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77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别适用于涂敷口红和润唇膏等嘴唇化妆品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涂敷口红和润唇膏等嘴唇化妆品的涂敷用具通常利用在支撑轴的前端具有涂敷部的结构的用具。通过在涂敷部上增多化妆品的保持量,从而加大由一次操作能够涂敷化妆品的面积,能够减少涂敷操作。减少涂敷操作从防止涂敷模糊,能够均勻涂敷化妆品的观点来看是有利的。作为用于增多化妆品的保持量的办法,公知有例如使涂敷部从支撑轴向横方向突出并且具有至少2个塑料材料的分支部的办法(参照专利文献1)。分支部具有端部,并且在该端部进行接触从而在其之间形成空洞。在该涂敷部上,因为在空洞内保持化妆品,所以能够增多化妆品的保持量。与上述技术不同,作为涂敷部的形状,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比支撑轴更宽的扁平涂敷部。另外,在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涂敷部具有在正面观察时从最宽部向前端去渐渐变窄的形状的方案、和涂敷部以相对于支撑轴倾斜的方式倾斜设置的方案。由此,能够实现涂部触感和润饰效果以及使用的方便性的提高等。例如,如果涂敷部的前端较尖细, 则具有能够精细地涂敷化妆品的优点,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化妆品涂敷到嘴唇口角的部分。另外,涂敷用具通常与收纳化妆品的圆筒形状的容器组合使用。涂敷用具在拔出被浸渍于容器内化妆品的涂敷部的同时,通过被设置于容器口部附近部分的挤捋阀挤掉过量的化妆品,然后利用涂敷部来涂敷化妆品。在专利文献2的涂敷用具中,利用硬质或者半硬质的塑料材料形成挤捋阀,形成为实质上非变形性的部件,并且与挤捋阀相比更容易使涂敷部变形,从而对比支撑轴宽的扁平的涂敷部进行挤捋。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US2007/0020027A1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1-8727号公报(图12 图14)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的记载,划分所述空洞的分支部是以实质上不变形的形式充分具有刚性的部件。从而,该空洞没有实质性的变形,因此,在涂敷化妆品时,存在难以排出被保持于空洞内的化妆品的情况。另外,空洞部贯通至涂敷部背面,因此,由于将涂敷部按压在涂敷对象部位上时的压力,化妆品从涂敷面通过空洞部逃脱到涂敷部背面,因而不能够有效地利用被保持于涂敷部的化妆品。另外,为了防止化妆品附着于支撑轴,挤压孔的孔径通常配合支撑轴直径进行设计,由此,在涂敷部从支撑轴向横方向突出的情况下,从容器拔出插入涂敷部时,阻力变大,
4使用的方便性降低。例如,在对涂敷部施以植毛加工(植绒加工)等情况下,存在发生植绒剥离而使得涂敷部的耐久性下降的问题。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如果涂敷部的前端较窄,则从装有化妆品的容器拔出涂敷部并利用配备于容器中的挤捋阀挤落掉剩余的化妆品时,存在不能够充分进行挤捋的问题。该理由是,由于涂敷部的前端的截面与挤捋阀的孔的大小相比较小,所以不能够充分挤捋涂敷部。其结果,具有在涂敷部的前端发生剩余化妆品的液体积留的问题。如果在发生像这样的液体积留的状态下使用涂敷用具,则会由于化妆品过度附着,而导致例如在涂敷时使化妆品超出嘴唇轮廓。或者,在从容器拔出涂敷用具时,化妆品以丝状拉伸而使美观性变差,或者变成丝状的化妆品断开落下,而弄脏周围环境。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提供一种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包括用于将化妆品涂敷于嘴唇的化妆品涂敷用具和用于收纳所述化妆品的容器,所述涂敷用具从所述容器的口部相对于所述容器内自如地出入,在该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中所述涂敷用具包括用于涂敷化妆品的涂敷面,并且具有由扁平体形成的涂敷部、 和在前端连结有所述涂敷部的支撑轴,正面观察所述涂敷部时,所述涂敷部具有最宽部,而且从所述最宽部向前端去宽度渐渐变窄,并且所述涂敷面成为在其中央部形成有凹陷部的凹面。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只用挤捋阀挤捋涂敷部的简单操作,而仅以决定的量保持大量的化妆品。而且,因为能够遍布涂敷部的涂敷面的整个区域保持化妆品,所以能够均勻地涂敷化妆品。另外,因能够抑制化妆品附着于涂敷部背面,所以在涂敷化妆品时,能够防止使化妆品附着于不期望的部位。另外,根据本发明,不会损害在嘴角等细小部位上涂敷化妆品的容易度,能够有效地防止化妆品的液体垂落和拖丝。进而,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拔出插入涂敷部时的阻力,减轻对涂敷部的损伤,能够有效地对宽度较大的扁平的涂敷部进行挤捋。其结果,能够使化妆品对涂敷部的附着量和分布变得恰当,能够简便漂亮地完成化妆。根据本发明的化妆品涂敷装置,能够获得上述的各种效果,特别是在将口红和润唇膏等嘴唇化妆品涂敷于嘴唇时能够简单漂亮地完成化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化妆品涂敷用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由图1所示的化妆品涂敷用具上的涂敷部的立体图。图3 (a)是图1所示的化妆品涂敷用具上的涂敷部的主视图,图3 (b)是图1所示的化妆品涂敷用具上的涂敷部的侧视图,图3(c)是沿着图3(b)中的c-c线的截面图,图3(d) 是沿着图3(b)中的d-d线的截面图,图3(e)是沿着图3(b)中的e-e线的截面图。图4(a) (C)是表示保持有化妆品的涂敷部在通过挤捋阀的挤捋孔之前、通过过程中以及通过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a)和(b)是从侧面观察保持化妆品的涂敷部通过挤捋阀的挤捋孔过程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化妆品涂敷用具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7(a)是表示涂敷部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7(b)是图7(a)的主视图。图8(a)是表示涂敷部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8(b)是图8(a)的侧视图。图9(a)是表示涂敷部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9(b)是沿着图9(a)中的 b_b线的截面图,图9(c)是表示图9(b)所示的涂敷部发生变形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0(a) (e)是表示涂敷部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图12(a)和(b)是放大表示从涂敷面侧和与其相反的面一侧观察图11所示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涂敷部的立体图。图13(a)是图11所示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涂敷部的主视图,图13 (b)是图11 所示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涂敷部的侧视图,图13(c)是沿着图13(b)中的c-c线的截面图,图13(d)是沿着图13(b)中的d-d线截面图,图13(e)是沿着图13(b)中的e_e线的截面图。图14(a)是从侧面观察保持化妆品的涂敷部通过挤捋阀的挤捋孔过程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4(b)是从正面观察从图14(a)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拔出涂敷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4(c)是从侧面观察图14(b)所示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5是表示图11所示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16(a)是表示涂敷部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16 (b)是沿着图16(a)中的b-b线的截面图,图16(c)是表示图16(b)所示的涂敷部变形成大致C字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7(a) 图17(e)是表示涂敷部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图。图18(a)是表示本发明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图18(b)是图18(a)所示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图19(a)是说明通过可挠性挤捋阀挤捋涂敷用具的涂敷部的状态的概略表示的主视图,图19(b)是同样概略表示的侧视图,图19(c)是省略了该涂敷部的可挠性挤捋阀的概略表示的仰视图。图20(a)是说明通过可挠性挤捋阀挤捋其它形式的涂敷部的状况的概略表示的主视图,图20(b)是同样概略表示的侧视图,图20(c)是省略了该涂敷部的可挠性挤捋阀的概略表示的仰视图。图21 (a)是进一步说明通过可挠性挤捋阀挤捋其它形式的涂敷部的状况的概略表示的主视图,图21(b)是同样概略表示的侧视图,图21 (c)是省略了该涂敷部的可挠性挤捋阀的概略表示的仰视图。图22(a)是在现有的技术中堆积于可挠性挤捋阀的下表面的化妆品附着于涂敷部的状况的说明图,图22(b)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避免堆积于可挠性挤捋阀下面的化妆品附着于涂敷部的状况的说明图。图23(a) (c)是例示可挠性环状下摆部的其它形式的概略表示的截面图。图 (e)是例示可挠性环状下摆部的其它形式的概略表示的截面图。
