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928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一般地涉及行李箱,更特别地涉及具有多开口拉链构造的行李箱以及用于行李箱的可拆卸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旅行者通常使用行李箱件以包装和运输物品。关于包装或拆包物品,诸如行李袋等行李箱件具有大致线性拉链,其允许使用者接近行李箱件的腔室以便包装和拆包物品。然而,线性拉链有时难以让大的或宽的物品穿过利用拉链形成在行李箱中的开口。而且,由线性拉链产生的开口经常不为使用者提供观察行李箱件内部的好的视野,因此使用者难以整齐地包装物品或者寻找包含在内部的物
品O关于运输行李箱件以及包含在内部的物品,对于有些人而言举起和携带行李箱会是麻烦或困难的。一些行李箱件包括轮子和把手以便允许滚动运输行李箱件。通常,轮子和把手不可拆卸地连接至行李箱件,诸如通过用铆钉固定或者缝纫、焊接、粘接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些情况下,轮子和把手对于运输行李箱件不是必须的或者不是期望的。而且,轮子和把手通常增加了行李箱件的刚性,从而使得储存行李箱件困难。以下文献显示了一些构造和/或运输行李箱的方法:EP0649613,EP0989811, EP1253837,EP1327396, EP1958530, EP2253432, 0HM001105621-0002,US20050145458, US20080050050,US20080279483, US20090159622, US20110108381, US2254578, US3976113, US5464080,US5484046, US6279926, US6575274, US6883654, US7226073, USDl13446,USD251083, USD512220, W003053186, W02004080230 和 W02006083633。然而,这些提议可以被改进。关于用于行李箱件的开口构造,一些参考建议使用多个拉链来形成相对大的非线性开口。然而,这些方法可能缺少对行李箱件的不同部分的正确固定,所述不同部分通过多个拉链拉合在一起。由于不具有正确的固定,所以当开口由拉链闭合时,包含在行李箱中的负载可能迫使至少一些拉链朝着它们的敞开构造不合期望地移动,因此导致行李箱件的不合人意的突然打开,暴露包含在其中的物品。关于运输行李箱件,虽然一些参考建议使用轮子组件的可能性,所述轮子组件可以临时地连接至行李箱件或者从行李箱件移除,但是这种组件通常是刚性的和/或笨重的,使得连接至轮子组件的行李箱件难以操纵。而且,这种组件和行李箱件通常在行李箱件的特定的离散位置(例如,沿着特定的边缘部分)连接,从而需要使用者多次的连接操作以便将行李箱件紧固至轮子组件,但是不是必须提供两者之间的紧固附接。另外,由于其刚性,可能需要额外的空间用于储存这种组件。而且,经常暴露现有组件中的框架或把手结构,从而导致对把手结构的潜在磨损或其它损坏。而且,现有组件通常缺少合乎人意的美学外观,从而潜在地降低了消费者对于使用具有行李箱件的轮组件的兴趣。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改进的行李箱构造和/或其运输系统或者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和/或更一般地提供了对现有装置的改进或替换。

发明内容
这里描述的是一种行李箱物品、用于行李箱物品的运输系统或装置以及包括行李箱物品和运输系统或装置的行李箱组件。所述运输系统或装置可以包括轮子和把手。运输系统或装置可以可拆卸地连接至行李箱件并且可以被利用来通过滚动运输而运输行李箱件。所述运输系统或装置可以与许多行李箱件一起使用,所述行李箱件包括行李袋、软面行李箱、硬面行李箱等等。当将运输系统或装置从行李箱件上拆卸下来时,它们可以与行李箱件分开地储存,并且可以单独使用行李箱件。在一些实施中,运输系统或装置可以折叠,诸如用于储存或者用于人工运输。在行李箱组件的一个实施方面,所述行李箱组件可以包括行李箱物品和运输装置。所述行李箱物品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行李箱物品上的可释放附接构件。所述运输装置可以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连接的可收缩把手;以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轮子。所述运输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与设置在行李箱物品上的可释放附接构件互补的可释放附接构件,所述运输装置的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沿着所述本体的周边的大部分定位。所述运输装置的可释放附接构件可以构造成与设置在所述行李箱物品上的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可释放地接合,以便选择性地将所述行李箱物品连接至所述运输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装置的本体可以是相对柔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装置的可释放附接构件可以包括沿着所述本体的周边的大部分定位的单个连续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个连续构件可以优选包括拉链机构或钩环封闭机构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周边的大部分可以包括所述本体的周边的至少50%,优选不少于75%,更优选不少于90%,甚至更优选是所述本体的周边的全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可以包括上部区域、中间区域和下部区域。所述上部区域可以被构造成以第一角度远离所述中间区域延伸,所述第一角度从所述中间区域的前表面到所述上部区域的前表面测量。另外,所述下部区域可以被构造成以第二角度远离所述中间区域延伸,所述第二角度从所述中间区域的前表面到所述下部区域的前表面测量。所述可收缩把手可以连接至所述上部区域。所述一个或多个轮子可以连接至所述下部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区域、中间区域和下部区域可以优选包括C型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或第二角度的至少其中一个可以是变化的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或第二角度的至少其中一个可以在大约40度到大约140度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区域可以被构造成搭接所述行李箱物品的顶侧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侧的被搭接部分可以包括不少于所述行李箱物品的顶侧的表面区域的20%,优选不少于50%,更优选不少于8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区域可以被构造成搭接所述行李箱物品的底侧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侧的所述被搭接部分包括不少于20%,优选不少于50%,更优选不少于80%的所述行李箱物品的所述底侧的表面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区域可以被构造成沿着所述顶侧的深度尺寸或宽度尺寸或横向尺寸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行李箱物品的顶侧共同延伸。在一些例子中,所述上部区域可以被构造成与所述行李箱物品的深度尺寸共同延伸,所述深度尺寸从行李箱物品的前侧到后侧测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区域可以被构造成沿着所述行李箱物品的底侧的深度尺寸或宽度或横向尺寸的至少其中一个与所述底侧共同延伸。在一些例子中,所述下部区域可以被构造成与所述行李箱物品的从其前侧到后侧测量的深度尺寸共同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可以比所述本体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至少
其中一个更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上部区域、中间区域和下部区域可以沿着所述本体的纵向尺寸延伸。所述上部区域或下部区域的至少其中之一可以限定比所述中间区域的横向尺寸更大的横向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收缩把手可以进一步包括枢转接头组件。所述枢转接头组件可以构造成枢转以便允许所述可拆卸运输装置在所述本体的中间区域折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可以进一步包括安装至所述本体的下部区域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构造成能沿着所述下部区域的表面延伸,所述支撑构件安装在所述下部区域的表面上以便在所述行李箱物品构造成竖直位置时支撑所述行李箱物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大体曲线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大体沙漏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可以进一步包括限定所述本体的内部腔室的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可收缩把手的一部分可以被接纳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内部腔室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前部面板的封闭机构,用于选择性地暴露所述本体的所述内部腔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可释放附接构件和所述行李箱物品上的互补的可释放附接构件可以共同采纳以下形状的至少一种:拉链机构、钩环封闭机构或者按扣封闭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物品可以包括限定其内部腔室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所述行李箱物品的内部腔室可以选择性地通过X形开口进入,所述X形开口通过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其它部分选择性的运动而限定。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均接近所述X形形状的中心终止。在行李箱物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物品可以包括限定其内部腔室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所述内部腔室选择性地通过X形开口进入,所述X形开口通过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其它部分选择性的运动而限定。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可以均接近所述X形形状的中心终止。所述行李箱物品可以进一步包括两个或多个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所述两个或多个封闭机构可以构造成选择性地将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与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其它部分连接和分开,以便选择性地闭合和打开所述X形开口。所述行李箱物品还可以包括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可以构造成可释放地将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彼此紧固,而不管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其它部分与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或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机构可以包括钩环封闭机构或者按扣封闭机构的至少
