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织物及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961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状织物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出成型的网状织物、结网或网织品(netting),它能够形成为网状的钩式紧固件,以用于钩环紧固件。
背景技术
在美国专利No.4,001,366中公开了一种形成网状钩元件的方法,该专利描述了通过类似于下面所述的美国专利No.4,894,000和4,056,593中公开的已知方法形成钩子。网状织物或者结网结构是这样形成的间断地切开(跳行切开)挤出的肋和基底,然后拉伸,从而将该跳行切开的结构扩张成结网。
美国专利No.4,189,809描述了一种自配合钩子,它通过挤压具有从衬里延伸出来的腿部的钩外形而形成。这些钩外形和腿部被切开,从而在切开的腿部之间开出一间隙。这个间隙建立了能与钩外形相接合的阴性部分。
美国专利No.5,891,549描述了一种形成网材的方法,这种网材上面具有若干表面突起。这种网主要被用来作为排水等应用的垫片。这种网具有彼此延伸成直角的平行元件,而且它看起来由直接模制工艺形成,这种工艺包括直接在网织品的阴模上挤出类似网的结构。
例如,在美国专利No.4,894,060和4,056,593中提出了用于形成钩子的薄膜挤出工艺,它们通过在薄膜衬里上形成若干轨道来形成钩元件。这种模同时挤出薄膜衬里和肋结构。然后,优选地通过横向切开这些肋,跟着沿肋的方向拉伸挤出的条带,由这些肋形成单独的钩元件。衬里伸长了,但是切开的肋部分基本保持不变。这造成了肋的单独的切开截面在伸长方向上彼此分离开,从而形成若干不连续的钩元件。或者,采用同样类型的挤出工艺,可以磨铣出肋结构的截面,形成不连续的钩元件。通过这种外形挤出,基本的钩截面或外形仅由模的形状限定,而钩子能够形成沿两个方向延伸,并且能够具有不需要锥度的钩头部分,允许从成型表面中取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外形挤出膜制成的聚合网织品。该网织品是三维的,其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在一个或者多个面上,该外形挤出的薄膜被沿着X方向以规则间距切开,或者替换性地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以交替方式切开。然后,沿着长度方向将切开的薄膜拉伸(定向),产生非平面的网织品,其特征体现在位于顶面和底面的联结部分,以及延伸于位于顶面和底面的该联结部分之间的连接腿部。这种聚合网织品优选地由如下列文献中所述的制造钩式紧固件的已知方法的新适合制得例如,美国专利No.3,266,113;3,557,413;4,001,366;4,189,809和4,894,060或者可选的6,209,177。
优选的方法大致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拉模板挤压热塑性树脂,拉模板成形为以便于形成非平面薄膜(三维的薄膜),且优选地具有从顶面振动到底面的规则振动的峰顶和谷底结构,从而在薄膜的两面上形成纵向延伸的隆起(ridge)。网织品通过以下过程形成以沿着长度(X向)的间隔间距,沿着厚度方向(Z向)以一横向角度横向切开该振动膜,从而形成若干不连续的切开部分。切口可以位于振动膜的一个面或这两个面上。随后,纵向拉伸薄膜(沿着隆起的方向或者X方向),使薄膜衬里的这些切开部分分离开,然后这些切开部分就形成了网状结网或者网织品的连接腿部。这些腿部建立了网织品的横向延伸股(Y向)。未切开面上的切割线之间的隆起建立了联结部分,而且隆起的这些未切开部分在长度方向上形成了网织品的长度方向上的股。


将参照附图更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形成本发明的网织品的方法的示意图;图2为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所用的前体(precursor)膜的拉模板的截面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钩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前体膜的透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膜在一个面上以规则间距切开的透