图25 (a) (d)是例示可挠性环状下摆部和可挠性挤捋阀的其它形式的概略表示的截面图。图沈是例示可挠性环状下摆部的其它形式的概略表示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最佳实施方式参照

本发明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图示的实施方式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是表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装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附图所表示的装置。在图1中,以局部剖切的状态表示了本发明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该图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1 包括用于涂敷化妆品4的涂敷用具2和用于收纳化妆品4的容器3。以下是分别对涂敷用具2和容器3进行说明。首先,对容器3进行说明,容器3是有底的细长圆筒状的容器。在容器3的内部能够收纳液状化妆品4。容器3具有与其底部相对的口部33。口部33朝向上方进行开口。在口部3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螺纹部32。该螺纹部32能够与被设置于后面所述的涂敷用具2 的盖体23的内周面上的螺纹部(未图示)相螺合。在容器3的口部33的附近具有挤捋阀31。挤捋阀31的形状为从容器3的口部 33向底部去直径缩小的漏斗状,在其下端的位置上具有挤捋孔31A。挤捋孔31A是作为挤捋孔来加以使用的孔。挤捋孔31A能够使后述的涂敷用具2的涂敷部21和支撑轴22自如地通过。挤捋孔31A在容器3的横截面视图中形成于挤捋阀31的大致中央部。并且,挤捋孔31A形成为圆孔,但是,挤捋孔31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挤捋孔31A具有能够使位于涂敷用具2前端的涂敷部21插入到容器3内并且还能够从容器3内拔出的孔径大小。挤捋阀31用于适度捋去附着于涂敷用具2的涂敷部21和支撑轴22的过剩量的化妆品4。为了该目的,挤捋阀31由橡胶等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所形成。另外,在图1中,虽然挤捋阀31位于稍微离开口部33的下方附近,但是也可以取代该位置而将挤捋阀31配置于口部33的位置。容器主体3的口部33的附近部分包括从稍微离开口部33的部位到口部33的部分。作为被收纳于容器3的化妆品4使用在使用环境下具有流动性的嘴唇化妆品。这样的化妆品在该技术领域中为众所周知。作为其例子可以列举各种口红、润唇膏以及唇彩等被称作为润饰用的上光化妆品等。与容器3组合使用的涂敷用具2具有涂敷部21和支撑轴22。这些部件能够从容器3的口部33相对于该容器3内自如地出入。涂敷部21用于将化妆品4涂敷于嘴唇等。 支撑轴22在其前端与涂敷部21相连结。涂敷部21和支撑轴22既可以是由同一种材料形成为一体化,或者也可以是通过规定的手段将预先制造的2个部件相结合而构成。在分别制造涂敷部21和支撑轴22再使其相结合的情况下,优选使两者嵌合结合。 作为结合的方法可以列举以冲压等使涂敷部21或支撑轴22塑性变形而进行固定的方法。 另外,也可以适当采用通过粘结剂进行粘结的方法等公知的技术。涂敷用具2还具有盖体23。盖体23与支撑轴22的后端相连结。如上所述,盖体 23在其内周面上具有螺纹部(未图示)。该螺纹部能够与上述的容器3的螺纹部32螺合。 在将盖体23与容器3的螺纹部32螺合的状态下,涂敷装置1成为大致圆柱状的形状。在该状态下,涂敷部21位于容器3的底部的稍上方。
图2是表示涂敷部21的放大图。另外,在图1和图2中颠倒了涂敷部21的上下关系。如该图所示,涂敷部21由比支撑轴22的宽度更大的扁平体形成。涂敷部21是在支撑轴延伸的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X,并且在与长度方向X相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宽度方向Y的纵长的形状。涂敷部21至少具备一个用于在涂敷部21通过容器3的挤捋阀31时能够以使其第一面21A为内侧的方式进行变形的特征。涂敷部21的变形如后所述那样优选沿着挤捋阀31的孔大致呈C字状。纵长的扁平形状的涂敷部21具有作为涂敷面的第一面21A和与第一面21A相对的第二面21B。第一面21A关于涂敷部21的宽度方向Y成为凹面。另外,第二面21B为平面或稍微的凸面。涂敷部21在凹面的第一面21A的中央部具有凹陷部21C。凹陷部21C在第一面 21A上是主要保持化妆品4的部位。凹陷部21C在涂敷部2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凹陷部 21C处的涂敷部21的厚度比凹陷部21C的周缘处的厚度小。涂敷部21相对于支撑轴22以具有规定的角度的方式倾斜。具体而言,涂敷部21 在涂敷用具2被插入到容器3内的状态下,以涂敷部21的呈凹面的第一面21A朝向容器3 的底部方向的方式相对于支撑轴22的轴方向倾斜。涂敷部21与支撑轴22以这样的倾斜关系加以结合,由此,能够使涂敷部21的变形呈现所希望的形状。另外,能够容易地进行利用涂用具2的化妆品4的涂敷(关于这些事项将在后面进行详述)。涂敷部21在其表面被施以植毛处理。用于植毛处理的纤维优选长度为0. 1 3mm、 粗细为0.5 5分特(dtex)的纤维。长度和粗细在该范围内,可以组合2种以上不同的纤维来加以使用。纤维的材质根据涂敷时所要求的触感来选择恰当的材料。一般通过使用聚酰胺树脂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柔软的触感。为了对涂敷部的表面施以植毛处理,可以适当采用静电植毛法等公知的技术。图3(a) (e)是表示图2所示的涂敷部21的主视图、侧视图和横截面图。根据这些附图以及先前已经说明的图2可知,涂敷部21仅由在被植毛处理之前的状态下的露出面的整个区域除去前端的曲面形成。换言之,在被植毛处理之前的状态下的涂敷部21除去前端是一个完全没有角部的光滑部件。并且,涂敷部21在被植毛处理之前的状态下的露出面的整个区域为光滑的。换言之,在被植毛处理之前的状态下的涂敷部21在其露出面的整个区域中完全没有褶皱状、花纹状以及梨皮状等为主的各种细微凹凸。总而言之,在被植毛处理之前的状态下的涂敷部 21是一个表面为光滑并显得光溜溜的部件。通过使涂敷部21具有这样的特异形状而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涂敷部用具1将化妆品涂敷到嘴唇等的情况下,不用擦掉或刮掉先前涂好的化妆品,能够始终良好地将另外的化妆品叠涂于先前的化妆品涂层上。另外,在使用之后,因为能够容易地除去残存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所以在将涂敷部21插入到容器3内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收纳于容器3内的化妆品的着色或变色。在被植毛处理之前的状态下的涂敷部21仅由露出面的整个区域除去前端的曲面形成并且为光滑的,通过以此与施以植毛处理相辅相成的效果,能够在涂敷化妆品时增多能够保持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的量。其结果,能够减少化妆品的涂敷次数。另外,作为进行了植毛处理的涂敷部的其他优点也可以列举能够在涂敷化妆品时给予柔软的感觉的优点。
