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聚氨酯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聚氨酯鞋垫。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03256541.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结构,其结构的 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至少由布面、预型耐高温包覆状流体软质物和PU发泡材组成, 布面上预设有镂孔,预型耐高温包覆状流体软质物挂设在布面预设的镂孔处,挂设有 预型耐高温包覆状流体软质物的布面下方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PU发泡材。这种鞋垫的 缺点是结构较复杂,制作麻烦,制作材料多,成本较高;还有,该鞋垫置于鞋底面上 后当人踩着鞋垫走路时,由于脚底着力点变换而容易使鞋垫滑动,导致走路很不方 便,也不舒服,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制作方便、踩踏柔和且能防止鞋垫使用时滑动的鞋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聚氨酯鞋垫,包括由聚氨 酯材料制成的鞋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为软垫层,且其反面的表面为盂 膜的纯聚氨酯面,而在鞋垫本体的正面表面上设置有能对脚底起按摩或增加摩擦作用 的凸层或粗糙层。
作为改进,所述的鞋垫本体以及凸层或粗糙层为通过模具一次性注塑式制作而成 的整体结构。
再改进,所述起按摩或增加摩擦作用的凸层或粗糙层可设计为颗粒状的颗粒层 或网格状的网格层。
再改进,所述鞋垫本体其种类为鞋底形鞋垫或脚跟鞋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鞋垫本体为软垫层,且其反面的表面为无膜的 纯聚氨酯面,而在鞋垫本体的正面表面上设置有能对脚底起按摩或增加摩擦作用的凸 层或粗糙层。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 一方面,当人踩在鞋垫上能防振且感觉柔软舒 适,另一方面,由于聚氨酯鞋垫的反面表面无膜包覆,所以具有一定的粘性,当鞋垫 垫置于鞋底上时,鞋垫就能稳定地与鞋底面粘贴在一起,从而消除了人走路时由于脚底着力点的变换而容易使鞋垫滑动的问题,再一方面,本鞋垫结构十分简单,可通过 模具一次性制作而成,不仅制作方便,而且成本也低。所以是一种很实用的产品,值 得推广用。
图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左视投影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跟鞋垫的实施例结构平面图; 图4是图3的左视投影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跟鞋垫的又一实施例结构平面图; 图6是图5的左视投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聚氨酯鞋垫,包括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鞋垫本体l, 鞋垫本体l采用软垫层,且其反面的表面为无膜的纯聚氨酯面12,而在鞋垫本体l的正 面表面上设置有凸层ll或粗糙层,以便能对脚底起按摩或增加摩擦作用。鞋垫本体l以 及凸层ll或粗糙层为通过模具一次性注塑式制作而成的整体结构,使制作十分方便。 而起按摩或增加摩擦作用的凸层ll或粗糙层可根据需要可设计成颗粒状的颗粒层或网 格状的网格层,具体采用哪种结构可按要求而定。而鞋垫本体l种类可为鞋底形鞋垫, 也可以是仅仅垫脚跟的脚跟鞋垫。
权利要求1、一种聚氨酯鞋垫,包括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鞋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1)为软垫层,且其反面的表面为无膜的纯聚氨酯面(12),而在鞋垫本体(1)的正面表面上设置有凸层(11)或粗糙层。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聚氨酯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垫本体(l)以及凸层 (ll)或粗糙层为通过模具一次性注塑式制作而成的整体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层(11)或粗糙层为颗 粒状的颗粒层或网格状的网格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聚氨酯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l)其种类 为鞋底形鞋垫或脚跟鞋垫。
专利摘要一种聚氨酯鞋垫,包括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鞋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1)为软垫层,且其反面的表面为无膜的纯聚氨酯面(12),而在鞋垫本体(1)的正面表面上设置有能对脚底起按摩或增加摩擦作用的凸层(11)或粗糙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人踩在鞋垫上能防振且感觉柔软舒适,并当鞋垫垫置于鞋底上时,鞋垫能稳定地与鞋底面粘贴在一起,能消除人走路时的鞋垫滑动,且本鞋垫结构十分简单,可通过模具一次性制作而成,不仅制作方便,而且成本也低。
文档编号A43B17/00GK201315910SQ200820164560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9日
发明者汪士抗 申请人:汪士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