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轮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401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轮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轮组,尤其是指能大幅提升其轮架承受跳动应力的旋转轮组。
背景技术
先前技术如图1 A所示,其包括有一能组装于旅行箱的固定座10,其具有一能组接于旅行箱底面的底板11、一能组接于旅行箱侧面的侧板12、一能组接于旅行箱背面的后板13,该底板11的顶面向上突伸有一厚块14,还在底板11底面向下延设有一环圈15,该厚块14、环圈15是呈同轴心配置,并在该轴心位置纵向贯设有第一阶级孔,该第一阶级孔是包括一由底板U底面上凹的底孔 161、一同轴接设于底孔161顶端的顶孔162所构成,令顶孔162内径较底孔161小,在底孔 161顶端形成有一环抵肩163 ;一上垫片20,是置设于厚块14顶面,且具有与顶孔162相匹配的第一贯孔21 ;一下垫片30,是置设于环抵肩163,且具有与顶孔162相匹配的第二贯孔31 ;一轮架40,其顶缘是能插入环圈15中,该轮架40在顶面中央位置向上突伸有一轴部41,该轴部41外周恰能插入底孔161、顶端则能抵接于下垫片30底面,令轮架40顶面与底板11底面的间保持有一裕度空间X,如此方能使轴部41在底孔161中自转时,该轮架40 顶面与底板11底面不会相互干涉,据以增进轮架40的转动顺畅性;而轮架40还在轴部41 中心轴线位置贯设有第二阶级孔,该第二阶级孔是包括一位于上方的上孔421、一同轴接设于上孔421底端的下孔422所构成,令上孔421内径是介于底孔161、顶孔162的间,且较下孔422小,以使下孔422顶端形成有一环挡部423 ;该轮架40另向下延设有一撑板43,且该撑板43在异于第二阶级孔的位置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44 ;一纵轴杆50,其具有一能配置于下孔422中且抵接于环挡部423的头部51,该头部51顶端则向上延伸有一能插入上孔421的主杆52,此主杆52顶端是靠抵于下垫片30, 且在主杆52顶端同轴的向上延伸有一顶缘中空的固定杆53,该固定杆53是穿枢于上垫片 20贯孔21、下垫片30第二贯孔31及顶孔162中,并使固定杆53顶缘铆合限位于上垫片20 顶面,用以将基座10、轮架40 —并组固,令轮架40能绕纵轴杆50的360度自转,用以因应旅行箱容易过弯使用;以及一滚轮60,其于中心轴线位置安装有一轮轴61,此轮轴61是能组设于轮架40的轮轴孔44,令该滚轮60能绕轮轴61的360度自转,以因应旅行箱推行使用。我们可以由该图1 B得知,当滚轮60行进凹凸不平路面时,或者海关工作人员在执行拖运勤务而碰撞滚轮60时,其纵轴杆50、第一阶级孔或第二阶级孔须挠曲的因应此种偏心扭矩,其极易产生卡死或损坏的情形,造成轮架40无法顺畅绕纵轴杆50的自转,进而使得旅行箱无法继续使用,所以此种结构诚有重新设计的必要。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旋转轮组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轮组,可大幅提升轮架承受跳动应力的程度,增强运作顺畅性,降低扭矩损坏情形及延长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旋转轮组,其至少包括有一固定座、一位于固定座下方的轮架、一将轮架枢设于固定座的纵轴杆、一安装于轮架的滚轮;所述固定座底面与轮架顶面之间保持有一裕度空间,轮架绕纵轴杆的自转,该轮架以纵轴杆为中心,对称的设有至少三个突出该轮架顶面的珠体,该等珠体的顶点形成一与固定座底面平行的平面。上述固定座纵向贯设有第一阶级孔,该第一阶级孔是包括一由底面上凹的底孔、 一同轴接设于底孔顶端的顶孔,顶孔内径较底孔小,以使在底孔顶端形成有一环抵肩,一下垫片安装在环抵肩下,且在顶孔的顶面则安装有一上垫片,该上垫片及下垫片各具有与顶孔相匹配的贯孔;轮架在顶面中央位置向上突伸有一轴部,该轴部外周恰能插入底孔、顶端则能抵接于下垫片底面,且轮架顶面与底板底面的间保持有一裕度空间;轮架更在轴部中心轴线位置贯设有第二阶级孔,该第二阶级孔是包括一位于上方的上孔、一同轴接设于上孔底端的下孔所构成,上孔内径是介于底孔、顶孔之间,且较下孔小,以使下孔顶端形成有一环挡部;纵轴杆具有一配置于下孔中且抵接于环挡部的头部,该头部顶端则向上延伸有一能插入上孔的主杆,此主杆顶端是靠抵于下垫片,且在主杆顶端同轴的向上延伸有一固定杆,该固定杆是穿枢于上、下垫片的贯孔及固定座的顶孔,并使固定杆顶缘铆合限位于上垫片顶面。