如图2和图3所示,从正面观察时(即,沿宽度方向Y的截面观察时)涂敷部21具有最宽部21E。虽然优选最宽部为1点,但是也可以是2点以上,或者也可以遍及一定程度的长度而存在。涂敷部21从最宽部21E向与支撑轴22的连结部M去,其宽度渐渐变窄。 在此所说的宽度是指在图3(a)中Y方向的长度。在连结部M,涂敷部21的宽度与支撑轴 22的宽度(即直径)大致相同。另外,最宽部21E位于从涂敷部21的前端21D离开的位置。从最宽部21E向前端21D去,涂敷部21的宽度渐渐变窄。优选前端21D成为大致尖锐状。通过使前端21D形成尖锐状,能够容易地实行涂敷的细微操作。例如,能够容易地进行嘴角上的涂敷。这样,涂敷部21的宽度从前端21D向最宽部21E去渐渐变宽,并且从最宽部21E向连结部M去其宽度渐渐变窄。本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1在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E的宽度与挤捋阀31的挤捋孔 31A的大小的关系上具有一个特征。具体而言,最宽部21E的宽度比挤捋孔31A的最宽部大。因此,在从容器3取出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的涂敷用具2的情况下,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E被卡在挤捋阀31的挤捋孔31A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涂敷部21,从而在最宽部21E被挤捋孔31A卡住时,涂敷部21发生变形,使涂敷部21能够通过挤捋孔31A。在此情况下,采用能够以涂敷部21的第一面21A为内侧的方式使涂敷部 21变形为大致C字状的结构。参照图4对使涂敷部21这样变形的优点进行说明。如果涂敷部21从浸渍于化妆品4内的状态(图1所表示的状态)被提起时,如图 4(a)所示,化妆品4被保持于涂敷部21的整个表面。如果从该状态进一步拔出涂敷部21,涂敷部21与挤捋阀31抵接时,通过挤捋阀 31阻碍涂敷部21的拔出。但是,因为涂敷部21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所形成,所以涂敷部 21以能够通过挤捋阀31的挤捋孔31A的方式发生变形。因为涂敷部21主要保持化妆品4 的面的第一面21A为凹面,所以在涂敷部21发生变形时,如图4 (b)所示,总是以第一面21A 成为内侧的方式变形为大致C字状。而且,因为在第一面21A的凹陷部21C上涂敷部21的厚度变薄,所以更加容易发生如第一面21A成为内侧那样的变形。在变形过程中,涂敷部21 因为以第一面21A成为内侧的方式成为大致C字状,所以被保持于大致C字状的内侧的化妆品4维持其被保持状态。变形成大致C字状的涂敷部21的外表面即第二面21B变成凸面,存在于该面上的化妆品4被挤捋阀31捋去(参照后述的图5)。因此,能够仅以决定的量保持大量的化妆品。挤捋阀31也可以是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涂敷部21与挤捋孔31A 双方进行变形,从而降低拔出插入的阻力,进一步提高使用方便性。在此情况下,涂敷部21 在通过挤捋孔31A时成为稍稍打开的C字状(涂敷部21截面的外接圆直径变大的状态), 图4(b)所示的挤捋孔31A的形状被涂敷部21扩张,变成横向较长的大致椭圆形。附着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4的量例如通过涂敷部21与挤捋阀31的硬度比、挤捋孔31A的大小以及壁厚来控制。例如,在使涂敷部21的橡胶硬度保持一定,而使挤捋阀31的橡胶硬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挤捋阀的橡胶硬度越小(即柔软)挤捋孔31A的变形量越大,因而附着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4的量也越多。涂敷部21以及挤捋阀31的优选硬度虽然也依存于各个部件的厚度和形状,但两者都是在以A硬度规模表示的55 70°的范围内,更加优选两者硬度差为较小。而且,因为从与支撑轴22的连结部M直到最宽部21E,涂敷部21的宽度渐渐变宽,所以如果持续拔出涂敷部21,则对该涂敷部21逐渐施加变形的力,从而顺利地使涂敷部21变形成大致C字状。另外,最宽部21E位于前端21D与连结部M之间时,能够更好地维持在变形成大致C字状的涂敷部21内的化妆品4的保持状态。另外,因为涂敷部21的宽度从最宽部21E向前端21D去渐渐变窄,所以当使涂敷部21插入到挤捋孔31A时,也在该涂敷部21上逐渐施加变形的力,使涂敷部21的第一面 21A成为内侧,顺利地变形成大致C字状。由此,就能够有效地防止涂敷部21在插入时变形为使第一面21A作为内侧的大致C字状以外的形状,例如变形为作为涂敷面的第一面21A 向外的大致C字状或W型、或者涂敷部21沿着大致中心轴弯曲成“〈字”等的各种不期望的形状。具有防止在涂敷部21形成不期望的形状的惯性痕迹的效果。惯性痕迹引起的变形是由于形成不期望的形状的变形或者因此而在涂敷部21上施加了不合理的力而产生的,通常要花上数十分钟左右才能够慢慢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但是在对不期望的形状形成了惯性痕迹的情况下,在插入涂敷部21后,不经过时间就立即拔出使用时,可能会以使第一面21A 不成为内侧的方式进行变形,导致化妆品4的保持状态不好。通过从最宽部21E向前端21D 去使涂敷部21的宽度渐渐变窄,从而在将涂敷部21插入挤捋孔31A时,拔出时也同样,以使第一面21A成为内侧的方式变形成大致C字状,所以能够总是良好地保持化妆品4的保持状态。从该观点出发,优选以涂敷部21的长度(图2中的X方向的长度)为基准,最宽部21E位于距离前端21D 5 95%特别是15 85%的位置。在涂敷部21通过挤捋孔31A后,因为由挤捋孔31A引起的变形力不再施加于涂敷部21,所以变形了的涂敷部21如图4(c)所示恢复到变形之前的状态。伴随该变形恢复, 化妆品4扩展至涂敷部21的第一面21A的整个区域。其结果,在将化妆品4涂敷于嘴唇等时,能够进行均勻的涂敷。此时,因为在第二面21B几乎没有保持化妆品,所以就不用担心无意间使化妆品附着于涂敷对象部位以外的部位,使用者能够安心快速地进行涂敷。而现有的单纯的扁平涂敷用具不能够防止化妆品附着于21B,使用者在涂敷时为了不使化妆品附着于不希望涂敷的地方,要边留意不实施涂敷一侧的面21B边使用。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涂敷部21接抵接挤捋阀31时,变形成C字状,由此,能够极其干净地挤捋去附着于这个外侧面的面21B的化妆品。其结果,第二面21B上的化妆品附着量很少,使用者可以从上述烦恼中解放出来。为了不使化妆品附着于第二面21B,例如作为一个方案可以考虑在涂敷部21的截面上,以第二面21B侧沿着挤捋孔31A的轮廓的形式将第二面21B整体设计成圆弧状。但是,在该情况下,因为涂敷部21整体上,特别是涂敷部的中心部分变厚,而增加了涂敷部21 的弯曲强度,所以有损涂敷时的柔软的触感。在将本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1用于嘴唇化妆品用的涂敷的情况下,因为嘴唇是比较敏感的部位,所以触感硬会给使用者带来非常大的不快感。也就是说使截面配合挤捋孔31A形成为圆弧状,会给涂敷部21的宽度尺寸带来限制。由于该原因,不能使涂敷部21的宽度较大,一次所能够涂敷的面积减少,并且使用方便性降低。通过改变涂敷部21的橡胶硬度与挤捋阀31的橡胶硬度的组合从而能够改变在涂敷部21上的化妆品4的保持量。由此,即使大致C字状的变形程度发生变化而使化妆品保持量发生变化,也会在涂敷部21通过挤捋孔31A之后,而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时,使化妆品 4遍布第一面21A的整个区域,在这点上不发生变化,所以在涂敷到嘴唇等时,能够进行均勻的涂敷。从始终很好地进行涂敷部21的弹性变形和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观点出发,作为涂敷部21例如可以使用天然橡胶、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二烯橡胶、硅酮树脂或聚氨酯等各种弹性体。特别是如果使用热可塑性弹性体,则因为能够由注塑成型来制造,所以优选。在涂敷化妆品4的情况下,从对嘴唇等的触感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涂敷部21。如果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1,则具有能够对应于较大范围的粘度的化妆品 4的优点。该理由是因为由变形成大致C字状的涂敷部21包裹化妆品4而通过挤捋孔31A。 相对于此,在现有的技术中,在使用低粘度较小的化妆品的情况下,该化妆品被挤捋阀挤捋去所需量以上,不能够在涂敷部上保持大量的化妆品。在图5(a)和(b)中表示从侧面观察由挤捋阀31挤捋涂敷部21的情况的状态。 图5(a)是涂敷部21从浸渍于化妆品4内的状态(图1所表示的状态)被提起,并开始与挤捋阀31抵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首先涂敷部21的第二面21B与挤捋孔31A的周缘抵接。并且,在该状态下,挤捋孔31A的中心位置与支撑轴22的中心位置相一致。如果从图5(a)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拔出涂敷部21,则由于涂敷部21倾斜,由挤捋孔31A的周缘挤捋涂敷部21的第二面21B。随之,支撑轴22的中心位置从挤捋孔31A的中心位置偏移。这样,如果继续拔出涂敷部21,则涂敷部21的第二面21B必定与挤捋孔31A 的周缘接触,从而挤捋去附着于第二面21B的剩余化妆品4。