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缓解脚底疲劳的皮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具有缓解脚底疲劳的皮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缓解脚底疲劳的皮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皮鞋一般包括一皮鞋本体和一鞋垫,该皮鞋本体包括一鞋底和一连接于该鞋底上表面的鞋帮;所述鞋垫贴设于鞋底上。人们穿着传统的皮鞋行走时,皮鞋的鞋底会比较硬,脚底容易疲劳甚至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解脚底疲劳的皮鞋,使人们穿着该皮鞋行走时可缓解脚底疲劳,保护脚底不受伤。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具有缓解脚底疲劳的皮鞋,包括一皮鞋本体和一鞋垫,所述皮鞋本体包括一鞋底和一连接于该鞋底上表面的鞋帮;所述鞋垫贴设于鞋底上,所述鞋底的上表面沿人体脚底纵中心线处向下凹陷,形成一纵槽;所述鞋垫的下表面向上隆起,形成一与所述纵槽相配合的凸起,该凸起包含一后跟部、一前掌部以及一连接所述后跟部和前掌部的收缩部。较佳地,所述前掌部、收缩部、后跟部的高度值依次增大。较佳地,所述收缩部的高度值从收缩部的前端至后端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皮鞋鞋底设置一纵槽,在鞋垫的下表面设置一与所述纵槽相配合的凸起,使人们穿着该皮鞋行走时可缓解脚底疲劳,保护脚底不受伤。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一种具有缓解脚部疲劳的皮鞋100,包括一皮鞋本体I和一鞋垫2,所述皮鞋本体I包括一鞋底11和一连接于该鞋底11上表面的鞋帮12。所述鞋垫2贴设于鞋底11上,所述鞋底11的上表面沿人体脚底纵中心线处向下凹陷,形成一纵槽111。所述鞋垫2的下表面向上隆起,形成一与所述纵槽111相配合的凸起21 ;该凸起21从对应于人体脚底的脚掌延伸至脚后跟,所述凸起21包含一后跟部211、一前掌部212以及一连接所述后跟部211和前掌部212的收缩部213。所述前掌部212、收缩部213、后跟部211的高度值依次增大,该设计是为了配合人们行走时,人体脚底的前掌至脚后跟对鞋垫2施力大小不同,使鞋垫2可根据人体脚底不同部位的施力大小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保护人体脚底不受伤和缓解脚底疲劳。所述收缩部213的高度值从收缩部213的前端2131至后端2132逐渐增大,以与人脚足弓的弧度相适配,从而保护足弓使足弓不产生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提高人脚舒适度、增强皮鞋的柔韧性,从而可减少人们行走时对脚底产生的冲击力量,帮助缓解背、膝盖酸痛。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 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缓解脚底疲劳的皮鞋,包括一皮鞋本体和一鞋垫,所述皮鞋本体包括一鞋底和一连接于该鞋底上表面的鞋帮;所述鞋垫贴设于鞋底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的上表面沿人体脚底纵中心线处向下凹陷,形成一纵槽;所述鞋垫的下表面向上隆起,形成一与所述纵槽相配合的凸起,该凸起包含一后跟部、一前掌部以及一连接所述后跟部和前掌部的收缩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缓解脚底疲劳的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收缩部、后跟部的高度值依次增大。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具有缓解脚底疲劳的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部的高度值从收缩部的前端至后端逐渐增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缓解脚底疲劳的皮鞋,包括一皮鞋本体和一鞋垫,所述皮鞋本体包括一鞋底和一连接于该鞋底上表面的鞋帮;所述鞋垫贴设于鞋底上,所述鞋底的上表面沿人体脚底纵中心线处向下凹陷,形成一纵槽;所述鞋垫的下表面向上隆起,形成一与所述纵槽相配合的凸起,该凸起包含一后跟部、一前掌部以及一连接所述后跟部和前掌部的收缩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解脚底疲劳,保护脚底不受伤。
文档编号A43B13/14GK202536246SQ2012201762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克里斯天诺, 黄冠凯 申请人:克里斯天诺, 黄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