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77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风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鞋底(ventilation sole for shoes),尤其是一种允许使用者直接打开或关闭鞋底的空气流通口以使外部空气在鞋底内部流入或流出的通风鞋底。
背景技术
一般的鞋通常使用通风不良的皮革或合成树脂等材料制成,长时间穿在脚上难免由于无法和外部流通空气而使鞋内温度升高出汗而造成潮湿氛围,与此同时霉菌之类的繁殖也会造成令人不适的异味或者引起香港脚等脚部疾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使鞋的内部与外部空气互相循环的通风鞋底。图1是现有通风鞋底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允许外部空气供应到鞋内部的现有通风鞋底10包括位于鞋底侧面的空气流通口 11、位于鞋底上面的通孔12以及连接空气流通口 11与通孔12的空气流动路径(未图示)。但现有通风鞋底却有下列问题空气流通口不受使用者的意志影响而始终维持开放状态,因此在下雨天会进水、在灰尘较多的地方因灰尘进入而使通孔堵塞,因此使用时比较不方便。

发明内容
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鞋底安装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以允许使用者根据需要而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打开或关闭空气流通口的通风鞋底。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风鞋底在鞋底的侧面形成空气流通口,在上述鞋底的上面则形成与上述空气流通口连通的通孔,凭借结合在上述空气流通口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让外部空气通过上述通孔供应到鞋内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包括主罩,前后侧构成开放结构并形成流动路径;按钮罩,插入上述主罩,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地进行结合,可以进行锁定或解锁动作;弹性盖部,插入上述主罩,与上述按钮罩的锁定或解锁动作对应地进行弹性进退而使得形成于上述主罩的流动路径开闭。而且,优选地,上述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包括主罩,前后侧构成开放结构并形成流动路径,一侧的内部则形成有螺纹;按钮罩,插入上述主罩并且与上述主罩进行螺纹结合,中心部形成有加压件,在上述加压件周边形成外部空气流通孔,头部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 ;弹性盖部,插入上述主罩,形成有和上述按钮罩的加压件进行正面对接的弹性件,外周面形成有空气流通路径,另一侧部则形成有一端被支持的弹簧,与上述按钮罩的锁定或解锁动作对应地进行弹性进退;弹性盖部夹持器,在上述主罩内部收容上述弹性盖部并且被密封构件密封地结合,锁定上述按钮罩时将解除与上述弹性盖部的密封;弹簧盖,插入上述主罩,与上述弹性盖部夹持器紧密结合,支持上述弹性盖部的弹簧的另一端,中心部则形成有内部空气流通孔。 而且,优选地,在上述按钮罩的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的部位,上述按钮罩的头部形成有可轻易旋转上述按钮罩的把持槽,更优选地,上述按钮罩在上述把持槽两侧形成有多个上述外部空气流通孔。而且,优选地,上述弹性盖部包括弹性件,与上述按钮罩的加压件进行正面对接; 密封构件,结合在上述弹性件的外周面;支撑板,形成于上述弹性件的另一侧,具有比上述弹性件相对较大的直径并且沿着周缘形成空气流通路径,与上述弹性盖部夹持器的内周面接触;流动路径成型板,形成于上述支撑板的另一侧,具有比上述支撑板相对较小的直径并且沿着周缘形成空气流通路径,中心部则形成有可以容纳弹簧的收容部。而且,优选地,上述弹性盖部夹持器形成圆筒形状,为了与结合在上述弹性件的密封构件进行密封结合,接近上述弹性件的部位上形成的直径小于其它部位。有益效果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使得凭借按钮罩的旋转作用而开放或封闭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以露出于通风鞋底的空气流通口地安装,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而便利地开放或封闭空气流通口。