而且,因为第二面21B与挤捋孔31A的周缘接触,所以从挤捋孔31A的周缘接受的变形力从第二面21B向第一面21A作用。其结果,涂敷部21必定以使第一面21A为内侧的方式变形成大致C字状。总而言之, 涂敷部21的第一面21A以朝向容器3的底部方向的方式,相对于支撑轴22的轴方向倾斜, 由此,在拔出涂敷部21时,第二面21B必定与挤捋孔31A的周缘接触。另外,在图5(b)中, 虽然是以第二面21B与挤捋孔31A的周缘仅在一个点上进行接触的方式进行表示,但是实际上因为涂敷部21变形成大致C字状,所以第二面21B成为沿着挤捋孔31A的形状的凸面 (截面为圆弧状的凸面),第二面21B与挤捋孔31A的周缘以线状相抵接。从使涂敷部21可靠地变形成大致C字状的观点出发,优选涂敷部21与支撑轴22 所成的角度θ (参照图5(a))为10 50度,特别优选为20 40度。另外,通过采用该范围的角度,从而如后述的图6所示,把持涂敷用具2的使用者的手的位置与使用者的脸相接触的可能性较低,并且容易使涂敷用具2相对于容器3进行拔出插入,而且能够使容器直径较小,携带性优良。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1,通过只用挤捋阀31对保持有化妆品4的涂敷部21进行挤捋的简单操,能够在涂敷部21仅以决定的量保持大量的化妆品4。从进一步可靠地实现这一效果的观点出发,在没有将涂敷部21与挤捋阀31组合的状态下,即在变形前的状态下,优选将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Ε的宽度/挤捋孔31Α的最宽部的宽度所得的值设定在1. 1 5. 0,特别优选1. 4 3. 0。如果该值过小,则涂敷部21与挤捋孔31Α的位置关系容易发生变化,由此会引起涂敷部21的变形状态难以确定,难以保持一定量的化妆品4。另外,如果该值多大,则在涂敷部21通过挤捋孔31Α时,为了使涂敷部21变形成大致 C字状而需要较大的力,使用方便性降低,如果更进一步增大该值,则在涂敷部21变形成大致C字状时,会使最宽部21Ε的两端彼此发生接触而阻碍涂敷部21的变形。或者,最宽部21E的两端彼此发生重叠,使变形状态不稳定。其结果,难以使一定量的化妆品4均勻地保持于第一面21A。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E的宽度/挤捋孔31A的最宽部的宽度所得的值优选上述范围,但是,挤捋孔31A的最宽部的宽度在该挤捋孔31A为圆孔的情况下,其直径优选为 1. 0 10mm,特别优选为2. 0 7. Omm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增大使涂敷部21变形成大致C 字状的变形程度,从而即使缩小挤捋孔31A也能够在涂敷部21大量地保持将化妆品4。能够缩小挤捋孔31A与能够缩小容器3的直径相关联。而能够缩小容器3的直径会带来使容器3苗条化或小型化的优点。挤捋阀31不仅被用于挤捋掉附着于涂敷部21的剩余化妆品4,而且还被用于挤捋掉附着于支撑轴22的化妆品4。从可靠地挤捋掉附着于支撑轴22的化妆品4的观点出发, 圆孔的挤捋孔31A的直径dl与圆柱的支撑轴22的直径d2之比dl/d2优选为0. 7 1. 0, 特别优选为0. 80 0. 98。另外,挤捋孔31A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圆孔,但是除了圆形之外也可以用其它形状来加以代替,例如也可以采用椭圆形或者长孔等的不同形状的挤捋孔31A。在图6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1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如果从容器3拔出涂敷用具2,则根据先前所述的原理,由挤捋阀31挤捋掉附着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4当中的过剩量,从而成为将适量的化妆品4保持于涂敷部21的第一面21A的状态。该状态的涂敷部21因为化妆品4被保持的情况相对于使用者来说一目了然,所以即使是初次使用者也能够简单可靠地并仅以必要量将化妆品4涂敷于想涂的地方。在此情况下,如果相对于化妆品4的颜色将涂敷部21的颜色制成对比度高的颜色,则化妆品4被保持的情况就变得更加明了。进而,由于在第二面21B和支撑轴22上的化妆品4的附着的量极少,所以使用者不用担心在不经意之间使化妆品4附着于涂敷对象部位以外的部位(例如,在涂敷下嘴唇时使化妆品4附着于上嘴唇或者相反的情况等),从而能够安心快速地涂敷化妆品4。在将化妆品4涂敷到嘴唇时,如图6所示,使涂敷部21的作为化妆品4的保持面的第一面21A 与上嘴唇5A或者下嘴唇5B相对。在此情况下,与先前所述的相同,因为涂敷部21相对于支撑轴22的轴线倾斜,所以即使是在将化妆品4涂敷于上嘴唇5A和下嘴唇5B的任一方的情况下,也会因为把持涂敷用具2的使用者的手的位置离开使用者的脸,所以能够以自然的状态进行涂敷的动作。另外,通过在作为凹面的第一面21A形成凹陷部21C,能够将被保持于该凹陷部 21C的化妆品4全部涂敷于嘴唇。因为该凹面正好贴合于嘴唇。接着,参照图7至图17说明本发明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涂敷部21的另外的实施方式。关于这些另外的实施方式,对于没有特别说明之处,可以适用与先前已述的实施方式相关的说明。另外,在图7至图17中,对于与图1至图6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符号。在图7 (a)和(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涂敷部21的宽度从其最宽部21E向前端21D 去渐渐变窄。并且,涂敷部21的前端21D从正面观察涂敷部21时为圆弧状。以这样的形式构成前端21D的优点如下所述。即,从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E起在前端21D侧,如果该涂敷部21的宽度在比挤捋阀31的挤捋孔31A的直径小的范围内,则通过该挤捋阀31不能有效地挤捋掉化妆品4。但是,通过将前端21D制成大致圆弧状,从而在涂敷部21上,能够缩短从该涂敷部21的宽度成为比挤捋阀31的挤捋孔31A的直径小的位置到前端21D的长度。其结果,不用挤捋孔31A进行挤捋就能够降低附着于前端21D附近的化妆品4的量,能够防止在前端21D附近附着必要量以上的化妆品4。另外,通过将前端21D制成大致圆弧状,能够有效地防止对肌肤等的损伤。在图8(a)和(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涂敷部21的第一面21A除了相关于宽度方向Y而成为凹面之外,也相关于长度方向X成为凹面。通过第一面21A相关于长度方向X成为凹面,在从容器3 (参照图1)拔出涂敷部21时,伴随于涂敷部21以使第一面21A成为内侧的方式进行变形,在沿着第一面21A的长度方向X的中心线附近,第一面21A的曲率比通过挤捋孔31A之前的曲率变小(即,变成接近于直线)。在通过挤捋孔31A之后,因为第一面21A恢复到原来的曲率,所以此时化妆品4集中在第一面21A的长度方向X的中央附近。 如果在该状态下涂敷化妆品4,则能够将更多的化妆品涂敷于已涂敷的部位的中央附近。这适合于例如想要进一步润泽嘴唇的中央部的情况等。另外,通过相关于长度方向X以及宽度方向Y双方而使第一面21A成为凹面,容易将该面21A的曲率设定成接近于例如嘴唇的曲率等涂敷对象的曲率,并且还能够提高对涂敷对象的贴合感和涂敷的容易性。图9(a)和(b)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涂敷部21在与作为涂敷面的第一面21A相反一侧的面的第二面21B上,具有多条(在该图中为2条)沿涂敷部21的长度方方延伸的直线状或者曲线状的槽40。相对于涂敷部21的纵中心线以对称的形状在对称的位置设置有 2条槽40。2条槽40作为在涂敷部21变形成大致C字状时的变形引导线而使用。S卩,当图9(b)所示的状态的涂敷部21通过挤捋孔31A时,涂敷部21以槽40的位置为起点如图 9(c)所示那样进行变形。通过具有变形引导线,而不用改变对涂敷容易程度产生影响的第一面21A的形状和宽度尺寸等,就能够改变变形成大致C字状的变形程度,即能够改变化妆品4的保持量。另外,通过具有变形引导线,而能够以较小的力使涂敷部21变形成大致C字状,因此,降低了拔出插入的阻力,提高了使用方便性。另外,通过具有变形引导线,使包围第一面21A的凹部的凸的部分容易变形,因此,在将涂敷面21抵压在涂敷对象面上时,容易向与图9(c)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变形。其结果,在涂敷的时候的触感变得柔软,并且凹部的深度相对变浅,因此,使保持于凹部的化妆品4容易向涂敷对称部位排出。在此情况下,因为槽40沿涂敷部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以通过拥有槽40,使Y方向的截面形状容易发生变形,但是对X方向的截面形状的变形不发生影响,或者在抵压到涂敷对象面而使Y 方向的截面形状发生变形时,使X方向难以进一步变形。这是指相对于支撑轴22的涂敷部 21的前端的相对位置不会由于变形引导线的有无而发生变化,或者与没有变形引导线的情况相比变得难以变位,因此,涂敷部21的前端不容易摇动,在对细小部分进行涂敷时就会很顺利。从使变形引导线的作用显著的观点出发,槽40的长度优选为涂敷部21的长度的 30 100%,特别优选为75 95%。另外,槽既可以是1条连续的线状,也可以是配置成部分地包含没有槽的地方的点线状的槽(或者凹下的点群)。