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垫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81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垫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鞋垫的结构,尤指该鞋垫的本体部底部,凹设有容置穴,并装置气囊体于该容置穴中,如是使用者在穿著该鞋垫行走时,便可以通过反复踩踏气囊体,而使经压缩后的空气流,经由本体部的穿孔吹向使用者足部的鞋垫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大众,一日之中穿著鞋子的时间非常之长,几乎都达八、九个小时以上,当长时间穿著鞋具后,不免足部会产生闷热、不舒适之感,甚至会影响到使用者的足部健康,因此,目前的制鞋业者,都会针对鞋具内的通风、透气功能予以加强设计,一般会于鞋具的中底或大底上,开设有透气孔,或者于鞋具的大底中埋设有气囊的元件,使得使用者在行走时,可以通过反复踩踏该气囊元件,将空气送入鞋具内部,达到鞋具的通气、透气功效。
然而,公知的鞋具透气结构,具有以下的缺点,而显有改进的必要1.因为其透气结构,如气囊等元件是设置在鞋子的大底上,因此当鞋具坏掉时,必须随的丢弃不能重复使用,极不经济。
2.必须与鞋具的大底一起设计、制造,然而每一款鞋子都有不一样的造型设计,因此不同款的大底,不能相互适用,因此必须针对每一款鞋子,重新设计装置气囊元件的结构,而提高鞋子的制造成本。
3.当使用者所购买的鞋子,没有透气结构时,便不能享受透气功能。
本实用新型创作人有鉴于此,予以研究创新,揭示出一种鞋垫的改良结构。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垫的改良结构,可通过使用者在穿著该鞋垫行走时反复踩踏气囊体,而使经压缩后的空气流,经由本体部的穿孔吹向使用者的足部。
本实用新型结构一种鞋垫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部,该本体部的底部,突出有数突肋,该本体部上,穿有数穿孔,且该本体部的底部,向上凹进有一或多个容置穴;以及一或多个气囊体,吻合地嵌在该本体部的容置穴中;该气囊体具有一或多个气孔。
其中,该本体部的顶部,突出有数突起部,各该突起部分位于使其投影与位于本体部底部的各突肋位置相互交错的位置上。
其中,该气囊体包括一可储存空气的半球状囊体,具有一底部开口,并于该底部开口的口缘,具有一或多个气孔;以及一底盖体,吻合地贴置在该半球状囊体的底部开口的周缘,并封闭在该底部的开口处。
其中,该半球状囊体与底盖体之间具有使其相互粘著的接着剂层。
其中,该半球状囊体具有一高频焊接的底盖体。
其中,各该突肋呈正交的网状排列,数突肋构成一框围的气室,且各相交的突肋之间具有不相连的使各该突肋所构成的各气室可相互导通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功效使用者所购买的鞋子即使无任何透气功能,均可配合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鞋垫,当其铺置于鞋子后,便可以赋予这双鞋子具有透气的功能,而提升鞋子的透气功效。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鞋垫的改良结构,可应用于一般皮鞋、运动鞋、拖鞋等各式鞋具上;或者,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鞋垫的改良结构,可应用于凉鞋、拖鞋等鞋具的脚床结构上,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其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可取实体,可由以下的说明及所附各图式,而得以明晰。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实用新型于立体示意图。
图3实用新型的仰视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5-5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鞋垫的改良结构,含有一本体部20,于该本体部20的底部,突设有数突肋21,并于该本体部20上,穿设有数穿孔22,且于该本体部20的底部,向上凹设至少一容置穴23;以及至少一气囊体30,吻合地嵌置于该本体部20的容置穴23中,令该气囊体30,至少设有一气孔312,使用者在穿著该鞋垫行走时,便可以反复通过踩踏气囊体30,而使经压缩后的空气流,经由本体部20的穿孔22吹向使用者的足部。
上述突设于鞋垫本体部20底部的各该突肋21,如图3、图4所示,呈正交的网状排列,使数突肋21可框围形成一气室,且令各相交的突肋21,并不相连,而形成有缺口210,即使各该突肋21所构成的各气室,可相互导通,使气室中的空气,可以经由缺口210相互流窜,以增其通气功效。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鞋垫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本体部20的顶部,突设有数突起部24,令各该突起部24分别投影地不对正位于本体部20底部的各突肋21位置,使得使用者在行走时,可以经由各突起部24局部下压该本体部20,使本体物20产生上、下位移,犹如气压泵体,而产生空气对流的效果。