其中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物品可以进一步包括可释放附接构件,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行李箱物品与运输装置的互补的可释放附接构件连接起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物品的可释放附接构件可以穿过所述行李箱物品的三个连续侧围绕或包围或封闭一个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物品的可释放附接构件可以包括单个连续构件。在可拆卸运输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行李箱件的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可以包括具有沙漏形状的柔性或软面本体,并且可释放附接构件可以沿着所述柔性或软面本体的外周边延伸。可收缩把手可以设置在柔性或软面本体的上部区域上,并且一个或多个轮子可以设置在柔性或软面本体的下部区域上。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可以可释放地与设置在行李箱件上的互补的可释放附接构件连接以便允许使用所述可收缩把手和所述一个或多个轮子来运输行李箱件和可拆卸运输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或软面本体的沙漏形状可以包括相对较窄的中间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可以大致围绕所述沙漏形状的柔性或软面本体的外周边的整个圆周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收缩把手可以进一步包括枢转接头组件。所述枢转接头组件可以布置在所述柔性或软面本体中。所述枢转接头组件可以构造成枢转以便允许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在位于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之间的柔性或软面本体的中间区域处折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枢转接头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与把手连接的伸缩构件。当枢转接头组件枢转时,所述伸缩构件可以构造成嵌套到所述枢转接头组件中并且使把手缩回。在行李箱运输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行李箱运输系统可以包括可拆卸运输系统和行李箱件。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可以包括具有成型形状的柔性或软面本体。可释放附接构件可以沿着柔性或软面本体的外周边延伸。可收缩把手可以设置在柔性或软面本体的上部区域上,并且一个或多个轮子可以设置在柔性或软面本体的下部区域上。所述行李箱件可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封闭构件的柔性或软面包围件,所述包围件的底部面板具有与柔性或软面本体的成型形状对应的成型形状,并且可释放附接构件可以沿着所述成型底部面板的外周边延伸。可拆卸运输系统的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和所述行李箱件可以构造成可释放地彼此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行李箱件与可拆卸运输系统可释放地连接时,所述可收缩把手可以布置在行李箱件的顶侧处。所述一个或多个轮子可以布置在行李箱件的底侧处。软面本体的一部分可以沿着行李箱件的后侧的长度布置,并且可以包括相对于上部和下部区域的更窄的中间区域。所述后侧可以布置在顶侧和底侧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收缩把手可以进一步包括枢转接头组件。所述枢转接头组件可以构造成枢转以便允许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在位于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之间的柔性或软面本体的中间区域处折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件可以连接至可拆卸运输系统。所述行李箱件可以构造成当枢转接头组件枢转时在后部面板处折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枢转接头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把手的伸缩构件。当枢转接头组件枢转时,所述伸缩构件可以构造成嵌套进枢转接头组件中并且缩回把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行李箱物品或箱子可以包括行李箱本体,所述行李箱本体具有成型形状并且具有顶部细长面、底部细长面、相对的侧面以及第一和第二相对的端面,这些面共同限定了内部腔室并且所述细长面的至少其中之一是相对刚性的,并且本体的平衡是相对柔性的。拉链封闭构件可以限定在顶部细长面中,用于选择性地暴露本体的内部腔室。可收缩把手可设置在行李箱的上部区域处并且可以沿着底部细长面延伸和缩回。一个或多个轮子可以至少部分地安装在第二相对端面上。支撑构件可以安装在第二相对端面上,支撑构件可以沿着它所安装的面延伸,以便在本体以第二相对端面站立时支撑本体。另外,支撑构件可以包括两个安装在第二面上的凸台,每个凸台限定一凹槽。所述支撑构件还可以限定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具有支撑部和至少两个腿部,每个腿部选择性地接纳在相应的凹槽中。伸缩杆可以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伸出位置,支撑杆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出顶部细长面和第二相对端面的界面。而且,所述拉链封闭机构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个拉链封闭机构,它们在细长顶面上形成大体X形形状。并且,行李箱物品或箱子可以被改变,从而拉链封闭机构可以包括四段,每段从细长顶面的分离部分延伸并且大体在细长顶面的中间部分聚合以便允许在拉开拉链时接近内部腔室,并且拉链封闭机构可以形成X形状。根据各个实施例的行李箱物品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用于包装或拆包物品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尺寸和形状选择性地被设计,并且可以在材料的各个部分之间提供合适的紧固,所述材料形成所述尺寸和形状被选择性地设计的开口。根据各个实施例的运输系统或装置使用方便并且是柔性的,但是仍然在运输装置和行李箱物品之间提供紧固的附接和/或当与行李箱物品连接时干净且美观的吸引人的外观。以上发明内容有助于理解行李箱运输或行李箱物品,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有利地单独使用所述行李箱运输或行李箱物品的各个方面和特征的每一个,或者在其它情况下与这些装置的其它方面和特征结合使用。


下面将参考以下附图并借助例子来描述行李箱物品以及用于行李箱物品的运输系统和装置,其中:图1A-1B显示了行李箱运输系统的立体图,其中可拆卸的运输系统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行李箱件分离;图2A-2F显示了图1的行李箱运输系统的主视图、后视图、底视图、顶视图、左视图和立体图,其中可拆卸运输系统和行李箱件相连;图3A-3D显示了当可拆卸运输系统从伸出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时可拆卸运输系统的视图;图4是可以形成图1的可拆卸运输系统的各个部件的分解图;图5A-5G显示了伸缩式可折叠牵引把手,它可以与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可拆卸运输系统一起使用;图6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可拆卸运输系统的立体图;图7显示了可拆卸盖的立体图,所述可拆卸盖可以作为可拆卸运输系统的替换可拆卸地与行李箱件连接;图8A显示了按扣封闭件的一段,其可以将可拆卸运输系统可释放地连接至行李箱件;图SB显示了钩环封闭件的一段,其可以将可拆卸运输系统可释放地连接至行李箱件;图9A和9B显示了具有紧固机构的封闭面板的例子,其用在图1A和IB的行李箱运输系统上;图10显示了用于图1A和IB的行李箱运输系统的锁;图1lA至IlD显示了用于图1A和IB的行李箱运输系统的支撑构件;图1lE是沿着线IIE-1IE截取的截面;图12显示了用于图1A和IB的行李箱运输系统的支撑构件的另一个例子;图13显示了行李箱运输系统,其中软面本体不可以从基部移除。
具体实施例方式这里描述了用于行李袋、软面袋、硬面袋或者其它类型行李箱件的可拆卸运输装置和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运输装置和系统可以构造有相对柔性的本体、轮子和可收缩把手,并且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可以可拆卸地连接至行李箱件,用于滚动运输行李箱件。所述运输系统的柔性本体可以包括软面外层或者盖,所述软面外层或盖可以利用许多较软或非刚性的柔性材料形成,诸如天然或人工织造或非织造织物、聚合物片材或者天然材料,诸如皮革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本体可以另外地但是选择地包括非软性的相对刚性的但是仍然相对柔性的片材或者面板,所述片材或面板作为结构和形状加强件定位在外层或盖的内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本体可以包括更加刚性的或更加坚硬的构件,作为用于附接诸如轮子等部件的锚固板。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可以包括伸缩把手,供使用者在牵引行李箱件时抓握。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卸运输系统可以折叠,用于运输和储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卸运输系统和行李箱件可以共同设置在行李箱运输系统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箱件可以连接至运输系统,其连接方式使得行李箱件不能从运输系统的其余部分拆卸。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可以具有任何尺寸和形状。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的所述柔性本体可以包括纵向尺寸并且可以包括沿着其纵向尺寸的上端部、下端部以及在所述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中心部分。所述中心部分可以形成有宽度尺寸,该宽度尺寸与所述上端部或下端部的宽度尺寸的至少其中之一不同。因此,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的柔性本体可以限定穿过其长度的变化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卸运输系统的柔性本体可以限定成型或曲线形状。特别地,所述柔性本体的上端部可以包括成型或曲线形上部区域,所述柔性本体的下端部可以包括成型或曲线形下部区域,并且所述柔性本体的中心部分可以包括相对窄的中间区域。在一些例子中,所述成型或曲线形状可以类似于沙漏形状,其中上部和下部区域均可以构造成具有球形形状,并且中间区域可以构造成作为所述上部和下部区域的球形形状的窄部的延伸。在一些例子中,因为当所述中心部分或中间区域的周边朝着所述上部和下部区域延伸时它们向外渐缩,所述中心部分或中间区域自身可以限定沙漏形状。