作为槽40的形状除了图9(a)所表示的之外,也可以使用图10(a)至(e)所表示的形状。在图10(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涂敷部21的纵中心线以对称的形状在对称的位置形成有2条槽40a。各槽40a为朝向涂敷部21的纵中心线弯曲成凸状的曲线。在图 10(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涂敷部21的纵中心线以对称的形状在对称的位置形成有 2条槽40b。各槽40b为朝向涂敷部21的各侧缘部弯曲成凸状的曲线。在图10(c)所示的实施方式,在涂敷部21的纵中心线的位置上形成有1条直线状的槽40c。在图10(d)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涂敷部21的纵中心线的位置上形成有1条弯曲的槽40d。在图10(e)所表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涂敷部21的纵中心线的位置上形成有1条波浪线状的曲线槽40d。 根据槽的形状、形成位置以及形成条数,涂敷部21的变形的状态和程度有所不同,因此能够控制化妆品4的保持量和附着于第一面21A的化妆品的分布状态。从而,将怎样形状的槽在哪个位置形成几条,可以适当根据在涂敷部21上保持多少程度的量的化妆品4来决定。或者,也可以根据特意使附着于第一面21A的化妆品的分布状态不均勻(例如与第一面21A的周围相比更多地使化妆品4分布于中央部),而在涂敷于嘴唇时使嘴唇的中央部凸显润泽以强调嘴唇的立体感等的想要对涂敷对象部位加以凸显的情况,来适当决定槽的形状和形成位置。在图11中,表示本发明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1的另外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图12(a)和(b)中,表示图11所示的涂敷装置1的涂敷部21的放大图。并且,在图11、图 12(a)和(b)中,颠倒了涂敷部21的上下关系。如图12(a)和(b)所示,涂敷部21是由扁平体形成。涂敷部21是在支撑轴的延伸的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X并且在与长度方向X相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宽度方向Y的纵长的形状。构成为纵长的扁平形状的涂敷部21具有作为涂敷面的第一面21A和与第一面21A 相对的第二面21B。第一面21A为凹面。另一方面,第二面21B为平面或微凸面。在图13(a)至(e)中,表示图12(a)和(b)所示的涂敷部21的主视图、侧视图和横截面图。根据图13(a)至(e)以及先前已说明的图12(a)和(b)可知,涂敷部21只是由在被植毛处理之前的状态下的露出面的整个区域除去前端的曲面所形成。换言之,在被植毛处理之前的状态下的涂敷部21除去前端,是完全没有角部的光滑部件。本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1在涂敷用具2的涂敷部21的前端区域210的厚度比最宽部21E的厚度大这一点上具有一个特征。具体而言,前端区域210由于具有向与涂敷面的第一面21A相反一侧的面21B侧突出的突出部211,因此厚度变大。另外,在此所说的厚度是在包含涂敷部21的长度方向的面上,在相对于涂敷部21的作为涂敷面的第一面21A 垂直的面内的涂敷部21的长度。涂敷部21成为如上述的形状,由此具有不会降低在嘴角等上的化妆品的涂敷容易程度,能够有效地防止化妆品的液体垂落和拖丝的有利效果。以下参照图14说明该有利效果。在图14(a)中,表示从侧面观察通过挤捋阀31挤捋涂敷部21的情况的状态。图 14(a)是将涂敷部21从浸渍于化妆品4内的状态(图11所表示的状态)提起,开始与挤捋阀31抵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首先涂敷部21的第二面21B与挤捋孔31A的周缘抵接。 并且,在该状态下,挤捋孔31A的中心位置与支撑轴22的中心位置大致相同。如果从图14(a)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拔出涂敷部21,则由于涂敷部21倾斜,通过挤捋孔31A的周缘挤捋涂敷部21的第二面21B。随之,支撑轴22的中心位置从挤捋孔31A的中心位置偏移。这样,如果继续拔出涂敷部21,则涂敷部21的第二面21B必定与挤捋孔31A 的周缘相接触,从而挤捋去附着于第二面21B的剩余化妆品4。在此情况下,因为涂敷部21 的前端区域210为前端较窄,所以随着继续拔出涂敷部21,如图14(b)所示,前端区域210 再难以与挤捋阀31的挤捋孔31A的周缘抵接。即,剩余的化妆品难以被挤捋掉。但是,如图 14(c)所示,因为在前端区域210形成有一定厚度的突出部211,所以即使前端变细,在前端区域210的第二面21B侧,也能够确保前端区域210与挤捋孔31A的周缘的抵接,挤捋阀31 继续保持挠曲状态,并且,与不存在突出部211的涂敷部的情况相比,会使前端区域210向涂敷面21A侧(在图14(c)中为左侧)进行更大的移动。该前端区域210的向涂敷面21A 侧的偏移具有伴随着包含支撑轴22的涂敷部12整体的平行移动和角度的变化的情况,也具有涂敷部12发生弹性变形弯曲而向角度θ变小的方向上进行变形的情况,这些根据使用者的拔出方向而发生变化,但是不管在哪一种情况下,前端区域210必定会向涂敷面21Α 侧移动。通过该前端区域210的向涂敷面21Α侧的移动,使涂敷面21Α与挤捋孔31Α的周缘之间的间隙变小,因此,能够减少附着于前端区域210周围的化妆品4的量。特别是在涂敷部21的第一面21Α以朝向容器3底部方向的方式相对于支撑轴22的轴方向倾斜的情况下,通常涂敷面21Α与挤捋孔31Α的周缘之间的间隙很有可能变大,与不倾斜的涂敷部相比,前端区域210的涂敷面21Α的化妆品4的挤捋效果较弱,但是在本发明中,因为提高了挤捋效果,所以能够减少剩余的化妆品4。在没有突出部211的情况下,在涂敷部的侧面部分成为比孔径更小的宽度的部位有时不能够将剩余的化妆品4干净地挤捋掉。相对于此,通过具有突出部211,从而伴随于前端区域210向涂敷面21Α侧移动,涂敷部21的侧面部和挤捋孔31Α周缘上的接点部位也发生移动,即使在挤捋孔31Α的最大直径(直径部)以外的地方也变得容易进行接触,因此,在宽度比挤捋孔31Α的孔径更小的部位也能够挤捋掉化妆品4。即,在宽度渐渐变窄的涂敷部,与不具有突出部211的情况相比,具有突出部211时,即使在接近于前端21D的部分也能够挤捋掉附着于侧面的剩余化妆品4。这样,在前端区域210,在突出部211的周围、涂敷面21Α以及涂敷部侧面所有区域,直到即将完成拔出涂敷部21之前都能够挤捋剩余的化妆品4。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向与第一面21Α相反侧的面21Β侧突出的突出部211,使前端区域210的厚度变大,因此不会妨碍基于前端21D的细微涂敷,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垂落和拖丝。另外,如图13(c)和(d)所示,涂敷部21的宽度方向Y的纵截面视图中的前端区域210的形状为带有圆角的三角形,因此,前端区域210除了涂敷面之外具有2个平面。这2个平面在用于嘴角的细小部分的涂敷和对已经涂敷过化妆品的部位进行修正的情况下是有利的。具有突出部211的前端区域210的厚度从涂敷部21的前端21D向后端去渐渐增大而具有最厚部211A,并且从该最厚部211A起向后端去厚度渐渐减小,逐渐接近最宽部21E 的厚度。通过突出部211具有这样的立体形状,相对于容器3的挤捋阀31使涂敷部21容易出入。并且,相对于容器3的挤捋阀31即使多次使涂敷部21出入,在涂敷部21表面上被实施的植毛也难以受到损坏。除了在涂敷部21的前端区域210形成突出部211之外,涂敷用具2在涂敷部21 的最宽部21E的宽度与挤捋阀31的挤捋孔31A的大小的关系上也具有一个特征。具体而言,最宽部21E比挤捋孔31A的最宽部大。因此,在从容器3拔出处于如图11所示的状态的涂敷用具2的情况下,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E会卡在挤捋阀31的挤捋孔31A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涂敷部21,从而在最宽部21E卡在挤捋孔31A上时,涂敷部21发生变形,使涂敷部21能够通过挤捋孔31A。在此情况下,涂敷部21能够变形成大致C字状,而使涂敷部21的第一面21A成为内侧。这样使涂敷部21变形的优点与先前参照图4进行说明的相同。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拔出涂敷部21时,因为第二面 21B与挤捋孔31A的周缘相接触,所以从挤捋孔31A的周缘所受到的变形力从第二面21B向第一面21A作用。其结果,在涂敷部21发生变形时,如先前所说明的图4(b)所示,涂敷部 21总是以第一面21A成为内侧的方式变形成大致C字状。通过从最宽部21E向前端21D去使涂敷部21的宽度渐渐变窄,从而在将涂敷部21 插入到挤捋孔31A时,也与拔出时同样,涂敷部21以使涂敷面21A为内侧的方式变形成大致C字状。其结果,总是能够稳定而且良好地维持化妆品4的保持状态。该效果对于突出部211也同样,具有突出部211的前端区域210从涂敷部21的前端21D向后端去其厚度渐渐增大而具有最厚部211A,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涂敷部21的不期望的变形,能够总是稳定而且良好地维持化妆品4的保持状态。