆钉50组装构成,扣体20的扣面21可随意机动拆卸更换具有装饰图案的布面60,以增进扣体20的多样式适用效果,扣面21形成外突的弧形面,扣面21的反面内形成内突的弧形面,并具有一容置空间22,容置空间22内设置一补强片40,邻近容置空间22外端口的内环缘延伸一抵靠部23,抵靠部23供盖合于扣体20容置空间22内的基座片30抵靠定位用,基座片30座面的中间位置贯穿一圆孔31,供铆钉50铆穿,铆钉50穿过圆孔31进入容置空间22内,当扣体20与基座片30铆接成一体时,可由设置在容置空间22内的补强片40的缓冲来抵住铆钉50,防止铆钉50直接与容置空间22的内弧面相贴触,以防止扣体20扣面21变形。补强片40上至少形成有三支突出于外的支撑脚41,各支撑脚41嵌入邻近容置空间22外端口内环缘的抵靠部23内定位,并与扣体20结合为一体。
如图2A~图2C所示,铆钉50穿经基座片30的圆孔31进入扣体20的容置空间22内,使扣体20与基座片30铆接组合时,可由容置空间22内的补强片40来抵住铆钉50以形成缓冲作用,防止铆钉50直接与容置空间22的内弧面相贴触,以防止扣体2扣面21的变形外,并由补强片40上形成的至少三支突出于补强片40外的支撑脚41嵌入邻近容置空间22外端口内环缘的抵靠部23内定位,与扣体20结合成一体,使扣面21的内弧面由各支撑脚41支撑,更以至少三支的支撑脚41平均张开预定角度来支撑整个扣面21的内弧面,将整个扣面21的补强作用提升,提高承受外力作用的抗压效果,使整个扣面21不易变形,保持纽扣原本的造型与美观特质。
如图2A、图2C、图3A、图3B所示,由于补强片40所形成的至少三支支撑脚41突出于补强片40之外,各支撑脚41间形成透空,可有效减轻整体补强片40的重量,也可降低制造加工材料的消耗,达到省料的目的。因此,相同面积的材料制造出的补强片40的数量比习式垫片D的数量多,除可提升经济效益之外,还减轻了包扣10内的补强片40的重量,配挂在人体70所穿著的衣物71上时,不会造成重心不稳以至倾斜的情形,方便使用,并具有较好的美观效果。
再如图4所示,将基座片30进行表面电镀加工作业,以修饰表面达到美观的效果。由于较多数量的基座片30相互迭置,可通过各基座片30表面所设置的环凹槽32,使各基座片30的贴合面积间具有空隙,防止电镀加工后的各基座片30之间发生相互黏贴的状况,进而损坏基座片30表面的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与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金属包扣,它由扣体、基座片、补强片及铆钉组成,所述补强片设置在所述扣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铆钉将所述扣体与所述基座片铆接组合,所述扣体内的补强片顶抵所述铆钉,并将所述铆钉与所述扣体分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片上形成至少三支突出于所述补强片外的支撑脚,各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扣体相嵌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金属包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片的各支撑脚抵靠定位于所述扣体容置空间外端口内环缘延伸形成的抵靠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金属包扣,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脚平均张开预定角度支撑所述扣体整个扣面的内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金属包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片表面设置有环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金属包扣,它由扣体、基座片、补强片及铆钉组成,补强片设置在扣体的容置空间内,铆钉将扣体与基座片铆接组合,扣体内的补强片顶抵铆钉,并将铆钉与扣体分隔开,其中补强片上至少形成三支突出于补强片外的支撑脚,各支撑脚与扣体相嵌合。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整个扣面的补强作用,提升承受外力的抗压能力,不易产生变形,可保持整个扣面的造型与美观效果。
文档编号A44B1/00GK2817527SQ2005201074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6日
发明者郭美岑 申请人:郭美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