转向图1A和IB所描绘的行李箱运输系统100,可拆卸运输系统102显示为从行李箱件104上拆卸下来。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包括柔性本体106,其具有连接至后部面板110的前部面板108。柔性本体106以及前部面板和后部面板108、110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成型或沙漏形状,其具有沿着柔性本体106的纵向尺寸延伸的上部区域112、下部区域114和中间区域116。所述中间区域116可以构造成与上部和下部区域112、114相比具有相对较窄的宽度或横向尺寸。所述上部区域112可以以一个角度远离中间区域116延伸,所述角度在中间区域116的前表面(即,在中间区域116的前部面板108部分)与上部区域112的前表面(即,在上部区域112的前部面板108部分)之间测量。类似地,下部区域114可以以一个角度远离中间区域116延伸,所述角度在中间区域116的前表面与下部区域114的前表面(即,在下部区域114处的前部面板108部分)之间测量。根据行李箱物品104的形状,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被连接,上部区域112与中间区域116之间的角度以及下部区域114与中间区域116之间的角度可以改变。由于本体106相对柔性,所以上部区域112和/或下部区域114可以以大约40度到大约14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远离中间区域116延伸,以符合可拆卸运输系统102所连接的行李箱件104的形状。上部区域112和/或下部区域114可以朝着中间区域116折叠,从而以小于40度的角度远离中间区域116延伸,以便储存,如下所述。上部区域112可以限定顶边118,顶边118通过圆形轮廓过渡到侧边120。侧边120可以通过向内渐缩而从上部区域112延伸至中间区域116。从中间区域116过渡到下部区域114,侧边120可以宽度扩大到大约与上部区域112的宽度相同并且可以通过圆形轮廓过渡到底边122。在一些实施例中,侧边120的渐缩和扩大以及侧边120过渡到顶边和底边118、122的圆形轮廓大体可以限定用于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沙漏形状。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前部面板108可以包括封闭构件124,以便接近软面腔室的内部,以下结合图4进行描述。在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上部区域112处的后部面板110可以构造成与把手126及把手罩128 (见图1B)连接,并且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下部区域114可以构造成与一个或多个轮子130、轮子壳体132和稳定凸缘134连接。可释放附接构件136 (例如,拉链组件的一侧)可以设置在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周边上并且可以构造成与设置在行李箱件104上的互补的可释放附接构件138(例如,拉链组件的第二侧)可释放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136可以沿着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周边的大部分(即,至少50%)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136可以沿着周边的至少50%、优选75%或者更多,更优选90%或更多,甚至更优选沿着本体106的整个周边设置,以便将行李箱物品104更好地紧固至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释放附接构件136可以是一个设置在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周边上的单一连续构件,用于方便附接。在一些例子中,可释放附接构件136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个可释放附接元件,其沿着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周边的各段设置。可释放附接构件136、138可以通过可释放附接构件拉手212 (例如图2B中的拉链组件的拉链拉手)彼此连接或分离,所述拉手212可以设置在柔性或软面本体106或行李箱件104的一个或两个上。行李箱件104可以构造成软面袋并且可以包括底部面板140,所述底部面板140具有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成型形状类似的成型形状(例如,沙漏形状)。底部面板140可以沿着行李箱件104的顶侧142、后侧144和底侧146的一部分延伸。在行李箱件104的顶侧142,底部面板140可以延伸穿过顶侧142的长度的一部分并且可以沿着其边缘连接至上部面板148以及第一和第二侧板150、152。在行李箱件104的底侧146处,底部面板140可以延伸穿过底侧146的长度的一部分并且可以沿着其边缘连接至下部面板154以及第一和第二侧板150、152。在行李箱件104的后侧144处,底部面板140可以沿着后侧144的长度延伸并且可以在后侧144的左边连接至第一侧板150以及在后侧144的右边连接至第二侧板152。可释放附接构件138可以围绕底部面板140的周边设置并且可以构造成可释放地连接至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可释放附接构件136。例如,行李箱件104上的拉链组件的一侧138可以包括相对于设置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上的拉链组件的另一侧的互补构造,并且拉链组件的两侧136、138可以通过设置在行李箱件104和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一个或另一个上的拉链拉手212连接。所述拉链拉手212可以沿着一个方向被拉动以便将拉链组件的两侧136、138牵拉到一起以便将行李箱件104和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连接在一起。一旦行李箱件104和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连接在一起,则这两者可以通过沿着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和底部面板140的周边沿相反的方向拉动拉链拉手212而彼此脱离。类似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可释放附接构件136,行李箱件104的可释放附接构件138可以是单个连续构件或者两个或多个可释放附接元件,其设置在行李箱件104的底部面板140的周边。行李箱件104的可释放附接构件138可以沿着底部面板140的周边的大部分(即,至少50%)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释放附接构件138可以沿着底部面板140的周边的至少50%、或优选75%或者更多,更优选沿着周边的90%或者更多,甚至更优选沿着底部面板140的整个周边设置,以便将行李箱物品104更好地紧固至可拆卸运输系统102。沿着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柔性本体106和行李箱件104的底部面板140的相应周边的大部分设置可释放附接构件136、138,牢固地将行李箱件104附接至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并且限制相对彼此的运动。而且,两者之间的这种附接或紧固降低了行李箱件104不合希望地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分离的可能性。使用者因此能够使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运输行李箱物品104,并且非常自信行李箱件104将保持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附接。而且,当附接构件136、138的每一个构造成一个连续的构件时,将行李箱件104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附接和分离需要单个拉紧/拉离操作,而不是在利用多于一个拉链时的多个操作以便将行李箱件104连接至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单个拉链还可以对于行李箱件104和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组合建立相对干净的完整的外观。因为底部面板140沿着行李箱件104的顶侧和底侧142、146的一部分延伸并且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连接至底部面板140,所以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形成行李箱件104的顶侧、后侧和底侧142、144、146的c型支架环绕部分。因此,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上部区域112可以覆盖或者搭接行李箱件104的顶侧142的一部分,并且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下部区域114可以覆盖或搭接行李箱件104的底侧146的一部分。在一些例子中,上部区域112可以构造成覆盖或搭接行李箱物品104的顶侧142的表面区域的不少于20%,优选不少于50%,更优选不少于80%。类似地,在一些例子中,下部区域114可以构造成覆盖或搭接行李箱物品104的底侧146的表面区域的不少于20%,优选不少于50%,更优选不少于80%。在一些例子中,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上部区域112和下部区域114可以构造成分别与顶侧142和底侧146的深度尺寸共同延伸,或者与行李箱件104的深度尺寸共同延伸,所述深度尺寸从行李箱件104的前侧190到后侧144测量。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和行李箱件104的顶侧、后侧和底侧142、144、146之间的这种环绕、搭接或共同延伸构造提供了行李箱物品104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附加紧固。特别在运输期间,行李箱件104的顶侧和底侧142、146可能与沿着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对行李箱件104施加力的物体接触,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上部和下部区域112、114与行李箱件104的顶侧和底侧142、144之间的搭接或共同延伸构造可以有助于防止由于这种力引起的两者的意外分离。可以应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顶部处的把手126从顶侧142牵拉行李箱件104,并且可以使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底部处的轮子130在牵拉期间滚动行李箱件104。沿着行李箱件104的底侧146的长度延伸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部分可以为行李箱件104的底侧146提供某些支撑,这可以限制在滚动运输期间行李箱件104在其底侧146处的松垂。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箱件104可以包括限定其内部腔室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可以构造成形成第一部分148 (例如上部面板148)、第二部分154 (例如下部面板154)、第三部分150 (例如第一侧板150)以及第四部分152 (例如第二侧板152)。虽然上部面板148被称作第一部分,下部面板被称为第二部分等等,但是这只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行李箱件104。