视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钩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织品的透视图;图5a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钩元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网织品的透视图;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网织品的金相侧面图;图6a为图6所示的单独切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图6b为图6所示的单独切开部分的示意性端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网织品的金相透视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前体膜的透视图;图8a为图8所示的切开的前体膜的侧视图;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0为具有钩元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网织品的透视图;图11为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所用的前体膜的拉模板的截面图;图12为根据本发明所用的前体膜的透视图;图13为图12所示的薄膜在一个面上以规则间距切开的透视图;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网织品的透视图,其中没有从图13所示的切开的薄膜中产生的钩元件;图15为图3所示的膜以规则间距不同深度切开的透视图;图16为图15所示的切开的膜所产生的网织品的透视图;图17为根据本发明所用的前体膜的透视图;图18为图17所示的前体膜以规则间距而切深变化切开的透视图;
图19为图18所示切开的膜所产生的网织品的透视图;图20为根据本发明所用的前体膜的透视图;图21为图20所示的前体膜以与隆起成钝角切开的透视图;图22为图21所示切开的膜所产生的网织品的透视图;图23为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所用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前体膜的拉模板的截面图;图24为用图23所示的拉模板所产生的前体膜的透视图;图25为图24所示的前体膜在一面上以交替深度切开的透视图;图26为图25所示的切开的膜所产生的网织品的透视图;图27为根据本发明所用的前体膜的透视图;图28为图27所示的膜在两个面上切开的透视图;图29为图28所示的切开的膜所产生的网织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形成网状结网或网织品的方法示意性示于图1中。一般的,该方法包括首先通过拉模板1挤压出成型膜,如图2所示。热塑性树脂通过具有带切口2的拉模板1的模52从挤压机51中送出。这种模可以借助于例如放电加工切割,成型为便于形成非平面膜10,该非平面膜10任选地可具有沿着膜10的一个或两个表面3和4延伸的伸长的间隔结构7。如果在膜10的一个或两个表面3和4上设置伸长的间隔结构7,则该结构7可具有任何预定形状,包括钩部分或部件的形状。非平面膜10通常被围绕若干辊55拉动,通过装满了冷却液体(例如水)的冷淬桶56,在此之后,用一切割件58,在沿着膜10长度的若干间隔位置处将膜10横向割开或切开,形成若干膜10的不连续切开部分。如图4和13所示,切割线20、120之间的距离与所要形成的切开部分31、131的大约期望宽度相应,如例如图5和14所示。切口20、120可以与薄膜的长度延伸方向(X方向)成任何期望的角度,通常在从30度到90度的范围内。任选地,可以在切割之前拉伸薄膜,以使聚合物薄膜10、110具有进一步的分子取向,并且减小薄膜10、110的厚度14、114和薄膜上的任何结构。切割件可采用任何现有方式切割,诸如往复运动的或旋转的刀片、激光、或者水射流,但是优选地是,切割件采用与薄膜10、110的长度延伸方向呈大约60到90度的角度的刀片。
