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源式电热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85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电源式电热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电热衣,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源式电热衣。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热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有的电热衣采用电热丝或碳 黑电热纤维或陶瓷当作热源,虽然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但其结构复杂,体积大、笨重, 穿起来行动不方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已研究出一种蓄电池作为电源的方法,其体积小较轻 薄,且易携带,但电热衣消耗电量大,蓄电池一般只能维持15-20分钟的使用时间,而无法 达到更长时间的功效,大大降低了电热衣的实用性能,同时其功能单一,只能达到冬暖夏凉 的加强外套的调节作用,不能为其他随身携带的设备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源式电热 衣,解决了已有的电热衣体积大、笨重,穿起来行动不方便,耗电量大,维持时间短,功能单
一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电源式电热衣,包括有外套,所述外套内有电热装置、保温层,所述外 套外表面上安装有发电膜片,所述发电膜片由PVC板材以及PVC板材上镀有的太阳能薄膜 组成,所述外套外表面上还安装有纽扣型蓄电池、锂电池和多功能插座,所述纽扣型蓄电池 与发电膜片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纽扣型蓄电池和锂电池通过自动调控器和多功能插 座相连接。所述的多功能插座包括有插座面板,所述插座面板上具有多个常规电源插口和 USB接口,所述插座面板内设置一个交直流转换模组,所述交直流转换模组输入端连接到纽 扣型蓄电池,所述交直流转换模组输出端与电源插口和USB接口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的发电膜片是太阳能薄膜以100°C温度镀在PVC为材质的底板布上,其吸收 光线发电后存入硅为原料的纽扣型蓄电池中;所述的自动调控器会将太阳能所存放的电用 完后,才会自动供应锂电池(电压7.4v,容量2200mAh)所存放的电;所述的多功能插座可 供应衣服内部发热膜片及制冷膜片达保温和降温效果,也可供电脑电源使用、手机充电、及 LED手电筒电源供电。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具有多功能电源,可充分利用能源,达到更 长时间的功效,提高了电热衣的实用性能,同时可供电脑电源使用、手机充电、及LED手电 筒电源供电,达到绿色、节能、环保之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电膜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插座结构示意图。其中1_外套,2-发电膜片,3-纽扣型蓄电池,4-锂电池,5-自动调控器,6_插座 面板,7-常规电源插口,8-USB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功能电源式电热衣,包括有外套1,外套1内有电热装置、保温层,外套1外 表面上安装有发电膜片2,发电膜片2由PVC板材以及PVC板材上镀有的太阳能薄膜组成, 外套1外表面上还安装有纽扣型蓄电池3、锂电池4和多功能插座,所述纽扣型蓄电池3与 发电膜片2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纽扣型蓄电池3和锂电池4通过自动调控器5和多 功能插座相连接。所述多功能插座包括有插座面板6,所述插座面板6上具有多个常规电源插口 7和 USB接口 8,所述插座面板内设置一个交直流转换模组,所述交直流转换模组输入端连接到 纽扣型蓄电池,所述交直流转换模组输出端与电源插口和USB接口通过导线相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电源式电热衣,包括有外套,所述外套内有电热装置、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外表面上安装有发电膜片,所述发电膜片由PVC板材以及PVC板材上镀有的太阳能薄膜组成,所述外套外表面上还安装有纽扣型蓄电池、锂电池和多功能插座,所述纽扣型蓄电池与发电膜片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纽扣型蓄电池和锂电池通过自动调控器和多功能插座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源式电热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插座 包括有插座面板,所述插座面板上具有多个常规电源插口和USB接口,所述插座面板内设 置一个交直流转换模组,所述交直流转换模组输入端连接到纽扣型蓄电池,所述交直流转 换模组输出端与电源插口和USB接口通过导线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源式电热衣,包括有外套,外套内有电热装置、保温层,外套外表面上安装有发电膜片,所述发电膜片由PVC板材以及PVC板材上镀有的太阳能薄膜组成,所述外套外表面上还安装有纽扣型蓄电池、锂电池和多功能插座,所述纽扣型蓄电池与发电膜片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纽扣型蓄电池和锂电池通过自动调控器和多功能插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具有多功能电源,可充分利用能源,达到更长时间的功效,提高了电热衣的实用性能,同时可供电脑电源使用、手机充电、及LED手电筒电源供电,达到绿色、节能、环保之功能。
文档编号A41D1/00GK201767076SQ20102025644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3日
发明者曾兴荣, 魏佑珊 申请人:曾兴荣;魏佑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