因此,上部面板、下部面板、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148、150、152、154的任何一个可以称作第一部分,而其它三个面板的任何一个可以称作第二部分,等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部分148、150、152、154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毗邻底部面板140的周边的相应部分的更宽端、当行李箱件104处于关闭构造时(见图1A、1B和2A)在行李箱件104的前侧190的中心处终止的渐缩端、以及连接更宽端和渐缩端并且是弯曲的或者其它合适的形状的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侧可以在渐缩端会聚,因此形成行李箱件104的大体三角形形状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更宽端、渐缩端以及两侧可以共同限定行李箱件104的大体梯形形状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更宽端、渐缩端和它们之间的两侧可以采取行李箱物品104的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部分148、150、152、154的连续光滑圆周的四个部分的形式,从而限定具有圆角或没有圆角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箱件104可以包括十字形或者X形封闭系统160,其具有从行李箱件104的四个角至行李箱件104的中心对角延伸的四个封闭构件162、164、166、168。所述十字形或X形封闭系统160可以连接至每个部分148、150、152、154的两侧并且可以构造成选择性地将第一部分或上部面板148以及第二部分或下部面板154与行李箱件104的第三和第四部分或第一和第二侧板150、152连接或脱离以便选择性地关闭和打开行李箱件104。例如,行李箱件104的上部面板148可以沿着其两侧的每一个携带第一封闭构件162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封闭构件164的一部分。行李箱件104的第一侧板150可以沿着其两侧的每一个携带第二封闭构件164的一部分以及第三封闭构件166的一部分。行李箱件104的下部面板154可以沿着其两侧的每一个携带第三封闭构件166的一部分以及第四封闭构件168的一部分。行李箱件104的第二侧板152可以沿着其两侧的每一个携带第四封闭构件168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封闭构件162的一部分。在该例子中,当第一封闭构件162的各部分闭合时,携带第一封闭部分的上部面板148的侧边与第二侧板152的侧边可以连接直至行李箱件104的前侧190的中心。当第二封闭构件164的各部分闭合时,携带第二封闭部分的上部面板148的侧边和第一侧板150的侧边可以连接直至行李箱件104的前侧190的中心。当第三封闭构件166的各部分闭合时,携带第三封闭部分的下部面板154的侧边和第一侧板150的侧边可以连接直至行李箱件104的前侧190的中心。当第四封闭构件168的各部分闭合时,携带第四封闭部分的下部面板154的侧边和第二侧板152的侧边可以连接直至行李箱件104的前侧190的中心。正如可以理解的,在闭合四个封闭构件162、164、166、168时,行李箱件104可以处于图1A和IB所示的封闭构造,并且行李箱件104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部分148、150、152、154的渐缩端接近X形状的中心终止。通过选择性地打开一个或多个封闭构件162、164、168以及通过相对于其它部分选择性地移动四个部分148、150、152、154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形成开口,用于进入行李箱件104的内部腔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相对于行李箱件104的第一侧板150和第二侧板152选择性地移动上部面板148和下部面板154而限定X形状开口。还可以通过相对于行李箱件104的上部面板148和下部面板154选择性地移动第一侧板150和第二侧板152而限定X形状开口。特别地,通过选择性地打开封闭构件162、164、166、168,可以选择性地远离形成X形状开口的X形状的中心移动上部和下部面板148、154的渐缩端,同时第一和第二侧板150、152的渐缩端可以保持在X形状的中心,并且可以通过附加的紧固机构选择性地彼此附接,如下所述。替换地,所述上部面板和下部面板148、154的渐缩端可以保持在X形状的中心并且可以通过附加的紧固机构选择性地彼此附接,如下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150、152的渐缩端可以选择性地远离X形状的中心移动,因此限定X形状开口。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打开封闭构件162、164、166、168以及通过相对于四个部分148、150、152、154的其他部分选择性地移动一个或多个部分而形成所述开口的其它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相对于四个部分148、150、152、154的其它三个部分仅仅移动其中一个部分而形成三角形形状的开口。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与行李箱件104的那个部分连接的两个封闭构件可以被打开,同时其它封闭构件保持闭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相对于四个部分148、150、152、154的其它两个部分选择性地移动两个相邻部分而形成更大的三角形形状开口。在这种情况下,与这两个打开部分相连的三个封闭构件可以打开,同时第四个封闭构件仍然保持闭合。当使用者仅仅需要小的开口来从行李箱件104获取选取的物品时,X形状开口或者其它形状开口可以是合乎期望的,而当使用者期望包装或解包行李箱物品104时仍然可以获得完全打开的构造。行李箱件104可以包括诸如按扣封闭件170 (见图8A)和钩环封闭件172 (见图SB)等附加封闭构件,用于在封闭构造中将面板紧固在一起。例如,在接近行李箱件104的中心的区域中上部和下部面板148、154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可释放地连接上部和下部面板148、154的封闭构件。附加地或者替换地,在接近行李箱件104的中心的区域中,第一和第二侧板150、152可以包括可释放封闭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A和IB所示的肩带174可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板150、152的中心区域中。所述肩带174可以安置在分别由第一和第二侧板150、152提供的第一侧室176和第二侧室178中。转向图2A-2F,可拆卸运输系统102显示为与行李箱件104连接。图2A显示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正视图,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102通过设置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和行李箱件104上的可释放附接构件136、138连接至行李箱件104。当行李箱件104处于图2A的封闭构造时,封闭面板180可以覆盖封闭拉手182 (例如,拉链拉手)。图2B显示了与行李箱件104连接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后视图。可释放附接构件136、138可以遵循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软面腔室的成型或沙漏形状以及行李箱件104的底部面板140的成型形状或沙漏形状。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50和第二侧板152的每一个的下部可以与底部面板140的一部分一起形成行李箱件104的后侧144,并且当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连接至行李箱件104的底部面板140时,侧板150、152均可以暴露。与底部面板140的沙漏构造匹配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沙漏构造可以允许行李箱件104的上部面板、下部面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148、150、152、154采取行李箱件104中容纳物的形状,而不会受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部件的干涉。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126和任何把手构件(例如图4的可收缩把手组件184或者图5A-5F的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或者由可拆卸运输系统102提供的轮子支撑结构可以在与行李箱件104的底部面板140相应的区域中给予行李箱件104的后侧144支撑。在图2B中,显示把手126凹陷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把手罩128中。可以理解,把手126可以从把手罩128伸出,并且可以通过借助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轮子130的滚动运输而牵拉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连接的行李箱件104。图2C显示了与行李箱件104连接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底视图,并且显示了当可释放附接构件136、138彼此连接时,行李箱件104的第三和第四封闭构件166、168可以被接近。也就是说,虽然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连接至行李箱件104,但是可以通过第三和第四封闭构件166、168而打开和关闭行李箱件104。在图2C中,轮子160和轮子壳体132可以布置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底表面188的侧面,在接近底表面188过渡到可拆卸系统102的后表面192之处的区域中。一个或多个稳定凸缘134可以布置在底表面188的上部中间区域中,并且可以在系统在底表面188上平衡时为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和行李箱件104提供稳定性。图2D显示了通过可释放附接构件136、138与行李箱件104连接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顶视图,并且显示了行李箱件104的第一和第二封闭构件162、164可以在图示的构造被接近。缩回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把手罩128中的把手126可以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伸出,而不会与第一和第二封闭构件162、164的操作发生干涉。图2E显示了与行李箱件104连接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左视图。第二侧板152沿着行李箱件104的前侧190、左侧156和后侧144延伸。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右侧158以及与其连接的行李箱件104可以显得大致类似于图2E的左视图,并且第一侧板150可以沿着行李箱件104的前侧190、右侧158和后侧144延伸。第一和第二侧板150、152可以在后侧144连接行李箱件104的底部面板140,并且底部面板140与第一和第二侧板150、152之间的交叉可以成型有成型或沙漏形底部面板的球形轮廓和中间区域。因此,在图2E中,可以理解的是,行李箱件104的可释放附接构件138可以在行李箱件104的顶部左侧和底部左侧的周边上沿着底部面板140延伸,并且可以过渡到行李箱件104的后侧144(见图2B)。虽然未显示,但是与图2E所示左侧156类似的右侧158可以包括行李箱件104的可释放附接构件138,其可以在行李箱件104的顶部右侧和底部右侧的周边上沿着底部面板140延伸,并且可以过渡到行李箱件104的后侧144 (见图2B)。