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温度调节电路及直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213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简易温度调节电路及直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简易温度调节电路及直发器。
技术背景温度调节电路是电器产品,尤其是以发热元件为负载的电器中应用非常 普遍的一种电路。由于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电器产品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小 型化和低成本化,而作为其内部电路组成一部分的温度调节电路,朝着结构 小型化、成本低化的发展亦是必然的趋势。现有技术中的温度调节电路,用到的电路元器件较多,占用的电路资源 不少,对产品的体积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自身体积不大的电器产品 来说,该问题尤其突出。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温度调节电路,该电路所 需元器件非常少,成本低廉,工作稳定,所需结构空间小。本发明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发器,该直发器可通 过非常少的元器件和简单的线路实现对发热丝/发热板温度的调节,成本低 廉,工作稳定,所需结构空间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温度调节电路,该电路包括有一设置在负载与电源负极的连接 线路上的单向可控硅、 一置于负载温度范围内的单向二极管、所述单向二极 管与所述单向可控硅之间设置有一三极管,其中,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阳极与负载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控制极连接在三极管的集电极,而所述三 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源负极、基极与单向二极管正极相连,所述单向二极 管的负极则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直发器,包括有发热丝、整流滤波电路和 温度调节电路,所述温度调节电路包括 一设置在发热丝与电源负极的连接 线路上的单向可控硅、 一置于发热丝温度范围内的单向二极管、所述单向二极管通过一三极管与所述单向可控硅相连,其中,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阳极与 发热丝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控制极连接在三极管的集电极,而所述 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源负极、基极与单向二极管正极相连,所述单向二 极管的负极则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电路中单向二极管的反向漏电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的原理来感应负载温度的变化,从而实现对负载温度的调节,其电路所需元 器件非常少,成本低廉,所需结构空间小,工作稳定,还可以调节设定温度。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简易温度调节电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该图是本发明提供的简易温度调节电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 理图;图中,本实施例主要包括有一设置在负载HEATER1、 HEATER2、 HEATER3与电源负极的连接线路上的单向可控硅Q2、 一置于负载温度范围 内的单向二极管D2、单向二极管D2与单向可控硅Q2之间设置有三极管Ql, 其中,单向可控硅Q2的阳极与负载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控制极连接 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而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源负极、基极与单向 二极管D2正极相连,单向二极管D2的负极则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另外,该电路还包括有一用于调节设定温度的可调电阻VR,该可调电阻 VR的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其电路工作原理如下-交流电经过D3整流、Rl、 Cl滤波后,给电路提供一个直流电压。当电 路刚开始上电时,感温单向二极管D2温度较低,漏电流很小,三极管Q1截 止,其集电极为高电平,单向可控硅Q2导通,给负载加热,负载加热后温度 逐渐升高,使单向二极管D2漏电流逐步增大,当负载加热到设定温度后,三 极管Q1导通,其集电极变为低电平,使单向可控硅Q2截至,从而停止给负 载加热,使得负载温度逐渐降低、单向二极管D2漏电流逐步减小,当温度降 低到一定程度时,三极管Q1恢复到截止状态,单向可控硅Q2恢复导通,如此反复,使温度恒定在设定温度。通过改变可调电阻VR的阻值,即可调节 设定温度。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直发器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直发器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是其电路的设计,因此,直 发器的电路为本实施例的重点描述对象,所述直发器的电路主要由负载、整 流滤波支路、温度调节电路、工作指示电路组成,所述负载可以是一个或多 个加热丝或者加热板;同样参考图1,图中,单向二极管D3、 Rl、 Cl构成 的支路为整流滤波支路,单向可控硅Q2、感温单向二极管D2和三极管Ql 构成对负载HEATER1、HEATER2、HEATER3的温度调节电路,指示灯LAMP 和分压电阻R2构成的支路为工作指示电路,电阻R3、可调电阻VR、电阻 R4构成的支路为温度设定支路。其中,所述温度调节电路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所在,该电路主要包括有一 设置在负载HEATER1、 HEATER2、 HEATER3与电源负极的连接线路上的单 向可控硅Q2、 一置于加热件加热范围内的单向二极管D2、单向二极管D2 与单向可控硅Q2之间设置有三极管Q1,其中,单向可控硅Q2的阳极与加 热件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控制极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而三极 管Q1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源负极、基极与单向二极管D2正极相连,单向二极 管D2的负极则通过上拉电阻R5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同时,它还连接在 整流滤波支路上的S1点,另外,三极管Q1的基极还与可调电阻VR相连。其温度调节电路工作原理如下交流电经过D3整流、Rl、 Cl滤波后,给电路提供一个直流电压。当电 路刚开始上电时,感温单向二极管D2温度较低,漏电流很小,三极管Q1截 止,其集电极为高电平,单向可控硅Q2导通,给负载加热,负载加热后温度 逐渐升高,使单向二极管D2漏电流逐步增大,当负载加热到设定温度后,三 极管Q1导通,其集电极变为低电平,使单向可控硅Q2截至,从而停止给负 载加热,使得负载温度逐渐降低、单向二极管D2漏电流逐步减小,当温度降 低到一定程度时,三极管Q1恢复到截止状态,单向可控硅Q2恢复导通,如 此反复,使温度恒定在设定温度。通过改变可调电阻VR的阻值,即可调节 设定温度。在其负载工作过程中,工作指示灯LAMP亮,显示电路工作状态。本发明提供的简易温度调节电路利用单向二极管反向漏电路随温度变 化而变化的原理来感应负载温度变化,当单向二极管温度变高时,反向漏电 流变大,反之变小。其控制电路非常简单,整个控制电路仅需要一个单向可 控硅, 一个三极管,三个单向二极管和少许电阻电容即可。成本低廉且工作 稳定,还可以调节设定温度,其应用在直发器等对温度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 产品中时,优势尤其明显。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简易温度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有一设置在负载与电源负极的连接线路上的单向可控硅、一置于负载温度范围内的单向二极管、所述单向二极管与所述单向可控硅之间设置有一三极管,其中,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阳极与负载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控制极连接在三极管的集电极,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源负极、基极与单向二极管正极相连,所述单向二极管的负极则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简易温度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包括 有一用于调节设定温度的可调电阻,该可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 相连,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简易温度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为发热丝或发热板。
4、 一种直发器,包括有发热丝、整流滤波电路和温度调节电路,其特征 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电路包括一设置在发热丝与电源负极的连接线路上的单向可控硅、 一置于发热丝 温度范围内的单向二极管、所述单向二极管通过一三极管与所述单向可控硅 相连,其中,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阳极与发热丝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控制极连接在三极管的集电极,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源负极、基 极与单向二极管正极相连,所述单向二极管的负极则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电路还包括有一用于调节设定温度的可调电阻,该可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 相连,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简易温度调节电路,该电路包括有一设置在负载与电源负极的连接线路上的单向可控硅、一置于负载温度范围内的单向二极管、所述单向二极管与所述单向可控硅之间设置有一三极管,其中,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阳极与负载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控制极连接在三极管的集电极,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源负极、基极与单向二极管正极相连,所述单向二极管的负极则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相应的直发器。本发明电路简单,所需元器件非常少,成本低廉,所需结构空间小,工作稳定,还可以调节设定温度。
文档编号A45D7/02GK101271340SQ20081006701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4日
发明者刘建伟, 毅 姜, 陈卫兵, 首召兵 申请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