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鞋垫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气囊体30,制自胶材,包括一半球状囊体31,含有一底部开口311,并于该底部开口311的口缘,至少设有一气孔312;以及一底盖体32,吻合地贴置于该半球状囊体31的底部开口311的周缘,并封闭该底部开口311,使该半球状囊体31内,可以储存空气;如是,当使用者于行走动作中,经鞋垫的本体部20踩踏、压缩气囊体30的半球状囊体31时,原先储存于半球状囊体31的空气,便可以经由气孔312向外送出,当使用者举起足部,此时,便对鞋垫的气囊体30释压,使得该气囊体30可以自动弹性复归(弹性地膨胀),而将外界的空气,经由气孔312吸入半球状囊体31中,并待下次压缩时再向外送出,如此反复的吸气、排气,便可有效增进鞋具的透气功效。
上述的半球状囊体31与底盖体32,可以接着剂相互粘着,或以高频波焊接接着,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其接着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气囊体30,于制造上,亦可通过吹制的方式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其制造方式者。该气囊体30的外廓,可形成椭圆形或长条形或其它形状,本实用新型并不予自限。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鞋垫,可以应用铺置于一般皮鞋、运动鞋等等鞋具上;或者,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鞋垫的改良结构,可应用于凉鞋、拖鞋等鞋具的脚床结构上,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其应用范围。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鞋垫的改良结构,使鞋垫可以通过气囊体30、突肋21、穿孔22等等结构,产生透气功效,因此,使用者所购买的鞋子的原始设计,即使无任何透气功能,使用者只要购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鞋垫,并将其铺置于鞋子后,便可以赋予这双鞋子具有透气的功能,而提升鞋子的透气功效,而显本实用新型的新颖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形状,可于不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予修饰应用,本实用新型并不予自限。
权利要求1.一种鞋垫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部,该本体部的底部,突出有数突肋,该本体部上,穿有数穿孔,且该本体部的底部,向上凹进有一或多个容置穴;以及一或多个气囊体,吻合地嵌在该本体部的容置穴中;该气囊体具有一或多个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鞋垫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的顶部,突出有数突起部,各该突起部分位于使其投影与位于本体部底部的各突肋位置相互交错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鞋垫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气囊体包括一可储存空气的半球状囊体,具有一底部开口,并于该底部开口的口缘,具有一或多个气孔;以及一底盖体,吻合地贴置在该半球状囊体的底部开口的周缘,并封闭在该底部的开口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鞋垫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半球状囊体与底盖体之间具有使其相互粘著的接着剂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鞋垫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半球状囊体具有一高频焊接的底盖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鞋垫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突肋呈正交的网状排列,数突肋构成一框围的气室,且各相交的突肋之间具有不相连的使各该突肋所构成的各气室可相互导通的缺口。
专利摘要一种鞋垫的改良结构,含有一本体部,于该本体部的底部,突设有数突肋,并于该本体部上,穿设有数穿孔,且于该本体部的底部,向上凹设至少一容置穴者;以及至少一气囊体,吻合地嵌置于该本体部的容置穴中,该气囊体至少设有一气孔。从而,使用者在穿著该鞋垫行走时,便可以通过反复踩踏该气囊体,而使经压缩后的空气流,经由本体部的穿孔吹向使用者的足部。使用者所购买的鞋子即使无任何透气功能,均可配合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鞋垫使用,并将其铺置于鞋子后,便可以赋予这双鞋子具有透气的功能,而提升鞋子的透气功效。
文档编号A43B17/03GK2870533SQ200520144859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0日
发明者林明雄, 林锡良 申请人:林明雄, 林锡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