图2F显示了当行李箱件104处于打开构造时与行李箱件104连接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立体图。携带四个封闭构件162、164、166、168的四个面板148、150、152、154可以通过将封闭拉手182拉至行李箱件104的前侧190的角部而定位在敞开构造中。边带或角板194可以设置在每个相邻的面板之间并且可以允许面板148、150、152、154被拉开一定程度,从而可以防止在行李箱件104的角部压迫封闭构件162、164、166、168和封闭拉手182。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箱件1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内室196和行李带198。如图2F所示,行李箱件104在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连接时可以布置在敞开构造。从所述敞开构造,通过将四个封闭拉手182拉到行李箱件104的前侧190的中央部分,行李箱件104可以处于关闭构造,如上述联系图1A和IB所描述的。转向图3A-3D,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构造成可折叠系统。图3A显示了处于初始位置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其中轮子130和把手126位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相对两端。在该位置,可以通过连接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可释放附接构件136与设置在行李箱件104的相应部分上的互补的可释放附接构件138 (见图1A)而使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轮子130和把手126来运输行李箱件104 (见图1A)。参照图3B,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中间区域116可以折叠,诸如通过折叠设置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内部的支撑构件(未示出)。当中间区域116开始折叠时,位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前表面200处的上部区域112和下部区域114开始朝着彼此移动。所述折叠可以如图3C所示继续,使得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顶表面142搭接底表面188,并且轮子130和把手126彼此毗邻地布置。柔性带202可以在如图3D所不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折置构造中将上部区域112和下部区域114连接或保持在一起。所述可折叠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折叠成紧凑形状,使得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能被单独地运输,例如通过与行李箱件104分离的抓手222或把手126携带,或者可以安置在图1A和IB的行李箱件104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可折叠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被折叠时,行李箱件104可以连接至可折叠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例如,这可以在行李箱件104和可折叠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不使用时(比如在行李箱件104被拆包以后或者在行李箱件104和可折叠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要被储存时),使它们一起紧凑化。转向图4,以分解视图显示了可以设置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中的部件。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包括柔性或软面本体106,所述软面本体106具有沿着其外周边连接的前部面板108和后部面板110,并且所述前部面板108可以包括腔室封闭构件124,所述腔室封闭构件124具有第一侧204和第二侧206 (诸如拉链组件),用于提供对限定在前部面板108和后部面板110之间的腔室内部208的接近。所述腔室封闭件124 (诸如拉链组件)可以应用封闭拉手210 (诸如拉链拉手)打开和关闭。在一些实施例中,前部面板108和后部面板110可以由柔性的或易弯曲的材料形成,诸如织物或耐用聚合物片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腔室内部208中设置可收缩把手组件184的一部分、本体基部214以及其他部件,并且它们可以应用封闭拉手210接近。在一些实施例中,腔室内部208中的部件可以为可拆卸运输系统102提供某些刚性。例如,可以在腔室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片材,并且所述片材可以具有某种柔韧性和强度,用于保持在柔性或软面本体106与行李箱件104分离时的形状。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由柔性材料构造,所述柔性材料使得可拆卸运输系统102能如联系图3A-3D描述那样折叠或压扁,而不会破坏柔性材料,同时,柔性材料可以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便允许在柔性或软面本体106与行李箱件104分离时保持它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部区域112处后部面板110可以包括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纳把手罩128通过其中。所述把手罩128可以如下所述接纳可收缩把手组件184的伸缩构件216。后部面板110的下部区域114可以形成轮子壳体开口,用于接纳轮子壳体132,如下所述。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包括具有连接至伸缩构件216的把手126的可收缩把手组件184、用于在第一端接纳伸缩构件216的可收缩把手组件接纳构件218、以及用于连接至可收缩把手组件接纳构件218的第二端以及连接至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基部214的可收缩把手组件基部220。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在接纳可收缩把手组件184的部分中设有某种刚性,例如,由于伸缩构件216、可收缩把手组件184的接纳构件218和基部220由诸如金属或大致非柔性聚合物等材料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收缩把手组件184可以构造成可折叠的把手组件并且可以使得可拆卸运输系统102以结合图3A-3D所显示和描述的方式折叠。本体基部214可以由聚合物片材构造,所述片材可以为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下部区域114提供某些刚性并且可以形成用于接纳轮子壳体132的一部分的开口。轮子壳体132可以布置在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下部区域114处,并且可以延伸通过形成在后部面板110中的开口以及形成在基部214中的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轮子壳体132可以包括轴(未示出)并且可以支撑轮子130并允许轮子130旋转。稳定凸缘134可以固定地连接至柔性或软面本体106的后部面板110,诸如通过凸台和紧固件组件、焊接、胶粘、缝合和类似手段并且可以在处于竖直位置时(例如当由轮子130和稳定凸缘134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底表面188处支撑时)为行李箱运输系统100或者可拆卸运输系统102提供某些稳定性。转到图5A-5G,显示了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以及可以与这里所述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结合使用的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的各个部件。例如,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可以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 —起使用,用于运输行李而不是图4的可收缩把手组件184,并且在不用于行李运输时,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可以折叠并且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折叠成紧凑形状,如图3A-3D所示,诸如用于单独的运输和储存。图5A显示了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的左视图,其具有枢转接头230、与所述枢转接头230连接的第一枢转构件232和第二枢转构件234、由第一枢转构件232接纳的伸缩构件236、布置在枢转接头230与伸缩构件236之间并且与它们相连的缆线238、以及与伸缩构件236连接的把手240。图5B显示了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的分解视图,显示了不同的枢转接头部件,包括第一枢转臂242、第二枢转臂244、缆线枢转覆盖件246、枢转紧固件248以及缆线238。参考图5B,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的把手240可以通过凸台和紧固件组件(未显示)连接至伸缩构件236的第一端250。可以理解,在此提供的凸台和紧固件组件可以包括各种机械紧固件(例如螺钉、针脚、铆钉、按扣等等)、粘合剂、焊接或者其他任何已知连接机构。伸缩构件236的第二端252可以由第一枢转构件232的第一端254接纳,并且伸缩构件236可以延伸到第一枢转构件232的内部中。缆线238可以连接至伸缩构件236的内部,如下所述。伸缩构件236可以构造成大体细长的中空管状结构并且可以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或者其它形状的横截面。第一枢转构件232可以在第一枢转构件232的第一端254处接纳伸缩构件236,并且可以在第二端256处连接至枢转接头组件230的第一枢转臂242。第一枢转构件232可以通过第一枢转臂凸台258 (见图5C)和第一枢转臂紧固件组件(未示出)连接至第一枢转臂242。第一枢转构件232可以构造成大体细长中空管状结构并且可以包括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并具有稍微大于伸缩构件236的外部圆周的内部圆周。缆线238可以布置在伸缩构件236和枢转接头组件230之间。在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的组合状态中,缆线238的第一端260可以延伸穿过第一枢转构件232的第二端256进入第一枢转构件232的内部中以及穿过伸缩构件236的第二端252进入伸缩构件236的内部中。缆线238的第一端260可以通过缆线凸台262和缆线紧固件264组件连接至伸缩构件236的内部。缆线238的第二端266可以延伸通过第一枢转外壳268的第一枢转臂242,并且可以在与缆线枢转覆盖件246的内部以及第二枢转外壳270 (见图5D)对应的区域连接至枢转接头230。缆线238可以构造成弯曲并且在枢转接头组件230中铰接,如下所述,并且可以由热塑性聚合物(诸如聚氧甲烯(POM),例如杜邦聚甲醛树脂)构造。虽然图5A- 和5G显示了在每端具有缆线凸台构造262、272的缆线238,但是缆线238可以构造成在第一端260和第二端266的一个或两个处具有缆线紧固件264、274。