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89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鞋底结构。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 在对用户脚部减震和舒适性方面具有改善的能力。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常规的鞋通常包括结合至鞋底结构的鞋帮。鞋底结构通常包括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蹋面的外底、用于支撑用户脚部的鞋底中 层和为了用户脚部更好的舒适性的一个或更多个鞋内底。鞋底结构可常常包括诸如鞋芯构件和反力构件的附加元件,所述附加元件分别设 置在用户脚部的弓形足底和脚后跟区域,以便提供附加支撑。众所周知,减震能力是考虑鞋底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当鞋用于体育活动 时。为此,制鞋技术坚持不懈地集中在针对提供减震作用的鞋底布置的开发。在大部分鞋底结构中,采用由诸如聚亚氨酯或软橡胶的弹性体材料的成形件构成 的减震体,所述减震体容纳于在外底中、在鞋底中层下、通常在用户脚部的脚后跟区域处形 成的凹陷中。不幸的是,这些传统结构提供较差的并且不可察觉的减震效果,并且在坚固性和 抗应力方面显露出严重的限制性。由于鞋底中层在用户脚部与减震器之间构成单独的元 件,因而鞋底中层本身阻止获得对震动的有效阻尼。在有些已知的鞋底结构中,减震体具有包括多条竖直沟槽的槽形结构,在所述竖 直构造中布置有填充材料。由于竖直沟槽由沿与用户脚部施加压力的相同方向取向的支撑 格栅限定,因而上面的布置在朝地面的方向具有相对差的可压缩性水平。该事实构成对减 震性能的严重限制。在专利申请US2008/0115389A1中,减震体具有蜂窝状结构,该减震体水平地取 向,并且限定填充有诸如凝胶、硅树脂、聚亚氨酯树脂或软橡胶的填充材料的不同蜂窝级 别。由于为了提供令人满意的减震效果而需要多级蜂窝,因而该技术方案具有使鞋底 结构的厚度增加的缺点。因此,用户脚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随对用户平衡和脚步控制的不 利影响而增加。另外,该鞋底结构显露出布置相当复杂,并且在工业水平下制造相对昂贵。

发明内容
通过以上的考虑,显然仍存在对鞋底结构的主要感觉方面的需求,该鞋底结构在 相当容易地以具有相对低的成本和劳动力的工业水平制造的同时,能够提供显著的减震效 果,并且更一般地为用户脚部提供高水平的舒适性。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结构,其允许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满足这样的需求。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1的鞋底结构实现。在更一般的限定中,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结构包括插入件,该插入件设置在外底与 鞋底中层之间并且至少包括设置在用户脚部的脚后跟区域的笼形部分。笼形部分包括至少部分地容纳缓冲件的第一内腔,该缓冲件至少能部分地插入鞋 底中层的第二内腔中。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结构在减震和对用户脚部的支撑方面具有改进的能力,同时其 相当坚固并且制造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结构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描 述中变得明显,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包括鞋底结构的运动鞋的透视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鞋底结构的部分透视图;以及图3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的鞋底结构的分解图;以及图4示意性地示出图2-3的鞋底结构的部分侧视图;以及图5示意性地示出图2-3的鞋底结构的部分剖视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鞋底结构的部分侧视图;以及图7示意性地示出图6的鞋底结构的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引用的附图,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结构10,该鞋底结构通常结合至限定 用于接纳用户脚部的体积的鞋帮11,从而形成鞋100。鞋底结构10包括外底31,该外底31可包括根据需求可具有不同形状的鞋底313。在引用的附图中,外底31被分成分别设置在用户脚部的脚后跟区域100A和脚趾 区域100C的不同的两片311和312。根据需求,外底31可包括还覆盖弓形足底区100B的单独的片。在脚后跟区域100A处,外底31优选地包括窗孔(未示出)和/或外底可由透明 材料制成,以便允许内部检查。外底31可由诸如橡胶、热塑性橡胶、热塑性塑料、聚亚氨酯或其他聚亚氨酯材料 的耐磨聚合材料制成。鞋底结构100包括在外底31上延伸的鞋底中层33,以便向用户脚部提供支撑。优选地,鞋底中层33由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制成,并且包括下表面332和上表 面 331。优选地,鞋底结构10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鞋内底150(仅在图3中示出),所述一 个或更多个鞋内底150在由鞋帮11限定的体积内置于鞋底中层33上,并且优选地可去除。鞋底结构10至少在脚后跟区域100A处包括设置在外底31与鞋底中层33之间的 插入件4。插入件4至少包括设置在脚后跟区域100A的笼形部分410。