为了使涂敷部21的第二面21B与挤捋孔31A的周缘接触,而使从挤捋孔31A的周缘所受到的变形力从第二面21B作用向第一面21A,优选涂敷部21的第一面21A以朝向容器3的底部方向的方式相对于支撑轴22的轴方向倾斜。从可靠地使涂敷部21变形成大致 C字状的观点出发,优选涂敷部21与支撑轴22所形成的角度θ (参照先前说明的图5(a)) 为10 50度,特别优选为20 40度。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1,通过只用挤捋阀31对保持有化妆品4的涂敷部21进行挤捋的简单操作,就能够防止液体垂落和拖丝等不良情况,并且能够在涂敷部21仅以决定的量保持大量的化妆品4。从进一步可靠地获得该效果的观点出发,在不组合涂敷部21和挤捋阀31的状态下,即,在变形前的状态下,优选将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Ε 的宽度/挤捋孔31Α的最宽部的宽度所得的值设定为1. 1 5. 0,特别优选设定为1. 4 3. 0。另外,与此相关,涂敷部21的前端区域210的突出部211的最厚部211Α的厚度/ 挤捋孔31Α的最宽部的宽度所得的值优选被设定为0. 3 2. 0,特别优选被设定为0. 5 1. 5。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Ε的宽度/挤捋孔31Α的最宽部的宽度所得的值、和突出部211的最厚部211Α的厚度/挤捋孔31Α的最宽部的宽度所得的值优选以上所述的范围, 但是,挤捋孔31Α的最宽部的宽度在该挤捋孔31Α为圆孔的情况下,其直径优选为1. 0 10mm,特别优选为2.0 7. Omm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增大涂敷部21向大致C字状的变形程度,所以即使缩小挤捋孔31A也能够在涂敷部21上大量地保持化妆品4。能够缩小挤捋孔31A与能够缩小容器3的直径是相关联的。而能够缩小容器3的直径能够带来容器3的苗条化和小型化的优点。在图15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1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该使用状态与先前参照图6进行说明的使用状态相同。特别是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达到由挤捋阀31挤捋掉附着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4当中的过剩量,而成为在涂敷部21的第一面21A上保持适量的化妆品4的状态的有利效果,并且还能够达到防止化妆品4的液体垂落和拖丝的有利效果。在图16(a)和(b)中,表示涂敷部21的另外的实施方式。该图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涂敷部21在与涂敷面的第一面21A相反一侧的面的第二面21B上具有多条(在该图中为2条)沿涂敷部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或曲线状的槽40。关于具有这样槽40的涂敷部21与先前参照图9(a)至(c)进行说明的情况相同。作为槽40的形状除了图16(a)之外,还可以使用图17(a)至(e)所示的形状。这些附图所示的槽40的形状与先前图10(a)至(e)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参照图18至图沈说明本发明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容器3的另外的实施方式。有关这些另外的实施方式,对于没有特别说明之处,可以适用先前所述实施方式相关的说明。另外,在图18至图沈中,对于与图1 图17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图 18至图沈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容器3也能够适用于图1 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涂敷部 21中的任一个。图18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1是一种化妆品容器,其在容器3 收纳化妆品4,从浸渍于容器3内化妆品4的状态拔出涂敷用具2的涂敷部21,而通过被拔出的涂敷部21将化妆品4涂敷于嘴唇等,上述涂敷用具2在支撑轴22前端具有比该支撑轴22更宽的扁平的涂敷部21。在容器3的口部33的附近部分设置有具有挤捋孔31A的可挠性挤捋阀31,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从可挠性挤捋孔31A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并与可挠性挤捋阀31设置成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从挤捋孔31A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并与可挠性挤捋阀31设置成一体。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由与可挠性挤捋阀31同样的橡胶等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具备能够容易地使其开口形状变形的可挠性。 由此,例如与挤捋孔31A相接合的部分的上端部的开口形状和下端部的开口形状能够容易地变形为不同形状。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优选沿着与圆筒状的容器3的中心轴相平行的面以直线状向下方延伸设置,但是在不损害其功能的范围内,也能够以从与容器3的中心轴相平行的面向内侧或者外侧稍倾斜的状态向下方延伸设置。另外,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 也能够以如后述那样进行弯曲或者折曲的状态向下方延伸设置。另外,可挠性环状下摆部 34也可以如后述那样在一部分上设置薄壁部或切口部等而容易向规定的方向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用与涂敷部21的接合面的支撑轴22的外径除挤捋孔31A 的内径((挤捋孔3IA的内径)/(与涂敷部21的接合面的支撑轴22的外径))所得的值为 0.7 1.0,用涂敷部21的长度除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下摆长度((可挠性环状下摆部 34的下摆长度)/(涂敷部21的长度))所得的值为0.05 0.5。通过将(挤捋孔31A的内径)/(与涂敷部21的接合面的支撑轴22的外径)和(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下摆长度)/(涂敷部21的长度)控制在上述那样的范围内,从而能够降低在拔出插入涂敷部21 的阻力,在使用感方面表现优异,而且既能够减轻涂敷用具和挤捋部件所受到的损伤,又能够有效地对支撑轴和涂敷用具进行挤捋。挤捋孔31A的内径和支撑轴22的外径在它们为圆形或者圆形截面的情况下是它们的直径,在圆形或者圆形截面以外的情况下是其截面惯性半径的2倍。在图19(a)中,表示从正面观察由可挠性挤捋阀31挤捋涂敷部21的情况的状态,在图19(b)中,表示从侧面观察由可挠性挤捋阀31挤捋涂敷部21的情况的状态,在图 19(c)中,表示省略涂敷部21,从底面观察由可挠性挤捋阀31挤捋涂敷部21的情况的状态。另外,在图19(c)中,中央部分的由粗线画出的环状线表示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下端部的开口形状,并且中央部分的由细线画出的环状线表示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上端部的开口形状。在图19 (a)、图19(b)和图19(c)中,a_l、b_l、c_l是表示涂敷部21从浸渍于化妆品4内的状态(图18所表示的状态)被提起而开始与可挠性挤捋阀31抵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与可挠性挤捋阀31相接合的上端部的开口形状以及成为自由端的下端部的开口形状都不发生变形而保持圆形。在图19 (a)、图19(b)以及图19(c)中,a_2、b_2、C-2是表示进一步拔出涂敷部21 从而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E被配置于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内侧的状态。在该状态下, 涂敷部21的宽度比可挠性挤捋阀31的挤捋孔31A的内径大,因此涂敷部21在宽度方向上扩张挤捋孔31A,并使挤捋孔31A以及与之接合的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上端部的开口形状变形成椭圆状。伴随于此,因为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下端部为自由端,比上端部更容易可挠变形,所以变形成比上端部的开口形状更加扁平的椭圆状。