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03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轮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轮组结构,包括轮子、轮座、支架、第二弹性件、驱动杆及刹车件。支架一端与轮子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轮座固定连接;两个传动件设于轮座上,并相向或相背滑动,传动件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抵接于传动件及轮座之间;驱动杆穿设于轮座,驱动杆的一端设有凸块,凸块收容于凹槽内,凸块沿凹槽滑动并抵持,第一弹性件抵接于凹槽的槽壁及凸块之间;刹车件一端与传动件连接,另一端与轮子配合连接。将此轮组结构装设于行李箱上,当人们搬运行李箱走下坡路的时候,由于行李箱上的轮组结构具有制动的功能,轮组结构上的轮子被制动,可以使得行李箱在下坡的时更加平稳,防止发生翻倒等意外,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
【专利说明】轮组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轮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行李箱的轮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人们在外出旅行的时候,经常需要携带衣物等个人随身物品,通常会将此类个人随身物品放入到行李箱内以方便搬运。
[0003]传统的行李箱通常会在箱底上装设有可以自由转动的轮子,人们只要拖动行李箱便可使其沿地板移动,进一步节省了多余的体力消耗。当人们拖动此类行李箱走下坡路的时候,由于行李箱上没有装设对轮子进行制动的装置,行李箱在重力的作用下而进行加速运动,人们就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去控制行李箱,以防止行李箱发生翻倒等意外情况。此类轮子可以自由转动的行李箱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制动功能的轮组结构。
[0005]一种轮组结构,包括:
[0006]轮子;
[0007]轮座;
[0008]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轮子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座固定连接;
[0009]传动件,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件设于所述轮座上,两个所述传动件相向或相背滑动,两个所述传动件上均开设有楔形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槽口相向设置,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传动件的滑动方向垂直;
[0010]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于所述传动件及所述轮座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传动件的滑动方向相同;
[0011]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穿设于所述轮座,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设有楔形凸块,所述凸块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凸块沿所述凹槽滑动并抵持,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凹槽的槽壁及所述凸块之间;
[0012]刹车件,所述刹车件一端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子配合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0015]往轮子的方向按压驱动杆,驱动杆上的凸块沿传动件上的凹槽滑动,第一弹性件受到驱动杆的压力而收缩。
[0016]在第一弹性件收容后,两个传动件由于受到第二弹性件的张力而相向运动。两个传动件相向运动,从而带动与传动件固定连接的两个刹车件相向运动。于是,刹车件往靠近轮子的方向移动,直至刹车件与轮子相互抵持。
[0017]轮子由于与刹车件相互抵持而产生滑动摩擦力,转动中的轮子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被制动。[0018]取消驱动杆对轮子方向的按压力,第一弹性件由收缩状态变为扩张状态,第一弹性件使得凸块沿凹槽的反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传动件相背运动,同时带动与传动件固定连接的两个刹车件相背运动。于是,刹车件往远离轮子的方向移动,刹车件与轮子相互分离。轮子解除制动,并可自由转动。
[0019]将此轮组结构装设于行李箱上,当人们搬运行李箱走下坡路的时候,由于行李箱上的轮组结构具有制动的功能,轮组结构上的轮子被制动,可以使得整个行李箱在下坡的时候更加平稳,防止行李箱发生翻倒等意外情况,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实施例的轮组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轮组结构去除轮座及支架后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的轮组结构制动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4]如图1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轮组结构10的示意图。轮组结构10包括:轮子100、轮座200、支架300、传动件400、第二弹性件500、驱动杆600及刹车件700。
[0025]请一并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的轮组结构10去除轮座200及支架300后的示意图。
[0026]支架300的一端与100轮子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轮座200固定连接。
[0027]传动件4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动件400设于轮座200上,两个传动件400相向
或相背滑动。
[0028]两个传动件400上均开设有楔形凹槽410,两个楔形凹槽410的槽口相向设置。
[0029]凹槽410内设有第一弹性件412,第一弹性件412的伸缩方向与传动件400的滑动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12为弹簧。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12还可以为橡胶。
[0030]第二弹性件500抵接于传动件400及轮座200之间,第二弹性件500的伸缩方向与传动件400的滑动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500为弹簧。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500还可以为橡胶。
[0031]驱动杆600穿设于轮座200,驱动杆600的一端设有楔形凸块610,楔形凸块610收容于凹槽410内。楔形凸块610具有楔形面,楔形凹槽410也具有楔形面,凸块610的楔形面沿凹槽410的楔形面滑动并抵持,第一弹性件412抵接于凹槽410的槽壁及凸块610之间。
[0032]刹车件700的一端与传动件4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轮子100配合连接。
[0033]如图3所示,其为图1所示的轮组结构10在制动状态下的示意图。
[0034]往轮子100的方向按压驱动杆600,驱动杆600上的凸块610沿传动件400上的凹槽410滑动,第一弹性件412受到驱动杆600的压力而收缩。
[0035]在第一弹性件412收容后,两个传动件400由于受到第二弹性件500的张力而相向运动。两个传动件400相向运动,从而带动与传动件400固定连接的两个刹车件700相向运动。于是,刹车件700往靠近轮子100的方向移动,直至刹车件700与轮子100相互抵持。
[0036]轮子100由于与刹车件700相互抵持而产生滑动摩擦力,转动中的轮子100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被制动。
[0037]取消驱动杆600对轮子100方向的按压力,第一弹性件412由收缩状态变为扩张状态,第一弹性件412使得凸块610沿凹槽410的反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传动件400相背运动,同时带动与传动件400固定连接的两个刹车件700相背运动。于是,刹车件700往远离轮子100的方向移动,刹车件700与轮子100相互分离。轮子100解除制动,并可自由转动。
[0038]将此轮组结构10装设于行李箱上,当人们搬运行李箱走下坡路的时候,由于行李箱上的轮组结构10具有制动的功能,轮组结构10上的轮子100被制动,可以使得整个行李箱在下坡的时候更加平稳,防止行李箱发生翻倒等意外情况,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
[00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子; 轮座; 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轮子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座固定连接; 传动件,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件设于所述轮座上,两个所述传动件相向或相背滑动,两个所述传动件上均开设有楔形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槽口相向设置,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传动件的滑动方向垂直;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于所述传动件及所述轮座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传动件的滑动方向相同;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穿设于所述轮座,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设有楔形凸块,所述凸块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凸块沿所述凹槽滑动并抵持,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凹槽的槽壁及所述凸块之间; 刹车件,所述刹车件一端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子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文档编号】A45C13/00GK103754064SQ201310720315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郭玉忠 申请人:惠州柯林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