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带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30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表带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带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表带作为手表的配件其具有两点特点一是可通过表带便于使用者将手表佩戴在手腕上;二是不同颜色、不同格调的表带与服饰搭配,能起到美化装扮的作用。目前,一般的表带是通过多个表带扣两两铰接而成,其结构是通过带有锁针套的锁针活动连接在相邻表带扣对应的通孔内,这样可以通过锁针的铰接结构而使两相邻的表带扣转动折叠,从而将手表佩戴在手腕上。然而,当人们在使用这种结构的表带时,发现这种结构的表带还存在缺陷,具体为表带扣中的锁针轴向定位不够牢靠,当使用的时间较长时,锁针在轴向上就无法定位而发生窜动现象,甚至会发生脱落而使表带断开,给使用者带
来诸多的麻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带连接结构,其具有可防止铰接在两相邻表带扣之间的锁针轴向窜动,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磨损小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种表带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两两铰接而成的表带扣,所述表带扣的一端成型有第一凸缘,表带扣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一凹槽,所述表带扣的第一凸缘与相邻表带扣的第一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凹槽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凹槽的通孔内均穿设有锁针套,所述锁针套内配合连接有锁针,所述锁针成型有环形定位的第二凹槽,所述锁针套成型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配合卡接。其中,所述第二凹槽由至少两个第一凹点组成,所述第三凹槽由至少两个第二凹点组成,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凹点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凹点均分别形成一环形,所述第一凹点与所述第二凹点配合卡接。其中,所述第二凹槽由至少两段第一短凹槽组成,与所述第三凹槽由至少两段第二短凹槽组成,所述至少两段第一短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由至少两段第二短凹槽均分别形成一环形,所述第一短凹槽与所述第二短凹槽配合卡接。其中,所述锁针套的内壁成型有第四凹槽,所述锁针为一实体,所述锁针套与所述锁针过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针套的内壁成型有第四凹槽,所述锁针成型有环形定位的第二凸缘,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二凸缘配合卡接。其中,所述锁针套由一矩形金属片卷设成中空筒状结构,所述中空筒状结构开设有卷合缝,所述第三凹槽的两侧开设有矩形通道。其中,所述第三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四凹槽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梯形。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个两两铰接而成的表带扣,所述表带扣的一端成型有第一凸缘,表带扣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一凹槽,所述表带扣的第一凸缘与相邻表带扣的第一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凹槽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凹槽的通孔内均穿设有锁针套,所述锁针套内配合连接有锁针,可使两相邻的表带扣铰接连接;所述锁针成型有环形定位的第二凹槽,所述锁针套成型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配合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锁针与锁针套的卡接连接表带扣内,使两相邻的表带扣连接并可旋转,这样可使锁针不会发生轴向窜动的现象,且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磨损小,这样提高了两相邻的表带扣连接的可靠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表带扣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剖视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的剖视图。附图标记I——表带扣2——第一凸缘3——第一凹槽4——锁针套5——第三凹槽6——第二凹槽7—第一凹点8—第一短凹槽9——第四凹槽10——第二凸缘11-矩形通道12-锁针13——卷合缝71——第二凹点81——第二短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I至图4所示,一种表带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两两铰接而成的表带扣1,所述表带扣I的一端成型有第一凸缘2,表带扣I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一凹槽3,所述表带扣I的第一凸缘2与相邻表带扣I的第一凹槽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凸缘2与所述第一凹槽3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凸缘2与所述第一凹槽3的通孔内均穿设有锁针套4,所述锁针套4内设有锁针12,所述锁针套4与锁针12配合连接,使两相邻的表带扣I铰接连接;所述锁针12成型有环形定位的第二凹槽6,所述锁针套4成型有第三凹槽5,所述第二凹槽6与所述第三凹槽5配合卡接,通过锁针12与锁针套4的卡接连接表带扣I内,使两相邻的表带扣I连接并可旋转,这样可使锁针12不会发生轴向窜动的现象,且锁针套4与锁针12配合连接磨损小,这样提高了两相邻的表带扣I连接的可靠性,另外,所述锁针套4在加工中,先对一平板料压制出压痕,再在压痕与平板本体之间开设有工艺槽,最后将压制出压痕的平板料卷曲成锁针套4,所述工艺槽便于所述锁针套4在卷曲成型时的首尾对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锁针套4由一矩形金属片卷设成中空筒状结构,所述中空筒状结构开设有卷合缝13,所述第三凹槽5的两侧开设有矩形通道11,所述矩形通道11可避免所述第三凹槽5的应力集中,且可降低锁针套4和锁针12的磨损。