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避震轮及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67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箱包避震轮及箱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箱包避震轮及箱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小箱体振动的箱包避震轮及箱包。背景技术
行李箱一般都配备轮子和拉杆,分别位于行李箱的两端,使用时将拉杆拉出,轮子 着地滚动,便于个人搬运较多的行李。传统的行李箱上的轮子一般都是直接以轮轴枢合于 轮座,并不具有避震功能,因此会造成使用者手部在拖行时的震动带来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行李箱的运输轮不具备避震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具 有避震功能的避震轮。一种箱包避震轮,包括轮子、轮座和缓冲组件,所述轮子包括轮轴,所述缓冲组件 连接轮子与轮座缓冲轮子受到的冲击。优选地,所述轮座上设有沿缓冲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轮子铰接于轮轴上,所述 轮轴匹配地插装在该限位槽中并可在该限位槽中沿缓冲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组件和导震杆,所述导震杆一端与轮座枢接而另 一端与轮轴铰接,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轮座而另一端连接于导震杆。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与导震杆连接的一端位于导震杆的中部且所述弹性组件的 弹力方向与轮子的缓冲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导震杆连接件、轮座连接件、连接杆以及弹簧,所述连 接杆包括杆体、设于杆体一端直径比杆体直径大的限位部以及设于杆体另一端且直径比杆 体直径小且外周面上设有螺纹的螺纹连接部,所述导震杆连接件与所述导震杆在导震杆中 部连接,所述轮座连接件与所述轮座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轮座连接件使螺纹连接部与所 述导震杆连接件螺接,所述弹簧套于所述连接杆的杆体外部并且两端分别于所述导震杆连 接件和轮座连接件抵接,所述限位部与轮座连接件抵接。优选地,所述轮座的侧壁与轮子相对的一面沿所述限位槽的边缘设有加强筋。优选地,所述轮轴穿过限位槽的一端设铆片与所述轮轴连接。此外,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箱包避震轮的箱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轮子与轮座之间加入缓冲组件,可以把轮子受到的冲击通过缓冲组件缓 冲,使到达轮座的冲击变小,从而达到防震目的。2、缓冲组件结构简单,仅包含了少量的结构元件,从而使整个避震轮的结构简单。3、限位槽与缓冲组件的配合可有效地将冲击进行缓冲,缓冲效果好。4、限位槽的加强筋可保证整个避震轮的强度。
图1为避震轮的主视图;图2为避震轮的分解结构图;图3为避震轮的轮座侧壁视图;图4为避震轮另一个角度的分解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为10 轮子102轮轴 104铰接孔20 轮座202限位槽 204加强筋30缓冲组件312导震杆连接件 314轮座连接件 316连接杆 318弹簧320导震杆 362杆体 364限位部 366螺纹连接部40枢接件50 铆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避震轮。该避震轮包括轮子10、轮座20和 缓冲组件30。缓冲组件30连接轮子10与轮座20,轮子10在滚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被缓 冲组件30缓冲后到达轮座20时减小,可达到避震目的。如图2所示,轮座20上设有沿缓冲方向延伸的限位槽202,轮子10与轮轴102铰 接,轮轴102匹配地插装在限位槽202中并可在该限位槽202中沿缓冲方向移动。上述的 缓冲方向是指轮子10在受到冲击时的受力方向。缓冲组件30包括弹性组件和导震杆320,导震杆320 —端通过枢接件40与轮座 20枢接而另一端与轮轴102铰接,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轮座20而另一端连接于导震杆 320。其中弹性组件在导震杆320的中部与导震杆320连接且弹性组件的弹力方向与轮子 10的缓冲方向一致。当轮子10受到冲击时,导震杆320以枢接件40为中心、贴合轮座20 侧壁摆动,轮轴102在限位槽202中移动。弹性组件包括导震杆连接件312、轮座连接件314、连接杆316以及弹簧318,连接 杆316包括杆体362、设于杆体一端直径比杆体直径大的限位部364以及设于杆体另一端 且直径比杆体直径小且外周面上设有螺纹的螺纹连接部366。导震杆连接件312与导震杆 320在导震杆312中部连接,轮座连接件314与轮座20连接,连接杆316穿过轮座连接件 314使螺纹连接部366与导震杆连接件312螺接,弹簧318套于连接杆316外部并且两端 分别与导震杆连接件312和轮座连接件314抵接,连接杆316的限位部364与轮座连接件 314抵接。其中导震杆连接件312与导震杆320采用外部插销连接。如图3所示,轮座20的侧壁与轮子10相对的一面沿限位槽202的边缘设有加强 筋 204。如图4所示,轮轴102穿过限位槽202的一端设铆片50与轮轴102连接。[0038]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轮子10着地,导震杆320近似与水平地面保持平行,弹性组件以垂直于 导震杆320的方式设置。轮子10在不平坦的地面滚动时,是上下震动的,受到来自于地面 的冲击,该冲击使轮子10在限位槽202中移动,轮子10移动时,带动导震杆320以枢接件 40为中心、贴合轮座20侧壁摆动,因而轮子10受到的冲击通过导震杆320传导给弹性组 件,从而克服缓冲组件30在缓冲方向上的弹力,使冲击和弹力相互抵消,达到避震的目的。另外,在限位槽202边缘设置加强筋204有助于保证限位槽202的强度。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使用上述箱包避震轮的箱包,该箱包避震轮设于箱包的箱体 上。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箱包避震轮,包括轮子、轮轴和轮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连接轮子与轮座缓冲轮子受到的冲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避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上设有沿缓冲方向延伸的 限位槽,所述轮子铰接于轮轴上,所述轮轴匹配地插装在该限位槽中并可在该限位槽中沿 缓冲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包避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组件和导 震杆,所述导震杆一端与轮座枢接而另一端与轮轴铰接,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轮座 而另一端连接于导震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包避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与导震杆连接的一端 位于导震杆的中部且所述弹性组件的弹力方向与轮子的缓冲方向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包避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导震杆连接件、 轮座连接件、连接杆以及弹簧,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设于杆体一端直径比杆体直径大的限 位部以及设于杆体另一端且直径比杆体直径小且外周面上设有螺纹的螺纹连接部,所述导 震杆连接件与所述导震杆在导震杆中部连接,所述轮座连接件与所述轮座连接,所述连接 杆穿过轮座连接件使螺纹连接部与所述导震杆连接件螺接,所述弹簧套于所述连接杆的杆 体外部并且两端分别于所述导震杆连接件和轮座连接件抵接,所述限位部与轮座连接件抵 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包避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的侧壁与轮子相对的一面 沿所述限位槽的边缘设有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包避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穿过限位槽的一端设铆片 与所述轮轴连接。
8.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箱包避震轮。
专利摘要一种箱包避震轮,属于箱包配件。包括轮子、轮轴、轮座和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连接轮子与轮座从而缓冲轮子受到的冲击。此外,还涉及一种使用上述箱包避震轮的箱包。通过在轮子与轮座之间加入缓冲组件,可以把轮子受到的冲击通过缓冲组件缓冲,使到达轮座的冲击变小,从而达到避震目的。
文档编号A45C5/04GK201709612SQ20102005654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4日
发明者江汉辉 申请人:东莞市江顺箱包袋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