优选地,所述笼形部分410由例如聚亚氨酯材料的相对刚性的塑料材料的单独的 片制成。作为替代,可通过叠置多片相对刚性的壳获得该笼形部分。有利地,笼形部分410可与设置在弓形足底区100B的鞋芯部分420 —体地形成。作为替代,鞋芯部分420可设置为以可操作的方式结合至插入件4和/或外底31 的分离的片。笼形部分410包括优选地沿大体上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内腔41。优选地,第一内腔41包括底端41A,在该底端处设置有底壁414。底壁414可选择 地包括窗孔(未示出),和/或其可由透明材料制成。在上端41B处,第一内腔41完全或部分地朝向鞋底中层33敞开。鞋底中层33包括大体上与所述上端41B对准布置的第二内腔330,以便与第一内 腔41连通。优选地,第二内腔330是在上表面331与下表面332之间穿过鞋底中层33的整个 厚度的孔。在该情况下,第一内腔41与由鞋帮11限定的鞋100的内部体积连通。在可能的选择(未示出)中,第二内腔330在上面可由结合至鞋底中层33的材料 层、或由与鞋底中层33 —体形成的壁封闭。优选地,所述材料层(或所述壁)相对薄并且是柔性的。这样的材料层还可至少 部分地被去除。优选地,笼形部分410包括可具有内腔朝向脚趾区域100C取向的马蹄形的第一侧 壁 411。侧壁411具有至少部分地侧向限定第一内腔41的周边的内表面412和外表面 413,该外表面在脚后跟区域100A处至少部分地限定鞋底结构100的外形。优选地,笼形部分410还包括第二侧壁415,该第二侧壁具有其凸起朝向脚趾区域 100C引导的拱形形状。有利地,侧壁415限定第一内腔41的其余周边。在可替代的实施例(未示出)中,第一内腔41可由具有环形形状的单独的侧壁侧 向地限定。优选地,笼形部分41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第三内腔43,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三内 腔与第一内腔41连通,并且有利地至少部分地延伸通过第一侧壁411。优选地,第三内腔43是从内表面412到外表面413穿过第一侧壁411的整个厚度 的孔,以便使第一内腔41与外部环境连通。作为替代,第三内腔可在与第一内腔41相对设置的端部43A(图2)处封闭。第一内腔41和第三内腔43沿不平行的、优选地垂直的方向延伸。优选地,如图1-5所示,侧壁411的各侧面包括具有大体上的管状形状的多个平行 的第三内腔43。在图6-7所示的鞋底结构10的可替代实施例中,笼形部分10包括分别设置在第 一侧壁411的一侧处的两个细长内腔43。在另一可替代实施例(未示出)中,第三内腔43还可沿第二侧壁415设置或沿侧 壁411和415设置。
通常,第三内腔43的形状以及它们沿侧壁411和/或415的位置根据需要可以是 任意的。第一内腔41至少部分地容纳缓冲件5,该缓冲件优选地包括主体51,该主体具有 容纳在或至少能部分地容纳在第二内腔330中的至少一个上部510。有利地,在上部510处,缓冲件5能够与用户脚部接触或与鞋内底150接触。当内腔330是穿过鞋底中层33的厚度的孔时,在缓冲件5与用户脚部或鞋内底 150之间实现有利的直接接触。当内腔330在上面由薄且柔性的层或壁封闭时,获得间接接触。在所述两种情况下,由于用户脚后跟的压力直接施加在缓冲件5上而不再施加在 鞋底中层上,因而用户脚部可受益于改善的缓冲效果。这样,鞋底中层33根本不会削弱由 缓冲件5提供的缓冲效果。如图2所示,上部510优选地插入内腔330,以便稍微从上表面331突出。该技术 方案显著地有助于实现缓冲件5与用户脚部或鞋内底150之间的接触。根据该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上部510可根据稍微圆形的轮廓成形为阶梯轮 廓,以便确保与第二内腔330的侧壁良好的联接,或成形为蘑菇形轮廓,以便确保与第二内 腔的上边缘和与鞋底中层33的上表面331良好的联接。可替代地,上部510可插入第二内腔330,以便相对于鞋底中层33的上表面331保 持在相同的水平。作为另一替代,上部510仅部分地插入第二内腔330。作为又一替代,上部510可设置在内腔330的外部并与该内腔330对准。在所有这些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未示出),用户脚部的压力将引起上部510在第二 内腔330中的完全插入和该上部510从鞋底中层33的上表面331的突出,从而迫使缓冲件 5与用户脚部或鞋内底150接触。缓冲件5还包括优选地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第三内腔43中并且有利地成形的一个 或更多个侧部520,以便与第三内腔43的内部轮廓匹配。因此,缓冲件5布置成使得在将压力施加在该缓冲件上时,尤其是沿一个或更多 个预定的方向200展开时,能够以预定的方式改变其体积,其中预定的方向不平行于向用 户脚部施加压力的方向201,并且优选地垂直于该方向201。优选地,缓冲件布置成能够沿相对于地面水平的一个或更多个方向200展开,而 沿竖直方向201将压力施加在该缓冲件上。应注意的是,由于第三内腔43给缓冲件5提供预定的展开路线,因而第三内腔有 助于该各向异性的展开。因此,当施加压力(例如在用户的脚部斜靠在地面上)时,缓冲件5可通过第三内 腔43展开。相反地,当压力释放(例如由于用户将其脚部从地面提起)时,缓冲件5可至 少部分地恢复其初始体积。