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159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伞,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的遮 阳伞上的摇手装置。
背景技术
遮阳伞是户外活动的日用品,因遮阳所需的伞面面积大,遮阳伞的伞柱高,伞架活 动范围大,遮阳伞张开或收合需要摇手装置来控制。目前,使用的摇手装置,它是由很多的 零件组成,结构复杂,组成繁琐,费时费力,而且防滑效果不是很理想,稳定性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 用方便,且稳定性好的遮阳伞上的摇手装置。所述的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活动连接在伞柱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设 置的摇手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的摇手机构由相互配合连接的摇手壳前盖和摇手壳后盖构 成,摇手壳前盖上配合设置与锁紧机构相对应的带外螺纹的圆柱孔,摇手机构包括摇手轴 及与其套接连接的绕线轮,摇手穿透摇手壳后盖与绕线轮配合连接,所述的绕线轮上绕接 设置用于控制伞面张合的伞绳,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摇手壳前盖圆柱孔内的锁紧块 及锁紧手轮,锁紧手轮的端部配合设置锁紧手轮盖。所述的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手轮内配合设置内螺纹,与 摇手壳前盖带外螺纹的圆柱孔螺纹配合,所述的锁紧手轮和锁紧块通过自攻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块为“工”字形,与伞柱上 配合设置的凹槽插接连接。所述的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手壳前盖的摇手轴孔与摇手 轴之间配合活动设置铁垫片、开口垫片及摇手扭簧。所述的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手壳前盖与摇手壳后盖通过 自攻螺丝固定,再压上定位用的堵头。上述的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活动连接在伞柱上,它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摇手 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的摇手机构由相互配合连接的摇手壳前盖和摇手壳后盖构成,摇手 壳前盖上配合设置与锁紧机构相对应的带外螺纹的圆柱孔,摇手机构包括摇手轴及与其套 接连接的绕线轮,摇手穿透摇手壳后盖与绕线轮配合连接,所述的绕线轮上绕接设置用于 控制伞面张合的伞绳,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摇手壳前盖圆柱孔内的锁紧块及锁紧手 轮,锁紧手轮的端部配合设置锁紧手轮盖,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设置的摇手装置,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3[0011]图2为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图。图中1-摇手机构,101-摇手壳前盖,102-摇手壳后盖,103-摇手轴,104-铁垫 片,105-摇手扭簧,106-开口垫片,107-绕线轮,108-自攻螺丝,109-伞绳,110-堵头, 111-摇手,2-锁紧机构,201-锁紧手轮,202-锁紧手轮盖,203-锁紧块,3-拉杆,4-斜杆, 5-伞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活动连接在伞柱5上,它包括相互配合设 置的摇手机构1和锁紧机构2,所述的摇手机构1由通过自攻螺丝108相互配合连接的摇手 壳前盖101和摇手壳后盖102构成,自攻螺丝108外再压上定位且防水用的堵头110。摇手 壳前盖101上配合设置与锁紧机构2相对应的带外螺纹的圆柱孔,摇手机构1包括摇手轴 103及与其套接连接的绕线轮107,摇手111穿透摇手壳后盖102与绕线轮107配合连接, 所述的绕线轮107上绕接设置用于控制伞面张合的伞绳109,伞绳109穿过斜杆4与伞面连 接,通过摇动摇手111,拉动伞绳109,从而打开或收紧伞面。所述的锁紧机构2包括安装在 摇手壳前盖101圆柱孔内的锁紧块203及锁紧手轮201,锁紧手轮201的端部配合设置锁紧 手轮盖202。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锁紧手轮201内配合设置内螺纹,与摇手壳前盖101带 外螺纹的圆柱孔螺纹配合,所述的锁紧手轮201和锁紧块203通过自攻螺丝108固定连接, 所述的锁紧块203为“工”字形,与伞柱5上配合设置的凹槽插接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摇手壳前盖101的摇手轴孔与摇手轴103之间配合活 动设置铁垫片104、开口垫片106及摇手扭簧105。如图4所示,摇手机构1安装先将铁垫片104装入摇手壳前盖101摇手轴孔中, 压入开口垫片106,再装入摇手扭簧105,摇手轴103和绕线轮107,同时注意摇手扭簧105, 摇手轴103,绕线轮107的方向要一致,盖上摇手壳后壳102,拧上自攻螺丝108,压上堵头 111。锁紧机构2安装将锁紧块203由圆柱孔内向外装入方孔,再将锁紧手轮201拧上摇 手壳前壳101圆柱孔的外螺纹,并拧上自攻螺丝108将锁紧块203和锁紧手轮201紧固,注 意不要压得过紧,影响锁紧手轮201的旋转,盖上手轮20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由摇手机构1和锁紧机构2配合的摇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 方便,且稳定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活动连接在伞柱(5)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摇手机构(1)和锁紧机构(2),所述的摇手机构(1)由相互配合连接的摇手壳前盖(101)和摇手壳后盖(102)构成,摇手壳前盖(101)上配合设置与锁紧机构(2)相对应的带外螺纹的圆柱孔,摇手机构(1)包括摇手轴(103)及与其套接连接的绕线轮(107),摇手(111)穿透摇手壳后盖(102)与绕线轮(107)配合连接,所述的绕线轮(107)上绕接设置用于控制伞面张合的伞绳(109),所述的锁紧机构(2)包括安装在摇手壳前盖(101)圆柱孔内的锁紧块(203)及锁紧手轮(201),锁紧手轮(201)的端部配合设置锁紧手轮盖(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手轮(201) 内配合设置内螺纹,与摇手壳前盖(101)带外螺纹的圆柱孔螺纹配合,所述的锁紧手轮 (201)和锁紧块(203)通过自攻螺丝(10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块(203)为 “工”字形,与伞柱(5)上配合设置的凹槽插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手壳前盖 (101)的摇手轴孔与摇手轴(103)之间配合活动设置铁垫片(104)、开口垫片(106)及摇手 扭簧(1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手壳前盖 (101)与摇手壳后盖(102)通过自攻螺丝(108)固定,再压上定位用的堵头(110)。
专利摘要一种遮阳伞的摇手装置,属于遮阳伞技术领域,它活动连接在伞柱上,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摇手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的摇手机构由相互配合连接的摇手壳前盖和摇手壳后盖构成,摇手壳前盖上配合设置与锁紧机构相对应的带外螺纹的圆柱孔,摇手机构包括摇手轴及与其套接连接的绕线轮,摇手穿透摇手壳后盖与绕线轮配合连接,所述的绕线轮上绕接设置用于控制伞面张合的伞绳,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摇手壳前盖圆柱孔内的锁紧块及锁紧手轮,锁紧手轮的端部配合设置锁紧手轮盖,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设置的摇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A45B25/14GK201675196SQ20102017431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
发明者林胜志 申请人:何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