如图3和12所示的薄膜10、110具有第一顶面4、104和第二底面3、103,而薄膜厚度14、114在从25微米到1000微米的范围内,优选地在50微米到500微米。薄膜10、110为非平面的,其中薄膜从第一上平面12、112以诸如大致连续的隆起方式的若干峰顶和谷底振动到第二下平面13、113。据此,这意味着薄膜本身,或者连续的薄膜衬里,而不是薄膜表面上的结构,是非平面的,并且从上平面振动到下平面。薄膜衬里绕着中线15、115振动,且该非平面薄膜的特征体现在位于中线15、115一侧的第一半延伸部分6、106和位于中线15、115相对一侧的第二半延伸部分5、105。位于薄膜顶面的、薄膜衬里上的隆起的峰顶或者结构的顶部45、145大致至少延伸到上平面12、112。位于薄膜衬里上的隆起的峰顶、或者单独的峰顶45、145可终止于上平面12、112之下或之上,优选地终止于中线15、115和顶面12、112之间的点处。位于薄膜衬里的底面3、103上的峰顶17、117也大致至少延伸到下平面13、113。不过,薄膜衬里平面或者单独的峰顶也可以终止于下平面13、113之下或之上,并且优选地位于中线15、115和下平面13、113之间。这些峰顶大致交替地从下平面13、113到上平面12、112,但是多个峰顶可以借助于具有仅延伸到中线,或延伸到位于中线同侧的中线之下的中间峰顶延伸成一行到上平面或者下平面,而不延伸到非平面薄膜的另一半。一般的,非平面薄膜每线性厘米(cm)具有至少约2个峰顶(45、145和/或17、117),且优选地每线性厘米(linear centimeter)具有至少5个峰顶直至50个峰顶。每个峰顶优选地延伸越过薄膜的中线到这样的程度,使得峰顶的下侧18、118延伸越过相邻的相对峰顶的下侧19、119至少10微米,优选地越过至少50微米。中线和上平面12、112或下平面13、113之间的距离6、106或5、105大致为约50微米到1000微米,优选地为约100微米到500微米。
接着,在上表面4、104或者下表面3、103上,从上平面12、112朝着中线15、115,或者从下平面13、113朝着中线15、115切开薄膜,如例如图4和13所示。切口20或120从上平面或下平面延伸,至少穿过峰顶的下侧18、118或19、119。平面上的峰顶45、145中的至少一些被切开,且优选地是大致所有的峰顶被切开。切口20、120优选地至少延伸到薄膜衬里的中线处。通常,这些切口能够延伸,以致它们延伸到了相对衬里的下侧。优选地,这些切口在到达大致所有的相对峰顶的下侧之前终止,以避免损害薄膜。位于一个面上的峰顶的下侧将形成相对表面的谷底。在替代性实施例中,薄膜可以在两个面上均被切开,如上所述,只要相对面上的切口是错开的以便不会完全损害薄膜就行。形成切开部分31、131和231的切口21、121和221之间的距离大致为100微米到1000微米,优选地在从200微米到500微米之间。切开部分31、131形成了沿着网织品的交叉方向延伸的股46、146。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股41、141则由薄膜的未切开部分形成。当薄膜衬里仅在一个面上被切开时,这些长度方向的股大致是连续的。当切口是连续的时,交叉方向的股46和146中的至少一些至少部分地大致总是连续的。
在切开薄膜10、110之后,以至少2∶1到4∶1的拉伸比,且优选地是以至少约3∶1的拉伸比,优选地在第一对夹辊60、61和第二对夹辊62、63之间纵向拉伸薄膜,两对夹辊优选地以沿长度方向不同的表面速度驱动。这形成了开放的三维网织品,如例如图5、7、14和16所示。在拉伸之前,辊61通常被加热,以加热薄膜,而辊62通常被冷淬,以稳定拉伸后的薄膜。任选地,薄膜还可以被横向拉伸,以使薄膜具有沿交叉方向的取向,并且使所形成的网织品的外形变平。薄膜还可以沿着其他方向或者多个方向拉伸。上面的拉伸方法可以适用于本发明所有的实施例。在薄膜仅在一个面上被切开的情况下,开放区域43、143和243大致被线性股41、141、241分隔开,这些股具有非直线的截面,或者沿着长度是非平面的,或者两者皆是。横向股大致为非平面的,但是其在截面上可以是直线的。非平面股或者非平面网织品提供了更柔软的网织品,由于网织品的非平面特性,它建立了既能透过薄膜(通过网织品的开放区域)又能沿着网状网织品的平面的透气性。开放区域大致包括了约50%的网织品的表面面积,且优选地包括了至少60%的表面面积。网织品的表面面积为网织品在X-Y平面上的截面面积。这一较大百分比的开放区域建立了极为柔软和透气的网织品。形成于钩式网织品上的钩头优选地小于网织品中沿着与钩头悬出部分平行的方向的单独开口,以致于钩式网织品是非自身结合的。在图5-10所示的钩式网织品实施例中,这是横向方向Y。
拉伸导致了薄膜的切开部分31、131和231之间的间距43、143和243,并且通过使薄膜的未切开部分取向,建立了纵向股41、141和241。横向股44、144由相互连接的切开部分形成,每个切开部分都具有于峰顶45、145处连接的腿部。相邻的切开部分的腿部通过股(例如41、141或者241)或者未切开的薄膜部分相连接。
