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35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特别是涉及一种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一种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如专利文献CN 201226898Y所揭示,是在伞面上形成圆筒状的结构,需将整根伞骨穿过圆桶状的结构达到与伞面结合的目的。但前揭专利的圆筒状结构较为复杂,产品良率不易提高,此外,与伞骨结合的难度因需要穿套动作,难度也较高。因此,一种可以简化结构与降低结合难度的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为目前相关业者的研发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化结构与降低结合难度的伞面与伞骨结
口O本实用新型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包含一个伞骨及一个伞布,该伞骨包括多个支撑骨,该伞布包括多个伞面;其特征在于该伞骨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骨上的结合元件,该伞布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伞面间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分别对应所述结合元件设置且彼此结合。本实用新型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该伞骨的结合元件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所述支撑骨上的固定部,及一个自该固定部延伸的延伸部,该伞布的结合部为片状凸出设置于所述伞面上。本实用新型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该伞骨的结合元件为塑胶片,该伞布的结合部为塑料布,所述结合元件与所述结合部热压结合。本实用新型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该伞骨的结合元件射出成型于所述支撑骨上。本实用新型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该伞骨的结合元件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所述支撑骨上的固定部,及一个自该固定部延伸的凸出柱,该伞布的结合部为设置于所述伞面上的袋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所述结合元件的凸出柱与所述结合部套接结
口 O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结合元件彼此结合,确实降低结合难度,借此也能够达到简化结构的功效,而能提高产品良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的一个伞骨的多个支撑骨及多个结合元件的立体图;图2是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伞布的多个伞面及多个结合部的立体图;[0014]图3是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伞骨与该伞布彼此结合的正视图;图4是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伞骨与该伞面彼此结合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的该伞骨与该伞布的立体图;图6是本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该伞布的结合元件及该伞面的结合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实用新型,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阅图I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包含一个伞骨1,及一个伞布2。该伞骨I包括多个支撑骨11,及多个分别设置于该支撑骨11上的结合元件12,为图示清晰因此图I至图4中仅以数量为一个的支撑骨11与结合元件12作为示意,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骨11为金属材质,所述结合元件12为塑胶片,所述结合元件12是射出成型于所述支撑骨11上,所述结合元件12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所述支撑骨11上且呈环状的固定部121,及一个自该固定部121延伸且呈片状的延伸部122,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结合元件12也可以采用压铸、点胶等方式固定于该支撑骨11上。该伞布2包括多个伞面21,及多个分别为片状凸出设置于该伞面21上的结合部22,其中,所述结合部22对应所述结合元件12设置,而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伞布2的结合部22为塑料布并呈片状,且所述结合部22的尺寸实质上与所述结合元件12相同。在本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伞面21与另一伞面21采用热压结合,且该伞面21与另一伞面21的结合部22彼此热压结合。该伞骨I的结合元件12与该伞布2的结合部22采用热压彼此结合。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结合元件12与所述结合部22也可以采用缝合、点胶等其它固定方式完成结合,因此,所述结合元件12不限于塑胶片,该伞布2也可以采用其他防水材料制成,此外,所述结合元件12的固定部121与延伸部122也可以呈环状、片状外的其他形状,所述结合部22也不限于片状而能对应改变形状。(图皆未示)参阅图5与图6,本实用新型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伞骨I的结合元件12具有一个自该固定部121延伸的凸出柱123,而该伞布2的结合部22为设置于该伞面21上的袋状结构。在本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元件12的凸出柱123与所述结合部22套接结合,借此,不必将整根伞骨I穿过所述结合部22来完成结合,仅需利用该凸出柱123即能便利地完成结合。在本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部22的一端为开启另一端为封闭,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结合部22也可设计为两端皆为开启。[00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的优点如下一、通过所述结合部22的设计是凸出设置于所述伞面21间并呈片状,达到简化结构的功效,而能提闻广品良率。二、通过将该伞骨I的结合元件12与该伞布2的结合部22采用热压彼此结合,且该结合元件12与结合部22皆呈片状且尺寸实质上相同,确实能降低结合难度,而能提高产品良率。三、通过该结合元件12设计有该凸出柱123,使该伞骨I便于通过所述凸出柱123与所述结合部22彼此套接结合,达到简化结构的功效,且能降低结合难度,而能提高产品良率。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包含一个伞骨及一个伞布,该伞骨包括多个支撑骨,该伞布包括多个伞面;其特征在于该伞骨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骨上的结合元件,该伞布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伞面间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分别对应所述结合元件设置且彼此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伞骨的结合元件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所述支撑骨上的固定部,及一个自该固定部延伸的延伸部,该伞布的结合部为片状凸出设置于所述伞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伞骨的结合元件为塑胶片,该伞布的结合部为塑料布,所述结合元件与所述结合部热压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伞骨的结合元件射出成型于所述支撑骨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伞骨的结合元件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所述支撑骨上的固定部,及一个自该固定部延伸的凸出柱,该伞布的结合部为设置于所述伞面上的袋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元件的凸出柱与所述结合部套接结合。
专利摘要一种伞面与伞骨结合装置,包含一个伞骨,及一个伞布,该伞骨包括多个支撑骨,及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骨上的结合元件,该伞布包括多个伞面,及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伞面间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对应所述结合元件设置且彼此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将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结合元件彼此结合,确实降低结合难度,借此也能够达到简化结构的功效,而能提高产品良率。
文档编号A45B25/00GK202456816SQ20122005906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王淇谋 申请人:王淇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