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凹槽5、第二凹槽6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梯形,除了为圆形或梯形外,本实施例还可以将所述第三凹槽5、第二凹槽6轴向截面形状设置成半圆形或其它形状,只要可使两相邻的表带扣I铰接连接,且旋转可靠。实施例二,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6由至少两个第一凹点7组成,所述第三凹槽5由至少两个第二凹点71组成,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凹点7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凹点71均分别形成一环形,所述第一凹点7与所述第二凹点71配合卡接,使用时,通过至少两个第二凹点71形成的环形结构的锁针套4与所述锁针12上的至少两个第一凹点7配合卡接,这样可降低所述锁针套4与锁针12卡接后的包紧力,便于锁针套4与锁针12的装卸。实施例三,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6由至少两段第一短凹槽8组成,所述第三凹槽5由至少两段第二短凹槽81组成,所述至少两段第一短凹槽8与至少两段第二短凹槽81均分别形成一环形,所述第一短凹槽8与所述第二短凹槽81配合卡接,使用时,通过该至少两段第二短凹槽81形成的环形结构的锁针套4与所述锁针12上的至少两段第一短凹槽8配合卡接,这样亦可降低所述锁针套4与锁针12卡接后的包紧力,便于锁针套4与锁针12的装卸。实施例四,如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锁针套4的内壁成型有第四凹槽9,所述锁针12为一实体,所述锁针套4与所述锁针12过盈连接,本实施例是将锁针套4的内壁开设第四凹槽9,而锁针12为一实体,这样在使用时,由于所述锁针套4的内经比的外径要小,而所述中空筒状结构开设有卷合缝13,该卷合缝13的可以在锁针12穿入锁针套4内时,使锁针套4的内径增大,故将锁针12装于所述锁针套4内形成过盈连接,这样可降低锁针套4与锁针12卡接后的包紧力,可有效防止锁针12窜动。实施例五,如图14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锁针套4的内壁成型有第四凹槽9,所述锁针12成型有环形定位的第二凸缘10,所述第四凹槽9与所述第二凸缘10配合卡接,本实施例是将锁针套4的内壁开设第四凹槽9,而锁针12的外壁成型有第二凸缘10,使用时,通过第四凹槽9与第二凸缘10的配合卡接,这样可进一步防止锁针12窜动。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
权利要求1.ー种表带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两两铰接而成的表带扣,所述表带扣的一端成型有第一凸缘,表带扣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一凹槽,所述表带扣的第一凸缘与相邻表带扣的第一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凹槽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凹槽的通孔内均穿设有锁针套,所述锁针套内配合连接有锁针,其特征在干所述锁针成型有环形定位的第二凹槽,所述锁针套成型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配合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表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由至少两个第一凹点组成,所述第三凹槽由至少两个第二凹点组成,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凹点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凹点均分别形成一环形,所述第一凹点与所述第二凹点配合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表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由至少两段第一短凹槽组成,与所述第三凹槽由至少两段第二短凹槽组成,所述至少两段第一短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由至少两段第二短凹槽均分别形成一环形,所述第一短凹槽与所述第二短凹槽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表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针套的内壁成型有第四凹槽,所述锁针为ー实体,所述锁针套与所述锁针过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表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针套的内壁成型有第四凹槽,所述锁针成型有环形定位的第二凸缘,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二凸缘配合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表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针套由一矩形金属片卷设成中空筒状结构,所述中空筒状结构开设有卷合缝,所述第三凹槽的两侧开设有矩形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ー种表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四凹槽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表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带连接结构,其包括若干个两两铰接而成的表带扣,表带扣的一端成型有第一凸缘,表带扣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一凹槽,表带扣的第一凸缘与相邻表带扣的第一凹槽配合连接,第一凸缘与第一凹槽的通孔内穿设有锁针套,锁针套内配合连接有锁针;锁针成型有环形定位的第二凹槽,锁针套成型有第三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配合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锁针与锁针套的卡接连接表带扣内,使两相邻的表带扣连接并可旋转,这样可使锁针不会发生轴向窜动的现象,且锁针套与锁针配合连接磨损小,这样提高了两相邻的表带扣连接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A44C5/10GK202618542SQ2011205679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李圣山 申请人:李圣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