图5、14和16为示例性的聚合结网或者网织品,其可根据本发明制造出来,总的由附图标记40、140、240表示。网织品包括上主表面46、146、246和下主表面47、147、247。位于上表面46、246的切开的隆起形成了多个钩部件48和248。
网织品形成为具有若干横向延伸的股,这些股由三维薄膜的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的切开部分形成;和若干纵向延伸的股,这些股至少部分由薄膜的未切开部分形成。当沿着长度方向在薄膜上施加拉或伸展时,薄膜的切开部分31、131、231分离开,如图5、14和16中的实施例所示。当薄膜仅在一个面上被切开时,位于切割线之间的薄膜的未切开部分沿着长度方向对齐,这样,在伸展或拉切开的薄膜后形成了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性股。横向股44、144由图5和1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切开部分形成。切开部分将由未切开部分形成的纵向股41、141、241连接起来。在图5和16的实施例中,形成于切开部分的钩元件形成了具有钩接合元件的网状网织品,提供了一种能透气、柔顺和能变形的钩式网织品。这种类型的钩式网织品非常期望用于限定使用的物品,诸如一次性吸收物品(例如,尿布,女性卫生物品,限定使用的衣物等)。
本发明的网织品的特征在于在横向股和纵向股的交叉点处没有结合点或结合材料。这种网织品由连续材料一体形成。股元件之间的连接是在薄膜成型工艺中建立的,其中股是由一体的薄膜的切口形成。这样,交叉点处的网织品是连续的、均匀的聚合形态。也就是,在股的交叉点处,没有分离的股元件融合或结合造成的相交边界。优选地,至少一组股具有借助拉伸形成的分子取向;这一般为纵向股。这些取向股可以具有任何的截面外形,而且由于拉伸期间的聚合物流,其趋向于变为圆的。取向在这些股内建立了强度,从而提供了一种带有连续的线性股的、沿取向方向尺寸稳定的织物。由于切开操作,因而未取向股在截面上一般为直线的。这两组股一般相交网织品的平面,沿Z方向或厚度方向成大于零(0)度的角度α,一般为20度到70度,优选地为30度到60度。
图6中的显微照相显示了一种类似于图5或图16所示的网织品的替代性网织品,但是这种网织品在切开部分150上具有杆151。钩元件153的钩头152从杆处向外延伸出来,而悬出部分155与切开部分150的腿部156对齐。这提供了还从切开部分延伸出来的钩元件。钩元件还可以形成于位于切开部分上的其他位置,或者通过在使薄膜取向之前切开设于未切开部分(未示出)的隆起或肋,建立在未切开部分上。
图8和9显示了由图3所示的同样的前体膜制成的另一种网织品,但是是在三维薄膜的相对侧或相对面上以交替图案切割,其中相对的切口161和162大致相重叠。任一面上的切口161和162等距间隔并错开,使得位于一个面上的切口居中在位于相对面上的切口之间,且反之亦然。或者,切口可以相对的不规则,只要位于一个面上的切口、或一个单个切口不与位于相对面上的单个切口配合就行,否则将会造成完全损害织物。这些切口大致间隔开至少100微米,优选地间隔开200微米到500微米。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网织品的前体膜被纵向拉伸时,所产生的网织品如图9所示。切口161和162的重叠产生了腿部169,其中腿部的侧面170和171由相对的切口限定出。这些腿部与未切开部分163、164部分形成了纵向股。由于薄膜已在相对面上被切开,因而位于相对面上的相邻切口之间的未切开部分163、164在厚度方向Z上处于不同的位置。这样,由切开部分166、167形成的腿部在Z方向上将未切开部分163和164连接起来。借助于形成横向振动的股168的切开部分,相邻的未切开部分还在横向或Y方向上连接起来。在这个实施例中,当薄膜被纵向取向时,可能在未切开部分或者切开部分中出现取向,其中周向的取向将出现在无论取向是在切开部分或未切开部分的最薄的部分。或者,在薄膜通过长度方向的拉伸被打开的情况下,很少有取向能够出现,或者不出现取向。在此情况下,在切开部分和未切开部分相汇合的点处,通常有一些应力伸长。
图10显示了替代性实施例,其中钩形成元件形成于隆起的谷底,而不是形成于隆起的峰顶,否则这一实施例就与图5的相同了。
一般的,钩元件期望形成一钩式网织品,但是可以提供不带有钩接合元件的本发明的网织品,如图12-1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那样。