由此,与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E相比下方的宽度逐渐变窄的部分通过扁平地变窄的开口形状而容易与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接触,如a-3、b-3、c-3和a_4、b_4、c-4所示,能够有效地进行挤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涂敷部21以相对于支撑轴22倾斜的方式进行安装, 但是随着拔出涂敷部21,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能够容易以倒入的方式向倾斜侧变形,所以在拔出时,不会产生过大的阻力,能够一边对涂敷部21进行挤捋一边顺利地将其拔出。另外,在拔出时,通过倾斜而使得背面总是与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接触,因此背面上的化妆品几乎能够全部被挤捋掉。在涂敷面21A侧与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产生间隙, 由此,能够使涂敷面21A侧附着化妆品,但是因为配合涂敷部21的倾斜,可挠性环状下摆部 34也发生倾斜,所以间隙明显变小,擦拭效果提高。由此,即使是前端变窄的涂敷部21,也能够有效地进行挤捋,在涂敷部21前端不会发生多余的化妆品的液体滞留。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涂敷装置1通过使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变形从而与单纯地缩小孔径相比,能够降低在拔出插入涂敷部21时的阻力而减少损坏,并且能够有效地对宽度较大的扁平的涂敷部21进行挤捋。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长度越长则擦拭效果越好。通常如果缩小挤捋孔31A的内径,则能够提高擦拭效果。但是,如果过度缩小挤捋孔31A的内径,以至拔出时的摩擦阻力过大,则使用方便性会变差,或者涂敷部21会受到损伤。另外,由于摩擦阻力过大,而使可挠性挤捋阀31发生过大的变形,其变形模式并不确定,因此有可能使每一次的附着量的差量变大,在这一点上也会损害使用方便性。对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4的附着量例如可以通过涂敷部21与可挠性环状下摆部 34的硬度比、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大小以及壁厚来控制。例如,涂敷部21利用图18所示的形式,并且使用涂敷面21A的中央凹陷的部件,将涂敷部21的橡胶硬度保持在一定, 使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橡胶硬度变化时,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橡胶硬度越小(即柔软),则在从挤捋孔31A的大致圆径向大致椭圆形的变形量增大的同时,涂敷部21以使涂敷面21A为内侧的方式变形成大致C字状的程度就越减小,附着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4的量越增多。相反地,在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橡胶硬度较大(即较硬)时,因为在从挤捋孔31A的大致圆径向大致椭圆形的变形量减小的同时,涂敷部21以使涂敷面21A为内侧的方式变形成大致C字状的程度增大,所以在横截面(垂直于X的截面)上涂敷部21与挤捋孔31A的间隙的面积减少,因此,存在附着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4的量减小的倾向。涂敷部21和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优选硬度虽然也依存于各个部件的厚度和形状,但两者都是在以A硬度规模表示的55 70°的范围内,更加优选两者硬度差较小。作为涂敷部21和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材质例如可以使用天然橡胶、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二烯橡胶、硅酮树脂以及聚氨酯等各种弹性体。特别是如果使用热可塑性弹性体,则因为能够由注塑成型来进行制造,所以被优选。在图20(a)中,表示从正面观察由可挠性挤捋阀31挤捋其它形式的涂敷部21’的情况的状态,在图20 (b)中,表示从侧面观察由可挠性挤捋阀31挤捋其它形式的涂敷部21’ 的情况的状态,在图20(c)中,表示省略涂敷部21’,从底面观察由可挠性挤捋阀31挤捋其它形式的涂敷部21’的情况的状态。在此,其它形式的涂敷部21’具有从上述涂敷部21的前端区域的与涂敷面21A相反一侧的面突出的厚度较大的突出部211。在图20 (a)、图20(b)和图20 (c)中,a_l、b_l、c_l是表示涂敷部21,从浸渍于化妆品4内的状态(图18所表示的状态)被提起使突出部211到达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上端部的状态。另外,a-2、b-2、c-2是表示进一步拔出涂敷部21’使涂敷部21的突出部211 通过可挠性挤捋阀31的挤捋孔3IA的状态。如上所述,即使是对于在前端区域具有厚度变大的突出部211的涂敷部21’,也能够通过使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变形从而降低拔出插入涂敷部21’时的阻力,达到与上述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因为在涂敷部21’的前端区域通过突出部211使可挠性环状下摆部 34进行更大的变形,所以基于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擦拭效果增大,能够有效地避免化妆品4的拉丝。在图21 (a)中,表示从正面观察由可挠性挤捋阀31挤捋另外的形式的涂敷部21” 的情况的状态,在图21(b)中,表示从侧面观察由可挠性挤捋阀31挤捋另外的形式的涂敷部21”的情况的状态,在图21(c)中,表示省略涂敷部21”,从底面观察由可挠性挤捋阀31 挤捋另外的形式的涂敷部21”的情况的状态。在此,另外的形式的涂敷部21”除了相对于支撑轴22不倾斜而以直线状进行设置之外,具备与上述涂敷部21相同的结构。在图21 (a)、图21(b)和图21 (c)中,a_l、b_l、c_l是表示涂敷部21”从浸渍于化妆品4内的状态(图18所表示的状态)被提起而开始与可挠性挤捋阀31接触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与可挠性挤捋阀31相接合的上端部的开口形状以及成为自由端的下端部的开口形状都不发生变形而保持圆形。在图21 (a)、图21(b)和图21(c)中,a_2、b_2、C-2是表示进一步拔出涂敷部21”, 使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E配置于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内侧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因为涂敷部21”的宽度比可挠性挤捋阀31的挤捋孔31A的内径大,所以涂敷部21在宽度方向上扩张挤捋孔31A,使挤捋孔31A以及与之接合的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上端部的开口形状变形成椭圆状。伴随于此,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下端部因为成为自由端而比上端部更容易可挠变形,所以变形成比上端部的开口形状更加扁平的椭圆状。由此,与涂敷部21的最宽部21E相比下方的宽度逐渐变窄的部分通过由扁平地变窄的开口形状而变得容易与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接触,从而如a-3、b-3、c-3和a_4、b_4、c-4所示,能够有效地进行挤捋。由此,与上述涂敷部21和涂敷部21’的情况相同,能够通过使可挠性环状下摆部 34变形,从而降低在拔出插入涂敷部21”时的阻力,减少损坏,并且能够有效地对宽度较大
