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周波连斩刀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395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周波连斩刀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模,尤其涉及一种高周波连斩刀模。
背景技术
刀模是生产统一形状图案鞋子等产品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刀模一般由刀模基板 与斩刀焊接而成,现有技术一般是先用高周波压需要斩切的材料,再用斩刀去斩切,作为一 种技术的改进,出现了一种压花斩刀的技术,即在压高周波的同时将斩切材料斩断,比传统 的技术节省了一道工艺,但是,压花斩刀还是存在如下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 题,由于有的斩切材料非常小,斩切后的产品常常会塞在斩刀内侧,需要花费数倍于斩切的 时间去将斩刀内的斩切材料区出来,这样会导致工作的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对该刀模进行 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周波连斩刀模,能 够自动将斩切后的产品弹出,不再另花费时间去清理斩切材料,从而提高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高周波连斩刀模,包 括刀模基体,斩刀,压力板,所述压力板与刀模基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压力板处于非压力状态下,其最外端高于斩刀的最外端刃口 ,该压力板处于 压力状态时,其最外端低于斩刀的最外端刃口 。 所述刀模基体与压力板之间通过限位螺杆螺接,所述限位螺杆的最外端低于所斩 切材料的最高工作切面。 所述斩刀设置在刀模基体外侧,所述压力板设置在该斩刀内侧,所述斩刀与刀模 基体紧密螺接,所述压力板与刀模基体弹性螺接。 所述所述斩刀设置在刀模基体内侧,所述压力板设置在该斩刀内侧,所述斩刀与 刀模基体紧密焊接接,所述压力板与刀模基体弹性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高周波连斩刀模克服了压花斩刀的弱点,在压力板与刀模基板之间 设置一弹簧层,在高周波压花的同时将斩切的产品通过弹簧层的弹力作用,把产品从斩刀 内侧弹出,实现自动清理斩切产品的目的,不再另花时间去清理斩切材料,节省了宝贵的时 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
图1所示的高周波连斩刀模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包括刀模基体ll,斩刀 13,压力板15,该压力板15与刀模基体1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7。 该压力板15处于非压力状态下,其最外端高于斩刀13的最外端刃口 14,该压力板 15处于压力状态时,其最外端低于斩刀13的最外端刃口 14。 该刀模基体11与压力板15之间通过限位螺杆18螺接,该限位螺杆18的最外端 低19于所斩切材料的最高工作切面。 该斩刀13设置在刀模基体11外侧,该压力板15设置在该斩刀13内侧,该斩刀13 与刀模基体11紧密螺接,该压力板15与刀模基体11弹性螺接。 参阅图l所示的高周波连斩刀模第二实施例剖面示意图,该斩刀13设置在刀模基 体11内侧,该压力板15设置在该斩刀13内侧,该斩刀13与刀模基体11紧密焊接接,该压 力板15与刀模基体11弹性卡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高周波连斩刀模,包括刀模基体,斩刀,压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板与刀模基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周波连斩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板处于非压力状态 下,其最外端高于斩刀的最外端刃口 ,该压力板处于压力状态时,其最外端低于斩刀的最外 端刃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周波连斩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模基体与压力板之间 通过限位螺杆螺接,所述限位螺杆的最外端低于所斩切材料的最高工作切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周波连斩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斩刀设置在刀模基体外 侧,所述压力板设置在该斩刀内侧,所述斩刀与刀模基体紧密螺接,所述压力板与刀模基体 弹性螺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周波连斩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斩刀设置在刀模基 体内侧,所述压力板设置在该斩刀内侧,所述斩刀与刀模基体紧密焊接接,所述压力板与刀 模基体弹性卡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周波连斩刀模,包括刀模基体,斩刀,压力板,所述压力板与刀模基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压力板处于非压力状态下,其最外端高于斩刀的最外端刃口,该压力板处于压力状态时,其最外端低于斩刀的最外端刃口,所述刀模基体与压力板之间通过限位螺杆螺接,所述限位螺杆的最外端低于所斩切材料的最高工作切面。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压花斩刀的弱点,在压力板与刀模基板之间设置一弹簧层,在高周波压花的同时将斩切的产品通过弹簧层的弹力作用,把产品从斩刀内侧弹出,实现自动清理斩切产品的目的,不再另花时间去清理斩切材料,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43D8/06GK201441004SQ20082018115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2日
发明者王向明, 王向阳, 王扬帆 申请人:王向阳;王向明;王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