所形成的网织品优选地还可以借助于非接触热源加热处理。加热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应当选择成导致的收缩或厚度的减小,至少钩头收缩或厚度减小从5%到90%。加热优选地采用非接触加热源来完成,这种热源可包括辐射、热空气、火焰、紫外线、微波、超声波或聚焦红外热灯。这种热处理可以施加在包括成型的钩部分的整个条带上,或者可以只施加在条带的一部分或区域上。条带的不同部分可以被加热处理到较多或较少的处理程度。
图17为图12所示的前体膜,然后根据图18所示的切开图案切开前体膜。这一实施例大致与图13所示的相同,除了切口120在非平面薄膜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深度。当薄膜被纵向(长度方向)拉伸时,它形成了诸如图19所示的网织品,在切开部分131’和纵向股141’之间产生空隙143’。横向股144’由相互连接的切开部分131’形成,每个切开部分131’都具有连接于峰顶145’处和未切开薄膜部分141’处的腿部。空隙143’具有具有变化的尺寸,这取决于切口的深度,且越深的切口产生越大的空隙,而越浅的切口产生越小的空隙143’。
图20为图12的前体膜,然后根据图21所示的切开图案切开薄膜。这一实施例大致与图13所示的相同,除了切口120”成与薄膜110”的横向方向相对不平行的角度。当薄膜被纵向(长度方向)拉伸时,它形成了诸如图22所示的网织品,在切开部分131”和纵向股141”之间产生空隙143”。横向股144”由相互连接的切开部分131”形成,每个切开部分131”都具有连接于峰顶145”处和未切开薄膜部分141”处的腿部。这些空隙143”是交错的,并且沿着切口的方向对齐,如横向股144”那样。
图23为一替代性拉模板300,其带有剖空部分302,该剖空部分302成型以便形成如图24所示的前体膜。在该实施例中,隆起345中的一些大于其他的,而中间的隆起355具有终止于上平面312下方但位于中线315之上的峰顶。然后,如图18中所示的实施例切开薄膜,且在一个面上有多个切口322、320,它们处于不同深度,如图25所示,这些切口从上表面304或上平面312处朝着中线315被切开,该薄膜具有上一半306和下一半305。下表面303未被切开。较深的切口320从上平面处延伸,至少通过中间隆起355的下侧。下隆起317未被切开,且切口终止于下隆起317的下侧319之前。较浅的切口322只切开了较大的隆起345,导致较大的隆起345具有较多的切口并且处于不同的深度。这产生了如图26所示的网织品,且在各个切开部分331之间有多个不同的尺寸和形状的空隙343。横向股344类似于图13和18所示的那些股,但是这些股是由最深和最宽间隔的切口建立的。
图27为图12的前体膜,然后它根据图8所示的被切开,不过,这些切口基本不重叠,而不是像图8的实施例那样重叠。这导致纵向股主要由未切开部分形成。切口461和462位于人一面上,并且等距间隔并错开。当纵向拉伸该实施例的被切开的薄膜时,如图28所示,所产生的网织品如图29所示。由于相对的切口基本上不重叠,因而不像图9所示的网织品,基本上没有腿部。在该实施例中,纵向股470一般由沿着Z方向延伸的未切开部分464和463形成。空隙443和483处于不同的平面。这是图14所示的网织品的一种形式,且任一面上具有空隙,但是有不连续的纵向股。当薄膜置于拉力下时,由于没有腿部打开,因而纵向股的片段将趋向于发生取向。
制成本发明的网织品合适的聚合材料包括热塑性树脂,包括聚烯烃材料,例如聚丙烯和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尼龙,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酯等以及它们的共聚物和混合物。优选的是,树脂是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网织品还可以是多层结构,诸如美国专利No.5,501,675;5,462,708;5,354,597和5,344,691。这些专利文献教导了多层或共挤出弹性叠层的多种形式,且带有至少一个弹性层和一个或两个非弹性层。利用这些已知的多层共挤出技术,多层网织品还可以由两个或更多的弹性层、或两个或更多的非弹性层制成,或者由它们的组合形成。
非弹性层优选地由半晶质或无定形聚合物或混合物制成。非弹性层可以是聚烯烃,主要由聚合物制成,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或者聚乙烯-聚丙烯共聚物。