缓冲件5优选地由凝胶材料、耐冲击的弹性材料(例如d30 )或弹性体材料制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缓冲件5由填充有凝胶材料的成形垫构成。该技术方案在 将压力施加在缓冲件5上时允许缓冲件5较快的展开。缓冲件5还可包括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和/或由具有不同密度的相同材料制成的多个部分、诸如叠置或并排设置的多层不同材料。作为示例,上部510可包括在主体51上注入的凝胶层,该凝胶层包括不同的材料 或具有不同密度的凝胶。当然,可以是由层和/或材料的其它组合。在另一示例中,主体51可由具有柱形几何形状并且根据同心布局设置的多个不 同材料的竖直层形成。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结构允许实现预期目的和目标。鞋底结构10包括具有笼形部分410的插入件4,该插入件包括用于容纳缓冲件5 并且由一个或更多个侧壁限定的内腔41。这允许在脚后跟区域100A处具有相对小厚度的鞋底结构10,并且同时允许对用 户脚部提供支撑。鞋底中层33设置有第二内腔330,通过该第二内腔330能插入缓冲件5。该特征允许使缓冲件与用户脚部或与内部的鞋内底直接接触。因此,鞋底中层33的存在不再构成获得最大限度的减震和缓冲效果的障碍。缓冲件5可沿预定的方向、优选地与施加压力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展开。这允许进
一步改善减震效果。插入件41的笼形部分410由第三内腔43构成,以便在向用户脚部提供支撑的同 时,有助于缓冲件5的该各向异性的展开。制造测试已证明,能以简单的方式、尤其是在工业水平下装配根据本发明的鞋底 结构10。该特征允许显著地降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底结构(10),该鞋底结构包括外底(31)和鞋底中层(33)以及设置在所述外 底与所述鞋底中层之间的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至少包括设置在用户脚部的 脚后跟区域的笼形部分G10),所述笼形部分包括至少部分地容纳缓冲件(5)的第一内腔 (41),所述鞋底中层至少包括第二内腔(330),所述缓冲件能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第二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能够与用户脚部或与所 述鞋底结构的鞋内底(150)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腔是穿过所述鞋底中层 的整个厚度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通过所述孔插入,以便能 够与用户脚部或与所述鞋底结构的鞋内底(150)接触。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形部分至 少包括具有内表面G12)的第一侧壁G11),所述内表面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内腔的 周边。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形部分至 少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三内腔G3)。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腔至少部分地延伸穿 过所述第一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腔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 表面到外表面(413)延伸穿过所述第一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腔具 有管状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腔 具有细长形状。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将压力施加在 所述缓冲件上时,所述缓冲件至少能部分地沿至少预定的方向展开。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将压力施加 在所述缓冲件上时,所述缓冲件至少能部分地沿所述第三内腔展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至少部分地插入穿过 所述第三内腔。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由凝 胶材料或弹性体材料或耐冲击材料制成。
15.一种鞋(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 鞋底结构(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结构(10),其包括外底(31)和鞋底中层(33)以及在所述外底与所述鞋底中层之间的插入件(4)。插入件至少包括笼形部分(410),该笼形部分具有容纳缓冲件(5)的第一内腔(41)。鞋底中层包括所述缓冲件至少能部分地插入的第二内腔(330)。
文档编号A43B7/14GK102076235SQ200880130101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4日
发明者R·加扎拉, S·孔蒂尼 申请人:王子运动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