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童鞋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25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磨童鞋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鞋底,尤其涉及一种耐磨童鞋鞋底。
背景技术
如今,市场上童鞋的款式可谓琳琅满目,千变万化,但不少制鞋厂家过分重视童鞋的样式,而忽略了童鞋的实用性。童鞋的实用性关键在于鞋底是否耐磨。由于正在成长期的儿童天性好动,常跑来跑去,脚部运动量比较大,鞋底的磨损也很快,而且人的脚抬起吋,用力在前掌部位,落地时,重心又落在脚后跟部位,所以鞋底的前掌部位和后跟部位是磨损最快的。通常在鞋面还完好的情况下,由于鞋底出现磨破穿孔的现象,导致整双鞋报废。现 有的制作鞋底的材料各种各样,但大部分材料都不耐磨,鞋后跟外侧更容易磨损,不仅不耐用,也影响鞋子整体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耐磨性更高、且美观的耐磨童鞋鞋底。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耐磨童鞋鞋底,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前掌部位开设有ー凹槽,凹槽内嵌有一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耐磨片,且耐磨片的厚度与凹槽的深度相同,鞋底后跟沿后跟后端的弧面处向后跟的前端延伸设有ー凹缺,该凹缺内设有一形状与凹缺相匹配的耐磨块,且耐磨块的厚度与凹缺深度相同。优选的,所述耐磨块上设有螺钉,凹缺内设有与螺钉相匹配的螺孔,耐磨块通过螺钉固设于凹缺内。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鞋底前掌部位设有ー耐磨片,即使天生好动的儿童经常跑跳,鞋底也不容易磨破穿孔,且在鞋底后跟后端还设有一耐磨块,使得鞋底后跟的外侧不易磨损,不仅提高了鞋子的美观性,还提高了整个鞋底的耐磨性,从而使得鞋子整体使用寿命更长。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參考图I及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磨童鞋鞋底,包括鞋底1,所述鞋底I前掌部位开设有ー凹槽2,凹槽2内嵌有一与凹槽2形状相匹配的耐磨片3,所述耐磨片3采用聚氨基甲酸酯材料通过两次高温注塑的方式镶嵌进凹槽2内,且耐磨片3的底端面与鞋底前掌的底端面呈同一平面。鞋底后跟4沿后跟后端的弧面处向后跟的前端延伸设有ー凹缺5,该凹缺5内设有一形状与凹缺5相匹配的耐磨块6,所述耐磨块6也采用聚氨基甲酸酯材料制成,且耐磨块6的厚度与凹缺5深度相同。所述耐磨块6上设有螺钉7,凹缺5内设有与螺钉7相匹配的螺孔,耐磨块6通过螺钉7固设于凹缺5内,耐磨块6与鞋底后跟4构成一个完整的后跟。由于鞋底前掌底面的耐磨片3与后跟的耐磨块6均采用聚氨基甲酸酯材料,不仅提高了鞋底前掌底端面的耐磨性,而且有效防止鞋后跟外侧的快速磨损,提高了鞋底整体的耐磨性和美观性。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 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耐磨童鞋鞋底,包括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前掌部位开设有ー凹槽,凹槽内嵌有一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耐磨片,且耐磨片的厚度与凹槽的深度相同,鞋底后跟沿后跟后端的弧面处向后跟的前端延伸设有ー凹缺,该凹缺内设有一形状与凹缺相匹配的耐磨块,且耐磨块的厚度与凹缺深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耐磨童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上设有螺钉,凹缺内设有与螺钉相匹配的螺孔,耐磨块通过螺钉固设于凹缺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耐磨性更高、且美观的耐磨童鞋鞋底,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前掌部位开设有一凹槽,凹槽内嵌有一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耐磨片,且耐磨片的厚度与凹槽的深度相同,鞋底后跟沿后跟后端的弧面处向后跟的前端延伸设有一凹缺,该凹缺内设有一形状与凹缺相匹配的耐磨块,且耐磨块的厚度与凹缺深度相同。
文档编号A43B13/24GK202407323SQ20112033157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陈进发 申请人:蓝猫(福建)鞋服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