能够挤出成膜的弹性材料包括ABA嵌段共聚物,聚氨酯,聚烯烃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EPDM弹性体,聚烯烃金属茂合物弹性体,聚酰胺弹性体,乙烯与醋酸乙烯弹性体,聚酯弹性体,等等。ABA嵌段共聚物弹性体一般是这样一种材料,其中A嵌段为聚乙烯芳烃,优选地聚苯乙烯,而B嵌段为共轭二烯烃,具体为低(lower)烷撑二烯烃。A嵌段一般主要由单烷撑芳烃,优选地由苯乙烯半族,且最优选地由苯乙烯制成,其具有分布在4000和50000之间的嵌段分子量。B嵌段一般主要由共轭二烯烃,且平均分子量在从约5000到500000之间范围内,其B嵌段的单体还可以氢化或者官能化。A和B嵌段通常被构造成线性、放射状或者星形构造,其中嵌段共聚物含有至少一个A嵌段和一个B嵌段,但是优选地含有多个A和/或B嵌段,这些嵌段可以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这种类型的典型的嵌段共聚物是线性ABA嵌段共聚物,其中A嵌段可以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或者是主要具有A尖端嵌段的多嵌段共聚物(具有大于三个嵌段的嵌段共聚物)。这些多嵌段共聚物还可以包含一定比例的AB双嵌段共聚物。AB双嵌段共聚物趋向于形成较粘的弹性薄膜层。其它弹性体可以与提供的、不会不利影响弹性薄膜材料的弹性的嵌段共聚物弹性体混合起来。A嵌段还可以由α甲基苯乙烯,t-丁基苯乙烯和其他主要为烷基苯乙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共聚物制成。B嵌段一般可以由异戊二烯,1,3-丁二烯,或者乙烯-丁烯单体制成,不过优选地是由异戊二烯或1,3-丁二烯制成。
在所有多层的实施例中,层可以被用来提供网织品或钩式网织品的一个或两个方向上特别的功能性质,诸如弹性、柔软性、刚性、弯曲性、粗糙度等。这些层可以沿Z方向引导在不同的位置,并形成由不同材料制成的钩元件的切开部分或未切开部分。例如,如果切开部分是弹性的,则这产生沿着至少横向或者切开的方向是弹性的网织品。如果未切开部分是弹性的,这将产生可以闭合的、但是沿着纵向是弹性的网织品。
钩的尺寸利用装备了放大镜的徕卡显微镜来测量网状织物的尺寸,放大率约为25X。将试样放在x-y活动台上,并通过活动台的运动测量试样,精确到微米。每个尺寸都用最少3次重复,并对这三次进行平均。在取向步骤之前和之后均测量基底膜的厚度和钩横栏的高度。关于示例的钩子,其大致如图6a和6b中所示,钩宽由距离24表示,钩的高度由距离22表示,而钩的厚度由距离21表示。
示例1使用类似于图1所示的设备作出网状钩式网织品。用6.35厘米的单螺杆挤出机(24∶1L/D),采用177℃-232℃-246℃的料桶温度轮廓和大约235℃的模温,挤出聚丙烯/聚乙烯耐冲击共聚物(C104,1.3MFI,Dow化学公司,美国密歇根州米德兰)。通过模和拉模板竖直向下挤压出挤压物,其中拉模板具有通过放电加工形成的开放切口,如图2所示,从而生产出类似于图3所示的挤压出的外形的织物。钩的肋的交叉织物方向的间距为每厘米12个肋。在通过拉模板成型后,将挤压物冷淬于一水桶中,速度为6.1米/分钟,且水温保持在大约10℃。然后,使织物向前通过切割台,在那里钩的肋和部分基底层被横向切开,切割角度从织物横向处起测量的角度为23度。切口的间隔为305微米。在切开上部的肋和基底层的顶部后,在第一对夹辊和第二对夹辊之间纵向拉伸织物,拉伸比在大约3∶1,以进一步分离开单独的钩元件到大约9.4个钩/厘米,从而生产出类似于图5所示的钩式网织品。在拉伸之前,第一对夹辊的上辊被加热到143℃,以使织物软化。第二对夹辊被冷却到大约10℃。未拉伸的前体织物和拉伸后的织物的结构尺寸如下面表1所示。
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组股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组股,其中至少一组股与另一组股在厚度方向z上相交成一大于0的角度α,α的角度是从网织品的平面处测出的,至少一组股是非平面的,并且相交组的股是非平面的且/或非直线的。
2.如权利要求1的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其中,网织品的开放区域的百分率为至少50%。
3.如权利要求1的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其中,网织品的开放区域的百分率为至少60%。
4.如权利要求1的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其中,第一组股沿着横向延伸并且是非平面的,而第二组股沿着纵向延伸并且是非直线的。
5.如权利要求1的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其中,所述第二组股在与取向的第一组股的交叉点处联接于第一组股,而没有任何结合界面,且至少一组股具有基本直线性的截面。
