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27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缝补鞋底用的手锥。
背景技术
目前,缝补鞋底所用的手锥通常是由锥把和椎体构成,锥头和锥把一体成型,椎体旋接在锥把上,锥体前端的分瓣可夹持缝补的针进行缝补。在浇铸这种手锥时,工艺复杂, 功效底,成本高,且因为手锥各个零件之间没有缓冲垫,用力过大时会损伤手锥或者鞋子。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锥,工艺简单,成本底,且各部件连接更紧密,使用时不会因为用力过大而损伤手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锥,包括锥把和椎体, 椎体包括连接杆和中空的管套组成,锥把由半球形盖和底座连接而成,连接杆下端呈圆台形且分瓣,上端设有螺纹,连接杆穿过管套与锥把相连;管套内连接有数个凸条,管套与锥把之间固定有一橡胶垫;所述半球形盖内设有与连接杆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作为优选,半球形盖的球冠外侧设有凸点。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螺纹连接使连接杆和锥把固定得更加牢固,凸条能让连接杆与套管不会发生晃动,橡胶垫对使用者用力有缓冲作用,保护手锥不被损伤,半球形盖上的凸点有防滑作用,整个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管套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手锥,包括锥把2和椎体1,椎体1包括连接杆11和中空的管套12组成,锥把2由半球形盖21和底座22连接而成,连接杆11下端呈圆台形且分瓣,上端设有螺纹13,连接杆11穿过管套12与锥把2相连;管套12内连接有数个凸条 14,管套12与锥把2之间固定有一橡胶垫3 ;所述半球形盖21内设有与连接杆11的螺纹 13相匹配的螺纹孔23 ;半球形盖21的球冠外侧设有凸点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所作的类似变化的实施例或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手锥,包括锥把(2)和椎体(1),椎体(1)包括连接杆(11)和中空的管套(12) 组成,锥把O)由半球形盖和底座0 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连接杆(11)下端呈圆台形且分瓣,上端设有螺纹(13),连接杆(11)穿过管套(1 与锥把( 相连;管套(12)内连接有数个凸条(14),管套(1 与锥把( 之间固定有一橡胶垫(3);所述半球形盖内设有与连接杆(11)的螺纹(13)相匹配的螺纹孔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锥,其特征在于半球形盖的球冠外侧设有凸点 0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锥,包括锥把和椎体,椎体包括连接杆和中空的管套组成,锥把由半球形盖和底座连接而成,连接杆下端呈圆台形且分瓣,上端设有螺纹,连接杆穿过管套与锥把相连;管套内连接有数个凸条,管套与锥把之间固定有一橡胶垫;所述半球形盖内设有与连接杆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使连接杆和锥把固定得更加牢固,凸条能让连接杆与套管不会发生晃动,橡胶垫对使用者用力有缓冲作用,保护手锥不被损伤,半球形盖上的凸点有防滑作用,整个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3D5/08GK202154145SQ20112028866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
发明者杨勇 申请人:杨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