枢转接头组件230可以包括三个外壳部分:第一枢转外壳268、第二枢转外壳270和缆线枢转覆盖件246。枢转外壳268、270可以构造成具有圆形本体和从圆形本体的下部延伸的枢转臂242、244。在图5A的枢转接头组件230的装配和锁定位置,枢转接头组件230的第一和第二枢转臂242、244可以是共轴的。枢转外壳268、270的圆形本体可以构造成沿着相对侧壁彼此旋转地连接以便允许圆形本体的相对旋转。第一枢转外壳268可以构造成包括:具有圆形、圆角外壁的本体、用于接纳致动器278的形成在第一枢转外壳268的外部的致动器凹槽276、形成在致动器凹槽276中并延伸到第一枢转外壳268的内部用于接纳致动器278的致动器腿部的致动器开口 280、位于第一枢转外壳268的内部用于接纳致动器齿轮282的壁,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处于枢转接头组件230的锁定位置的致动器齿轮282的开键部298 (例如,具有一个或多个键槽294、296的致动器齿轮凹槽292)、和形成在第一枢转外壳268的内部用于接纳缆线枢转覆盖接片284的接片接纳凹槽。第一枢转臂242可以从第一枢转外壳268的本体延伸,并且可以构造成连接至第一枢转构件232,诸如通过凸台和紧固件连接。第二枢转外壳270可以包括圆形平面外壁,其具有从外壁延伸的第二枢转外壳延伸部286,用于在图5A的装配和锁定位置与第一枢转臂242毗邻。第二枢转臂244可以从平面外壁的与枢转外壳延伸部286相对的一侧延伸,并且可以构造成与第二枢转构件264连接,诸如通过凸台和紧固件连接。第二枢转外壳270的第一侧288可以构造成接纳缆线枢转覆盖件246并且可以包括圆形侧壁用于接纳缆线枢转覆盖件246。第二枢转外壳270的第二侧290可以包括致动器齿轮凹槽292,其具有第一和第二键槽294、296,用于在枢转接头组件230的锁定和解锁位置接纳致动器齿轮282和致动器齿轮282的开键延伸部298。第二枢转臂凸台302可以在中心区域在第二枢转外壳270的侧面之间延伸,并且可以构造成具有用于接纳缆线枢转覆盖轴304的形状,例如圆柱形状。形成第二枢转臂凸台302的外壁可以构造成具有圆柱形状,用于在致动器齿轮开口 300处接纳致动器齿轮282。缆线枢转覆盖件246可以构造成用于第二枢转外壳270的第一侧288和枢转接头组件230的缆线238的覆盖件。缆线枢转覆盖件246可以包括具有与第二枢转外壳270的第一侧288的形状类似形状的外壁,诸如圆形外壁。缆线枢转覆盖件246可以包括内壁,其构造成旋转地连接至第二枢转外壳270的第一侧288,诸如通过圆形的舌榫布置,使得缆线枢转覆盖件246连接至第二枢转外壳270并相对于它旋转。缆线枢转覆盖轴304可以从缆线枢转覆盖件246的内部延伸并且可以形成缆线枢转覆盖凸台306,用于接纳枢转紧固件248。缆线枢转覆盖接片284可以形成在缆线枢转覆盖轴304的终端处,并且缆线枢转覆盖轴304可以由第二枢转外壳270接纳并且延伸通过第二枢转外壳270,并且可以通过与形成在第一枢转外壳268中的接片接纳凹槽接合的缆线枢转覆盖接片284连接至第一枢转外壳268,用于使得缆线枢转覆盖凸台306和第一枢转外壳268在枢转接头组件230的操作期间同时旋转(例如一致地旋转)。缆线枢转覆盖凸台可以接纳枢转紧固件,如下所述。枢转紧固件248可以连接枢转接头组件230的外壳部分246、268、270。例如,枢转紧固件248可以包括毗邻缆线枢转覆盖件246的外壁的扩大远端308,并且枢转紧固件248的本体310可以经由缆线枢转覆盖凸台306延伸通过缆线枢转覆盖轴304、通过第二枢转外壳凸台302以及通过第一枢转外壳枢转凸台。凸台306的近端可以通过用于连接凸台306的近端与第一枢转外壳268的内壁(诸如形成致动器凹槽276的底部的内壁)的凸台和紧固件连接至第一枢转外壳268。垫圈312可以定位在枢转紧固件248的近端与第一枢转外壳268的内壁之间,并且紧固件248可以延伸通过垫圈312并且可以促进将枢转紧固件248的近端紧固至第一枢转外壳268的内壁。第二枢转构件234可以构造成大体细长的中空管状结构并且可以包括圆形或椭圆形形状的横截面,其外部周长稍微小于第二枢转臂244的内部周长。第二枢转构件234的第二端可以连接至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基部(见图4)。图5C显示了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的枢转接头组件230的另一个分解视图。枢转接头组件230可以包括诸如按钮等致动器278,用于使得枢转接头组件230的枢转外壳268,270相对于彼此枢转。致动器278可以包括朝着第一枢转外壳268的致动器凹槽276延伸的致动器臂314,并且致动器臂凸缘316可以形成在致动器臂314的终端处。致动器臂314可以使得外部布置的致动器278操作地与布置在枢转接头组件230中的致动器齿轮282连接。致动器臂凸缘316可以用作钩或紧固件以便允许当致动器278在组装状态下由于偏压构件318而被迫向外时致动器腿部保持在枢转接头组件230的内部。定位在第一枢转外壳268的致动器凹槽276中的致动器278可以借助致动器臂314、致动器臂凸缘316和致动器齿轮282的第二壁322而操作地连接至偏压构件318。致动器齿轮282可以定位在枢转外壳268、270之间,用于选择性地防止和允许枢转外壳268、270相对于彼此旋转。致动器齿轮282可以构造成具有沿着外周边的开键延伸部298,并且致动器齿轮开口 300可以形成为在致动器齿轮282的中心部分中的圆柱开口。致动器齿轮282的第一壁320可以接触偏压构件318,并且致动器齿轮282的第二壁322可以接触致动器278的致动器臂314和致动器臂凸缘316以及位于第一枢转外壳268的内部的壁。致动器齿轮282可以操作地连接至第一或第二枢转外壳268、270的一个或两个,用于锁定或解锁枢转接头组件230,如下所述。虽然显示在致动器齿轮282上有两个开键部298,但是可以只需要一个开键部298以便选择性地防止和允许枢转外壳268、270的旋转。在枢转接头组件230的组装状态,可以是盘簧或类似物的偏压构件318可以在致动器齿轮凹槽292的壁与致动器齿轮282的第一壁320之间布置在第二枢转外壳270的第二致动器齿轮凹槽292中。偏压构件318可以构造成具有内部直径,其允许第二枢转臂凸台302的外壁延伸通过偏压构件318。致动器齿轮282的第二壁322可以与形成在致动器278上的致动器臂314接触,致动器臂314可以延伸穿过致动器开口 280,致动器开口 280通过致动器凹槽276的壁限定。致动器臂314可以为致动器278提供对组装的枢转接头组件230的内部的接近,从而致动器278通过偏压构件318被向外偏压。在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的枢转接头组件230的操作中,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的各部件可以处于图5A和5E所示的初始状态,其中伸缩构件236可以伸出。所述初始状态可以与布置在如图所示非旋转或放松位置的缆线238对应。在该位置,伸缩构件236和把手240可以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伸出一个距离,使得可以应用把手240牵拉与其连接的行李箱件。而且,在初始状态,偏压构件318可以处于延伸的、半压缩状态,用于迫使致动器278到图5A和5E所示的初始位置。该位置可以与致动器齿轮282的开键部298对应,开键部298同时位于形成在第二枢转外壳270中的键槽294、296中,并且抵靠形成在第一枢转外壳268中的一个或多个壁。在该位置,致动器齿轮282的外壁326可以田比邻第一和第二枢转外壳268、270的内部的各部分以便使得枢转外壳268、270被锁定。在初始状态,致动器齿轮282上的开键延伸部298可以同时被接纳在第一和第二枢转外壳268和270的相应部分中(例如,第一枢转外壳268的壁和第二枢转外壳270的键槽294、296),从而防止枢转外壳268、270相对于彼此旋转,从所述初始状态,为了允许旋转,致动器齿轮282朝着缆线枢转覆盖件246移动,这使得致动器齿轮282的开键延伸部298移动脱离与第一枢转外壳268的壁毗邻并且朝着或进一步进入由第二枢转外壳270限定的键槽294、296中。这允许第一枢转外壳268相对于第二枢转外壳270旋转。因此,从所述初始状态,致动器278可以被致动,诸如通过朝着缆线枢转覆盖件246按压致动器278。致动器278可以使致动器臂314运动,从而致动器臂314远离第一枢转外壳268抵抗偏压构件318的力按压致动器齿轮282并且进入第二枢转外壳270的第二致动器齿轮凹槽292和键槽294、296中。虽然致动器齿轮282布置在第二枢转外壳270中,但是枢转外壳268、270可以相对于彼此旋转。例如,抵抗枢转构件232、234的其中一个施加的力可以使得枢转接头组件230的第一和第二枢转外壳268、270相对于彼此枢转,如图5F所示。然而,如图5A和5C所示,第二枢转外壳延伸部286可以防止枢转外壳268、270沿着一个方向旋转。例如,可以通过与第二枢转外壳延伸部286毗邻而防止第一枢转外壳268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转向图5F,当枢转外壳269、270相对于彼此移动时,致动器齿轮282可以布置在致动器凹槽278中。致动器齿轮282的该位置可以与枢转接头组件230的解锁位置对应。在该位置,可以阻止致动器齿轮282和偏压构件318移动进入内部腔室。在相对旋转期间,第一枢转外壳266自动控制枢转缆线覆盖件246,例如由于缆线枢转覆盖接片284与第一枢转外壳268的接片接纳凹槽之间的接合,由于枢转紧固件248与第一枢转外壳268之间的接合,或者由于两者。当在枢转接头组件230的解锁位置枢转外壳268、270相对于彼此旋转或枢转时,连接在伸缩构件236与枢转接头组件230之间的缆线238可以在限定在缆线枢转覆盖件246与第二枢转外壳270之间的内部腔室中围绕枢转筒324卷绕。缆线238可以构造成具有大致固定长度,并且由于缆线238围绕枢转筒324的卷绕动作,缆线238可以将连接于其上的伸缩构件236拉到第一枢转构件232中。由于枢转接头组件230的枢转操作以及缆线238和伸缩构件236的缩回操作,所以在第一枢转外壳268相对于第二枢转外壳270从图5A所示位置旋转到图5G所示位置期间,把手240可以被接纳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把手罩128中。例如,当如图3D所示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布置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中时,伸缩构件236和把手140可以定位在图5G所示的完全缩回位置。根据一些实施例,枢转接头组件230可以从枢转状态(例如,图5F和图5G所示位置)旋转或枢转回到初始状态(例如图5A和5E所示位置)。在该操作中,将枢转外壳部分268,270旋转到图5A的位置可以使得布置在第二致动器齿轮凹槽292中的致动器齿轮282由偏压构件318压到枢转外壳268的内部腔室中,从而致动器齿轮282被同时接纳在第一和第二致动器齿轮凹槽276、292中,这对应于致动器齿轮282的锁定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枢转接头组件230从枢转状态移动到初始状态可以使得缆线238迫使伸缩构件236到图5A和5E所示的伸缩构件236的伸出位置。替换地,将枢转接头组件230移动到初始状态可以松弛缆线238,并且伸缩构件236可以被从第一枢转构件232的内部手动地拉动或抽出,诸如通过远离第一枢转构件232拉动把手240,直到缆线238到达图所示的位置。在可拆卸运输系统102中,枢转接头组件230可以布置在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软面包围件224的中间区域116对应的区域中,并且第一和第二枢转构件232、234可以分别布置在软面包围件224的上部和下部区域112、114中。通过应用封闭拉手210接近软面包围件224的腔室内部208并且按压致动器278,或者通过按压形成前部面板108或后部面板110的材料以及下面的致动器278,可以致动枢转接头组件230。也就是说,因为软面包围件224可以由柔韧性材料构造,所以可以借助使织物变形并且向下面的致动器278施加力而按压致动器278。通过在枢转接头组件230处枢转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在中间区域116处被折叠,如结合图3B-3D所显示和描述的。这可以允许容易地运输可拆卸运输系统102,例如,运载或隐藏在行李箱件104中。虽然结合图5A-5G的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显示了单个枢转接头组件230,但是多个枢转接头组件可以设有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以便提供折叠和伸缩作用的多个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构造用于折叠而不是伸缩的一个或多个枢转接头组件230可以与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 —起提供。