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保暖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红外保暖面料,由质量百分比为80-85%的合成纤维、15-20%复合海藻碳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复合海藻碳纤维中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海藻碳纤维60-75份、氧化铝15-20份、氧化锆5-15份、电气石5-10份、玻璃微珠2-5份。本发明远红外保暖面料具有吸收远红外的功能,不仅具有优异的保暖功能,还可增强细胞能量,增强细胞的功能和活力等作用。本发明远红外保暖面料制成各类保暖内衣、裤后保暖效果优异,且耐久性强,经多次洗涤后仍具有优良的保暖性能。
【专利说明】远红外保暖面料【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红外保暖面料。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物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内衣的选择不仅注重柔软舒适,更注重健康、保健功能。传统的远红外保暖面料一般多为羊毛、木棉纤维等,并且通常采用加厚设计,虽然保暖性好,但存在衣物过于厚重、舒适性和透气性差等问题。现有的远红外保暖面料耐久性差,多次水洗后保暖效果大大减弱。因此,开发一种即无毒安全、又具有优异耐久性的保暖面料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红外保暖面料,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远红外保暖面料,由质量百分比为80-85%的合成纤维、15-20%复合海藻碳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复合海藻碳纤维中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海藻碳纤维60-75份、氧化招15-20份、氧化错5-15份、电气石5_10份、玻璃微珠2_5份。
[0005]复合海藻 碳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0006]将上述组分混合后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然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制成复合海藻碳纤维。
[0007]所述海藻碳纤维最好是选择平均粒径< 0.3微米,最大粒径< 0.4微米;
[0008]所述玻璃微珠粒径为10-30微米;
[0009]所述合成纤维选自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酰胺纤维。
[0010]本发明所述远红外保暖面料可加工制成保暖内衣、保暖长裤、内裤、背心等。
[0011]本发明远红外保暖面料采用合成纤维和复合海藻碳纤维共混而成,复合海藻碳纤维具有吸收远红外的功能,远红外不仅具有优异的保暖功能,还可以使细胞活化,使老死细胞排泄或赋予再生能力,可增强细胞能量,增强细胞的功能和活力等作用。本发明远红外保暖面料制成各类保暖内衣、裤后保暖效果优异,且耐久性强,经多次洗涤后仍具有优良的保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0013]复合海藻碳纤维的制备:
[0014]各原料准备:海藻碳纤维60份、氧化招15份、氧化错15份、电气石5份、玻璃微珠5份。
[0015]将上述组分混合后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然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制成复合海藻碳纤维。[0016]远红外保暖面料的制备:
[0017]将质量百分比为85%的棉纤维、15%的复合海藻碳纤维按常规工艺混纺而成。
[0018]实施例2
[0019]复合海藻碳纤维的制备:
[0020]各原料准备:海藻碳纤维75份、氧化铝20份、氧化锆5份、电气石10份、玻璃微珠2份。
[0021]将上述组分混合后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然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制成复合海藻碳纤维。
[0022]远红外保暖面料的制备:
[0023]将质量百分比为80%的棉纤维、20%竹纤维按常规工艺混纺而成。
【权利要求】
1.远红外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由质量百分比为80-85%的合成纤维、15-20%复合海藻碳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复合海藻碳纤维中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海藻碳纤维60-75份、氧化铝15-20份、氧化锆5-15份、电气石5-10份、玻璃微珠2_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海藻碳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后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然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制成复合海藻碳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碳纤维平均粒径≤ 0.3微米,最大粒径≤ 0.4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粒径为10-3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纤维选自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酰胺纤维。
【文档编号】A41B17/00GK103462229SQ201310365569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蒋建业 申请人:昆山铁牛衬衫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