图1是现有通风鞋底的立体图,图2是可适用于本发明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a与图北是可适用于本发明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的动作说明用剖视图(箭头是流动路径),图4是适用了本发明通风鞋底的鞋的侧视图。<图形主要符号的说明>90: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100 主罩(Main Cap) 200 按钮罩(Button Cap)210 外部空气流通孔 220 加压件230 把持槽 300 弹性盖部310 弹性件 320 密封构件330 支撑板 340 流动路径成型板350、360 空气流通路径 370 弹簧400 弹性盖部夹持器500 弹簧盖510:内部空气流通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通风鞋底在鞋底的侧面形成空气流通口,在上述鞋底的上面则形成与上述空气流通口连通的通孔,凭借结合在上述空气流通口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让外部空气通过上述通孔供应到鞋内部,使得凭借旋转式锁定与解锁作用而开放或封闭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以露出于通风鞋底的上述空气流通口地安装。
在此,上述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主要包括主罩,前后侧构成开放结构并形成流动路径;按钮罩,插入上述主罩,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地进行结合,可以进行锁定或解锁动作;弹性盖部,插入上述主罩,与上述按钮罩的锁定或解锁动作对应地进行弹性进退而使得形成于上述主罩的流动路径开闭;而且,还包括与上述弹性盖部密封结合的弹性盖部夹持器;支持上述弹性盖部的弹簧的弹簧盖。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图2是可适用于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a与图北是可适用于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的动作说明用剖视图,图4 是适用了本发明通风鞋底的鞋的侧视图。如图所示,适用于本发明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90主要包括主罩100,呈圆筒型,两侧开放并且与上述空气流通口紧密结合;按钮罩200,插入上述主罩100 ;弹性盖部 300,凭借上述按钮罩200的旋转作用,即锁定与解锁动作而进退;弹性盖部夹持器400,与上述弹性盖部300密封结合;弹簧盖500,支持上述弹性盖部300的弹簧370。首先,上述主罩100以圆筒型形成,前后侧开放而形成流动路径,内部则形成有可以收容上述按钮罩200、弹性盖部300、弹性盖部夹持器400及弹簧盖500的空间部。并且,在上述主罩100的内部一侧,亦即朝上述空气流通口外侧在内周面形成螺纹而得以实现后述的按钮罩200的锁定与解锁。形成于上述主罩100的内周面的螺纹形成半节距(pitch)或一节距(pitch)左右而得以快速地实现锁定与解锁,按钮罩200也与其对应地形成螺纹,旋转上述按钮罩200时让按钮罩200锁定或解锁而使得上述按钮罩200 在主罩100内部前进或后退。而且,在上述主罩100,与上述空气流通口的内侧结合的部位的外周面形成有越接近内侧越狭窄的突出部位,在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的部位上形成比其它部位相对较大的直径,结合在上述空气流通口时可以坚固地结合在空气流通口的内周面。接着,上述按钮罩200插入上述主罩100内部并且与上述主罩100在一端部进行螺纹结合。上述按钮罩200形成为两侧开放的圆筒型,一侧部则有一部分开放而形成外部空气流通孔210,另一侧部则呈完全开放的形态。并且,上述按钮罩200的一侧部,即头部以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侧地结合在上述主罩100,抓住露出的头部旋转时,按钮罩200就会被锁定在上述主罩100或解除锁定而得以在主罩100内部前进或后退。并且,上述按钮罩200的中心部形成有和后述的弹性盖部300的弹性件310进行正面对接的加压件220,上述加压件220与上述按钮罩200的内周面隔离地形成,形成一种与上述外部空气流通孔210连通的流动路径。由于上述按钮罩200的锁定而使得按钮罩 200前进时,上述加压件220将对弹性件310加压而使得弹性盖部300前进,从而让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90整体开放。当然,由于上述按钮罩200的解锁而使得按钮罩200后退时, 弹性盖部300也后退,上述加压件220及弹性件310则凭借后述的弹性盖部300的弹簧370 而互相弹性地施加力量,从而形成完美的密封。而且,在上述按钮罩200的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的部位,上述按钮罩200的头部形成有可轻易旋转上述按钮罩200的把持槽230,用手指或指甲等抓住上述把持槽230或插入把持槽230以便轻易地让按钮罩200旋转。