上述轮架以轴部为中心,对称的设有至少三个筒部,珠体一一对应安装于筒部。上述筒部具有开口朝上的筒孔,珠体嵌固于筒孔顶端。上述筒部具有开口朝上的筒孔,该筒孔中安装有弹簧,该弹簧能顶推珠体。上述筒部、珠体是采用一体成型配置。上述固定座底面对应珠体的范围,另固置有一珠环。上述珠环于底面凹设有一供珠体顶缘匹配的珠巢。上述轮架另延设有一撑板,该撑板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在撑板的左侧配置有一滚轮、右侧配置有另一滚轮,该两滚轮中心轴线则桥接有一轮轴,此轮轴是能组设于前述轮轴孔,该两滚轮能绕轮轴的自转。上述轮架还对称的延设有至少两撑板,该等撑板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在两相邻撑板之间配置有滚轮,该滚轮中心轴线则安装有一轮轴,此轮轴是能组设于前述轮轴孔,该滚轮能绕轮轴的自转。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旋转轮组的轮架以纵轴杆为中心,对称的设有至少三个突出该轮架顶面的珠体,利用该等珠体的顶点形成一与固定座底面平行的平面,以使在该轮架承受跳动应力时,能令所对应的珠体能将轮架所承受的应力有效转嫁至固定座, 从而将先前技术的扭矩损坏情形降至最低,进而确保该轮架的运作顺畅性,以及延长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0025]图IA是先前技术的结构组合剖面示意图;[0026]图IB是先前技术的结构组合剖面动作示意图;[0027]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00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示意图;[00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003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0032]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0033]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0034]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003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36]10固定座11底板12侧板13后板[0037]14厚块15环圈161底孔162顶孔[0038]163环抵肩17珠环171珠巢[0039]20上垫片21第一贯孔30下垫片31第二贯孔[0040]40轮架41轴部421上孔422下孔[0041]423环挡部43、43A、43B、43C 撑板[0042]44轮轴孔45筒部450筒孔46珠体[0043]47弹簧50纵轴杆51头部52主杆[0044]53固定杆60、60A、60B 滚轮6[0045]X裕度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请参看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能组装于旅行箱的固定座10,其具有一能组接于旅行箱底面的底板11、一能组接于旅行箱侧面的侧板12、一能组接于旅行箱背面的后板13,该底板11的顶面向上突伸有一厚块14,还在底板11底面向下延设有一环圈15,该厚块14、环圈15是呈同轴心配置,并于该轴心位置纵向贯设有第一阶级孔,该第一阶级孔是包括一由底板11底面上凹的底孔 161、一同轴接设于底孔161顶端的顶孔162所构成,令顶孔162内径较底孔161小,在底孔 161顶端形成有一环抵肩163 ;一上垫片20,是置设于厚块14顶面,且具有与顶孔162相匹配的第一贯孔21 ;一下垫片30,是置设于环抵肩163,且具有与顶孔162相匹配的第二贯孔31 ;一轮架40,其顶缘是能插入环圈15中,该轮架40在顶面中央位置向上突伸有一轴部41,该轴部41外周恰能插入底孔161、顶端则能抵接于下垫片30底面,且令轮架40顶面与底板11底面的间保持有一裕度空间X,如此方能使轴部41在底孔161中自转时,该轮架 40顶面与底板11底面不会相互干涉;该轮架40还在轴部41中心轴线位置贯设有第二阶级孔,该第二阶级孔是包括一位于上方的上孔421、一同轴接设于上孔421底端的下孔422所构成,令上孔421内径是介于底孔161、顶孔162的间,且较下孔422小,以使下孔422顶端形成有一环挡部423 ;该轮架40另向下延设有一撑板43,且该撑板43在异于第二阶级孔的位置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44 ;此外,该轮架40顶面以轴部41为中心,对称的成型有至少三个筒部45,该等筒部45各具有开口朝上的筒孔450,用以一一供珠体46嵌固,该等珠体46 顶端是位于裕度空间X中,或者直接抵接于固定座10底面,且令该等珠体46的顶点是能形成一与固定座10底面平行的平面;一纵轴杆50,其具有一能配置于下孔422中且抵接于环挡部423的头部51,该头部51顶端则向上延伸有一能插入上孔421的主杆52,此主杆52顶端是靠抵于下垫片30, 且在主杆52顶端同轴的向上延伸有一顶缘中空的固定杆53,该固定杆53是穿枢于上垫片 20贯孔21、下垫片30第二贯孔31及顶孔162中,并使固定杆53顶缘铆合限位于上垫片20 顶面,用以将基座10、轮架40 —并组固,令轮架40能绕纵轴杆50的360度自转,用以因应旅行箱容易过弯使用;以及二滚轮60A、60B,令一滚轮60A是配置于撑板43的左侧、另一滚轮60B是配置于撑板43的右侧,该二滚轮60A、60B中心轴线则桥接有一轮轴61,此轮轴61是能组设于轮架 40的轮轴孔44,令该二滚轮60A、60B能绕轮轴61的360度自转,以因应旅行箱推行使用。由上述的结构说明得知,当本实用新型轮架40在承受跳动应力时,能令所对应的珠体46顶点确实抵接于固定座10底面,用以将轮架40所承受的应力有效转嫁至固定座 10,从而将扭矩损坏情形降至最低,如此即可确保该轮架40绕纵轴杆50自转的运作顺畅性,以及延长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烦请参看图6,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其进一步说明筒部45的筒孔450得安装有弹簧47,利用该弹簧47的弹力而顶推珠体46,使此珠体46能随时保持抵接于固定座 10底面的状态,且在轮架40承受跳动应力时,能令所对应的弹簧47先行缓冲,然后透过该对应的筒部45、珠体46而将应力传递至固定座10底面,是以,该图6的技术特征是与图2 相同。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其主要在固定座10底面对应珠体46的范围,另固置有一结构较佳的珠环17,在轮架40在承受跳动应力时,能令所对应的珠体46顶点确实抵接于珠环17底面,用以将轮架40所承受的应力有效转嫁至固定座10,此外,该珠环17如于底面凹设有一供珠体46顶缘匹配的珠巢171,当可增进轮架40绕纵轴杆50自转时的稳定性。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其主要揭示图2的珠体46得与筒部45 —体成型制造,如此即可进一步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成本。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该实施例主要揭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单滚轮的具体结构配置,其主要在轮架40对称的延伸出两撑板43A、43B,令两撑板43A、4!3B在异于第二阶级孔的位置,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44,至于滚轮60A则是置设于该两撑板43A、4!3B之间, 该滚轮60A中心轴线则安装有一轮轴61,此轮轴61是能组设于两撑板43A、43B的轮轴孔 44,令该滚轮60A能于两撑板43A、43B中自转,以因应旅行箱推行使用。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该实施例主要揭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另种双滚轮的具体结构配置,其主要在轮架40对称的延伸出三片撑板43A、43B、43C,令三撑板43A、 43B.43C在异于第二阶级孔的位置,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44,至于一滚轮60A则是置设于两相邻撑板43A、4!3B之间、另一滚轮60B则是置设于另两相邻撑板4!3B、43C之间,然后于该两滚轮60A、60B中心轴线安装有一轮轴61,此轮轴61是能组设于三片撑板43A、43B、43C的轮轴孔44,如此即可以因应旅行箱推行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能大幅提升轮架承受跳动应力的程度,且整体结构也属新颖,应符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轮组,其至少包括有一固定座、一位于固定座下方的轮架、一将轮架枢设于固定座的纵轴杆、一安装于轮架的滚轮;所述固定座底面与轮架顶面之间保持有一裕度空间,轮架绕纵轴杆自转,其特征在于 