6.如权利要求1的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其中,所述股组中的至少一组为取向的股,而另一组股未取向并且具有基本直线性的截面。
7.如权利要求1的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其中,所述股组中的至少一组为线性的。
8.如权利要求1的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其中,所述股组中的至少一组在股的表面上具有表面结构。
9.如权利要求8的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其中,所述表面结构为向上延伸的杆。
10.如权利要求9的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其中,所述杆结构具有沿至少一个方向突出的钩元件。
11.如权利要求1的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其中,所述第一组股和第二组股由热塑性聚合物一体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的非平面聚合网织品,其中,钩元件沿着一给定方向延伸,且在该给定方向上,股之间的开放间距大于钩头部在该方向上的长度,以使网织品不能自接合。
13.一种用于形成热塑性聚合网织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挤出具有一组隆起的非平面聚合物薄膜,这组隆起延伸成从顶面振动到底面的若干峰顶和谷底,所述峰顶和谷底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连续地形成连续的隆起;在至少一个面上,在大致贯穿薄膜的多条切割线处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成一角度的第二方向切开该非平面薄膜,从而形成多个切开部分;使切开的所述薄膜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取向,以使这些切开部分分离开,形成一组分开的、由未切开部分连接起来的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非平面薄膜在峰顶和谷底之间没有平面的部分,且该薄膜的厚度在从25到1000微米的范围内,每线性厘米薄膜上有至少5到50个峰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峰顶以交替方式从薄膜的中线延伸至一个外平面,中线和该外平面之间的距离为50到1000微米。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薄膜面上的至少一些峰顶被切开,切口延伸贯穿了峰顶的下侧,且这些切口延伸贯穿了峰顶的下侧、至少到达薄膜的中线,并且这些切口在达到位于相对的薄膜面上的大致所有峰顶的下侧之前终止。
17.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两个面上,薄膜以交替图案被切开,一个面上的切割线与相对面上的切割线错开,且两个相对面上的切口之间的距离在从200到500微米的范围内。
18.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薄膜被以至少2∶1的比例拉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状织物;结网或者网织品。聚合网织品包括两组互成角度的股,它们由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外形挤出的三维薄膜制成。在一个或者多个面上,该外形挤出的薄膜被沿着X方向以规则间距切开,或者可选地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以交替方式切开。然后,沿着长度方向将切开的薄膜拉伸(定向),产生非平面的网织品,其特征体现在位于顶面和底面的联结部分,以及延伸于位于顶面和底面的该联结部分之间的连接腿部。
文档编号A44B18/00GK1964640SQ200580018890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8日
发明者罗纳德·W·奥森, 杰施里·塞思, 珍妮特·A·文内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