上述把持槽230形成为一字或十字型。而且,在上述把持槽230两侧形成有多个上述外部空气流通孔210而让空气顺畅地流入及流出。接着,上述弹性盖部300则插入上述主罩100内部并且随着上述按钮罩200的进退而一起进退。形成有与上述按钮罩200的加压件220进行正面对接的弹性件310而实现进退,外周面形成有空气流通路径350、360,另一侧部则形成有一端被支持的弹簧370,与上述按钮罩200的锁定或解锁动作对应地进行弹性前进或后退。而且,上述弹性盖部300在上述弹性件310的外周面结合有密封构件320,上述密封构件320使得上述弹性盖部300与后述的弹性盖部夹持器400之间形成密封。凭借上述按钮罩200的解锁动作,即后退动作而使得上述弹性盖部300后退时,与弹性盖部夹持器 400之间会凭借密封构件320密封而封闭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90 ;凭借上述按钮罩200的锁定动作,即前进动作而使得上述弹性盖部300前进时,在上述弹性盖部300与弹性盖部夹持器400之间形成流动路径而得以开放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90。而且,上述弹性盖部300上形成有支撑板330,其在上述弹性件310的另一侧连续地形成,具有比上述弹性件310相对较大的直径,沿着周缘形成上述空气流通路径350,并且与弹性盖部夹持器400的内周面接触。上述支撑板330与弹性盖部夹持器400的内周面接触并且凭借沿着周缘形成的空气流通路径350形成流动路径而得以实现空气的流入及流出。而且,上述弹性盖部300上形成有流动路径成型板340,其在上述支撑板330的另一侧连续地形成,具有比上述支撑板330相对较小的直径,沿着周缘形成空气流通路径 360,中心部则形成有可以容纳弹簧370的收容部。上述流动路径成型板340的空气流通路径360与上述支撑板330上形成的空气流通路径350对应地、连续地形成,弹簧370则被收容在上述收容部并且使得弹簧370的一端得到支持。弹簧370另一端则被后述的弹簧盖 500支持。接着,上述弹性盖部夹持器400在上述主罩100内部收容上述弹性盖部300并且通过密封构件320与弹性盖部300密封地结合。亦即,锁定上述按钮罩200时,上述弹性盖部300前进而使得密封构件320与弹性盖部夹持器400之间形成流动路径;上述按钮罩200 解锁时,弹性盖部300后退而凭借密封构件320封闭弹性盖部300与弹性盖部夹持器400。而且,上述弹性盖部夹持器400以紧密接触上述主罩100内周面地被结合,锁定上述按钮罩200而使得弹性盖部300前进并形成流动路径时,只按照下列方式形成,通过上述按钮罩200的外部空气流通孔210经过弹性盖部300与弹性盖部夹持器400之间的空间、 上述弹性盖部300的空气流通路径350、360、后述的弹簧盖500的内部空气流通孔510。而且,上述弹性盖部夹持器400形成圆筒形状,这样就能提高与弹性盖部300之间凭借上述密封构件320形成的密封性,但,为了与结合在上述弹性件310的密封构件320进行密封结合,接近上述弹性件310的部位上形成的直径小于其它部位。亦即,按照密封构件 320的尺寸形成即可。接着,上述弹簧盖500插入上述主罩100,位于形成于鞋底的空气流通口的最内侧部位,支持上述弹性盖部300的弹簧370的另一端。上述弹簧盖500为了避免形成没有必要的流动路径而紧密地结合在上述弹性盖部夹持器400,中心部则形成有可形成流动路径的内部空气流通孔510,最后,从外部流入的空气通过它供应到鞋内部。按照前述方式形成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90结合在鞋底的空气流通口并且如图
74所示地露出于鞋底10侧面的空气流通口 11的外部。如图所示,抓住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 11外部的上述按钮罩200的头部并加以旋转,上述按钮罩200将在螺纹结合的主罩100 内部前进,进而使得上述按钮罩200的加压件220对上述弹性盖部300的弹性件310加压, 从而使得上述弹性盖部300也前进。在此,上述弹性盖部300凭借弹簧370被上述加压件 220弹性加压并且正面对接。并且,上述弹性盖部300前进时,将解除上述弹性盖部300与弹性盖部夹持器400 之间的密封而形成流动路径,本发明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90将凭借一个连通的流动路径而开放。亦即,空气通过上述按钮罩200的外部空气流通孔210流入后,按钮罩200前进而使得上述弹性盖部300与弹性盖部夹持器400之间被开放并形成流动路径,通过该流动路径经过弹性盖部300的空气流通路径350、360进入上述弹簧盖500的内部空气流通孔510, 然后通过形成于鞋底的通孔向鞋内部供应新鲜空气。需要时,使用者旋转上述按钮罩200即可简单地执行锁定与解锁动作,进而朝鞋的内外部开放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90而实现空气的流入及流出,不需要空气流通则封闭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90。