该轮架以纵轴杆为中心,对称设有至少三个突出该轮架顶面的珠体,该等珠体的顶点形成一与固定座底面平行的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旋转轮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纵向贯设有第一阶级孔,该第一阶级孔是包括一由底面上凹的底孔、一同轴接设于底孔顶端的顶孔,顶孔内径较底孔小, 使底孔顶端形成有一环抵肩,一下垫片安装在环抵肩,且在顶孔的顶面安装有一上垫片,该上垫片及下垫片各具有与顶孔相匹配的贯孔;轮架在顶面中央位置向上突伸有一轴部,该轴部外周插入底孔、顶端能抵接于下垫片底面,且轮架顶面与底板底面的间保持有一裕度空间;轮架还在轴部中心轴线位置贯设有第二阶级孔,该第二阶级孔是包括一位于上方的上孔、一同轴接设于上孔底端的下孔所构成,上孔内径是介于底孔、顶孔之间,且较下孔小, 以使下孔顶端形成有一环挡部;纵轴杆具有一配置于下孔中且抵接于环挡部的头部,该头部顶端则向上延伸有一能插入上孔的主杆,此主杆顶端是靠抵于下垫片,且在主杆顶端同轴的向上延伸有一固定杆,该固定杆是穿枢于上、下垫片的贯孔及固定座的顶孔,并使固定杆顶缘铆合限位于上垫片顶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旋转轮组,其特征在于其轮架以轴部为中心,对称设有至少三个筒部,珠体一一对应安装于筒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旋转轮组,其特征在于其筒部具有开口朝上的筒孔,珠体嵌固于筒孔顶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旋转轮组,其特征在于其筒部具有开口朝上的筒孔,该筒孔中安装有弹簧,该弹簧能顶推珠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旋转轮组,其特征在于其筒部、珠体是采用一体成型配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旋转轮组,其特征在于其固定座底面对应珠体的范围,另固置有一珠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旋转轮组,其特征在于其珠环于底面凹设有一供珠体顶缘匹配的珠巢。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旋转轮组,其特征在于其轮架另延设有一撑板,该撑板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在撑板的左侧配置有一滚轮、右侧配置有另一滚轮,该两滚轮中心轴线则桥接有一轮轴,此轮轴是能组设于前述轮轴孔,该两滚轮能绕轮轴的自转。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旋转轮组,其特征在于其轮架还对称的延设有至少两撑板,该等撑板横向贯设有一轮轴孔,在两相邻撑板之间配置有滚轮,该滚轮中心轴线则安装有一轮轴,此轮轴是能组设于前述轮轴孔,该滚轮能绕轮轴的自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轮组,其包括有一能组装于旅行箱的固定座、一位于固定座下方的轮架、一将轮架枢设于固定座的纵轴杆及一安装于轮架的滚轮;所述固定座底面与轮架的间保持有一裕度空间,用以因应轮架绕纵轴杆的自转,该轮架以纵轴杆为中心,对称的设有至少三个突出该轮架顶面的珠体,利用该等珠体的顶点形成一与固定座底面平行的平面,使在该轮架承受跳动应力时,能令所对应的珠体将轮架所承受的应力有效转嫁至固定座,从而将先前技术的扭矩损坏情形降至最低,进而确保该轮架的运作顺畅性,以及延长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5C5/04GK202043744SQ20112013997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
发明者庄秋铭 申请人:庄秋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