转向图6,可拆卸运输系统340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可释放附接构件346、348的第一和第二软面包围件342、344,第一和第二可释放附接构件346,348可以可释放地连接至具有相应可释放附接构件的行李件。第一软面包围件342可以类似于上面结合图1A-2F描述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上部区域112,并且可以在把手358处于缩回位置时将把手358接纳在把手罩中。第二软面包围件344可以类似于图1A-2F的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下部区域114,并且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轮子360、轮子壳体362和稳定凸缘364。可折叠牵拉把手354可以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软面包围件342、344中并且在它们之间延伸。可折叠牵拉把手354的枢转接头组件356可以用于在枢转接头组件356处折叠可拆卸运输系统340,并且可以布置在软面包围件342、344之间。图6的可拆卸运输系统340可以包括图3A-3D所示的柔性带202,用于在枢转接头组件356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上部和下部区域350、352。在一些实施例中,图6的可折叠牵拉把手354可以是图5A-5G所示的伸缩式可折叠牵拉把手186。转向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A所示的行李箱件104可以结合可拆卸盖400—起使用,可拆卸盖400具有与可拆卸运输系统102的成型或沙漏形软面腔室类似的构造。但是可拆卸盖400可以构造成没有轮子130、轮子壳体132、稳定凸缘134和把手12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卸盖400和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可以在行李箱运输系统中均设有行李箱件104。当可拆卸运输系统102不被使用时,可拆卸盖400可以可释放地连接至行李箱件104,反之亦然。可拆卸盖400可以由耐用材料构成,诸如耐用织物(例如尼龙)或耐用涂层(例如聚合物涂层),并且可以在连接至行李箱件104时用作保护层。转向图8A和8B,显示了按扣封闭件170 (图8A)和钩环封闭件172 (图SB),它们可以用作可释放附接构件136、138。按扣170和钩环封闭件172可以用作结合可拆卸运输系统102和行李箱件104显示的拉链组件的替代或补充。而且,可释放附接构件170、172可以用于连接行李箱件104的相对面板148、150、152、154,比如在行李箱件104的中心区域处。参考图9A和9B,现在描述封闭面板402的替代例子的一个例子。参照图9A,共同紧固行李箱件的四个拉链封闭机构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拉链轨道或带、拉链滑动件406和拉链拉片408。拉链滑动件406可以每个均包括一个或多个搭扣或孔410,如下所述,锁或缆线412可以穿过所述孔410插入以便阻碍拉链拉片408的运动。在其他例子中,拉链拉片408可以每个均具有一个或多个搭扣或孔用于类似的目的。通常,拉链滑动件406或拉链拉片408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搭扣或孔。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没有一个拉链滑动件406和/或拉链拉片408可以包括可操作以接纳锁或缆线412的搭扣或孔。即使拉链滑动件406或者拉片408可以包括搭扣或孔410以便接纳锁或缆线412,也不总是必须或期望用锁412或类似机构保障进入行李箱件内部的安全。例如,如果行李箱不会被不可靠的人支配或处理,则用锁412或其它机构紧固拉链封闭机构是不方便的。然而,在这些情况下,在运输和/或处理期间行李箱保持在大体关闭构造中仍然是有利的,从而不会由于拉链封闭机构被无意拉开而暴露内部腔室。因此,可能期望封闭面板提供某种非锁定紧固功能一例如,有助于将拉链封闭机构保持在关闭位置的功能性,但是该功能能被克服,而无需通过应用钥匙等进入组合中而打开机构。为此,在一些但不是所有例子中,紧固机构414可以设置在上部面板416和下部面板418上。参考图9B,紧固机构414的一半可以连接至上部面板416的窄的终端,并且紧固机构414的另一半可以连接至下部面板418的窄的终端。所述紧固机构414选择性地将各个终端连接在一起,使得如果拉链封闭机构被部分或完全拉开,则上部和下部面板416、418的终端被保持在关闭构造。在一些例子中,紧固机构414的任一类型可以被使用,或者可以使用紧固机构414的两个或多个类型的组合。例如,如在此所描述的,钩环紧固结构420、422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与按扣结构424、426结合使用。参照图9B,具有钩420 (钩环封闭机构的一半)的材料以及按扣的接纳部分424连接至从上部面板416的窄终端延伸的接片,并且构造成面对内部腔室的外部。这些特征共同地或者分别地是紧固机构414的一部分。具有环422 (钩环封闭机构的另一半)的材料以及按扣的突出部分426连接至下部面板418的终端的下侧以便形成紧固机构414的另一部分。所述另一部分面朝内部腔室,并且因此还朝着紧固机构414的第一部分。参照图9A,紧固机构414的两个部分或者半部可以通过连接按扣的接纳部分424和突出部分426以及连接钩420和环422而连接,从而阻止面板416、418无意地彼此移开并且暴露腔室。参考图9B,可以通过将两个部分彼此分离地拉开以便分离钩环材料420、422以及按扣结构424、426,可以使得紧固机构414的两个半部彼此分离,从而当相应拉链封闭机构被拉开时允许上部和下部面板416、418完全打开。有利地,如图9B所示,在一些例子中,当紧固机构414的两个半部或部分被连接在一起时,它们可以通过上部和下部面板416、418完全隐藏。参照图10并且仍参考图9A,可以结合四个拉链紧固机构使用锁412。锁412可以采取许多形式,并且如图10所示可以是连接至半圆形基部430的缆线428的形式。缆线428可以包括两个端部,一端可以或可以不永久地连接至基部430。缆线428和端止动件的直径通常可以小于拉链滑动件406或拉链拉片408中的搭扣或孔410的直径一例如,缆线直径在一些例子中可以是搭扣或孔410的直径的大约50%。缆线428的一端可以选择性地从基部430释放和紧固,如下解释。锁412的基部430可以包括诸如组合拨号盘系统等锁定机构,并且可以选择性地释放和紧固缆线428的一端或两端。附加地或者替换地,基部430可以包括构造来接纳钥匙的杠杆锁。在一些例子中,两个或多个锁定机构可以被提供以便例如允许安全筛查机构选择性地破坏锁并且进入行李箱件的封闭空间。参照图11A-11E,可拆卸运输系统可以包括支撑构件440、440’,它们可以操作以便帮助将行李箱支撑成在一端站立在竖立位置。支撑构件440可以包括连接至或连接通过行李袋的底表面444、444 ’的两个凸台442、442 ’。每个凸台442、442 ’在其中限定凹槽446、446’,它们可收缩地接纳伸缩杆448、448’的端部。每个凸台442、442’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紧固件450连接至或连接通过底表面444、444’,并且可以连接至可拆卸运输系统的内框架(例如,伸缩式把手系统、底部面板456、底部框架458或类似物)用于稳定性。凸台442、442’可以大体定位在轮子壳体452、452’之间并且毗邻它们以便为行李箱提供相对宽的支撑基部。凸台442可以大约定位在行李袋的底部面板的中间,诸如图1lA和IlB所示。凸台442’可以定位成靠近行李袋的前边缘,诸如图1lC和图1lD所示。伸缩杆448、448’大体是U形形状,其中支撑部在两个自由腿部之间延伸。每个腿部限定一个可移动地接纳在相应凸台442、442’的凹槽446、446’中的端部。伸缩杆448、448’可以是金属、塑料或者另外的合适材料。两个圆柱套筒可以沿着支撑部的长度定位并且位于支撑部和两个腿部的相交部之间。当行李箱以端部站立并且竖直时,套筒与支撑表面(例如地板)接合。当行李袋以端部站立时,行李袋安置在其两个轮子和伸缩杆448、448’上并且可能在凸台442、442’上,以便稳定。虽然在一些例子中,伸缩杆可以是U形形状,如图11A-11D所示,但是它也可以是半圆形的、矩形的,或者具有两个曲线,或者采取各种形状。在一些例子中,并且参考图1lB和11E,伸缩杆448、448’可以缩回到限定在凸台442、442’中的凹槽446、446’中并且可以从中伸出。以这种方式,支撑系统440、440’可以有助于选择性地扩展或扩大行李箱的占用区域,优选在行李箱站立在一端时,以便在行李箱处于竖直位置时更好地分配行李箱的重量。在该伸出方位,伸缩杆448、448’可以完全伸出(图11A、11C)、部分地伸出、或者完全地缩回(图11B、11D)。伸缩杆448、448’可以延伸超出行李袋的前边缘以便提供防止倾斜的改善的支撑。伸缩杆448、448’的支撑部定位超出行李袋的前边缘的量可以从零到腿部长度的大约50%,到可能更多。如上所述,并且参考图11E,伸缩杆448、448’可以缩回到凸台442、442’中以便减少当例如行李箱放置在其侧面时伸出的量。在那些伸缩杆448、448’是可伸出/缩回的例子中,可以通过形成在腿部和凹槽446、446’之间的阻止结构454将伸缩杆锁定或保持在其伸出和缩回位置的任一个或两者中。其它类型的保持结构也可以被使用,诸如锁定销、插销等等。可以选择性地将伸缩杆448、448’锁定或保持在其缩回位置,以便不干涉行李的处理或储存,并且可以选择性地锁定在伸出位置以便在行李袋处于竖直位置时不会移动至折叠位置。阻止结构454的一个例子包括围绕凹槽446、446’的内表面形成的环形凹槽,其接纳从插入凹槽446、446’中的腿部的外侧壁延伸的弹性突起(例如弹簧)。当突起到达凹槽时,突起弹性地延伸到凹槽中并且帮助将伸缩杆448、448’定位在那个位置,这个接合可以通过人工力克服以使得突起折回到腿部的表面并允许腿部移动到凹槽446、446’中。转到图12,在一些例子中,诸如那些具有相对小行李箱件的例子,支撑构件460可以不包括凸台或伸缩杆,而是可以是沿着底表面462的宽度定位的单个塑料足部,诸如如图所示从一侧到另一侧居中设置。参考图3,在一些例子中,诸如具有较大行李箱件的例子中,行李箱件可以不能从运输系统的其余部分拆卸。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以没有将行李箱件连接至运输系统的可释放附接构件(例如拉链)464。可拆卸运输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可互换地使用以便形成替换实施例,正如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虽然描述了可拆卸运输系统用于构造成软面行李袋的行李箱件,但是可拆卸运输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行李箱或背包或其它包。所述行李箱件可以具有硬面或软面并且可以由用来形成行李箱件的任何类型的材料或构造形成,包括但不限于织物(例如尼龙)、塑料(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等等)、天然材料(例如胶合板)、金属或者它们的组合。行李箱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定位在主封闭空间中的结构,诸如衬板或内板,所述主封闭空间将行李箱件分成两个或多个腔室。所述行李箱件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的任何一种:举起或以其它方式移动行李箱件的一个或多个手提把手、有助于保护行李箱件的外表面不被磨损和擦坏的滚边、以及用于进入主封闭空间和任何口袋或副封闭空间或附加封闭空间的至少一个周边拉链。所有方向性参照(例如上、下、向上、向下、左、右、向左、向右、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竖直、水平、顺时针和逆时针)仅仅用作识别目的以便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实施,而不产生任何限定,特别是对位置、方位或本发明使用的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描述。