19的扁平的涂敷部21”进行挤捋。另外,在将如图22(a)所示的不具有最宽部的涂敷部21”与该图所示的没有可挠性环状下摆部的挤捋阀31组合使用的情况下,例如由于化妆品4的粘度较高,而使得附着于轴又被挤捋掉的化妆品4或前一次使用时被挤捋掉的化妆品4以附着于可挠性挤捋阀31 的下表面的方式堆积时,因为没有设置可挠性环状下摆部,所以在这一次使用时一边挤捋涂敷部21” 一边进行拔出时,会卷入堆积于下表面的化妆品4,而容易使在涂敷部21”前端区域上的化妆品4的附着量过多,或者发生拉丝。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2(b)所示,因为配设有从可挠性挤捋阀31的挤捋孔31A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所以难以卷入堆积于可挠性挤捋阀31下表面的化妆品4,能够有效地避免化妆品4过剩地附着于涂敷部21”的前端区域。 另外,附着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4和堆积于可挠性挤捋阀31下表面的化妆品4由于具有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而容易被分开,所以能够有效地避免产生拉丝。在所述实施方式的化妆品涂敷装置1中,可挠性挤捋阀是从容器的口部向底部缩小直径的漏斗状的挤捋阀,但是也能够替代这种挤捋阀,而采用挤捋孔被贯通形成于中央部分的圆盘形状等的其它各种各样形状的挤捋孔。另外,可挠性环状下摆部并不一定必须延伸设置成圆筒状,也可以是为了提高可挠性,或者容易向规定方向进行变形,而使用各种各样形状的部件。例如,可以如图23(a) 和(b)所形成为蛇腹状,或者如图23(c)所示在基端部设置槽35而容易发生变形。通过将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形成为蛇腹状,从而能够伴随于涂敷部的通过而更大地使其下端部活动,或者使其在长度方向上发生变形。另外,如图24(a)至(e)所示,在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一部分设置薄壁部(图 24(a)和(b));或者设置厚壁部(图24(c)和(d))使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厚度部分改变;或者设置切口部(图M(e)),由此,能够使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向规定方向变形。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在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内面施加力的情况下,以立体图的朝向进行观察,在上下方向施加力时和在在左右方向施加力时,变形的容易度会有所不同。其结果,在从容器中拔出涂敷部21的情况下,以同样图M的朝向进行观察,涂敷部21的侧面(最宽部21E)在朝上下方向时和朝左右方向时,能够改变附着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4的附着量。 另外,涂敷部21的侧面(最宽部21E)即使在除了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之外的朝向例如倾斜45度,也能够改变附着于涂敷部21的化妆品4的附着量。在这些情况下,优选预先在涂敷用具和容器上设置表示容易发生变形的方向的标志。另外,在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所接合的可挠性挤捋阀31的一部分上设置薄壁部 (图25(a)和(C))或设置厚壁部(图25(b)和(d)),或者部分改变可挠性挤捋阀31的厚度,由此,也同样能够使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变形持有方向性。在图M和图25中,虽然改变厚度的部分被描绘成2个部位并且面对称,但是改变厚度的部分也可以是1个部位,或者也可以是3个部位以上。另外,也可以在一个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或者在一个可挠性挤捋阀31或者在其双方,混合设置厚壁部和薄壁部或切口部。另外,如图沈所示,以具有椭圆形中空截面的方式形成挤捋孔和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也能够使可挠性环状下摆部34的变形持有方向性。另外,也可以在挤捋孔31A的周缘形成放射状的狭缝。 以上根据最佳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图2(a)和(b)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涂敷用具2的涂敷部21的前端区域210在与涂敷面的第一面21A相反侧的面21B侧具有突出的突出部211,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在第一面21A侧具有突出的突出部。或者,也可以在第一面21A和第二面21B的两侧具有突出的突出部。在此情况下,在第一面21A侧的突出的程度与在第二面21B侧的突出的程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包括用于将化妆品涂敷于嘴唇的化妆品涂敷用具和用于收纳所述化妆品的容器,所述涂敷用具从所述容器的口部相对于所述容器内自如地出入,该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涂敷用具包括用于涂敷化妆品的涂敷面,并且包括由扁平体形成的涂敷部、和在前端连结有所述涂敷部的支撑轴,正面观察所述涂敷部时,所述涂敷部具有最宽部,而且从所述最宽部向前端去宽度渐渐变窄,并且所述涂敷面成为在其中央部形成有凹陷部的凹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正面观察所述涂敷部时,所述涂敷部的前端区域的厚度比所述最宽部的厚度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区域由于具有向与所述涂敷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突出的突出部从而厚度变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区域从所述涂敷部的前端向后端去厚度逐渐增大而具有最厚部,从所述最厚部向后端去厚度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敷部的宽度方向纵截面视图中的所述前端区域的形状为带有圆角的三角形。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敷部相对于所述支撑轴的轴方向倾斜,使得在所述涂敷用具插入所述容器内的状态下,所述涂敷部的涂敷面朝向所述容器的底部方向。
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的口部或者在该口部附近设置有具有挤捋孔的可挠性挤捋阀,可挠性环状下摆部从所述挤捋孔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与所述可挠性挤捋阀设置成一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与涂敷部的接合面中的所述支撑轴的外径除所述挤捋孔的内径所得的值为0. 7 1. 0,用所述涂敷部的长度除所述可挠性环状下摆部的下摆长度所得的值为0. 05 0. 5。
9.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其口部或者该口部附近具有挤捋阀,在所述挤捋阀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能够使所述涂敷部和所述支撑轴自如地通过的挤捋孔, 所述涂敷部的最宽部比所述挤捋孔的最宽部大,在所述涂敷部通过所述挤捋孔时,所述涂敷部能够以使所述涂敷面为内侧的方式进行变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敷部从所述最宽部向与所述支撑轴的连结部去其宽度渐渐变窄,在所述连结部,所述涂敷部的宽度与所述支撑轴的宽度大致相同。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宽部位于从所述涂敷部的前端离开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9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敷部在与所述涂敷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具有一条或多条沿所述涂敷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或曲线状的槽。
13.如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敷部21在其表面上被施以植毛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嘴唇化妆品涂敷装置(1),其包括用于将化妆品(4)涂敷于嘴唇的化妆品涂敷用具(2)和用于收纳化妆品(4)的容器(3)。涂敷用具(2)从容器(3)的口部(33)相对于容器(3)内自如地出入。涂敷用具(2)包括用于涂敷化妆品(4)的涂敷面(21A)并且包括由扁平体形成的涂敷部(21)和在前端连结有涂敷部(21)的支撑轴(22)。正面观察涂敷部(21)时,涂敷部(21)具有最宽部(21E),而且从最宽部(21E)向前端去宽度渐渐变窄,并且涂敷面(21A)成为在其中央部形成有凹陷部(21C)的凹面。
文档编号A45D34/04GK102469865SQ20108003127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9日
发明者上原一之, 冈政弘, 斋藤悠, 栗田乾纲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