权利要求
1.一种通风鞋底,在鞋底的侧面形成空气流通口,在上述鞋底的上面则形成与上述空气流通口连通的通孔,凭借结合在上述空气流通口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让外部空气通过上述通孔供应到鞋内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包括主罩(100),前后侧构成开放结构并形成流动路径;按钮罩000),插入上述主罩(100),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地进行结合,能够进行锁定或解锁动作;弹性盖部(300),插入上述主罩(100),与上述按钮罩O00)的锁定或解锁动作对应地进行弹性进退而使得形成于上述主罩(100)的流动路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包括主罩(100),前后侧构成开放结构并形成流动路径,一侧的内部则形成有螺纹; 按钮罩000),插入上述主罩(100)并且与上述主罩(100)进行螺纹结合,中心部形成有加压件020),在上述加压件(220)周边形成外部空气流通孔010),头部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 ;弹性盖部(300),插入上述主罩(100),形成有和上述按钮罩O00)的加压件(220)进行正面对接的弹性件(310),外周面形成有空气流通路径(350、360),另一侧部则形成有一端被支持的弹簧(370),与上述按钮罩O00)的锁定或解锁动作对应地进行弹性进退;弹性盖部夹持器G00),在上述主罩(100)内部收容上述弹性盖部(300)并且被密封构件(320)密封地结合,锁定上述按钮罩O00)时将解除与上述弹性盖部(300)的密封;弹簧盖(500),插入上述主罩(100),与上述弹性盖部夹持器(400)紧密结合,支持上述弹性盖部(300)的弹簧(370)的另一端,中心部则形成有内部空气流通孔(5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按钮罩O00)的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的部位,上述按钮罩O00)的头部形成有能轻易旋转上述按钮罩O00)的把持槽(2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在于上述按钮罩(200)在上述把持槽(230)两侧形成有多个上述外部空气流通孔0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盖部(300)包括弹性件(310),与上述按钮罩O00)的加压件(220)进行正面对接; 密封构件(320),结合在上述弹性件(310)的外周面;支撑板(330),形成于上述弹性件(310)的另一侧,具有比上述弹性件(310)相对较大的直径并且沿着周缘形成空气流通路径(350),与上述弹性盖部夹持器000)的内周面接触;流动路径成型板(340),形成于上述支撑板(330)的另一侧,具有比上述支撑板(330) 相对较小的直径并且沿着周缘形成空气流通路径(360),中心部则形成有能够容纳弹簧 (370)的收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鞋底,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盖部夹持器(400)形成圆筒形状,为了与结合在上述弹性件(310)的密封构件(320)进行密封结合,接近上述弹性件(310)的部位上形成的直径小于其它部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鞋底,在鞋底的侧面形成空气流通口,在上述鞋底的上面则形成与上述空气流通口连通的通孔,凭借结合在上述空气流通口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让外部空气通过上述通孔供应到鞋内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包括主罩,前后侧构成开放结构并形成流动路径;按钮罩,插入上述主罩,露出于上述空气流通口地进行结合,可以进行锁定或解锁动作;弹性盖部,插入上述主罩,与上述按钮罩的锁定或解锁动作对应地进行弹性进退而使得形成于上述主罩的流动路径开闭。从而,使得凭借按钮罩的旋转作用而开放或封闭的空气流通口开闭装置以露出于通风鞋底的空气流通口地安装,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而便利地开放或封闭空气流通口。
文档编号A43B13/20GK102469845SQ201080031325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5日
发明者朴春培 申请人:(株)京道商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