要宽泛地理解连接参照(例如附接、耦接、连接、接合等),并且所述连接参照可以包括元件的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以及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这样,连接参照不是必然推断出两个元件彼此直接连接并处于固定关系。在一些例子中,参照具有特定特征和/或与另一零件相连的“端部“描述部件。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本发明并不限制于刚超过它们与其它零件连接的点就终止的部件。因此,术语“端部”应当被宽泛地解释,其解释方式应当包括在特定元件、连接件、部件、零件、构件等终端的毗邻处、后面、前面或者附近的区域。在这里直接或间接描述的方法中,以一种可能的操作次序描述了各种步骤和操作,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所述步骤和操作可以被重新布置、更换或者消除,而不会必然地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脱离。在以上描述中包含的或在附图中显示的所有内容旨在解释为仅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可以进行细节或结构上的改变,而不会脱离如附属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行李箱组件,包括: 行李箱物品,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可释放附接构件;以及 用于所述行李箱物品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 本体; 与所述本体连接的可收缩把手; 与所述本体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轮子;以及 可释放附接构件,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与设置在所述行李箱物品上的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互补,所述运输装置的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沿着所述本体的周边的大部分定位,并且构造成与设置在所述行李箱物品上的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可释放地接合,以便选择性地将所述行李箱物品连接至所述运输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本体是相对柔性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运输装置的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包括沿着所述本体的周边的大部分定位的单个连续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单个连续构件优选包括拉链机构或钩环封闭机构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本体的周边的大部分包括所述本体的周边的至少50%,优选不少于75%,更优选不少于90%,甚至更优选是所述本体的周边的全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上部区域、中间区域和下部区域; 所述上部区域被构造成以第一角度远离所述中间区域延伸,所述第一角度从所述中间区域的前表面到所述上部区域的前表面测量; 所述下部区域被构造成以第二角度远离所述中间区域延伸,所述第二角度从所述中间区域的前表面到所述下部区域的前表面测量; 所述可收缩把手连接至所述上部区域;以及 所述一个或多个轮子连接至所述下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上部区域、中间区域和下部区域优选包括C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角度或所述第二角度的至少其中一个在大约40度到大约140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 所述上部区域被构造成搭接所述行李箱物品的顶侧的一部分; 所述顶侧的所述被搭接部分包括不少于20%,优选不少于50%,更优选不少于80%的所述行李箱物品的顶侧的表面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 所述下部区域被构造成搭接所述行李箱物品的底侧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底侧的所述被搭接部分包括不少于20%,优选不少于50%,更优选不少于80%的所述行李箱物品的所述底侧的表面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上部区域或所述下部区域的至少一个被构造成沿着所述行李箱物品的顶侧或底侧的深度尺寸分别与所述顶侧或底侧共同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上部区域或所述下部区域的至少一个被构造成与从所述行李箱物品的前侧到后侧测量的所述行李箱物品的深度尺寸共同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 所述本体的上部区域、中间区域和下部区域沿着所述本体的纵向尺寸延伸;以及 所述上部区域或下部区域的至少其中之一限定了比所述中间区域的横向尺寸更大的横向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可收缩把手进一步包括枢转接头组件,所述枢转接头组件枢转以便允许所述可拆卸运输装置在所述本体的中间区域折 叠。
15.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 所述本体进一步包括安装至所述本体的下部区域的支撑构件;以及 所述支撑构件被构造成能沿着所述下部区域的表面延伸,所述支撑构件安装在所述下部区域的表面上,以便在所述行李箱物品构造成竖直位置时支撑所述行李箱物品。
16.根据权利要求1、2、6和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比所述本体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至少一个更窄。
17.根据权利要求1、2、6和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本体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曲线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2、6和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沙漏形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2、6和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 所述本体进一步包括限定所述本体的内部腔室的前部面板和后部面板;以及 所述可收缩把手的一部分被接纳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内部腔室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行李箱组件,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前部面板的封闭机构,用于选择性地暴露所述本体的所述内部腔室。
21.根据权利要求1、2、6和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所述本体的可释放附接构件和所述行李箱物品上的互补的可释放附接构件共同采取以下形状的至少一种:拉链机构、钩环封闭机构或者按扣封闭机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2、6和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组件,其中: 所述行李箱物品包括限定其内部腔室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所述内部腔室选择性地通过X形开口进入,所述X形开口通过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其它部分选择性的运动而限定,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均接近所述X形开口的中心终止。
23.一种行李箱物品,包括: 限定所述行李箱物品的内部腔室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所述内部腔室选择性地通过X形开口接近,所述X形开口通过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其它部分选择性的运动而限定,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均接近所述X形形状的中心终止; 多个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以便选择性地将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与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其它部分连接和分开,以便选择性地关闭和打开所述X形开口 ;以及 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可释放地将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彼此紧固,而不管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其它部分是否与所述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连接或分开。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行李箱物品,其中,所述多个封闭机构和所述紧固机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以下机构的至少一种:拉链机构、钩环封闭机构或者按扣封闭机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行李箱物品,进一步包括可释放附接构件,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行李箱物品与一运输装置的互补的可释放附接构件连接起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行李箱物品,其中,所述行李箱物品的可释放附接构件穿过所述行李箱物品的三个连续侧面包围一个区域。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行李箱物品, 其中,所述行李箱物品的可释放附接构件包括单个连续构件。
全文摘要
一种行李箱组件,其可以包括行李箱物品和用于所述行李箱物品的运输装置。所述行李箱物品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可释放附接构件。所述运输装置可以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连接的可收缩把手;与所述本体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轮子;以及与设置在所述行李箱物品上的可释放附接构件互补的可释放附接构件,所述运输装置的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可以沿着所述本体的周边的大部分定位,并且被构造成与设置在所述行李箱物品上的所述可释放附接构件可释放地接合,以便选择性地将所述行李箱物品连接至所述运输装置。
文档编号A45C5/14GK103099411SQ20121046028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迭戈·雷基亚, 马西米利亚诺·博尔德蒂, 保拉·布鲁纳兹 申请人:新秀丽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